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0792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2013年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一期)三标段 路基强夯及强夯置换工程施工方案审核:编制:大连三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3三、施工部署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五、施工工艺6六、质量保证措施13七、安全保证措施15八、文明施工17一、工程概况:大连普湾新区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六号路(南4号路南10号路)道路工程,1+314.97K+960、K+60K+130。53段场地表层为近期回填土,回填厚度介于5m,松散,主要由粉质土混砾构成,欠固结,为较差地基土,设计要求采用强夯处理。K96.302K104.227段地表层为近期回填

2、土,回填土厚度介于2。,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混砾石构成,欠固结,为较差地基土,由于覆盖层较薄,设计要求采用强夯置换处理.本工程施工工程量如下:强夯处理长度715,面积445(夯击能2000Km),强夯超填土方量323m3;强夯面积462.强夯置换处理长度92m,面积560,满夯面积5608(夯击能1000KNm)。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J12008);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J79-2002);(3)有关设计文件、图纸.(4)施工合同;三、施工部署1、项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情况如下: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项目副经

3、理:配合项目经理的具体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质检员:负责项目部的质检管理工作安全员:负责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材料员:负责项目部的材料管理工作项目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隋 斌项目副经理沈广军技术负责人宁维壮路基强夯置换作业队路基强夯作业队施工员候明明技术员邓天文常占虎质检员常占虎邓天文安全员王德斌王滕材料员修占坤档案员王佳欣2、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拟分两个施工段落即路基强夯施工段和路基强夯置换施工段.3、资源部署: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设 备 名 称型号数 量备 注挖掘机C362台装渣装载机ZL02台推平石料自卸汽车10辆石料运输强夯机履带

4、吊4台强夯夯锤20T0T4/只GPS2台水准仪4台用于本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序 号工 种人 员备 注1管理人员5人2测量工4人3起重工8人4重机驾驶员8人5汽车司机20人6普工4人7合计494、检验试验计划()原材料检验试验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及材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进场前先自检,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强夯施工时,每击进行沉降观测,每台夯机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认真做好强夯施工记录,并掌握强夯收锤标准。5、质量目标:在施工中我们将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市政工程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规范规程,以全面质量为核心,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做到

5、“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工期要求:根据甲方合同对工期的要求及总进度计划,并结合现场情况,开工日期定为213年月2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20日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技术、质量、安全、料具供应、劳动力等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实行全面计划管理,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工期按时完成。(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以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避免返工现象出现。(3)加强施工现场的平衡与调度,随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料具供应等环境条件,超前做好准备工作,以达均衡施工。(4)定期定时召开管理人员、班组长、

6、监理参加的工地日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当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确定次日施工计划,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五、施工工艺、强夯()根据现场施工确定的试夯参数 选定合适的区域进行现场试夯,并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最终各项强夯参数,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面积施工。()试夯 1)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及单位夯击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强夯参数如下: 锤重 点夯锤重20t 满夯锤重10t 落距 点夯: 1m 满夯:10m 点夯夯击能为N.;满夯夯击能为100KN. 点距 。0m 停夯标准 最后两击平均沉夯量不大于0mm 满夯点距 锤印搭接(14)d 夯击遍数 点夯2遍

7、,满夯1遍2) 强夯前先放出道路界线,夯点布设依以下几点原则: 、强夯范围详见软土路基设计图 、每遍夯点布置与上一遍夯点平行错开二分之一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采用3遍。前遍为点夯,后1遍为低能量满夯,点夯第一遍夯点与第二遍夯点成等腰三角形布置,满夯点成正方形布置,锤印搭接14d.3)夯击遍数的时间间隔 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4)强夯加固效果在夯击能相同的条件下与夯锤的底面尺寸密切相关,夯锤底面积小,强夯效果越好,但是如果锤底面积过小,可能楔入土中造成破坏。因此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议,锤底静压力宜控制为2540ka。夯锤的选择要根据施工机械的

8、起吊能力和起吊高度配备,采用铸铁夯锤,在条件所限的情况下,可在钢壳内填充砼制成。夯锤应选用圆形夯锤,为了提高夯击效果,锤底应设置若干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气孔直径采用25000mm,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的排出和减少起夯时坑底的吸力。 ()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在强夯前,根据交桩控制点用PS测量仪器在工区内按夯点间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签或红色塑料砂袋标出。各夯点位置(行、列距)误差5厘米,强夯施工中若点位不清,应重新放点;控制点坐标,夯坑位置经技术人员复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方案:A、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拟采用强夯加固地基处理,夯坑内回填开山石碴,夯坑回填石渣含泥

9、量不大于5,不得含有树根、草皮等有机质,开山石渣应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40m,小于0.25m粒径含量不大于10。、 施工区强夯施工,采用20吨点夯锤,10吨满夯锤,圆形带气孔的夯锤。C、 本工程强夯地基处理,第一、二遍为点夯,单击夯击能量均为200KN。m,第一遍点夯结束后,用回填料对夯坑进行回填、整平后,即进行第二遍点夯;第二遍点夯结束后,用回填料对夯坑进行回填、整平后,即进行第三遍满夯;第三遍满夯夯击能量为100N。,每点夯击2遍,夯锤搭接宽度不小于1/锤径D、强夯设备采用稳定性好的履带式起重机,借助自动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E、强夯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组装、调试 测放夯位 吊机定位 夯前

10、检查 测量夯前夯位标高 起吊 落夯锤 测量夯后标高移位 效果检查 整平场地。F、 采用10m10方格网测量夯前、每遍夯后标高、地面沉降。G、 夯击停锤标准:最后两击平均沉夯量不大于0c;H、 在进行施工区强夯施工时,当所在施工场地强夯有异常情况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强夯施工参数。、 强夯施工参数(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的调整,须征得业主同意后才能实施。、强夯施工,测放夯点位置,用明显标志标出夯点中心点,同时保护好测量用的控制点。L、 施工区域点夯施工时,依据夯点布置图分遍夯击,用机械将夯坑回填、推平后即进行下一遍夯击,如此往复,直至设计遍数夯完为止.M、点夯施工时,每击进行沉降观

11、测,每台夯机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认真做好强夯施工记录,并掌握强夯收锤标准.夯击过程中应有准确的施工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夯锤重量、夯锤落距、夯点编号、夯击数、最后一击夯沉量、总夯沉量、施工人员姓名等。N、强夯过程中进行夯坑沉降测量和每遍夯击整平后进行地面沉降测量,动态了解单坑夯沉量和每遍夯击后的地面平均沉降。2、路基强夯置换处理场地平整标高测量第一遍夯点放样第一遍夯点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继续填料施工继续夯击施工完成一个墩体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墩体满 夯整平场地整平碾压标高测量质量验收(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技术要求夯击次数需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

12、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强夯置换墩的长度宜达到56m.)施工顺序按照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进行3)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且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小于3。0m.4)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垫层材料可与墩体相同,粒径不宜大于100mm(3)施工参数1)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来确定。选定合适的区域进行现场试验,并对试验场地进行测试,与强夯置换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置换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最终各项强夯置换参数,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面积施工。)试夯A、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及单位夯击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强夯参数如下:点夯锤

13、直径。50,圆柱形;满夯锤:直径2.02.4m。点夯夯击能为00KN.m;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点夯点距 3。米 满夯点距 锤印搭接(1/4)d夯击遍数 点夯4遍,满夯1遍墩体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0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0%,含泥量不宜超过全重的5。处理宽度:根据路基坡脚及管线预埋位置综合考虑,具体详见路基处理平面图。B、强夯置换控制标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40k墩底穿过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累计夯沉量达到设计墩长的52。0倍;最后二击平均沉降量0mmC、强夯置换主要机具设备的要求强夯置换加固效果在夯击能相同的条件下与夯锤的底面尺

14、寸密切相关,夯锤底面积小,强夯效果越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议,锤底静压力宜控制为10200pa,锤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50mm强夯机具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起重能力应为锤重的152。0倍,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去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施工质量控制正式施工前,需进行试夯试验以确定单击能夯点的夯击次数等参数。为避免夯锤过度下沉,夯击能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的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能符合设计要求.在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

15、现偏差及时纠正。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评价,并进行总结。)施工方法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m的开山石料做施工垫层;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石料,继续施工;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16、;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3、检测验收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d。强夯处理后的地基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200pa。地基强度按路床验收弯沉值进行验收。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置换墩着底情况

17、检验点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少于3点.6、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施工中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达100.(2)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就本工程特点而言,特相应制定以下措施:1) 组织保证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路基强夯置换施工队路基强夯施工队组建一个务实高效,政令通畅的施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认真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制度,进场材料检验制,施工班组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质检人员随班检查,保证每道工序在

18、施工过程中达到合格,为整个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打下基础。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三级管:第一级为具体操作班组质量员;第二级为是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员具体实施,负责对第一级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和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并负责内业和归档;第三级为公司总负责,工程部具体实施,对第二级管理监督检查。施工前必须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使每一位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要求,确实做到思想落实、施工组织措施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除执行设计施工图的有关要求外,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及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建立严格的质量人员岗位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必须严格

19、遵循ISO900标准,工作人员持证上岗。2)技术保证措施对测量仪器GS、水准仪必须经鉴定合格才能使用做好测量控制点引进和轴线、水准点测放工作。测放强夯夯位及测量每遍夯前夯后标高,并完成复测检查工作,及时通知技术负责人复核签认.在地基处理强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及技术规格书要求施工,保证夯击能量、夯击间距、夯击遍数,每遍夯击间隔时间等工艺、参数正确无误。夯击时夯锤对中要准,夯锤应保持平稳,不允许错夯和漏夯,及夯坑底面倾斜。放吊钩速度不能过快,确保夯距及夯锤平稳。测量员认真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量和测量每击夯数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资料汇编、收集、整理工作。资料文件报批审核

20、,质量检验单的批复,工程测量及其它检测的实施,复核均应请监理予以审查、认可和旁站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查验,隐蔽工程的验收、设计变更、工程竣工的验收等,均应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对于碎石土和砂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14d.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200Ka。地基强度按路床验收弯沉值进行验收。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每个职工在本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工程安全生产措施.1、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安全事故“”的

21、目标,安全防护设施达到规范标准。、安全生产措施:(1)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队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及工地安全用电、机械设备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体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施工组织机构组长:隋斌副组长:沈广军组员:王德斌组员:邓天文组员:常占虎组员:侯明明(2)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操作规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意思,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内容的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思.()工程施工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未经有关安全部门验收的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

22、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必须远离夯机一定距离,站在吊车背后,防止被飞溅的物体击伤.测量仪器的架设须离夯机30m以外。(5) 吊机施工时,经常检查滑轮、绳索、脱钩装置,以防坠物伤人。吊机移位时,不许快速档,防止翻车。(6) 夯锤夯击深度过大,拔锤困难时,要采取通气措施,必须及时挖除锤四周的土,减少夯锤的吸附力,确保拔锤过程中的安全。(7) 机械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和机长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大机械设备事故发生.(8) 夜间施工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度,电器设备必须安装触电器,现场安全用电由专职电工负责.八、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管理机构.2、工地现场施工材料设备必须堆放整齐合理,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文明施工负责人,每周召开一次关于文明施工的例会,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