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809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 23期前沿视界高教学刊JournalofHigherEducation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探析*张芳玲(宁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一、概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1。该文件的印发标志着我国把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目前,网络文化正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受众;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无法判断网络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能 抗拒低俗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因此,我们要正视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渠道,借助网络文化的优势来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认同(一)网络文化国内

3、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出发,赋予“网络文化”不同的定义和功能。例如,冯鹏志(1999)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文化形式,能够促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规范进行反思并塑造出全新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2。藏学英(2001)认为,“网络文化”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数字化形态的文化 3。詹恂(2005)认为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文化更是以网络的形态存在和发展,因此网络文化既是网络的文化,亦是文化的网络4。综合以上论述来看,“ 网 络 文 化 ”至 少 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的文化;第二,网络文化作为新生事物,是一种更具有时代感

4、、传播更为广泛、快捷的文化;第三,网络文化的传播对其他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发展均能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二)传统文化认同本文中的“传统文化认同”特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辞典中将“文化认同”定义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摘 要:根据调查,多数大学生平均每天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上网,网络是他们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文化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道德意志、理想价值、情感认知等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认同、理解认同

5、和价值观认同;另一方面要抵制民族优越论观点的影响,加强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话交流,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传播速度快、覆 盖 面广 等 优势,发挥大学生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012-03Abstract:Accordingtothesurvey,mostoftheuniversitystudentsaveragelyspendonequarterofeachdayonlineandtheInter-netisoneofthemajorsourcesfor

6、themtoobtai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nternetculture,tosomeextent,hasincredibleinflu-enceonuniversitystudentsspiritsandbeliefs,moralityandfaith,idealandvalue,andemotionsandcognitionaswel asenrichingtheconnotation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erefore,moreemphasisshouldbeplacedonfamilyeducation,scho

7、oleducation,anduniversaleducationtoenhanceuniversitystudentsemotionalidentity,comprehension,andvalueacceptanc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Meanwhile,weshouldalsoresisttheblightofethnocentrism,strengthenexchangeswithotherbrilliantcultures,makecultur-alinnovationactively,andtakefulladvantageoftheintern

8、etculturetoencourageuniversitystudentstoundertaketheirresponsibilityandobligationforthetransmissionandinheritanc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Keywords:Internetculture;culturalidentity;culturalheritage*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对宁夏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编号:16NXY-BCDG05)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芳玲(1977-),女,宁夏固原

9、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元文化教育、英语教育与教师教育。12- -万方数据2017年 23期 前沿视界高教学刊JournalofHigherEducation表2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统计结果调查内容 分组 人数 比例 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主要渠道是什么? 学校教育 254 35.33% 家庭环境 81 11.27% 社会宣传(电视、 网络、书籍、报纸) 378 52.57% 同伴讨论 6 0.83% 您认为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中 国传统文化认同起到怎样的影响 增强认同 173 24.06% 削弱认同 181 25.17% 丰富内涵 321 44.65% 无明显影响 44 6.12

10、% 您认为影响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中 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社会环境不理想 396 55.08% 学校教育不足 137 19.05% 家庭环境影响 61 8.48% 自身问题 125 17.39%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教育部2014年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5。因此,“传统文化认同”指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维、语言、知识、哲学、科学、伦理、道德、教育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11、、文学艺术等优秀精神文化和以物质产品形式呈现出来的物质文化的普遍价值认同。(三)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学者尤为关注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例如,有人主张,应当认真对待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并以保障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有人指出,由于网络文化在文化精神方面的缺失,它已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甚至与传统文化相互背离和对立,尤其是不良的网络文化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冒犯和“僭越”78。也有人发现,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语言文字、传统 知识存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的同时,也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融合,形成互动共

12、生的局面,有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网络文明建设9。综上所述,网络文化既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表面看来,网络文化主要传播现代思想,传统文化主要代表历史观点,但二者并非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体。相反,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自我和与时俱进的过程;网络文化则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和丰富的内容。因此,无论是从政府到民间,还是从社会到学校和家庭,都应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安全,增强全民甄别良猷网络文化的能力,促使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两种文化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的局面。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在研究

13、国内关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认同”等核心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某地区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根据调查,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2-6小时和6-10小时的人分别占总人数(719)的 59.53%和21.56%,上网时间为 10-12小时和超过12小时的分别有2.64%人和3.06%人,上网时间不到2小时的仅有13.21%人。高达73.02%和71.91%的人上网是出于娱乐和社交的需要,分别有59.11%和51.74%的人上网是为了学习和了解时事,有33.80%的人通过网络购物,另有29.21%的人上网玩游戏

14、。他们最信任的网站为官方媒体(57.86%),其次是自媒体(7.37%)和海外媒体(1.67%)。另据调查,高达 52.57%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渠道是电视、网络、书籍、报纸等社会宣传途径,有35.33%的人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余人则是通过受到家庭影响(11.27%)或通过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交流(0.83%)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或者网络文化和信息的传播确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调查对象对网络文化的影响认识不一,认为网络文化增强和削弱了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的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4.06%和调查内容 分组 人数 比例

15、您每天花费多长时间上网 (通过电脑、手机等)? 2小时内 95 13.21% 2-6小时 428 59.53% 6-10小时 155 21.56% 10-12小时 19 2.64% 12小时以上 22 3.06% 您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什 么?(多选) 社交 517 71.91% 学习 425 59.11% 娱乐 525 73.02% 游戏 210 29.21% 了解时事 372 51.74% 购物 243 33.80% 您在网上获取信息时更倾 向于信任哪个来源? 官方媒体 416 57.86% 自媒体 53 7.37% 两者权衡 220 30.6% 海外媒体 12 1.67% 其他 18 2.

16、50% 表1 调查对象上网情况统计结果13- -万方数据2017年 23期前沿视界高教学刊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5.17%,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网络文化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44.65%)。在调查关于影响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因素时,调查对象认为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环境不理想(55.08%)、学校教育不足(19.05%)、自身问题(17.39%)和家庭环境影响(8.48%)。在后续访谈中,笔者着重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影响力的看法。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社会环境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即传媒和网络。他们认为伴随着网络文化的传

17、播,一方面他们有更广泛的渠道和更便捷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前所未有地被大量传统文化知识包围;另一方面众说纷纭的观点,尤其是看似某一领域专家学者的文化售卖和网络论战,使得他们一时之间无法判断文化的真伪,常常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迷茫状态。更有甚者,大量的网络信息、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裹挟着功利主义、实 用 主 义、享 乐 主 义 思想以及对暴力行为的渲染和色情诱惑等,对他们的精神信仰、道德意志、理想价值、情感认知等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探析(一)重视家庭教育,增强传统文化情感认同家庭为个体提供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情感生活的学习上、伦理观念的养成上和道德行为的规

18、范上都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情感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家庭教育的方式、内容和氛围。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应当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用符合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思想、语言、行为和优良的家风家教涵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习惯等,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认同。(二)加强学校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理解认同礼记中庸中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在观书偶感中也说,“ 问 渠 那 得 清 如许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说明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在学问上取得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应当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高等教育阶段自

19、然不能例外。鉴于此,高校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之一,开设一些历史、文学、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校园实践活动和校外考察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文化修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作为其学业和事业的基础。(三)推行全民教育,增强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传统文化精神,这一点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除了春节之外,我国已将端午节、中秋节、元 宵节 等传 统文 化节 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之列,并且提倡通过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庆祝活动诠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全民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20、护和传承工作。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使得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道德浸润和精神引导,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认同。五、结束语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充分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进步趋势的优秀文化,摒弃传统民族意识中具有封闭性、蒙昧性、狭隘性的内容,克服过于依赖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和传统伦理规范的局限性10。同时,也要抵制民族优越论观点的影响,充分认识到其他各类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亚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价值,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加强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话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建设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通过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民族精神,发挥自身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参考文献:1新华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 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互联网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