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2807612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 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总结材料相关文章,写作出一篇精采的总结材料文章会让您的工作能力得到赏,一起赏析以下的这篇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文章吧,从中我们能得到启示,从而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 省小学数学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我还要再做怎样的努力 为一个相对来说,从教多年已经不再年轻、但经验也还不是非常丰富的“老”教师来说,如何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自己,在这次会议上让我感受更加深刻,目标也更加明确。受平邑巩洪峰老师写的学习体会影响,我为自己的反思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其实非常荣

2、幸,这次会议本来县教研室领导已经在县教研室主任和业务校长群中发过消息-此次研讨会只跟农村小学教师有关,与驻城小学无关,我也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再参加这次会议,只想过在名师展示时,跟学校的几位骨干教师一起去听刘万元老师的课就足够了。-没想到于科长在通知中明确指出:“骨干班的班长要参加这次会议”,嘿嘿,就这样荣幸地参与了全程学习。真得感谢于科长,骨干班班长这个“荣誉称号”估计应该是咱们z的特色了.从4号下午到6号上午,整整两天的活动,内容满满的,收获多多的,下面就简单梳理一下这两天来的感受和想法: 一、 我还要继续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孩子们更喜欢我的课堂,跟着我奔跑。 教师素质决定着课堂的成败。在课堂教

3、学中,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孩子。那么多的孩子,一定都是各有特点,如何把这些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有兴趣去研究教师给预设好的问题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素质。 我感觉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设计,为什么不同的人上了会有不同的感觉;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来说,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会议上8节年轻人的课,给我的感触更多。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人都想完美地演绎自己的精彩,可是每个人给与会人员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年轻,大多激情很足,有热情,虽然有的老师给人的感觉还略显青涩,可是有的已经让大家感觉到确实是可打造之材。-这来源于对他们的语言感受。 其次就是体态语。人的体态语言是和

4、口头语言同样重要的交流工具,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对课堂的氛围营造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几节课下来,老师们都很努力,语气中都饱含着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还想流露出对学生的热爱,脸上还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微笑-我们课堂中的所有表情动作和语言,都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能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活学生,那就是最佳的表现。由此,我也在反思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洗涤和时间的历练,并且不断总结,才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 这些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河东王伟老师。她一出口,感觉就像大热天咬了一口雪糕-爽口清凉,干脆利

5、落的风格,让我心生赞叹。-特别是脸上的表情,或严肃或思考或微笑或赞赏,都做得恰到好处,这样小美女老师,孩子们一定喜欢。然后是巩洪峰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不紧张,让他们把听课老师当“萝卜白菜”,尽管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还值得商榷,但这个从“初中”到“小学”的巩老师,课堂的沉稳、亲和,依然非常富有感染力,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的表现。 二、 我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不断努力向着它前进。 有无目标是影响个人成长的关键。看着刘万元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是那么生动自如,整节课行云流水般地运行,面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刘老师那恰如其分地解读,都让我们看到了名师的风范、大师的精彩。特别是在听他介绍自己成

6、长过程时,让我特别的感动。刘老师自己的骄人成绩,已经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可望不可及了,但他那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更让我肃然起敬。他取得了那么一串的成绩,完成了一个小老师走向教学名家的完美旅程,那不是每一个人想走就能完成的路-刘老师首先从团队的培养到机会的历练,最后再到个人的努力,给了我们一个全方位的解读。 说真的,听了刘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澎湃了一阵。 -反思:一是团队培养。很久以前,于科长就曾经就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研讨,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可以每个学期研究一个领域,专门研究一个专题,下一个学期就换另一个专题,这样积累下来,几年就可以每个领域都研究透,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好的效果,体现研究的

7、价值。-听刘万元老师的介绍,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刘老师介绍的让骨干团队全程参与,最后成长的是一批教师对我来说也非常有启发。我们学校是有几位骨干教师,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多老师还是不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磨课时,有时候人员也不固定,不是全程参与,就无法体会磨课的全过程,也就无从谈起在磨课过程中能有多大的成长。在以后的活动中,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克服和改变的地方。 二就是个人成长。刘老师的“不要总是抱怨自己有多忙,没时间思考”,是不是因为“不思考,我们才太忙”-真是有道理,有时候,可能是自己缺少规划,才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堪,疲惫不已,还虚度了好多可以用来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三、我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提

8、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能力 只要愿意学习,身边处处是榜样。z市小数骨干教师班,有三位班长 ,其他两位就是吕健老师和郑玲玲老师,她们各有千秋,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吕健老师 以前是我的同事,最初就是我的业务领导,那时她做数学主任,我是数学老师。从那时起,就知道她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多年下来,最佩服她的坚持。看着那一串串的书单和一页页的文字,除了惊叹就是惭愧了。尽管一直想向她学习,可总还是做的不够好-从今年五月份,参加省培后,也在陆续买书学习。到现在已经陆续买了也有二十本书了,但由于平常总是琐碎的忙碌,致使现在还没有读完-这次吕健老师的讲座,还真是全新的内容,以前听过的比这个要简单。特别是这一

9、天的时间统计,激起了要研究自己时间的兴趣,去寻找那边边角角的时间“下脚料”,把它用来读书、反思,为自己的学习提供一点最大可能-尽管想的挺好,不知道能够坚持怎么样,贵在行动,从现在开始吧。 郑玲玲老师 原来对玲玲只是知道名,了解并不多。后来是通过课,只是感觉玲玲很有激情、课堂感染力很强,喜欢她那激情洋溢的模样。再后来通过交流和交往,这个生活中柔情似水、课堂中激情满怀的人,对教学的钻研、对工作的执着都深深打动了我。 从上次骨干教师培训,玲玲就讲了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讲座,这次又进行了完善和修改。根据王永春老师的资料,她竟然能够分析的这么头头是道,还对照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一点点地找出来各种思想方法的踪迹

10、,得付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太让我惊叹了.更让我感动的是,玲玲在学校分管教学,不仅是对数学的磨课竭尽全力,对科学和品生的参赛选手她也全程进行指导,并且还进行课标学习、策略了解,这一点是让我更加震撼了,这些都得付出多少的努力和辛苦,恐怕只有玲玲知道了。我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向玲玲全方位学习.还有好多的感动,特别是在这样的会议中,我们可以再次有幸聆听于科长和各县区教研员的点评总结,他们这些资深教研员的教诲会让我们受益终生。是他们引领了z市小学数学发展的方向,打造了小数团队的辉煌,每次见到他们,我都感觉是顶礼膜拜,还需要在他们的引领下好好学习.两天的时间,真谈得上思绪万千,通过梳理,我也更加明确了方

11、向,知道了自己以后该再做哪些努力,继续前行,行走在研究的旅途上. 篇2: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痛,并成长着 省小学数学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痛,并成长着 z市农村小学“关注常态 聚焦高效”研讨会结束已经有些日子了,一直沉浸在新婚幸福和忙碌中的我今日才有空慢慢梳理自己的思绪。讲课已经画上了句号,现在回想起讲课之前和讲课之时的情景,已经能平静很多了,所以也能更冷静和理性的来分析我的这一节课。 在接到县教研室通知的时候,我正在规划自己的婚礼,可是一听是去市里讲课,我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英语中的dog-一只lucky dog,去市里讲课,这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情啊,我想我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

12、会,那怕牺牲我的婚礼,于是带着这份决心开始了我的准备之旅。 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老师,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都较少一点,而且想起在市级平台上的课堂教学-哪一节不是流畅的让人拍手叫好?这样的课堂仿佛就是天上的月亮高高在上,让我望尘莫及,而且从教三年来我一直从事高年级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低年级的孩子并不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走进他们?如何才能设计高效的课堂?这些问题和担忧时时刻刻困扰着我,哪还有心思去想自己的婚礼! 第一次的设计: 在镇上领导教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作为情景串,但是最关键的探究环节,我依然不能很好的理清层次,上了两次课都很失败,学生完全不会利用本节课的知识来做

13、题,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够拿到市里去展示? 第二次的设计: 我不敢在县领导面前展示这样的连我自己都不满意的课,可是,时间紧迫,我又必须抓紧时间请县里的领导、专家给我理清思绪,我硬着头皮将他们请来,但是讲完,结果可想而知,我自己都不敢正视他们的眼睛。他们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剩下的就是我自己打磨试讲。 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回想起磨课时那种内心的折磨与煎熬,我觉得我宁可去太阳底下搬砖头,有时真的都想放弃。我一次次的告诉自己我必须讲好,因为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更是我们莒南县的农村小学,可是越是这样,我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按下了这个,另一个又起来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倒

14、计时,盼着日子快点过去,可是又想让时间等等我,能让我准备的再充分一点,在这种矛盾心理下,我一遍一遍的修改自己的教案、自己的语言。庆幸的是,上帝一直都很眷顾我,我校一位比较有经验的老师一直陪着我试课,每次当我不想去试讲,不敢去面对自己的失败时,她总是会鼓励我,告诉我每一节优秀的课都是在这样的打磨下诞生的。期间去县里讲了一次,那一次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很多。印象最深刻地就是县里领导、专家对细节的关注:每一张幻灯片的字号、字体和位置;老师的每一句话、动作和声调;每一个环节的衔接、过渡和意义,他们都会提出严格的要求,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教学的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对课堂尽善尽美的追求。 在讲台上的四十分钟

15、,没有什么紧张,但是脑子里还是会短路,估计是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平台上的缘故,更是特别害怕会生成了预设之外的问题,掌握不了课堂,反正不知道四十分钟是怎么过来的,此处省略n个字吧.坐在台下听着其他两位老师的课,才觉得自己的课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听完于科长的指导,才意识到:在这几种方法的梳理上自己确实太急了,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第二位老师在这点上就比我做得好;第三位老师更是能够从建模这样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设计自己的课堂,值得我学习。还有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课堂机智更是差之千里;学生第三题的作业,正确率并不高。 这样的课离名师的高效课堂到底还有多远? 就像临沭的张磊磊说到:问题出来了,问题的价值

16、是什么?是给自己树立远方前行的路标! 篇3: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思考坚持 省小学数学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思考 坚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12月20日到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泰安举行的“山东省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年会”的学习,感受颇深。本次年会,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院长分别做了有关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评价的学术报告,邀请了全国第十一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共7名教师为我们展示了观摩课,有多名优秀论文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历。虽然学习时间短暂,天气很冷,但收获却很丰富,内心很热烈,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一、带有哲学味的专家报告。 本次年会

17、上,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做的报告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不光是先进理论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学会了带着批判的思想去思考。他解释的“什么是新一代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不要迷信专家,更不应该盲目地去追逐潮流”,引发教师们深入的思考。他对课标中的一些观点的解读,如新课标中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郑教授就提出了几个思考:1.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操作活动”还是“思维活动”?2.数学教育所说的活动与真正的数学研究活动有何区别?.给老师们提出了问题和思考的方向;关于“如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郑教授提出了三点认识:1.经验必须有经历;2.经历了获得了;3.经验并非总是亲历所得

18、。另外关于数学思考、数学思想等方面,郑教授也做了诠释。郑教授的报告,给新时期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院长的报告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分析了当前评价改革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及如何进行试题编制等内容,给一线教师很大的启发。曹院长以上海市实行的绿色评价机制为例,阐明了以后学习评价改革的几大趋势:1.评价取向关注发展;2.评价内容不再单一;3.评价方式更加多样;4.评价实施重视诊断;5.评价的刻画不唯分数;6.评价主体趋向多元;7.学习评价走向综合。 二、感受名师风采。 在这7节观摩课中,有好多是全国知名教师团队里的成员,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的潮流和走向,有很大

19、的借鉴意义。本次大会共展示了7节优质课课。七节课,七种个性,七个课堂,七种风采。每节课都在追求精益求精,每节课都在追寻完美,七位个性各不相同却都给老师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神奇、欣赏数学的美.灵动、丰实、本真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带给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的认识和新的感悟。 为什么她们会站在这个舞台上?观摩了他们的课我感到的是他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教材一定要深挖,就像挖井一要挖出水”。 其中北京西城区黄成根小学的薛铮教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她执教的积的变化规律,整堂

20、课教师语言富有鼓励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情境问题列出的算式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它是怎样变的?为什么会这样变?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吴东东教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从情境导入到新知探究再到习题的设计,无不渗透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从导课开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动手切土豆,先切出了面,摸一摸,感觉面的特点。再切一刀,切出了两个面相交的棱,又切一刀,切出了三个面相交的顶点,都让学生摸一摸,感觉棱,顶点的特点。引出这三个关键词之后,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在其中只是起一个

21、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觉得轻松,学得主动。在习题设计上,教师设计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出示一个长方体的三条棱的长度,让学生去猜是一个什么物体,如果猜对了,物体就会出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识的所得真正是建立在学生经历的过程之上的。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度、教学设计的新颖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上海静安区的章雅玲老师执教的垂直与平行,恰到好处的运用直观模型,让孩子对同一平面扫清障碍。 浙江湖州的张国良老师执教的真分数和假分数从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读了假分数的意义,孩子通过自己画出四分之五产生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分饼活动启迪孩子的思维,原来假分数是

22、分数单位的累加,恍然大悟。不但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样的分数是假分数更对假分数的意义理解透彻。在给分数分类的活动中让孩子找分界线,更让孩子加深了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是假分数的认识,思维碰撞出火花。 浙江省金华市的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是一节大气、幽默的课。学生整节课对于在确定的情况下用数字表示不确定的情况用字母表示数理解透彻学得扎实。 范小娟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扎实,是一节平实的课堂。 泰安师范附小刘万元老师执教的分数乘分数一课,这节课大气、简洁、清晰、原来计算课也可以这么有魅力。 一位教育学家也曾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

23、是数学煌精神和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可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分数乘分数这节课就非常好的用了以形助数-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孩子理解算理,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研究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通过三次操作,不住的对比反思中,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发现、质疑、交流、反思、归纳等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课的最后在丰收园中又画龙点睛的总结了这节课“方法”的收获(数形结合),学生恐怕相忘都忘不掉了,在以后的新课学习中还是做题考试中都会想到不会的可以画一画图。 三、语言的魅力 “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

24、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听了这7位老师的课我感受着他们语言的魅力,有的更富有启发性;有的非常幽默;有的非常生动;有的很会激励学生。听薛铮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俞正强老师的课非常有趣,有生气。张国良老师的普通话真是标准,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加上干练的气质,时而启发,时而鼓励。刘万元老师语言简洁、有力。自己在教学中所欠缺的就是这些语言的魅力。 四、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在这次会上每个市都有评课任务,我们临沂市的任务就是赏析张国良老师执教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市教研员于老师专程从临沂赶来,与临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们一道加班到凌晨4点多钟赶做了微课程。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好评!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于老师的能干、执着

25、、精益求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于老师说: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能遇到这句话,一句不用感悟就能看懂的话,真的是太幸运了,成功路上并不拥挤。这句话道破了天机。 两天半的学习让我“登高而博见”。就像郑教授所说:“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走在最前面,但一定会思考。”从现在开始做一名会思考的老师,更要做一名坚持的老师! 篇4: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清甜之泉溢心田 省小学数学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清甜之泉溢心田 2xxxx年12月19-22日,z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和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教学素养展示培训会议在泰安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会议内容主要分四个阶段,首先会议邀请了

26、两位全国小数界著名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副院长,分别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及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学术报告。第二阶段,大会邀请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七位2xxxx年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了获奖经典课例。会议第三阶段,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得者进行论文交流,会议第四阶段,全省各地市教研团队进行了互动点评。 活动中,来自各地的教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台下,领略着教师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聆听着专家的精彩到位的点评.受益匪浅。活动结束,采撷一些小小的感

27、受! 一、最激动的课-全国名师俞正强用字母表示数 公开课往往被老师们定位为作秀课,教具多,课件精。学不了,用不上,对家常课无帮助,是华丽的舞台剧。俞正强老师的课打破了我的这种看法。金华俞正强老师从信手拈来的小红包包、学生年龄、师生头发、与会师生人数事例中,不知不觉带学生走进字母表示数的世界。俞老师的课,让我听到了一节耳目一新的课,课堂中有小组的适时的合作,有静静的思考.整节课始终围绕着“两个信封的数量是几?”而开展探究活动,正因为如此,整堂课就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环境,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学生学得实在、安静、踏实,实现了从“数”到“代数”的飞跃,理解了字母与字母式的本质区别。这样的课让我们

28、看到了原生态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形成过程,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只有像俞老师这样,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空间,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迸射出思维的火花。 姜,还是老的辣! 二、最精彩的课-z泰安的刘万元老师执教了分数乘分数 泰安刘万元老师从“姓不贵,名很贵”轻松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形结合在分数乘法中的神奇魅力。师生共同画图,仅用了不多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课件,很平常。老师恰到好处的设问、追问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如: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算出7/125乘3/8吗?你为何不画?不能用画图法,那怎么算?学生主动探究,讨论、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整节课学生都在举例

29、-猜想-验证-总结-应用。教师以简洁的设问,高超的掌控力带学生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课堂效果极佳。 这节课,给人总的感觉是平常而不平常。没有太多的活动噱头也没有太多的华丽语言,有的只是冷静课堂下学生的活动思维。 三、最高效的一节课-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吴冬冬 南通帅气的吴东东老师课堂中,让学生巧妙的从切土豆中感受到面、线、棱、体。听完江苏黄冬冬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让我拍案叫绝。 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认识,长方体面、棱的特征,长宽高的认识,长方体的延伸-特殊的长方体,直至正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由棱组面,由面组体。真可谓大容量。可是在黄冬冬老师的课内看不出丝毫的匆匆,老师导得是

30、那么的自如,学生学得是那么的顺畅。这节课三大亮点我感触最深。一是教师对教材深到的理解,对知识的衔接,内在联系研究得很透。如:不同的三条棱可以确定长方体。又如:长方体面的改变得到特殊的长方体,当改变到每个面都一样时就是正方体。二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发展的课堂设计。切土豆认识面、棱、顶点,用木条组长方体学习长宽高,选面组长方体学习特征。每一个环节都是动手-分析-总结-验证。可谓是设计精妙。三是教师大胆放手学生探究。切土豆认识面、棱、顶点,组拆长方体框架认知长宽高,选面组长方体学习而把特征,从中得到特殊的长方体等等。每一个活动都可能收不回来,可是老师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把每个活动都组织得很好,不

31、失数学味,不浪费时间。学生学得欢,学得实。 后生可畏! 四、最快乐的课-积的变化规律薛铮 北京薛铮老师从小熊热气球上升,开始了积的变化规律旅行,在这次听课中我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因为薛老师的这节课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但她能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前,薛老师先给学生看动画小熊乘着热气球以同样的速度上升,引导学生观察2秒,4秒,6秒,8秒,能飞多高?感悟速度不变,上升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仅仅为了得到观察规律的一组算式,这样直接出示题目就可以了。但教者在这里随着文字的

32、出示,设计了一个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高度,且随着时间变化高度进行相应变化的图。这样,不仅得到了算式,而且在图中初步感知了积的变化规律,也为后续的正比例的学习作了铺垫。学生充分感悟了“变”与“不变”存在的广泛性。印象深的还有这节课,老师还精心设计游戏,小青蛙吃数:吃进的数与嘴里的数相乘,得到“吐”出来的数;然后进行抢答游戏。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保证。 我们欣赏的不是课,是游戏! 五、最巧妙教学教具-垂直与平行上海的章雅玲 上海章雅玲老师从开课数学谜语 “无始无终”到结束时“有始有终”使人对垂直与平行一课记忆犹新。章老师手中的教具可谓巧妙绝伦,章老师导入时,出示一个只有四个面的长方体纸筒

33、,其中围成一周的四个面写上“无始无终”四字,先让学生观察,感觉每面一个字,看着比较困难,打开这个长方体,发现看起来就方便多了。猜谜,然后回顾刚才,这几个字原来写在几个面上?现在又写在几个面上?如此设计,巧妙的引出同一平面这一概念,并导入今天的课题:研究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结尾时,将两条直线画在一个可以旋转成两部分的平面上,旋转前,在同一平面,旋转后,不在同一平面。这个教具生动展示了同一平面与不在同一平面的两种情况。拓展时,为什么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呢?面对学生心中这样的疑问,一般我们只会延长两条直线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无限的想象下去,最后得到这个结果。而格子图的引入,使

34、学生能够在图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永远不会相交的根本原因。 六、最耐人寻味的专家讲座- 会议邀请了两位全国小数界著名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副院长,分别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及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学术报告。郑教授对课标进行了另类解读,给我们提出了“一位永远走在最前面的教师是否就是真正的优秀教师”的思考?他指出:优秀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应迷信专家,不应盲目随波逐流。聚焦数学课堂教学,座位怎样摆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互动? 问题是从谁口中说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否能变成学生自己感兴趣关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应该

35、特别强调教师们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应更加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郑教授希望我们的课堂,数学思想学习千万不要求全,要求用;基础知识不要求全,要求连;基本技能不要求全,要求变。曹教授报告中倡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绿色评价,指出,我们的评价不是要学生千方百计的错,而是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对。学校评价取向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目前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看:主要考察数学素养(新情境下的应用),即侧重将来面向社会的应用。编制试题是教师的基本功,提高命题能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教师要多看、多思、多实践、多比较、多积累。 眼光决定成败! 七、最有感触的点评- 为进一步增加会议互动与交流,会议第三阶段,全省各地市教研

36、团队进行了互动点评。要求听课教师对每节课只找一点进行深入的思考,旨在希望老师们每听一节课有一点改变,使听课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此别开生面的互动点评也是大会的一大亮色,各市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最温暖的幸福回忆-优秀论文交流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教育人生的幸福时刻,幸福感受,更给我一份永远的温暖的幸福回忆.”这是我在交流发言的开场白,这真的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我知道,这个舞台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真的是有些大,我会珍视每一次参与的机会、珍视每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机会。经历就是财富,经历意味着成长与收获。我知道! 一节节精彩的课例、一次次智慧的对话、一篇篇优秀的论文,犹如一道道“美味佳肴”,让我们越品越有“味道”!我期待着有更多的机会来品尝这样的“佳肴”! (Edit:.wenbenk.) 第 34 页 共 3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