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2807123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读给教师的建议之“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们有时候会对一些事物有根深蒂固的认识,有些认识甚至根本就不对,改变起来很不容易,但不改又绝对不行,因为涉及到孩子的未来。 很多的时候,自以为教会了孩子好多知识,而只要孩子们把这些知识记住就会让老师很高兴,事实上有好多的孩子记住了不少却没有消化,不会运用,反而成了学习的负担,就像柳宗元笔下的小虫子,见一点拾一点,最后累垮自己。 苏氏告诉我们学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学习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学过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在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为

2、了这样的事情而头痛: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学生却爱搭不理,无动于衷;我们声情并茂给学生们讲故事,却总有学生目光呆滞,心不在焉;面对这样的孩子们我们着急不安,甚至生气,其实,这说明这部分孩子已对学知识厌恶,产生了冷淡和不易接受性,这可是学习大忌,如此以往这个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疏远。 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苏氏告诉我们,在上课时,学生的第一要务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思考,借助知识去认识周边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和运用知识的享受,久而久之,学以至用的能力就会逐渐形成,活学活用才有可能创新。 篇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读后感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读后感 读罢此条

3、,俩个词语跃然在我的脑海:兴趣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称之为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呆板的、凝固的,而是应该变通的、灵活的。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调动了他们活的思维,知识也就运转了起来。 越是有兴趣越是想学,日积月累,不断的充实。孩子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起来就会越来越容易,思考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因此他就会不断地思考,激发他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就形成一个知识长进的链挑,兴趣-知识,知识-思考,思考-兴趣-用知识去学习知识、用知识去思考知识、用知识去收获知识,只有这样,知识才有了力量,学生的学习也就步步前进。

4、 当然,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首先考虑怎样激发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怎样调动孩子们的思维,这还要在研究了第五条后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我班刘俊林是我任教以来遇到的最让我头疼的一个孩子,这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提到过!课后作业不写,课堂作业不写,连最起码的上课都不听,就是玩,自己倒腾着造作。最近可变了,不但课堂课后作业交了,而且书写也认真多了。以前他的字,在我看来是外星来客的作品,而如今一板一眼的正楷。 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如此大的改变呢?我觉得就是兴趣。我发现他对动手比较感兴趣,就此我把他调到陶泥兴趣小组,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创造思维,作品如出一辙,脸上也有了甜蜜的微笑,我也看到了他的可爱。 兴趣让他真正的动

5、了起来,也成了他获取知识的动力! 篇3:读书感受:书是知识的海洋 读书感受:书是知识的海洋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 展开范文.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