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选择题专练卷--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805222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选择题专练卷--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选择题专练卷--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选择题专练卷--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选择题专练卷--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毕业生历史一轮复习选择题专练卷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1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当时共有30个工种,“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这反映当时手工业()A具有专业的技术分工B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C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D拥有完备的行业体系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之下的家庭不实行财产的长子继承制,而实行诸子分户析产制”,也就是说,皇室系统实行长子继承制,民间系统的家庭实行诸子分户析产制。封建政府总是力图保持民间这一系统。封建政府这一做法直接目的在于()A维系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调动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C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强化日渐松弛的宗法关系3下表是西汉

2、、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郡数统计表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这种变化说明()A西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C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秦岭、淮河是中国经济分界线4下图所示为山东出土的汉代酿酒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酿酒业不受政府管控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D山东地区粮食充足5“重农抑商”政策使职业分工呈不合理状态,社会全员消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消费产品农业化致使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低水平的。材料意在说明“重农抑商”政策()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宗旨B无法适应稳固封建统治的需要C改变了传统的

3、土地制度D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6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草市大量涌现。这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A江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草市专业化色彩较浓厚C特色市镇经济日益繁荣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7唐玄宗时期,政府允许民间开展矿冶业,法令规定:“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民间手工业有一定发展B政府放弃了对冶铁的官营C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手工业处于平等竞争局面8宋朝租佃制十分普遍,佃农在户籍中专门被列为“客户”。据保守估计,宋朝“客户”约占全国总户数的35%左右。租佃土地与买卖一样,要订立正式契约,办理法律手

4、续。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由此可知,宋朝()A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C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D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明显9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内“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为了供应需要,民间送入城中所宰的猪,“每日至晚每群万数”。这反映了当时东京()A商业繁荣发展B农业技术先进C坊市制度完善D城市管理混乱10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A宋墓壁画夫妻

5、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南方C丝织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11据宋朝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街道上开设了许多店铺,有些店铺越开越大,侵占了街道,到宋徽宗时,官府要向这些店铺征收“侵街房廊钱”。这反映出宋代()A城镇商业走向繁荣B商业发展打破空间限制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抛弃12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隋唐交通的发展B六朝对江南的开发C坊市制度的崩溃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13明清时期,许多从事工

6、商业的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由于对土地无法直接经营,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预,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这就是永佃制。永佃制()A推动了大土地制的产生B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C推动了重农抑商的实行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4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的蚕桑产区,每当蚕茧收成时,便有商人分赴各村,利用蚕家急于出售的心理,贱价收购。他们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小生产者。这说明()A江浙的蚕桑产量高B江南地区小农经济逐渐瓦解C农民的赋役负担重D商业资本已渗透到生产领域15运城市上王乡牛庄村丁丑大荒记记载:“光绪三年岁次丁丑,至年终无雨,秋禾尽无,岁大饥。人食树皮草根及山中

7、沙土石花,将树皮皆剥去,遍地剜成荒墟。共绝户一百七十二户,死男女一千零八十四口,总计人数死者七分有余。”该材料反映了()A封建政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小农经济自给自足16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试卷第3页,共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届高中毕业生历史一轮复习选择题专练卷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答案详解:1A【详解】根据“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

8、,抟埴之工二。”可得出当时工种多,手工业生产的专业技术分工细,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地位,排除B项;材料看看不出技术先进,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皇室系统实行长子继承制,民间系统的家庭实行诸子分户析产制”体现的是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发展,而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A项正确;材料做法并不能调动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做法是在维护小农经济,并不是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诸子分户析产制”的做法和强化宗法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晋与西汉相比秦岭淮河以南的郡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西晋时期南方经济地

9、位提升,人口数量增加,结合所学江南经济的开发,可知南方缩小与北方的差距,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南方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排除A项;C项出现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图像系统地记录了古人从晒谷、制曲、发酵到酿制成酒的全过程,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C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政府的信息,不能说明酿酒业不受政府管控,排除A项;图片反映酿酒的过程,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信息,排除B项;图片反映山东出土的汉代酿酒示意图,不能说明山东地区粮食充足,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根据“重农抑商政策使职业分工呈不合理状态,社会全员消

10、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消费产品农业化致使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低水平的”可以看出,材料主旨都是在强调重农抑制商政策的局限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项正确;材料强调“重农抑商”政策的局限性,A项与主旨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为封建专制服务的,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不会改变土地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材料“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草市大量涵现”说明,唐代中期以后巴蜀地区出现了专门卖酒、药、蚕、茶的草市,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草市的专业化色彩较浓厚,B项正确;材料没有和之前比较,不能体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而且材料仅仅强调了草市,也不能得出江南整个经济都在快速

11、发展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草市而非市镇,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而且材料中草市的发展也不一定就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B项。7A【详解】材料中,唐朝时期铜铁“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表明这一时期民间矿冶业有一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当时政府放松了对民间矿冶业的限制,体现不出政府放弃了对冶铁的官营,且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朝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政府放松对民间矿冶业的限制,其他行业是否处于平等竞争局面未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8B【详解】根据“租佃土地与买卖一样,要订立正式

12、契约,办理法律手续。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可得出随着宋代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弱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排除A项;租佃的方式较之前更先进,排除C项;材料强调土地,并不是劳动力,排除D项。故选B项。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都城商业繁荣,东京酒肆瓦市经营白昼不断,打破对商业时间限制,A项正确;材料反映商业繁荣,与农业技术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打破了坊市限制,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城市管理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而丝织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是在明朝中后期,C项说法错误,C

13、项符合题意;ABD均属于宋朝时期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1B【详解】根据“东京城街道上开设了许多店铺,有些店铺越开越大,侵占了街道”可得出宋代 城市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繁荣,排除A项;从收钱可得出有监管,排除C项;D项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隋朝开通大运河,大运河从江都到余杭段叫江南河,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扬州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说明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排除B项;宋朝坊市制度被打破,排除C项;D项不是扬州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3D

14、【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许多从事工商业的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可知,地主把土地经营权转租别人,自己可以从事工商业,可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把土地土地经营权转租别人,不利于推动大土地制的产生,排除A项;近代城市的兴起需要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不能仅仅依靠从事工商业的地主,排除B项;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4D【详解】根据材料“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的蚕桑产区,每当蚕茧收成时,便有商人分赴各村,利用蚕家急于出售的心理,贱价收购。他们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小生产者”及所学知识可得,

15、商人们将商业资本已经渗透到生产领域,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江浙的蚕桑产量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是否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农民的赋役方面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材料“至年终无雨,秋禾尽无,岁大饥”“总计人数死者七分有余”反映旱灾导致饥荒,说明小农经济下农民无力抵御天灾人祸,具有脆弱性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排除A项;材料反映灾荒年造成人食树皮草根及山中沙土石花以充饥,并非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排除C项;材料反映小农经济下农民无力抵御天灾人祸,造成家破人亡,排除D项。故选B项。16B【详解】从材料的时间趋势可得出,宋代铜钱铸造量大减,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出现了纸币,B项正确;当时并不流行实物交换,排除A项;CD项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D项。故选B项。答案第6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