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2803389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4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发展规划的场合不断增多,我们该怎么写作与些相关的内容呢?以下是管理文库我帮大家整理的南门小学三年发展总体规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宗旨 以人为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目标 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办学品位,实现内涵发展。 思路 传承百年文化,注重内涵发展,启动“大绿洲工程”,逐步实现办学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教学现代化、环境人文化。 内容 1、建立科学化的管理评价体系,促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2、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提升师德水平,创建和谐校园,实施“繁星计划”。评选绿色团队、

2、优秀教师(党、团员)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特级教师和后备干部。 3、各学科设立区级教科研课题,学校完成2-3项市级以上课题; 4、完成和启用数字教学双向控制系统,实现“班班通”;升级现有“浙大网络校校通”软件;逐步更换、增添教师办公室计算机等。 5、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大雁行动”,凸现自主教育特色,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校风、学风在全省享有盛誉。 6、乒乓球活动进一步普及,乒乓球比赛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7、坚持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工作达到市级先进水平。 8、丰富教师文体活动,开拓视野,使教师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9、改造B教学楼,消除安全隐患;完

3、成操场的整修工程,创设安全、优美的校园环境。 10、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成立“智囊团”,完善“家庭、社会、学校”管理系统。 篇2:江都市实验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及扬州市有关文件为指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培养为重点,大力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学校服务。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三个转变,即: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 具体任务: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校园网,生机比达11:1。加强对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促进学校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服务等数字化行为方式的改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争取在2022年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 (二)学校网络建设 进一步加大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

5、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实现各部门、各班级之间的电子网络联系,做到文件、数据网上传输,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管理建设,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 (三)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发建设 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方便师生使用的信息资源和相应的软件支持,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集中优势,建设学科完备、内容优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既要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优秀课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又要为学生提供优秀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努力在2022年初步建成这样的便教利学的资源库。 (四)队伍建设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

6、根本保证。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分层分级抓好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科研五支队伍建设。 1、操作应用队伍。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0%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及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及探索性学习。 2、资源开发队伍。有5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制作网页,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研究活动。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建立教师主页,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3、网络管理队伍。有1-3名网络管理专业教师,能熟练掌握网络硬件的结构原理,掌握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相关软件的

7、使用,能切实抓好学校网络的管理、开发和应用工作。 4、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通过上岗培训、在职进修、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5、应用研究队伍。以学校课题为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以网络环境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为重点,使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三、措施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健全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电教教师具体负责,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同

8、时建立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评估制度。对于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好的教师予以奖励。 2、经费保障:学校年度预、决算时,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占学校设备总投入的30%以上,将软件和硬件的投入比达到1:1。努力在2022年完成学校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安装。 3、信息化环境保障:设立专职电教员和网管员2-4名,对学校电教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网络设备定期维护,确保畅通、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最大限度地预防计算机黑客和病毒的侵害。 篇3:南菁高级中学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为加快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步伐,实现学校“高效能管理、高品位运行、高质量回报”的办学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人才

9、培养质量,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无锡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阴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前期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二五”前期,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菁南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了加快发展、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 (一)文化菁南建设成绩突出,菁南美誉度不断提高 2022年新校区投入使用,新校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既传承了百年书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出现代化的气息,体现出生态校园

10、、数字校园、人文校园的特点。特别是菁南文化景观的新建整理和创建,创设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大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二)管理文化更趋开放包容,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校依法治校的步伐和力度不断加快,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学校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学校呈现出团结奋进、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三)校本教研稳步推进,教师主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学校以新课程改革和制定学科组三年发展规划为契机

11、,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编订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做到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统一。以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为骨干的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数量、级别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科研水平显着提高,科研成果明显增加。 (四)美育特色日益彰显,菁南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 菁南美育课程开发初见成效, 2022年8月,菁南成为江苏省唯一的美育教育课程基地。 菁南的美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关注学生协调发展。美育(中国传

12、统艺术与审美)课程把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作为主要教育途径,既重视学生心灵的熏陶,也重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科学技能的培养。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促进潜能发挥、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完成各项预期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诉求也更趋多元和多样。十二五前期菁南发展的成绩为学校新一轮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菁南新一轮主动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途径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13、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菁南文化内涵和学校精神培育,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师成长为重心,在规范化、优质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特色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真正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1、打造文化菁南,建设魅力校园,丰富菁南办学内涵。文化决定着品牌的内涵,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菁南悠久的书院文化中蕴含着“忠恕勤俭”的文化因子和“重实、求严、图新”的文化品格。用文化引领发展就是关注人本谋发展,就是立足实际谋发展,就是与时俱进谋发展,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持续

14、创新领先。 2、丰富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未来强者,打造菁南气质。新形势下,“未来强者”应该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较强、特长明显,既有扎实的中华文化背景,又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更有出色的国际交流本领。培养未来强者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具有菁南气质的未来强者。 3、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校本研修力度,建设高效(文化)课堂。以“规范行为”为底线,带头落实“五个严格”,模范执行“五项规定”;以“把握规律”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以“高效课堂”为载体,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师“教”的高质量实现学生“学”的高质量;以“会学习”为引

15、领,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基本战略 1、凝心聚力,营造学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全面提升,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靓丽品牌。 3、改革创新,加快学校文化课堂的建设步伐。 4、全员参与,形成学校科研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实施途径 1 、在认识上实现四个转变: 变传统的政策优势为先进的理念优势;变传统的生源优势为先进的师资优势;变传统的硬件优势为先进的管理优势;变传统的升学优势为先进的文化优势。 2、在工作上突出两个明确: 明确学校工作的主题: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明确学校工作的目标: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16、。 3、思路上强化“一二三四”: 一个中心:育人的质量效益;二个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效益课堂建设;三个抓手:狠抓三风建设,狠抓教学常规,狠抓办学特色;四个机制:目标导向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督促引领机制,奖惩激励机制。 三、学校新一轮主动发展的战略核心任务 (一)加快学校德育创新,立德树人,以学校文化培育学生精神气质 1、菁南气质的内涵: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关注学生的人格,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关注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接受;关注学生的长远,而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因此,我们将菁南气质的要素提炼为以下三个方面: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 2、菁

17、南气质的培养策略: (1)以人文校园涵养学生的品性和情怀 “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强调人文校园的涵养,是基于对教育工具理性泛滥,漠视人的价值存在和主体需要现状的忧思。也因此,我们格外关注学生的人格、理想、价值判断、精神气质、文化理解力等内在品性的生长。菁南的人文校园建设重点体现在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和杰出校友的人文精神情怀。 第一、让厚重的人文校园讲述菁南的教育追求。菁南追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发出教育的声音,让每一块石头都彰显育人的价值,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浓郁的人文气息”。 第二、以杰出校友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追求崇高。从菁南

18、走出去的学子反哺母校的事迹已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八届校友中有三位耄耋老人:沈鹏、顾明远、邢秀华。他们时刻不忘母校发展,将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中外名家书法绘画精品及个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和学术着作捐给母校,在母校设立三座艺术馆(书屋)。如今,这三座艺术馆(书屋)不仅是文化菁南的重要标志和学校宝贵的课程资源,更成为菁南师生心中的一座座人格丰碑,引领菁南学子探寻人生的意义,领悟生命的价值,塑造高尚的情怀。 第三、进一步完善菁南校友与母校学子定期交流的机制,聘请校友为在校学生的“成长导师”,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由菁南优秀校友担任主讲的“菁南大讲堂”,每年为学生提供20场高水平的精神盛宴。让菁南的一批

19、批学生在杰出校友榜样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卓越。 (2)弘扬书院文化,浇灌学生个性成长的沃土 菁南自书院以来逐渐形成了“忠恕勤俭”的校训,这一校训在今天的菁南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忠”即忠诚,学校提倡学生对待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他人和事业的忠诚,忠心赤胆,竭尽全力,造福社会;“恕”即宽容,让学生懂得对待他人要秉持宽容和理解之心,体现一种开阔和豁达;“勤”即勤奋,要求对待工作和学习有勤奋的态度,专精勤学,勤则不匮;“俭”即简朴、束约,是菁南提出的学生对待自己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求学真朴,对待浮华和喧嚣保持一种宁静。忠恕为处人应事之方,勤俭是立身成业之本。100多年来,菁南饱尝风雨洗礼,但开放

20、包容、自主自由、经世致用的书院文化代代相传。新一轮菁南的三年发展,将进一步发扬菁南优良文化传统,倡导倡自主学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发展社团活动,重视社会实践,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菁南的38个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自主为先”是菁南德育工作的传统经验,它反映了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突出而闻名的素质特点。“自主为先” 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发展,凸现了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菁南教育原则和实践手段。学生社团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自主为先”的德育特色。 进一步发展好“中学生领导力开发”等品牌社团。中学生领导力社

21、团是由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课题项目的学生发起成立的。菁南已连续4年派学生到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涌现出了像谭添尹、陈胜寒等一批有使命、敢担当、善管理的学生干部。 “橄榄球”社团是由国际班学生创立的,聘请美国老师Ruben作为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在国际班学生赴美学习和美国学生来校交流期间,该社团成为了两国学生深入交流的文化纽带。进一步创造条件,让菁南的学生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奏响青春的乐章。 在省内外建立若干个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基地,为学生全面搭建平台。 (4)加快审美教育与德育融合,提升学生美好的人生境界 菁南美育课程实践,成为培育菁南气质的

22、重要阵地。2022年初,学校利用独特的艺术馆资源,开设了“美育(中国传统艺术与审美)”课程,将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纳入常态化教学视野。2022年8月,菁南成为江苏省唯一的美育教育课程基地。 菁南在形成了包括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素养、潜能开发、西方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之后,依托独特的艺术馆资源,进一步将德育活动上升到课程层面,开发完善有菁南特色的,具有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素质提升提供多元的环境。以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深刻思考,进行自主研究和体验。 菁南的美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

23、神,关注学生协调发展。美育(中国传统艺术与审美)课程把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作为主要教育途径,既重视学生心灵的熏陶,也重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科学技能的培养。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促进潜能发挥、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以文化涵育品性,以活动弘扬个性,以美育提升境界,努力培养有思想、有责任、有爱和美的追求的菁南学子。 (二)提高学校主动发展的理论自觉,大力开展文化课堂建设 文化课堂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对菁南书院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现代课堂教学价值的多维审视,深刻把握教育本质,借鉴国内外课堂研究的最新成

24、果,是现代教育理念和对理想教育憧憬的统一,寄托着菁南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文化课堂的阐释:菁南的课堂转型经历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阶段。但无论是有效课堂还是高效课堂,都没有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仍强调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系统教学,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菁南文化课堂的提出,经历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走过了从模式建构到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课堂,从重视课前预设,转向兼顾课堂上的不断生成;从重视教师讲授,讲得精彩,转向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学得快乐,学得精彩;从强调学生个体竞争,转向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文化课堂本质上是文化自觉

25、的课堂,师生在文化课堂中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学习知识、探求规律、享受探求乐趣,品位成功的快乐,理解合作的意义,感受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沉浸在课堂的愉悦和快乐中,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文化课堂中承载学生生命成长的一切价值诉求。 文化课堂的实施策略: 1、凸显自主为先特色,教学从“知识世界”回归到“人”的世界 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其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于价值探索、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人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进而走向完美的生命体验。因此,菁南积极提倡自主课堂,凸显“自主为先”的教学特色。 “自主为先”在教学上表现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认知冲突,师生

26、同是课堂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促进学校的教学由静态、封闭的体系结构转向动态、开放和生成,由关注知识的量的积累到关注知识的质的提升。它内蕴着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的多元观和有机观,把学生从理性禁锢下解放出来,拒斥对知识的同质理解,走向宽容、生成、开放、自主建构,回归多元丰富、内在创造、差异融合的教学生活世界,并在师生交互主体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个性。 2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 (1)、继续贯彻“低重心高效率的管理”和“低起点高质量的教学”的教学主张。所谓“低重心”是指将教学管理基层单位由备课组调整为具体班级,关注学生个

27、体的学习状况,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适切的帮助。所谓“低起点”是指将教学关注点有面向大多数调整为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体现了教学对人的关注,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权利。基于这样的认识,菁南在试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走班制、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2)、继续把“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突出亮点和教育生长点。它反映了菁南学生以知识面广泛、竞赛成绩领先和高考成绩一流而见长的知识素养。具体做法是:集体辅导与个人研读相结合,以个人研读为主;知识拓宽与内涵深化并举,以内涵深化为主;技能

28、技巧指导与方法策略点拨共进,以方法策略点拨为主;几门同修与专攻一科双飞,以专攻一科为主;校内研修与高校受训联结,以校内研修为主。 (3)、继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办好美国课程实验班项目和新东方委培项目。一方面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通过学习美国课程班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为文化课堂建设提供智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部分选择出国学习的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3、以美育整合教学内容,建立课堂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1)、适应高考改革需要,加强基础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2)、整合课程内容,利用独特的艺术馆资源,加大“美育(中国传统艺术与审美)”课程开发力度。强调美育的学科渗透,

29、形成了包括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素养、潜能开发、西方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菁南审美课程使课堂状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走进艺术馆对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陶器、玉器、瓷器、书法作品、辉煌作品、雕刻作品等等)进行鉴赏,通过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形态研究,以凸显科学精神;二是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资源,对艺术品产生的环境即文化背景开展研究,包括时代内涵、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精神,以挖掘人文精神;三是审美鉴赏、审美实践的个性化研究,学生们成立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中得到美的陶冶和熏陶。 (3)、让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适应时代气息的社会现实需要

30、, 把符合学生生活特点的内容选进来, 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寻求教材内容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生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深度融合。 (4)、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提供更多的有质量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整合社区资源,开发社会体验课程。与江阴上市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基地。引领学生朝着“科学与人文兼收,道德与审美并蓄”的方向前行。 4、丰富课堂的存在形态,培育课堂学习共同体 课堂教学的良好形态应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创造。 (1)、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生命性”的特征,彰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31、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改变原有单调机械的课堂状态,变以教师教为逻辑起点的课堂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积极培育学生学习共同体。 (2)、以学科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托,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积极通过课堂教学结构和方式变革,建设师生、学生课堂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员合作,集体共享,促进创新,且个人与组织相结合,与环境交互影响;就组织与个体的关系而言,组织与其成员建立起共同愿景,在支持性学习气氛下,成员间充分互动和交流,不断学习创新,形成同时发展的动态结构。学生共同体之间的合作是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的,通过组内互帮和讨论,组际交流和竞争,通过知识经验的分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提高菁南课

32、堂的场域开放性,探索多元的课堂教学形态。加强翻转课堂的研究,逐步推行翻转课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学校教学管理方式。学习生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网络,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及社会,从而突破了师生生活经验及教学资源的封闭性和狭隘性,真正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拓展了边界,学习生活世界因此丰富,学习的结果实现动态生成。 5、建立教学督导组,加强常规管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师培养上,菁南形成了 “科研兴教、人文导向”的思路。经过了对菁南书院文化的扬弃与革新,逐步形成了打造名师的治校方略和深入教改的科研实践机制。学校积极开展菁南文化的总结和提炼,通过国家级课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

33、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传统与特色。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形成机制,以师徒结对形式的青年教师培养思路成效明显。开展教学争鸣,总结教研成果,锤炼教师队伍。学校有计划地推进青年教师成才和中年教师成名工程,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加大对教师科研的支持和奖励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价助推课堂教学转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与学的互动应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课堂评价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知识。与之相适应,菁南的课堂教学评价从“同质”

34、评价转向“异质”评价。判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承认和保持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菁南将教学过程优化所需要的内外部因素、环境和条件均纳入了评价的视野。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以教师为主变为综合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部门考评,从而建立更完善的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表现形式上,建立了学生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成长记录袋,既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社会实践内容,学生个性化的特长也都记录在其中,全方位地体现学生的成长轨迹

35、。改进对教师的评价。 四、新一轮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推进依法治校,强化体制保障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构,形成学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和相制衡的机制。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管理和监督的学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学校理事会参与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修订江苏省菁南高级中学章程,完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

36、)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推进学校党组织建设。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去研究和谋划党的工作;用新的形式、新的机制去实践和推进党的工作;用新的内容、新的载体去丰富和提升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教改铸师魂、服务群众凝力量。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做好学校工会工作、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关工委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专家型、实干型干部队伍。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健全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三)坚持科研先导,强化理论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引领。通过有效的校本科研,对学校发展中一些带有普遍性、实践

37、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各类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尤其要以科研机制的完善为先导,注重校本科研,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改变课程生态改为中心,通过实践新课程理念和校本课程建设,力求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课改成果;以国家级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研究以及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为统领,促进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一体化,完善和彰显学校科研特色;以教师广泛参与为重点,严格科研管理,提高科研质量,促进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形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美育研究。 完善科研奖励机制,建立全员科研推进机制。 (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服务

38、保障 后勤保障。加强后勤部门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完善相应的后勤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 经费保障。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科学配置、高效使用。 社会保障。主动争取家庭、理事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广泛吸引优质资源流向学校,吸引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争实现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新的三年,菁南高中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加快菁南发展的主题,回归教育原点、建立现代学校。菁南全体教职员工将

39、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向着“把学校建成高效能管理、高品位运行、高质量回报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江南名校”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谱写中国梦的菁南篇章。 江苏省菁南高级中学 2022年8月 篇4:丹阳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遵循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快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依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结合阳丹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一、发展概况 我校1941年创立于四川青木关,前身为国立社会

40、教育学院附属中学,1946年迁来阳丹夫子庙。七十年来,学校历经沧桑,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向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学校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质量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是首批省重点中学、省模范中学、省国家示范高中、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22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2年,在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连续二十多年保持省“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二、办学优势 1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建校七十年来,在

41、大成文化熏陶下,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质量提高科学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和教育发展国际化,形成了具有丹中特点的学校发展模式。 2具有丹中特色的培养方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龙头,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五育一起抓,素质是根本”为基本工作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通过“135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名,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5人,大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

42、和中青年骨干教师40人,中学高级教师103人,拥有各类拔尖称号的教师193人,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且覆盖了所有学科。 4形成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近二十年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了较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 5特色项目已成为提升学校品位的亮点。教育工作中,形成了“自主性”德育特色;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了的“探究性”教学科研特色;体育艺术工作中,形成了“一主多项”的体艺特色。学校的特色建设成为办学品位提升的亮点。 三、困难与挑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存在着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首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丹中优质教

43、育不断提高的期望值,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学校的教育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办学理念、教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专业化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的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与一流高中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第三,办学经费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硬件条件已明显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未来五年,是学校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要求,坚持优质、特色发展,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品牌建设。 第二部分 指

44、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秉承“厚德、明理、笃行”的校训,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办学理念 确立“大成教育”理念。 “大成”一词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意思为孔子能把古圣先贤的善德集于一身以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大成教育”是“千年学府,百年丹中”的符号,确立“大成教育”的理念,弘扬“大成文化”,既是文庙大成殿上“大成”这一千年古训的启迪,又是科学巨匠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实践,更是对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深层次的感悟。 “大成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成教育”理念的精

45、髓是“集大成,养大气,育大智,创大业”。“大成教育”的目标是“人人成功,个个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大成智慧者,努力形成具有丹中特色的“大成文化”,倾力培养“多元优质发展”的“大成人才”,出良师、育英才、有选择、可持续。 第三部分 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 一、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坚持优质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高中。 2育人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二、规划目标与实施措施 (一)学校文化:一核多元的“大成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最集中的体现,

46、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规划目标。 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以“厚德、明理、笃行”的校训为核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丰富“大成文化”的内涵,打造特色品牌,使丹中成为省内着名、国内知名的文化特色学校。 2实施措施。 (1)不断提炼“大成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千年学宫,百年丹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校史和传统文化的整理,通过对“大成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凝聚丹中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熏陶与内涵滋养的统一”。 (2)强化“大成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开办“大成讲坛”,发挥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大成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师生开拓创新。 (3)加强“大成文化”的宣传。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大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