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803039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选修五第一章第三节【学习目标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难的影响学案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固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懂得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学问和聪明降低灾情的可连续进展观;【重点、难点 】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固程度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 作用【导学过程 】学问点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固程度1、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循环

2、,可以环境的稳固性;(1)读图 l、 28“ 某河流修建水可前后径流量的变化” 明白以下学问: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枯水期,起到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灾难、枯水期发生灾难的可能和强度;的发生;(2)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可以,从而削减、2、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环境,致使环境加剧;,导致;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和,就会使和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并由此诱发;严峻的环境污染导致、等; : 人类活动很难转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熟悉,进行肯定的猜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精确熟悉灾难的前兆,准时实行防备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难程度;

3、学问点 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1)是最脆弱的受灾体:灾损中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着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读图 1、29 “ 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该流域从 1980 年到 2000 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加大;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对应区域的洪水流量,而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区洪水流量就;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

4、洪水流量大小的区分,即随着城市用地快速扩大,用地削减,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城市的洪水灾难;3、工程措施能转变受灾体的易损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转变,从而减轻自然灾难的缺失;例如: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能,能在肯定程度上 灾情;工程措施对于受灾体易损性的转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学问点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放大” 和“ 缩小”1、“ 缩小” 灾难影响:经济基础、政治,有财力和物力、灾时救援、灾后复原生产生活;2、“ 放大” 灾难影响:经济基础、时局、

5、人心地区,减灾、防灾无措;3、最敏锐区域 (自然灾难发生频率高的地区)”灾情;人类进入,就 “” 灾情;人类迁出,就“同样的灾难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难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就灾情;反之就灾情;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合作探究 1】:举例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 缩小” 作用?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 和 条件,从而 灾情缺失;如:防护林建设、退耕仍林仍草、自然林爱护等工程措施,改善 条件,削减 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难的强度,削减灾情的缺失;退田仍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防止

6、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进展作物,可以削减遭受旱涝灾难、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削减草场退化、鼠害;学问点 4:社会进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 ;摸索:为什么地质时期的自然反常大事只能称为“ 灾变” ,而不能称之为“ 灾难” ?2、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难种类、影响范畴;3、读图 1、32“ 自然灾难随社会进展的阶段性变化” ,明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进展水平不同,自然灾难的成灾特点和缺失情形也不尽相同;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经济水平由 到;灾难种类由 到;减灾才能由 到;【合作探究 2】: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

7、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难种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分?【巩固 延长】一、单项挑选题:1.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加剧了风暴潮灾难加大了洪涝威逼沿海湿地缺失和动物的迁徒引发海水入侵引发土壤盐碱化海岸腐蚀加剧A. B. C. D.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名师归纳总结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缺失的数量第 2 页,共 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缺失3某一自然灾难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缺失等;该自然灾难可能是干旱洪涝地震风暴潮A B

8、C D4以下关于不同社会进展阶段灾情变化的表达,正确选项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进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峻 D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当地时间 8 日 8 点 50 分北京时间 8 日 11 点 50 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 7.6 级剧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剧烈震感 ,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 53182 人死亡, 75146 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 50 亿美元;据此完成 56 题;5说明该次地震需要考虑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D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6防震减灾,

9、需加强科学讨论;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进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缺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才能,对灾情有“ 缩小” 作用读世界主要农业灾难的分布表,分析回答 7-8 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干旱酸雨干旱干旱干旱干旱洪水洪水沙漠化洪水飓风灾难洪水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雪灾沙漠化龙卷风种类水土流失生物灾难台风蝗灾水土流失龙卷风酸雨7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难是A台风、洪水、沙漠化 B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

10、流失、洪水和龙卷风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缘由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冰冷,一月均温低于O D地势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200 4 年 12 月 26 日 8 时 58 分北京时间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东六区 发生里氏 85名师归纳总结 级剧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达近10 米的巨浪突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第 3 页,共 6 页的灾难在印尼总共造成至少18 万人死亡,很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9. 苏门答腊岛邻近海疆发生地震时

11、,当地区时约为A. 26 日 10 时 58 分 B. 26 日 6 时 58 分C. 25 日 6 时 58 分 D. 25 日 8 时 58 分10. 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 B. C. D.11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别形式,它属于A波浪B潮汐 C洋流 D风浪12. 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缘由是人口老龄化沿海人口密度大多河流入海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 B. C. D.13. 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疆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A. 气象灾难 B. 洪涝灾难 C. 地质灾难 D. 水文灾难2004 年 8 月 16 日,第 14 号台风“ 云娜” 在浙

12、江登陆,造成 164 人死亡, 24 人失踪,受灾人口达 1299万人,直接经济缺失 181.28 亿元,据此回答 14 15 题;14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缺失,灾难产生的主要成因是强风风暴潮特大暴雨海啸A B. C. D.15. 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缺失正确的表达是A. 只有直接缺失,没有间接缺失 B.间接经济缺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缺失C.商贸金融的缺失属于直接经济缺失 D.台风灾难的经济缺失远少于地震灾难二、综合题:16. 近些年来,自然灾难在全球范畴频繁发生,自然灾难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缺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依据所给资料,完成以下问题:一般年份中国

13、自然灾难缺失估量表灾难种类粮食缺失(亿千克)直接经济缺失(亿元人民币)干旱200 250 150 200 洪涝100 150 200 风暴潮2.5 5 50 60 冰雹与低温1525 20 30 森林火灾/ 50100 倒塌、滑坡、泥石流2.5 5 20 30 风沙和沙漠化来2.5 5 20 30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难是什么?简述其形成缘由;(2)修水库会转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 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水库,三门峡水库的治理者却认为洪水泛

14、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学问站在水库治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难;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难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缘由;_ _ 17下图中(一) 、(二)、(三)是“ 我国部分灾难分布” 示意图,读图判定回答:(四)是“ 我国自然灾难区划” 示意图;(1)我国位于灾难带与灾难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难发生广泛、灾情严峻的国家之一;(2)依据自然灾难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难分别显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3)依据各图判定,III 地区主要的自然灾难有18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难危害最严峻的国家之一,因而

15、防灾减灾的任务既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读“我国自然灾难区划图” ,完成下题;(1)以下自然灾难中,属于气象灾难的是洪水干旱台风泥石流寒潮D.A. B.C.(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难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 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难是A. 干旱B.台风C.泥石流D. 洪水(4)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难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难有名师归纳总结 A.干旱与台风B.洪水与风暴潮C.泥石流与寒潮D. 寒潮与台风第 5 页,共 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5)针对我国自然灾难

16、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 B. C. D.参考答案:一、单项挑选题:1B 2 D 3 A 4 D 5 C 6D 7D 8 B 9 B 10D 11. A 12.C 13. D 14. C 15.B 二、综合题:16. (1)干旱与洪涝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 风环流不稳固,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难(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打算 的,副高的

17、位置和强弱一旦反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难);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 史使得旱涝灾难影响加大 . (2)三门峡水库的治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峻,也使得渭河很多河段形成了地上“ 悬河” ;(3)人类 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固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 放大” 作用;17. 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难带环太平洋灾难带(2)气象灾难,如干旱;地质灾难,如泥石流;水文灾难,如风暴潮(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4)泥石流 18.(1) A ( 2)C (3)C (4)B (5)A 第 6 页,共 6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