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97448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跳水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下落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如弹药舱,可将敌舰视为质点C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摆动时能被视为质点D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2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应是( ) ABC D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B.5.5 m/sC.4 m/sD.3.5 m/s4蹦床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从高处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向下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6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 )A1.67m/s2 B6.67m/s2 C8.5m/s2 D11.7m/s25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在

3、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v C.v D.6.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车同时到达7.一颗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等厚的木板,射穿最后一块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子弹匀变速通过这三块木板,它通过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1:1B. 1:2:3C. D. 8.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下列说法中正

4、确的是 ( )A. B. C. a恒定D. a随时间逐渐减小9.在某地地震发生后通向灾区的公路上,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 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v2=11 D.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1110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自行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

5、的是 ( )A汽车作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11.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C.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D.两球在t=8时相遇1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正确的是( )A. B. C. D

6、.二、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13(6 分)如图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长木板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14(12 分)如图所示为“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开始比较密集的点,按时间顺序标注为0、

7、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1)图中纸带 (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3)由图给数据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a = 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4)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包括 3小题,共 34 分)15.(11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试求该质点:(1)第4s末的速度大小;(2)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3)第4s内的位移大小。16.(11分)一辆

8、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位移。17(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 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 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求:(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

9、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1.D 2.C 3.A 4.D 5.A 6.B 7.D 8.D 9.AC 10.AD 11.CD 12.ABC二、实验题(2个小题,共计18分)13(每小题3分共计6分)(1)AC (2)BD14(每空3分共计12分)(1)左 (2) 0.1 (3)2.0(4) 0.80三、计算题(本题包括 3小题,共 34 分)15(11分).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第4s末的速度 (2分)代入数据解得: (1分)(2)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 (2分)代入数据解得: (1分

10、)(3)质点3s末的速度为v3=v0+at3=10+23=16m/s (2分)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17m/s (2分)第4s内的位移为=171m=17m (1分)15.(11分)解:(1)设过A点时速度为vA,则AB段平均速度= (3分)xAB=tAB(2分)解得vA=12m/s(1分)(2)对AB段:a=1.5m/s2 (2分)对OA段:由=2ax (2分)得xOA=48m(1分)21(12分) 解:(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1分)4s内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货=(t0+t1)v货=(5. 5+4)10 m=95 m (1分)x警= (1分)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x=x货-x警=75 m (1分)(2)vm=90 km/h=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1分)x货1=(t0+t2)v货=(5. 5+10)10 m=155 m (1分)x警1= (1分)因为x货1x警1,故此时警车尚未追上货车 (1分)(3)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x1=x货1-x警1=30 m (1分)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追赶上货车,以货车为参考系,则 (2分)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t=12 s才能追上货车。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