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797244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导学案(无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乐府民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我认为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二、简介周敦颐周敦颐( 1017-1073),字茂叔,

2、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因筑室濂溪,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周敦颐在南康(今江西庐山市)做官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体裁点击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四、感知莲之韵 1听录音,然后朗读。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2检查听读效果,读出它们的读音。蕃( ) 颐( ) 濯( ) 淤( )涟( ) 蔓( ) 亵( ) 噫( )鲜( )有闻3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

3、精神饱满。4参考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出示下列句子,检查翻译情况)(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2)作者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3)作者通过外形的描写,用一句话概括了莲的内在气质,请同学们找出。 五、探究莲之魂(内在美)1作者借花喻人,揭示了花中蕴含的君子品质。请你完成下表。莲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三种花持什么态度?

4、有何用意?花象征感情作用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托物言志 志趣高洁六、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世人甚爱牡丹(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濯清涟而不妖(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按课文内容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5、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4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拓展阅读。甲爱莲说(略)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1)古代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读xin,活鱼。 B读xin,新鲜。C读xin,鲜而华美。 D读xin,少。(2)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3)读文赏荷。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七、课堂小结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特立独行,洁身自好,永葆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这样的追求,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了本文后,你愿做哪一类人呢? 八、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爱莲说。2课外阅读12篇写莲(荷)的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9、 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