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方针设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9520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方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方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方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方针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 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

2、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还要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给你们认识,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一起说出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课件出示)它有什么特点?(浑身长满刺)刺猬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人们都喜欢它,甚至有人称它为( 带刺的朋友)(板书:23 带刺的朋友)2.课件出示刺猬的资料,学生阅读了解。 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种类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这种刺猬冬天冬眠,在江苏又被叫做“偷瓜獾”。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

3、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刺猬的主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3.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跟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中“走近”刺猬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刺猬的什么事? 2.交流展示:本文主要写刺猬夜晚在我家后院偷枣的故事。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同座互读,互相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小组同学读书比赛。四、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 zo chn hun y c jin

4、hung w zh zh cn 枣 馋 缓 讶 测 监 恍 悟 逐 扎 聪 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读准平舌音“枣、测、聪”,翘舌音“馋、扎”,前鼻音“缓、监”。指名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2.自由交流:怎样记住这11个生字伙伴的样子呢?自由地和同座说一说,记一记。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生字的识记方法。(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形近字比较:束枣 暖缓 侧测 组词扩展:馋嘴 监视 挣扎 聪明4.课件出示生字。c zo k h h n shn cn u cng tu zhu yo刺 枣 颗 忽 乎 暗 伸 匆 沟 聪 偷 追 腰 指名读,注意正音:平舌音“刺、枣、匆、聪”,翘舌音“伸、追”,前

5、鼻音“暗”。 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五、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刺 枣 颗 忽 乎 暗 伸 匆 沟 聪 偷 追 腰同学们在课前练写生字的时候,发现哪些字容易写错?或者不好写?预设:刺、追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形声字结构特点:如“伸”,形旁“亻”表义,表示和人的动作有关,声旁“申”表音,表示读音。另外,“忽、伸、沟、聪”,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形近字比较:刺枣 棵颗 呼乎 组词扩展:黑暗 聪明 偷东西 追赶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示范:预设:“刺”左宽右

6、窄,注意左边不是“束”。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六、再读课文,积累词句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标出和“圆乎乎”相似的词语,认真体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听写课文中的生词。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情。(刺猬偷枣的事) 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带刺的朋友) 二、细读课文,“亲近”刺猬(一)了解红枣,感悟诱人1.课件出示句子:(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2.指名朗读。 引导

7、学生对比朗读,鼓励学生相比较,交流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前一个句子简明扼要,第二个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句子生动形象。) 3.指导朗读:这是怎样一种诱人的枣啊,连人都眼谗,更何况刺猬呢。谁能把这种谗人的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4.谈话过渡:正因为这些枣那样诱人,才引来了一个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它偷枣儿来啦!(二)学习“偷枣”,感悟聪明 1.谈话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老师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闻到了阵阵枣香。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它也忍不住来偷枣啦。你们预习过了课文,你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刺猬偷枣的本事吗?(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2.那么小刺猬究竟是怎

8、样偷枣的呢?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9小节,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时的动作。 3.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4.小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1)课件出示: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引读25自然段。理解:监视、诡秘。自由朗读。 这两句话中有哪些刺猬偷枣的动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诡秘)理解诡秘(隐秘)说明了什么?(小刺猬偷枣小心谨慎。)(板书:爬树) 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

9、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2)谈话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互相交流。(课件出示)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动作“摇”。理解“兴许”(也许)。了解拟声词:哗哗、噼里啪啦。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 小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从这两句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我们又了解到刺猬偷枣的第二步是什么?(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7自然段。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 (3)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

10、言。)课件出示: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11、,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 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12、(5)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学习生字:聪) 如果你看见了这样聪明机灵的小刺猬,你会怎样夸夸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呢?(学生自由发言。) 5.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生读圈出的有关动词:爬、摇、归、打滚、扎、驮、跑。)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6.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这些词概括一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呢?(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教师平移并小结。(课件出示)(刺猬先“爬树摇枣”,再“跳树归枣”,然后

13、“ 打滚扎枣”, 最后“驮枣快跑”。 )7.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211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8.课件出示: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1)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迅速逃跑聪明。(板书:高明)四、总结全文,善待动物 1.学了课文,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聪明的小刺猬)为什么要以“带刺的朋友”为题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体会“小东西”) 课件出示: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

14、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读读这三个句子,特别是加点的词语“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你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交流:从陌生到钦佩,到非常喜欢。 2.教师小结:作者已经把刺猬当作了家庭的一员,这种情感只有那些与小动物有亲密接触的人才能体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近小动物,去做动物们最亲密的朋友。 五、感情朗读,练习复述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 2.以“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真高明”为开头,按照“爬树摇枣一逐个归枣一打滚扎枣一驮枣快跑”的顺序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1)自由练习。(2)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看着板书抓住动词,结合课文,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清楚,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再次感受字里行间表达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 偷枣儿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本事高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