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粤教版)演练:第四单元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91811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粤教版)演练:第四单元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秋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粤教版)演练:第四单元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粤教版)演练:第四单元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语文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粤教版)演练:第四单元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 .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张晓风散文艺术创作历程,按作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第二,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年)、步下红毯之后(1979年)、你还没有爱过(1981年)为标志。第三,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以我在为起点迄今为第三段落。美字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赏美文初雪张晓风诗诗,我的孩子:如果五月的花香有其源自,如果十二月的星光有其出发的处所,我知道,你便是从那里来的。这些日子以来,痛苦和欢欣都如此尖锐,我惊奇在它们之

2、间区别竟是这样的少。每当我为你受苦的时候,总觉得那十字架是那样轻省,于是我忽然了解了我对你的爱情,你是早春,把芬芳秘密地带给了园。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他们必须看见你,了解你,认识你而后决定爱你,但我不需要。你的笑貌在我的梦里翱翔,具体而又真实。我爱你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忍得住对孩子的爱情。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因着你,我爱了全人类,甚至那些金黄色的雏鸡,甚至那些走起路来摇摆不定的小树,它们全都让我爱得心疼。我无可避免地想到战争,想到人类最不可抵御的一种悲剧。我

3、们这一代人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我们的童年便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海船里度过。而你,我能给你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既不能回到诗一般的十九世纪,也不能隐向神话般的阿尔卑斯山,我们注定生活在这苦难的年代以及苦难的中国。孩子,每思及此,我就对你抱歉,人类的愚蠢和卑劣把自己陷在悲惨的命运里。而今,在这充满核子恐怖的地球上,我们有什么给新生的婴儿?不是金锁片,不是香槟酒,而是每人平均相当一百万吨TNT的核子威力。孩子,当你用完全信任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看得见那些残忍的武器正悬在你小小的摇篮上?以及你父母亲的大床上?我生你于这样一个世界,我也许是错了。天知道我们为你安排了一段怎样的旅

4、程。但是,孩子,我们仍然要你来,我们愿意你和我们一起学习爱人类,并且和人类一起受苦。不久,你将学会为这一切的悲剧而流泪而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这样的泪水和祈祷。诗诗,我的孩子,有了你我开始变得坚忍而勇敢。我竟然可以面对着冰冷的死亡而无惧于它的毒钩,我正视着生产的苦难而仍觉傲然。为你,孩子,我会去胜过它们。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过生命,你教会我这样多成熟的思想和高贵的情操,我为你而献上感谢。我们会为你祈祷,孩子,我们不知道那些古老而太平的岁月会在什么时候重现。那种好日子终我们一生也许都看不见了。你即将长大,孩子,每一次当你轻轻地颤动,爱情便在我的心里急速涨潮,你是小芽,蕴藏在我最深的深心里,如同音乐

5、蕴藏在长长的箫笛中。前些日子,有人告诉我一则美丽的日本故事。说到每年冬天,当初雪落下的那一天,人们便坐在庭院里,穆然无言地凝望那一片片轻柔的白色。那是一种怎样虔敬动人的景象!那时候,我就想到你,诗诗,你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初雪,纯洁而高贵,深深地撼动着我。那些对生命的惊服和热爱,常使我在静穆中有哭泣的冲动。诗诗,给我们的大地一些美丽的白色。诗诗,我们的初雪。写散文只因有话想说早在1966年,25岁的张晓风就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迄今为止,张晓风仅在台湾就出版了十本散文集。除了散文,她还写过和氏璧等剧本,写过白手帕、红手帕等小说。之所以写散文最多,张晓风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散文比较容易写,

6、不像写剧本,那需要完整的时间段。而我一直都很忙,所以写散文多一些。”写散文的时间跨度快半个世纪,有没有疲倦和厌烦的时候?张晓风说,“我写散文不会厌倦。找得出时间来写,我就很兴奋。”写作动力何来?她说,“我有话想说。其实我有各种想说的,比如某个现象不公平,比如一个事物这么美”即便是他人约稿,张晓风仍坚持“有话想说”的原则,才会动笔写散文,“因为我的职业是教书,所以不会为赚稿费而写。写作时,我会把不纯洁的动机排除掉。”尊重生活中的小事件读过张晓风散文的读者,一定会被她作品中有诗意的生活感动。创作这么多优秀散文,哪来的素材呢?张晓风说,“我不是政治上的大人物,在生活中也没那么大的事情。但是小市民在社

7、会中遇到的事件也不少。”在她看来,“我们要尊重生活中的小事件。如果你不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生活就蛮无聊。所以我不会为找题材而看书,偶尔去旅游,也跟发现写作题材没关系。”在一般人来,写散文太容易了,会写字的人就能写。张晓风也承认这一点,“余光中就说过,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也就是说不会写散文,那就不是作家。但是散文其实很难写。”那什么是好的散文呢?张晓风说,“好不好,只要是行家就能辨别。一篇好的散文,往往说的是这个事情,却让人们想到另一个事情。不懂的人只看到一层意思,而懂的则看到了另一层意思。对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来说,散文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却有故事在里头,背后有意思。”推动“中文”教育张晓风先后

8、在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和阳明医学院教授“中文”及中文创作40年,2006年退休后仍兼任中文教师一职。2005年,她还受邀成为余光中领衔的“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副召集人。此外,她还竭力参加环保行动。两者对她来说,“都是为了维护某一种价值。”“抢救国文教育联盟”旨在挽救台湾下一代的中文教育,检讨语文教学。张晓风当时因大肠癌正开刀中,本不想管,但被大家推举出来。她坦言,“这些年来,学生的国文基础比较退步。原因可能是学生的科目多了,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了。我们这个联盟的重点放在中学,最近争取让中学生读四书,接近成功了。”最让她担忧的是,“现在华人地区一个普遍现象是:学生英语没学好,中文也没学好。如果一个民族

9、自己的语言学得糟、烂,却成为别国语言的殖民地,那不就成为亡国奴了吗?”她举例说,“现在大家话都不会说了。比如都说女士们、先生们,其实这是不对的。中文应该说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因为中文的先生、女士不用多数。”示例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我曾经以为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东西,读完张晓风散文集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得是一塌糊涂。早前,我是不喜欢读散文的。我总认为,所谓散文,要不就是风花雪月的文字,读的时候,令人对作者的语言功底啧啧称赞,读完之后呢?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要不就是故意将一些生活小事写得极其的煽情和烦琐,来讨得读者的同情,显得婆婆妈妈,不干脆,远不及武侠小说来得酣畅淋

10、漓。打开张晓风散文集,第一篇是地毯的那一端。从内容上来看,这是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前,给她的丈夫德写的一封信。说真的,我想,任何一位男生如果读了这篇文章都会有一种想娶她的冲动。出神入化的文笔自是不必说,更动人的是那种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似一抹丝绸从指缝间穿过,又像一湾泉水,缓缓地,柔柔地,从心头流过,于是,干渴疲惫的心,变得滋润,仿佛穿越在花丛中,又似乎翱翔于彩虹之巅。在这一刻,人世间的一切,似乎不再重要,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此刻幸福似乎可以捧在手心里。在张晓风笔下,一切似乎就这么简单,既没有天荒地老的誓言,也没有生离死别的痛楚,有的只是清而亮的星斗,有的只是朋友的一句祝福,一张贺卡。然

11、而就是因为这种简简单单,才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而这一切却得乎她那种细腻而敏感的心,让我们知道波澜壮阔是人生,而平平常常也是人生。仅有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对于一般人,也许就够了,但对于张晓风,却远远不够,并不是因为她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仅仅因为她是一个作家。有人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也不尽然。我记得高中有一篇文章,是王安石写的,叫游石钟山记,其中有一段,“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余是以记之,盖叹郦道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由此可以看出郦道元很早就已经考察过石钟山了,却不为大众所知,为什么王安石一篇文章,却能让世人都知道有一个地方

12、叫做石钟山呢?正如给岳阳楼和滕王阁题词作赋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只有在范仲淹和王勃出现之后,岳阳楼和滕王阁才为世人所知?郦道元和那些曾经给岳阳楼和滕王阁题词的人,都有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而且也发现了美,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情趣,所以他们注定成不了真正的作家。而张晓风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作家,除了有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就是因为她的文章还有一番情趣。(摘自唯才教育网)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清明的长假期间,远足登山成为人们首选的度假方式。人们流连于苍翠的林间,顿觉如坐春风,心旷神怡。巴以之间以暴易暴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

13、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康熙皇帝喜欢董其昌的书法,乾隆皇帝喜欢赵孟的书法,造成书法风气的上行下效,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练就了这一路的书法。中国上一次试图与西方国家及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19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以失败告终。ABC D解析: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诲、熏陶。望文生义。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把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没变。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使用正确。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优点可以称道。使用正确。

14、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情)。感情色彩不当。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使用正确。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曹雪芹去世距今虽然只有255年左右,可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对我们实在是知之甚少。B.从事任何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有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C.在这次会议中,公司领导达成一致意见,要求各部门人员围绕以“质量树品牌,诚信立伟业”为核心,大力推广公司核心价值观。D.马克吐温的作品大多以诙谐滑稽为基调,常常包含着幽默的情节和生活的智慧,读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被后人誉为“

15、美国文学之父”。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是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知之甚少。C项句式杂糅,“围绕以为核心”杂糅。D项暗换主语,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是马克吐温而不是他的作品。答案:B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想象力是指在知识材料的基础上,_。它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物的独特能力,最具改革性和启示作用。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意,_,是一种能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而衍生出创新主张的能力。它是知识的一种创造,_,将来还会创造更多,_。它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_。历史上有些被认为是最荒谬的想象往往成为人类的创举,想象力能够让知识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

16、迹。_,人类才会有今天和未来。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是将个人独特的才能、看法转换成新奇而有效的想法人类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知识产品反而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正是这种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ABC D解析:这一段文字围绕“想象力”展开。与上句一起,构成“想象力是的能力”;紧承上文作进一步诠释;“无数”与下句“更多”相关;“正是这种创造”回应句首“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反而”与“绝对不会”相照应;“正是”与“才会”相照应。答案:B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

17、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为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

18、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褶,皱褶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渺渺地向东流去,流

19、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就会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枚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

20、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当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

21、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本文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以“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用的素材之间的内容上看似联系不大,但由于始终紧扣“月”来选材和组材,所以主题仍旧非常突出。B.本文开篇从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着又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述有关“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铺垫。C.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残缺”。D.本文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如:“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

22、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这些句子的抒情色彩浓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解析:错在“以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应是“月缺”或“天残地缺”。答案:A5.你是如何理解第2段中“那解释使我着迷。”这句话的?_答案:在传统的理念中,月总是圆的,象征着团圆,可是中国古代文献却用“阙(缺)”来解释,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解释,很新颖别致,实在耐人寻味。6.第5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作者“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的原因。_答案:“阙(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态。残缺(缺憾)往往蕴含美丽。现实世界中没有真正的圆。三、创新语用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

23、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人口的无序过快增长给北京带来了顽疾“大城市病”。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出路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如果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并用,就一定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发展理念一转变,一些产业就会疏解出北京;产业转移了,相应的从业人员就会随着产业的转移而转移;人口结构优化了,北京的“大城市病”自然就消除了。多种手段并用并不意味着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能力。“多种手段并用”并不能保证疏解效果。同理,“发展理念转变”也不能保证一些产业必然会离开北京,这也是目前北京发展所遇到的难题之一;“人口结构优化”只是消除大城市病的措施之一。答案:发展理念转变并不意味着一些产业会疏解出北京人口结构优化并不意味着能消除北京的大城市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