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2791749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气化调试 安全措施 气化调试 平安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气化试生产阶段可能消失的平安问题。一、煤粉集中区域该区域包括制粉、加压输送,输送载体为N2、CO2,煤粉处于惰性环境中。但一旦惰性环境被破坏或煤粉外泄,将会消失火灾或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气化试生产阶段可能消失的平安问题。 一、煤粉集中区域 该区域包括制粉、加压输送,输送载体为N2、CO2,煤粉处于惰性环境中。但一旦惰性环境被破坏或煤粉外泄,将会消失火灾或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依据目前普遍的问题实行的对策: 1.高压与低压系统实行严格的隔离方法: a.双重隔断阀 b.单独的隔断阀和限流孔板(限制最大流量) c

2、.单独的隔断阀与调整阀(限制最大流量) 2.动力系统故障时,阀门复位到平安阀位 3.在惰性氛围中进行煤粉贮存与输送 4.全部设备均正确接地以防止静电电荷积聚 5.安装温度、CO和O2报警,以防止发生焖烧现象 6.在煤粉简单泄露的地方,安装消防水接口,必要时冲洗使用,以保持良好的清洁环境 7.对设备压力、料位指示、报警等进行维护,保证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8.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按要求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巡检,发觉事故隐患准时处理 二、液化气集中区域 液化气管线及设备消失泄漏或焊缝开裂,可能消失火灾爆炸的事故。 1.对管线进行防腐、保温 2.严格掌握液面高度,严禁超量储存 3.严禁误操作,防止高压串

3、低压 4.定期检查平安阀等,保证其灵敏牢靠 5.对设备、管线压力;液位指示;报警及各种联锁常常维护,保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6.定期对设备避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7.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按要求对液化气站、至用户单元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发觉事故隐患准时处理 三、一氧化碳、氢气集中的区域 气化、一氧化碳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等系统,属于一氧化碳、氢气相对集中的单元。由于系统操作压力高,设备、管线焊缝开裂,阀门、管件等引起的气体泄漏,将导致装置区内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浓度较高,会致使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及爆炸性火灾。 1. 在有一氧化碳、氢气可能泄漏的装置区必需使用防爆工具。进入现场的人员须佩戴报警

4、仪。装置区必需有防止静电发生的措施。电器设备必需防爆。保持良好的通风。现场安装测爆分析报警仪。 2.一旦发觉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应把受害人马上转移到有新奇空气的场所。假如失去了知觉,应把伤者的头尽量放低并侧卧。假如停止呼吸,应马上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在可能的状况下,给病人输送氧气 3.假如因一氧化碳、氢气的泄漏引起的火情较小,可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手提灭火器。假如火势较大且无法切断气源,汇报上级实行紧急停车措施 四、氮气、二氧化碳集中区域 氮气遍布于整个装置区,二氧化碳做为气化煤粉载气。有高压气体泄漏,将会造成人员窒息的可能。 1、加强装置区的通风。 2、进塔入罐前,要进行氧含量分析,合格后方

5、能进行作业。 五、甲醇气、液相集中的区域 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罐区系统,属于气、液体甲醇比较集中的单元。由于设备、管线焊缝开裂;阀门、管件泄漏引起的甲醇暴露于大气中,导致甲醇浓度偏高,引起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及爆炸性火灾。 1.全部操作人员必需了解甲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需禁止抽烟或明火。所用工具必需是绝缘的。装置区必需有防止静电发生的措施。电器设备必需防爆。保持良好的通风。 2.甲醇有高度的挥发性,溢出的甲醇必需马上打扫洁净。在大量泄漏的状况下,有必要提请周边人员留意。不要冲洗溢出液到水系统中或公用的处理系统中。 3.空气中的甲醇浓度一旦达到5000ppm时,不论吸入、吸食、或

6、皮肤接触,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应尽可能快速地带受伤者去医院救治。 4.人为处理时,必需佩戴或预备好个人防护用具(平安护目镜、手套、防护服、呼吸器等)。 5.一旦引起火灾,在火势较小的状况下,建议使用化学干粉或二氧化碳手提灭火器。对于较大的火,使用抗酒精泡沫是可行的。假如用水,喷淋效果较好。 六、氨集中的区域 低温甲醇洗、冷冻、空分系统,属于气、液氨相对集中的单元。若由于设备、管线焊缝开裂;阀门、管件引起的氨泄漏,导致装置区内氨的浓度相对较高,致使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及爆炸性火灾。 1. 在有氨可能泄漏的装置区必需禁止抽烟或明火。装置区必需有防止静电发生的措施。电器设备必需防爆。保持良好的通

7、风。 2. 假如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假如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留意爱护眼睛。 3. 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全部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合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平安的状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平安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平安的状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汲取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

8、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全部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退四周火源。 4. 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平安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平安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七、二硫化碳 一氧化碳变换单元第一、二、三变换催化剂还原时,需用二硫化碳做硫化物。二硫化碳储槽04T001及硫化催化剂所用的回路充有二硫化碳。若由于设备、管线焊缝开裂;阀

9、门、管件引起的二硫化碳泄漏,导致装置区内二硫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致使人员不同程度的中毒及爆炸性火灾。 1. 因生产条件下意外接触高浓度CS2后发生,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性脑病的症状与体征。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需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留意个人清洁卫生。 2. 皮肤接触者马上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淌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者提起眼睑,用流淌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者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赐予输氧。如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 装置区空气中C

10、S2最高容许浓度为lOmg/m3。具有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各种精神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或糖尿病 者,不宜从事CS2作业。 4. 一旦发生泄漏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汲取。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气,爱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

11、中产生声音,必需立刻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八、硫化氢、二氧化硫集中区域 硫回收装置硫化氢、二硫化碳浓度相对较高。当设备、管线密封不良,或因故发生跑冒滴漏、违章检修、操作失误、通风不良等状况下,会造成毒物外泄,简单发生中毒事故。 1、当发觉泄漏后,确认泄漏部位和危害程度,并马上将泄漏管线切除。 2、处理时要实行作业票制度,作业票由相关负责人填写,严禁带压处理。 3、在拆法兰、阀门等之前,须将管线内介质吹扫和置换洁净,严禁带压处理。 4、处理泄漏事故时,必需带好硫化氢报警仪和适用的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5、处理时必需支配两人以上同时到场,人站在上风向,并留意四周环境。 6、须动火的管线必需进行吹扫、处理、置换合格,落实平安措施后方可动火。 总之,切实加强危急化学品装置试生产过程中的平安管理工作,防止和削减事故发生。 中餐职责 临床职责 qiquH主任职责 主办职责 主席职责 主持人职责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