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7770704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乡子-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乡子-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乡子-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乡子-复习ppt课件.ppt(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乡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辛弃疾,辛弃疾,南宋南宋 词人、将领,山东词人、将领,山东济南人,字济南人,字幼安幼安,号,号稼轩稼轩,有,有“ ”之称。与之称。与 合称合称“苏辛苏辛”,与,与李清照李清照并并称称“济南二安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宋代女词人 ) 本词选自 , “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豪放派豪放派词中之龙词中之龙苏轼苏轼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词牌名词牌名题目题目背景介绍 辛弃疾在公元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六月末被起用

2、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不久,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镇江)北固)北固亭时,触景生情。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亭时,触景生情。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下写成的。 默写默写1、南乡子南乡子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_ _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 _。 3、以设问从方式侧

3、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突出他雄才大略、以设问从方式侧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的句子是_ _ 4、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_ _ 5、辛弃疾在、辛弃疾在南乡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生情,纵观千古成败,抒发千古兴亡之感的名句是后即景生情,纵观千古成败,抒发千古兴亡之感的名句是_ _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

4、当如孙仲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6、“不尽长江滚滚流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借用 (作者)(作者)登高登高诗诗句: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感的意思感慨慨 。7、表达主旨的诗句、表达主旨的诗句是:是: 。杜甫杜甫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中考题 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共题。(共6分)分) 6“何处望神州何处望神州”中的中的“神州神州”指

5、什么地方?(指什么地方?(1分)分) 答:答: 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述。(2分)分) 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分) “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或或“中原中原”或或 “中原大地中原大地“或或”中国中国“。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一点1分,满分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

6、分)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借古讽今,抒发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作者借古讽今,抒发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作者对南宋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愤懑之情;对南宋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愤懑之情;答出一点得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分,答出两点得点得3分)分)模拟试题 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B、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 D、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势狭隘,情调悲观。 D 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