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4章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75664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4章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4章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4章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4章 第2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宏观发展格局,知道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内容。(重点)2.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理解其战略定位。(重难点)3.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重难点)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区域发展战略(1)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2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

2、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四大地区协调发展:东部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长江经济带概况(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21%。(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

3、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4核心:有序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5目标(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2)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1)长江流域人口和

4、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比较优势,

5、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4)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5)B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提示:有

6、利: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问题2(综合思维)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大,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问题3(人地协调观)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上

7、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归纳总结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开发条件与现状(1)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开发条件发展现状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中、下游地区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中游地区农业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

8、,劳动力丰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下游地区农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工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之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地区存在问题整治措施上游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水能开发程度低加强长江防护

9、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建设三峡工程中游洪水威胁严重;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搞好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沙功能下游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1读图,完成(1)(3)题。(1)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c,由此可知a处比c处()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

10、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2)关于甲、乙两个区域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甲土地荒漠化B乙水土流失C甲大气污染D乙水体污染(3)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规划沿江产业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严禁排放工业用水ABCD(1)D(2)B(3)D第(1)题,发电量主要受径流量和落差的影响,a水电站位于c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c,故落差大。第(2)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主要问题是生态恶化;乙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3)题,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恶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11、有关,因此要加强管理、合理布局产业、减少沿江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用水要达标排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共处同一环境,共用同一水电路,共争同一市场。因行政区划而三足鼎立,而区内各种资源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客观事实,又表明这是一个极易整合开发的经济区域。问题(综合思维)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提示:区内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区内产业结构有升级需求(区内产业合作有一定基础);区内整体科技实力强大,有力量参与国内外竞争;区域性政策和规划出台,促进区域整合;地缘毗连,交通网络发达;周边省份的崛起(经济往来久远),经济腹地好。归纳总结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1)出发点:有序疏解

12、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2)三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3)四个立足: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4)五项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5)六个着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6)落脚点: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

13、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5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推动要素充分自由流动。下图为京津冀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解析完善城市交通建设;加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通信改革,建立京津冀地区通信同城化等。答案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的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

14、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据此回答12题。1与西部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的动力基地2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新疆都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下列关于两省“特色经济”的叙述中,属于青海省的是()全国的钾肥基地我国特色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我国的

15、水电基地ABCD1C2.D第1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应发挥其能源、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第2题,青海有我国著名的察尔汗盐湖,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境内河段水能丰富,已实现了梯级开发,这二者是新疆所不具有的优势。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4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B上游资源丰富C宜宾以下可通航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3C4.D第3题,“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第4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