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74979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数据库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新建表(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student、course和SC三个表,其结构为:Student(学生)列名描述数据类型允许空值说明Sno学号Varchar(20)No主键Sname姓名Varchar(50)NoAge年龄IntYESSex性别char(2)YESDept所在系Varchar(50)YESCourse(课程)列描述数据类型允许空值说明cno课程号Varchar(20)No主键cname课程名Varchar(50)Nocredit学分FloatYESpcno先行课Varchar(20)YESdescribe课程描述varchar(100)YESSC(选课)列描述数据类型允许空值

2、说明sno学号Varchar(20)No主键(同时都是外键)cno课程号Varchar(20)Nograde成绩FloatYES在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库中,文件夹是按数据库对象的类型建立的,文件夹名是该数据库对象名。当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并打开己定义好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后。会发现它自动设置了关系图、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规则、默认等文件夹。要建立“student”表,先选中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随后的输入表结构对话框。输入表结构对话框是一张表,它的列属性有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空4 项。用户

3、把新建表的结构填入对话框的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定义新建表(Course)的一列,每一列定义新建表的一个列属性。当光标移到表中的某一行时,下面的列描述就会对应当前行显示输入项,用户可在其中对关系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说明。列描述包括数据的精度、小数位数、默认值、是否标识等项。 (2)使用T-SQL语句建立student,course,SC三个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varchar(20)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50) not null,Age int,Sex char(2),Dept varchar(50);Create table cours

4、e(cno varchar(20)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50) not null,Credit float not null,Pcno varchar(20) not null,Describe varchar(100) not null);Create table SC(sno varchar(20),Cno varchar(20),Grade float,primary key (sno,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5、);5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和索引表的约束包括码(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关联或关系约束)、惟一性约束、Check (检查)约束4 种。这些约束可以在表属性对话框中定义。(l)定义索引和键选择“索引键”页面,其界面如图10 所示。l)查看、修改或删除索引时,先要在“选定的索引”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索引名,其索引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索引内容。如改变索引列名、改变排序方法等。对于不需要的索引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索引。2)新建一个索引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下面的表中输入索引名、索引列名及排列顺序;3)设置UNIQUE 复选框,确定是否为惟一索引约束。设置CLUSTERE

6、D 复选框,确定是否为群集索引(CLUSTERED )。(2)定义表间关联选择表页面,其界面如图12 所示。l)查看、修改或删除表关联时,先要在“选定的关系”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关联名(即关系名),其关联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关联内容,例如改变主键、改变外键键等。对于不需要的关联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关联。2)新建一个关联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库中的关联表(参照表)后,在表中输入关联名、主键和外键。3)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复选框,确定新建关联时是否对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合外键约束;设置“对复制强制关系”复选框。确定在进行数据复制时是否要符合外键约束:设置“

7、对INSERT 和UPDATE 强制关系”复选框,确认在对数据插入和更新时,是否符合外键约束:设置“级联更新相关的字段”复选框和“级联删除相关的记录”复选框,确认被参照关系的主键位被修改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的对应的外键值修改,而被参照关系的上码值被删除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对应外键的记录删除。(3)定义CHECK 约束选择CHECK 约束页面。其界面如图13 所示。 图12 表属性对话框中的表关联页面 图13 表属性对话框中的约束页面1)查看、修改或删除CHECK 约束时,先要在“选定的约束”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约束名,其约束内容就显示在约束表达式框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框中修改约束表达式。对于不需

8、要的CHECK 约束可以按“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约束。2)新建一个CHECK 约束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表中输入约束名和约束表达式。3)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确认在创建约束时是否对表中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合约束要求;设置“对复制强制约束”复合框,确认对数据复制时是否要求符合约束条件;设置“对INSERT和UPDATE强制约束”,确认在进行数据插入和数据修改时,是否要求符合约束条件。6修改表结构(1)使用企业管理器修改表结构当需要对建好的表修改结构时,首先要在企业管理器中找到该表,用鼠标右击该表名,就会弹出一个菜单,如图14 所示。随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项,企业管理器会调

9、出如图9 所示的建表对话框,用户可对原有内容进行修改。图14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项(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可以使用Alter语句增加、删除或修改字段信息。例如为学生表中增年龄字段增加约束,限制年龄至少要15岁: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AGE CHECK(AGE 15)例如在学生表中增加班集字段为字符型,长度为50: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lass varchar(50) NULL例如修改学生表中的班集字段的长度为20:Alter Table student ALTER COLUMN Class varcha

10、r(20)例如删除学生表中的班集字段: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Class 四、注意事项1建表中如果出现错误,应采用相应的修改结构或删除结构的方法。2注意数据库的主键、外键和数据约束的定义。五、思考题1 数据库中一般不允许更改主键数据。如果需要更改主键数据时,怎样处理?2 为什么不能随意删除被参照表中的主键。实验三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本实验需要2 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Transact-SQL和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二、实验内容 (1)通过企业管理器,在数据库的student、cou

11、rse和SC三个表中各输入10 条记录。要求记录不仅满足数据约束要求,还要有表间关联的记录。(2)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学生选课数据库的student、course和SC三 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3)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学生选课库的数据增加、数据删除和数据修改操作。要求学生、课程和选课表中各有10 条以上的记录。snosnameAgesexdept001101张林18男计算机系001102程明18男计算机系001103王艳19女计算机系001104严平平20男计算机系001201王敏19女数学系001202王林 20女数学系001203李计21男数学系001204孙祥欣17男数学系

12、001205孙研18男数学系001206孙小18男数学系cnocnameCreditpcnodescribe1310101计算机基础5可自学1310102C+程序设计41310101可自学1310206离散数学4可自学1310208数据结构41310102可自学1310209操作系统41310101可自学1310210微机原理51310101可自学1310212数据库原理41310102可自学1310301计算机网络31310102可自学1310302软件工程31310102可自学1310211图形学31310101可自学snocnoGrade0012031310101880012031310

13、20676001103131010162001103131010270001104131010191001104131010284001104131020695001201131010278001201131020678001201131010191三、实验步骤(1)使用企业管理器更新数据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数据增、删、改操作非常简便。其操作方法是:1)选中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进一步展开指定的数据库。单击表文件夹,找到需要更新数据的基本表。2)用鼠标右击要更新数据的表,会出现与表相关操作的弹出菜单,如图15所示。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

14、表”“返回所有行”。图15基本表的弹出菜单在该对话框中,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每个字段就是表中的一列,每条记录是表中的一行。原有的记录已经在表格中,通过移动右边的滑块可查阅所有的记录。3)需要数据插入时,就在最后一条记录后输入一条记录。当鼠标点击其他行时,输入的记录会自动保存在表中。4)需要修改记录时,直接对表中已有记录的数据进行改动,用新值替换原有值。5)需要删除记录时,先用鼠标单击要删除行的左边灰色方块,使该记录成为当前行,然后按(Delete)键。为了防止误操作,SQL server 2000 将弹出一个警告框,要求用户确认删除操作,单击“确认”按钮即可删除记录,也可通过先选中一行或多行记

15、录,然后再按( Delete )键的方法一次删除多条记录。(2)使用T-SQL语句更新数据请给每个学生选修三门课,在期未时给每门课一个成绩。如张林同学选修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期未的考试成绩为95分,SQL语句如下:Insert into SC(sno,cno) values (001101,1310101)Update SC set grade=95 where sno=001101 and cno=1310101四、注意事项1输入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类型、主键和数据约束的限制。2数据更改和数据删除时要注意外键约束。五、思考题1数据库中一般不允许更改主键数据。如果需要更改主键数据时,怎样处理?2为

16、什么不能随意删除被参照表中的主键。实验四 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Transact-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联结查询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简单查询操作该实验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使用临时表等。2连接查询操作该实验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求笛卡儿积、一般连接、外连接、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自连接等。三、实验步骤(1)简单查询实验1)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下列操作,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其数据查询操作: 求数学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求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

17、号。 求选修课程号为1310101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求选修课程号为1310101的成绩在80-90 分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8 输出。 求数学系或计算机系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求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 (2)连接查询实验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并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下列数据连接查询操作: 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求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求选修离散数学 课程且成绩为90 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查询每一门课的间接先行课(即先行课的先行课)。四、注意

18、事项1查询结果的几种处理方式。2内连接、左外部连接和右外部连接的含义及表达方法。3输入SQL 语句时应注意,语句中均使用西文操作符号。五、思考题1如何提高数据查询和连接速度。2对于常用的查询形式或查询结果,怎样处理好?实验五 数据库的嵌套查询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Transact-SQL 语言的嵌套查询语句的理解。二、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中使用IN 、比较符、ANY 或ALL 和EXISTS 操作符进行嵌套查询操作。三、实验步骤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在学生选课库中实现其数据嵌套查询操作。(l)求选修了

19、离散数学的学生学号和姓名。SELECT S#,SNAMEFROM S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CNAME=离散数学(2)求1310101课程的成绩高于张林的学生学号和成绩。(3)求其他系中年龄小于计算机系年龄最大者的学生。(4)求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系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5)求选修了1310206 课程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FROM S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1310206(6)求没有选修1310206 课程的学生姓名。

20、SELECT SNAMEFROM SWHERE S# NOT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1310206(7)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答案: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cours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o)(8)求至少选修了学号为“001103”的学生所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答案: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

21、ere sno in (select scx.sno From sc scx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scy Where scy.sno=001103 and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scz Where scz.sno=scx.sno and o=o)四、注意事项1输入SQL 语句时应注意,语句中均使用西文操作符号。2语句的层次嵌套关系和括号的配对使用问题。五、思考题试用多种形式表示实验中的查询语句,并进行比较。实验六 数据库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2、,加深对Transact-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组合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分组查询实验。该实验包括分组条件表达、选择组条件的表达方法。2使用函数查询的实验。该实验包括统计函数和分组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3组合查询实验。4计算和分组计算查询的实验。三、实验步骤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实现其查询操作(1)查找选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成绩比此课程的平均成绩大的学生学号,成绩。(2)求选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3)列出各系学生的总人数,并按人数进行降序排列。(4)统计各系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5)查询选修计算机基础和离散数学的学生学号和平均成绩。

23、四、注意事项1子句WHERE (条件) 表示元组筛选条件,子句HAVING (条件)表示组选择条件。2组合查询的子句间不能有语句结束符。3子句HAVING (条件)必须和CROUP BY (分组字段) 子句配合使用。五、思考题1组合查询语句是否可以用其他语句代替,有什么不同?2使用GROUPB BY(分组条件)子句后,语句中的统计函数的运行结果有什么不同?实验七 数据库的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本实验需要2 学时。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 中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的使用方法,加深对视图和SQL server图表作用的理解。二、实验内容1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视图。2创

24、建、编辑和删除数据库图表。三、实验步骤1创建视图根据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已经建立了student、course和SC三 个表,结构如下:student(sno,sname,age,sex,dept); course(cno,cname,credit,pcno,describe); SC(sno,cno,grade)。如果要在上述3 个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视图,取名为SC_VIEW ;其操作用SQL 语句表示为:CREATE VIEW SC_VIEW AS SELECT STUDENT.* , COURSE.*, SC.GRADEFROM STUDENT, COURSE, SCWHERE STUDEN

25、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CNO下面利用SQL Server中提供的视图创建向导,来创建SC_VIEW 视图。1)打开企业管理器窗口,确认服务器,打开数据库文件夹,选中新视图所在的数据库。2)选择菜单“工具”“向导”,如图18 所示。3)在如图 19 所示的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数据库左边的“+ ”号,使之展开。选择“创建视图向导”项,单击“确定”按钮。4)进入创建视图向导后,首先出现的是欢迎进入创建视图向导对话框,其中简单介绍了该向导的功能,如图20 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后,就会出现如图21 所示的选择“数据库名称”对话框。 图18 选择向导工具选项图

26、19 在向导对话框中选择视图向导 图20 欢迎进入创建视图向导对话框图 21 选择数据库名称对话框5)在“选择数据库名称”对话框中,选择视图所属的数据库。本例的数据库为“学生选课”;单击“下一步”按钮,则进入如图 22 所示的选择表对话框。6)在选择表对话框中,列出了指定数据库中所有用户定义的表和视图。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构造视图所需的一个表或多个表(或视图),被选中的表成为构造视图的参考表。选择构造视图参考表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表名后的“包含在视图中”列,使义选框为选中状态。本例的数据库中的3 个表都应当被选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则进入选择列对话框,如图23 所示。7)列选择对话框中以表格形式

27、列出了创建视图参考表的全部属性,每个属性占表的一行。创建视图的参考属性可以在表格中选出。选择视图参考属性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击属性名后边的“选择列”,使其复选框为选中状态。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创建视图的定义限制对话框,如图24 所示。8)在定义限制对话框中,输入表的连接和元组选择条件。本例应输入“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CNO”。 图22 创建视图向导的选择表对话框 图23 创建视图向导的选择列对话框 图24 创建视图的定义限制对话框 图 25 定义视图名称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后,出现视图名对话框,如图25 所示。9)在输入视图

28、名对话框中输入所建视图的标识名。本例的视图名为“SC_VIEW ”。单击“下一步”按钮,则出现如图26 所示的视图创建完成对话框。图26 创建视图向导的完成对话框在完成对话框中给出了根据前面对话框输入的内容译成的SQL 语句。读者可以认真阅读该SQL 语句,如果发现与要求有不符合之处则可以直接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随后出现一个通知用户已成功创建视图的信息框,单击“确认”按钮后,整个创建视图工作就完成了。2查看和修改视图视图创建好后,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查询信息了。如果发现视图的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还可以在企业管理器对它进行修改。(1)操作步骤l)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数据

29、库,并使数据库展开,然后用鼠标右击要修改结构的视图,会弹出视图功能菜单,如图27 所示。图27 视图的功能弹菜单2)在弹出的菜单上 选择“设计视图”项,则弹出一个视图设计对话框,如图28 所示。图中列出了视图结构的详细内容,当对其修改完毕后关闭窗口,新的视图结构就会取代原先的结构。图28 视图设计对话框图28 中的视图设计对话框分为4个区域:图表区、表格区、SQL 语言区和结果区,各区域的作用如下:(2)视图设计对话中各区域的作用l)图表区。图表区域与数据库图表很相似,它图形化地显示了视图中的表以及表之间的关联。在图表区中,可以添加或去掉视图所基于的表,也可以添加或去掉视图所包含的表列。2)表

30、格区。表格区用表格显示视图所有的表列。在表格区中,可以添加或去掉视图所包含的表列,设定排序和分组,也可以通过修改某些列的取值规则来限制结果集的范围。3 )SQL语言区。SQL语言区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视图结构,可以在区域中检查SQL语句是否正确,并可以直接修改视图的SQL 语句。4)结果区。结果区用于显示视图的结果集。单击工具条上的“! (运行)按钮,就可以在结果区中显示当前视图的结果集。 (3)视图修改的方法l)在图表区中为视图添加表。用鼠标右击图表区中的空白处,会出现如图29 所示的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表”项,则出现添加表的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有表和视图两个选项卡,表

31、选项卡中列出了视图所属数据库的全部表,视图中列出了数据库中已建好的其他视图。通过对话框中的“增加”按钮,可将己选定的表或视图加入到当前视图中。2)在图表区中从视图中移去表。在图表区中,用鼠标单击欲移去的表或视图,使它们被选中。对准被选中的表右键单击鼠标,会弹出菜单。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移去表”项,对应的表或视图就会被移去。3)在图表区中修改视图中所包含的列。在图表区中,视图的每个参考表都用一个小窗口显示。每个表或视图的属性前面都有一个复选框,可以通过选中或不选中该复选框来修改视图所包含的属性。如果框中有“”号则表明该属性属于视图,否则不属于视图。图29 图表区空白处的弹出单4)在表格区中修改视图

32、的结构。 表格区中以表格形式列出了视图参考表的每个属性。每个属性用一行表示,它包括列出了列名、别名、表名、输出、限制等项。输出项是复选框,如果框中有“”号则表明该属性属于视图,否则不属于视图;用户在别名列中,可以为数据列定义别名;在限制列中,可以为视图增加或修改诸如“DEPT=计算机系”形式的元组选择条件。3删除视图删除视图的方法是:首先要在企业管理器中,将鼠标指针指向数据库中的视图文件夹,单击右键。在随后出现的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项,会出现如图30 所示的删除视图对话框。选中欲删除的视图,单击“全部移出”按钮,被选中的视图就会从视图中被移出。图30 数据库对象删除对话框4创建关联表假如要

33、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一个Student_SC_Course关系,要求该图表包括Course、SC和Student3 个表,并包括它们之间的“Co=SC.cno AND SC.snoStudent.sno”的外键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即用关联表实现上述视图的功能。在企业管理器中, 通过向导建立数据库关系表的步骤为:l)打开服务器、数据库文件夹和关联表所属的数据库,本例为学生选课数据库。2)用鼠标右键单击关系表文件夹,出现如图31 所示的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关系图”项,就会弹出创建关系表向导的欢迎对话框,如图32 所示。在欢迎对话框中,介绍了该创建图表向导的主要功能。图31 数据

34、库关系表弹出单 图32 创建数据库图表向导的欢迎对话框 3)单击“下一步”按钮,则进入创建关系表的选择表对话框,如图33 所示。4)在表选择对话框中有两个数据列表:左边的列表为关系表可选的表,它包括数据库所有的表;右边的列表为已被图表选中的表。通过两个列表之间的“添加”按钮,可以把左边列表被选中的表添加到右边的列表中。同样,也可以用“移去”按钮,把右边列表中的选中表从关系表中移出。本例是将学生选课库中己建好的Course、SC和Student表全部选中,将它们都增加到右边列表中。当选择完关系表中的表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就会出现如图34 所示的数据库关系表完成对话框。图33 创建图表的选择表

35、对话框图34 数据库图表的完成对话框5)当单击“完成”按钮后,会出现如图35 所示的新建关系表编辑对话框。图35 数据库图表的编辑对话框图在编辑对话框中出现表的结构图。6)要建立表之间的关联,通过拉线和填写关联对话框的方法解决。本例中,先选中Course的主键“cno”项,然后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向SC表拉出一条线。这时屏幕上就会出现如图36 所示的建立表间关联对话框。在建立关联对话框中,选择外键和被参照表的主键,单击“确定”按钮。图36 建立表间关联对话框7)用鼠标右键单击表中的列,则弹出一个如图38 所示的菜单。通过选择选项可以进行对当前选中表的增加列、建立主键、建立表间关系等操作。8)用

36、鼠标右键单击对话框的空白处,则会弹出一个菜单。通过选择菜单中的增加表、删除表和视图等选项,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功能。9)当关系表编辑完毕后,可关闭编辑窗口,并在随后出现的关系表命名的对话框中输入图表名。5编辑数据库图表图38 关系表的字段弹出单在企业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图表所属的服务器、数据库文件夹、数据库以及关系表文件夹。用鼠标右键单击要编辑的关系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设计关系表”项,则弹出一个编辑关系表的对话框数据库关系表中的所有操作都是在该对话框中完成的。6数据库图表的删除在企业管理器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欲删除的数据库关系表。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删除”项。在随后出现的删除对象对话框中选中关

37、系表后,单击“删除全部”按钮,即可删除该数据库中被选中的关系表。四、注意事项1参照表和被参照表之间的关系。主键和外键间的关系。2视图中字段名的重命名问题。五、思考题1为什么要建立视图?视图和基本表有什么不同?2视图和图表有什么不同?实验八 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实验本实验需要2 学时。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 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的管理方法,学会创建和使用规则、缺省和触发器。二、实验内容l数据库的安全性实验。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实现对SQL Server 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设置和管

38、理数据操作权限。2数据库的完整性实验。使用Transact-SQL设计规则、缺省、约束和触发器,通过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定义它们。三、实验步骤l.设置SQL Server 的安全认证模式l)在企业管理器中展开SQL 服务器组,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设置的SQL 服务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如图39 所示。2)在弹出的SQL 服务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如图40 所示。3)在安全性选项卡中有一个安全性栏,它包括两个单选钮:单击“SQL Server和Windows (S) ”为选择混合安全认证模式;单击“仅Windows(s) ”则为选择集成安全认证模式。 图39

39、 SQL 服务器的弹出菜单 图40 SQL Server 属性的安全性页面2登录的管理(1)查看安全性文件夹的内容使用企业管理器可以创建、查看和管理登录。登录文件夹存放在SQL 服务器的安全性文件夹中。当执行了进入企业管理器,打开指定的SQL 服务器组和SQL服务器,并选择安全性文件夹的系列操作后,就会出现如图4l 所示的屏幕窗口。图41 SQL Server 的安全性文件夹通过该窗口可以看出,安全性文件夹包括4个文件夹:登录文件夹、服务器角色文件夹、链接服务器文件夹和远程服务器文件夹。其中:登录文件夹用于存储和管理登录用户;服务器角色文件夹用于存储和管理角色;链接服务器文件夹用于存储和管理连

40、接的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文件夹用于存储管理远程服务器信息。(2)创建一个登录用户 l)用鼠标右键单击登录文件夹,出现如图42 所示的弹出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登录”选项后,就会出现一个登录属性对话框,如图43 所示。图42 登录文件夹的弹出菜单 图43 登录对话框中的常规页面在对话框中有常规选项卡、服务器角色选项卡和数据库访问选项卡。 2)选择常规选项卡,输入用户的一般特征。常规选项卡界面如图43 所示,在常规选项卡中要输入用户名,选择该用户的安全认证模式,选择默认数据库和默认语言。如果选择Windows 身份验证,需要单击名称右边的“ ”按钮,调出Windows 己有的登录用户,如图4

41、4 所示,从中选择新建的登录名称;如果使用SQL Server 安全认证模式,可以直接在名称栏中输入新登录名,并在下面的栏目中输入登录密码。图44 Windows 系统具有的默认登录用户3)选择服务器角色选项卡,确定用户所属服务器角色。服务器角色选项卡如图45 所示,在服务器角色选项卡的服务器角色列表中列出了系统的固定服务器角色,在这些固定服务器角色的左端有相应的复选框,选择某个复选框,该登录用户就成为相应的服务器角色成员了。在下面描述栏目中,列出了当前被选中的服务器角色的权限。4)选择数据库访问选项卡,确定用户能访问的数据库,并确定用户所属的数据库角色:数据库访问选项卡界面如图46 所示,在

42、数据库访问选项卡中有两个列表框:上面的列表框中列出了该SQL 服务器全部的数据库,单击某个数据库左端的复选框,表示允许该登录用户访问相应的数据库,它右边为该登录用户在数据库中使用的用户名,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下面为当前被选中的数据库的数据库角色清单,单击某个数据库角色左端的复选框,表示使该登录用户成为它的一个成员。图45 新建登录的服务器角色选项卡图46 新建登录的数据库访问选项卡5)操作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了创建登录用户的工作。3数据库用户的管理登录用户只有成为数据库用户(Database User )后才能访问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用户信息都存放在系统表sysusers 中,通过查

43、看sysusers表可以看到该数据库所有用户的情况SQL Server 的任一数据库中都有两个默认用户:dbo (数据库拥有者用户)和guest (客户用户)。通过系统存储过程或企业管理器可以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 l ) dbo 用户dbo用户即数据库拥有者或数据库创建者,dbo在其所拥有的数据库中拥有所有的操作权限。dbo的身份可被重新分配给另一个用户,系统管理员sa 可以作为他所管理系统的任何数据库的dbo用户。(2) guest用户如果guest用户在数据库存在,则允许任意一个登录用户作为guest 用户访问数据库,其中包括那些不是数据库用户的SQL 服务器用户。除系统数据库maste

44、r 和临时数据库tempdb 的guest 用户不能被删除外,其他数据库都可以将自己的guest 用户删除,以防止非数据库用户的登录用户对数据库进行访问。(3)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要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创建一个“Userl”数据库用户,可以按下面的步骤创建新数据库用户。 1)在企业管理器中扩展SQL 服务器及数据库文件夹。用鼠标右键单击用户文件夹,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如图47 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用户”项,会出现如图48 所示的新建数据库用户属性对话框。图47 数据库用户的弹出菜单图48 新建数据库用户属性对话框2)在对话框的登录名栏中选择一个SQL 服务器登录用户名,本例为“login1” 下面的用户名栏中输入数据库用户名,本例为“user2”。最后,在下面的数据库角色栏中选择该数据库用户参加的角色。3)单击“确定”按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