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采掘类案例总结.doc

上传人:模** 文档编号:27736075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工程师采掘类案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评工程师采掘类案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评工程师采掘类案例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工程师采掘类案例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掘类案例总结煤矿/金属矿开采类一、现状调查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新建项目生态系统生态现状质量;区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类型、结构、初级生产力以及完整性、稳定性;评价范围内主要生态制约因素。植物植被类型、分布现状、覆盖率、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生活习性、生态学特征、生境等。动物动物类型、分布现状、数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生活习性、生态学特征、生境等。敏感区评价范围内有无国家级和地方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或栖息地、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其它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等。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类型、侵蚀程度、侵蚀模数)等。技改或改扩建

2、项目移民安置情况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置情况、水土保持情况、移民搬迁前后变化情况等。开采沉陷影响原有煤矿开采(建设)造成的地表沉陷变形基本情况,如沉陷及裂缝深度、范围;受影响的建筑物损害、耕地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农业生产损失及其他损害情况等。敏感目标调查矿区范围内受煤炭开采影响的土地与植被、地表水体、地下水资源、村庄、公路等地面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场地、排土场周围受项目排污影响的村庄居民。地下水调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隔水层分布情况及与含煤地层的关系、区域内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及地下水饮用水源。对供水井(泉)应调查供水对象的数量、供水方式、井深、水位、水

3、量、取水层位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等。二、环境影响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井工开采项目根据地面沉陷影响范围进一步合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露天开采项目一般以采掘场、外排土场边界外扩10002000m作为煤炭采选生态评价范围。时段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施工期占地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格局;2、破坏施工区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环境;3、新增水土流失量;4、搬迁。1、做好施工规划,划定弃土弃渣点,严格施工作业带;2、临时占地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土岩剥离、运输与排弃、场地平整等扬尘1、定期洒水;2、排土场及时碾压,减少扬尘;3、密闭存放颗粒物料并采用密闭槽车运输。生产、生活施工废气、

4、废水、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运营期煤炭开采影响地表沉陷、地表挖损1、改变地形地貌;2、下沉盆地季节性积水,是陆生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演化;3、土地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破坏,耕地废弃,造成农作物减产;4、形成地面裂缝,破坏地面建筑、房屋、铁路、公路等设施;5、靠近山体的诱发滑坡、陡峭岩体崩塌等地质问题;6、影响原有的景观格局,改变景观结构;7、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生产力、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连通性等。1、土地恢复按照因地制宜、适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进行,采取生态重置与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土地整治方案;2、地面裂缝:100mm,人工填堵为主,机械封堵为辅;3、对

5、无法恢复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4、对占地和耕地受影响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5、采用覆岩离层注浆;6、采用煤矸石填充采空区;7、优化开采工艺:分层开采、充填开采、限高开采;8、制定生态管理和监控计划。地下水1、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的影响;2、对评价范围内村庄和城镇等地下水供水水源取水层的影响;3、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补排关系的影响;4、煤矸石淋溶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5、对泉域、水源地等重要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1、在井田内断层和河流两侧留防水煤柱;2、划分禁采区;3、禁止超界开采;4、对受采煤影响的饮用水井和灌溉水井给出补偿措施并制定供水方案;5、制定监测计划,设立永久观测井,监测地下水水质

6、和水位。环境污染影响锅炉烟气、作业粉尘大气污染经排气筒排放;矿井水、疏干水地表水污染闭路循环,全部回用(经混凝沉淀后,可用做选煤厂用水、井下防尘用水、消防用水、工业场地用水、绿化用水、电厂用水(如果有);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作生活用水)。排土场(煤矸石为主)1、占地;2、对土壤、地下水产生影响:渗滤液;3、新增水土流失;4、可能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对景观的影响:形成劣质景观;6、煤矸石自燃。1、做好排、蓄水工程,设置导流渠,减少排土场内的雨水径流,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2、定期进行碾压,及时覆土绿化,避免扬尘;3、及时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4、将矸石和剥离物分层堆放,并压实,充分

7、隔绝矸石和空气的接触,防止自然。噪声对周边居民及野生动物产生影响。1、合理布置工业场地,优化平面布局;2、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维护;3、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4、合理安排煤炭运输,避免夜间运输;5、加强场地及厂界的绿化隔声措施。三、其他内容(一)煤矿开采1、露天矿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是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工作。2、煤炭洗选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煤矸石堆置场溃坝、露天矿排土场滑坡、瓦斯储罐泄漏引起的爆炸。3、煤矸石的处置:(1)发电、制砖、做水泥生产辅料等;(2)用于填沟造地,充填沉陷区、采空区;(3)含硫量较高的洗选矸石应进行硫精矿回收后再利用,避免二次污染。4、排土场一般设置拦矸坝

8、、截洪沟及雨水导排系统。5、硫分3%的煤炭不允许开采;1.5%的煤矿,需要建同等规模的洗煤厂。(二)金属矿开采1、生产废水源强的确定方法对改扩建项目,以现有工程生产废水监测数据作为源强;对现建项目,以监测钻孔水、选矿试验水水质作为源强,或者参考浸出毒性试验结果作为源强;也可参考同类型矿山采选项目矿井涌水、选矿水、尾矿回水等监测数据。2、尾矿库零排放:尾矿库蓄水调洪分析是分析正常工况下尾矿库能否做到零排放的关键。收集区域多年逐月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考虑尾矿库汇水面积和库内水面蒸发面积,分别计算逐月降雨汇流入库量、库面蒸发量;同时考虑矿浆带入水量、尾矿库渗流量、尾矿空隙水,通过调节尾矿库回水,控制

9、尾矿库逐月蓄水量,实现正常工况下尾矿库水零排放。3、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尾矿坝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2)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排放要求,加强尾矿库的日常观测维护管理,包括坝体位移、坝体浸润线的观测;(3)建立巡坝护坝制度,发现坝体局部隆起、坍塌、流土、管涌、渗水量增大或渗透水浑浊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报告有关部门;(4)树立健全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教育,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5)每年组织对尾矿坝进行12次安全专职鉴定,在发生特大洪水、暴雨、强烈地震及重大事故后,应组织对尾矿坝进行特别检查,以消除隐患。4、尾矿库三

10、级防控体系:(1)第一级防控:车间级在有毒有害原料仓储间和生产车间设置防渗围堰以收集车间泄漏的有害物质;(2)第二级防控:厂区级以厂区整体为单元,按污染物最大泄漏量设置事故应急池;(3)第三级防控:流域级在流域的支流设置发挥拦截降解作用的设施,主要包括拦截坝、滞污塘等,并配置防控所需材料的物资储备库。5、地下水监测:在尾矿库周边设置三类地下水水质监控井,定期进行监测。第一类沿地下水流向设在尾矿库上游,作为对照井,反映地下水的本底值;第二类沿地下水流向设在尾矿库下游,作为污染观测井;第三类设在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周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作为污染扩散监控井。6、典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

11、特征污染物处置方法尾矿污染类型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两类,有机污染主要是有机选矿药剂造成的污染,无机污染主要是尾矿中的金属离子和选矿中使用的酸、碱药剂造成的污染。总体来讲,有机污染采取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应急处置方法,无机污染采取絮凝沉淀的应急处置方法,药剂的投加量应根据监测数据确定。采掘类案例总结陆地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一、现状调查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生态系统评级范围内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分布等;说明各类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包括分布面积、占评价区总面积的比例等,附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生态功能区划,是否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如有应说明其类型、级别、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等;重大资源

12、问题及产生历史等。生态因子调查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调查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数量及分布,附植被分布图;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及保护状况等;一级评价还应调查评价区域内敏感区生物量、生产能力及稳定状况,附资源分布图。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土地资源的自然历史、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分布情况;农作物类型及分布、生长情况;土壤肥力及作物单产量;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域生态系统调查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三场”、洄游通道;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

13、别及保护状况等。湿地生态系统调查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点、基本结构和功能、湿地面积、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湿地动植物种类、种群数量、生境基本状况、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利用和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等。土壤调查评价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一级评价附土壤类型分布图。水土保持状况调查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成因、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等。地下水调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隔水层分布情况及与含煤地层的关系、区域内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二、回顾性评价现有工程(1)井网布设及产能情况;(2)油气集输设施的规模、实际集输量及工艺方法;

14、(3)油气处理设施的规模、实际处理量及工艺方法;(4)“三废”排放情况;(5)污染防治设施的规模、实际处理量及工艺方法、实际运行效果;(6)现状污染源的达标排放分析(标准指数法);(7)现存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已运行井场是否存在套外返水、漏油问题;油气集输站场及管线是否存在集输管线腐蚀泄漏问题;油气处理厂及其环保设施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勘探期回顾调查勘探期的探井布设、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勘探过程、土地利用及“三废”排放情况以及已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查找遗留的环境保护问题。三、环境影响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区域性建设项目一级: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3km(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分外扩3km

15、);二级: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km;三级: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1km。线状建设项目一级: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5km带状区域;二级、三级: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2km带状区域。时段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施工期占地(管线铺设、道路建设等)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格局;2、破坏施工区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环境;3、新增水土流失量;4、破坏土壤结构。1、做好施工规划,严格施工作业带;2、施工过程中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措施,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3、临时占地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浅根系植物)。废气钻机、车辆废气、单井罐挥发的烃类pH

16、、SO2、NOx、VOCs/废水钻井废水、生活污水组分:pH、COD、SS、硫化物、石油类、挥发酚;对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产生影响。钻井废水:进入井场泥浆池,沉淀澄清、除油后,回注。固体废物废钻井泥浆、废岩屑、落地油等废钻井泥浆:含有油类、盐类、可溶性重金属和聚合物类(如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危废;废岩屑:一般固废;落地油:危废。对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产生影响。废钻井泥浆:(1)做好泥浆池的防渗措施;(2)对环境友好的废弃泥浆回收上清液后自然干化或固化,然后覆土(厚度50cm)恢复植被(浅根系植物);对是危废的废弃泥浆,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岩屑:填整井场;落地油:进行原油回收后

17、,做危废处置处理。噪声施工车辆、钻井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扰民。(1)做好施工规划,严禁夜晚施工;(2)做好站场噪声源的隔音降噪措施。风险井喷、套外返水、井漏运行期废气加热炉等烟气、无组织挥发的烃类pH、SO2、NOx、VOCs废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组分:pH、COD、SS、硫化物、石油类、挥发酚;对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产生影响。固体废物油气运输、处理产生的废干燥剂、催化剂、处理厂油泥噪声加热炉及机泵风险高H2S气田井喷、管线泄漏、储罐泄漏、装置爆炸等施工及运行阶段污染地下水的途径:(1)泥浆在井下漏失或废弃的油气井套管腐蚀破坏;(2)泥浆池防渗效果差,落地原油和钻井废水渗漏;(3)注水井套管破裂,回注水套外上返进入地下水层;(4)输油管线或油管漏油。采用定向井、丛式井等先进的钻井工艺,避免和减少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