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6328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应学生用书第331页)一、选择题(2019日照模拟)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A60B75C105D1252与阳坡相比,阴坡()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1.C2.D第1题,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第2题,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

2、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19592010年,天山冰川面积总体上呈萎缩趋势,面积缩减率达18.41%,接近全国18%的平均水平,冰川数量变化率较小,为10.84%。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3海拔3 8004 800 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A降水量最大B受西风影响最大C受冬季风影响最大D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4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 640 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A伊犁河流域B塔里木河流域C准噶尔盆地D吐鲁番哈密盆地5对19592010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A冬季降水减少B夏季

3、降水增多C夏季气温升高D冬季气温升高3.D4.A5.C第3题,冰川发育主要由冰川形成和消融的关系决定,而非只由降水量直接决定;西风和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发育不仅仅和降水有关,还和气温导致的消融有关;天山海拔3 8004 800 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降雪量与消融量差值最大,积雪最多。第4题,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对冰川分布海拔有直接影响,所以冰川分布位置最低的地区应当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相对其他三地,伊犁河流域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冰川的形成。第5题,冰川面积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会引起冰川面积的变化:夏季气温升高,冰川面积缩小;冬

4、季气温降低,冰川面积扩大。冬季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对冰川面积缩小的影响较小;夏季降水增多,有利于冰川面积扩大;冰川面积变化主要看冰川形成与消融的关系,而夏季气温升高对冰川面积的缩小影响最直接。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该地常年盛行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积地貌。下面a图为拉斯曼丘陵的位置示意图,b图为拉斯曼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c图为拉斯曼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风速大于14 m/s)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读图,完成68题。6关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小B南半球

5、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小C南半球夏季强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D南半球冬季712时常出现强风7拉斯曼丘陵地区风积地貌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冰川侵蚀了风积地貌风力变率大地表碎屑物少地表被冰雪覆盖ABCD8下列推测与拉斯曼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A稀疏灌丛分布,风力作用强B海岸多为侵蚀地貌,以浪蚀、海冰刨蚀等为主C寒季苔藓地衣生长旺盛,流水作用弱D暖季地表反射率大,日照时间长6.B7.D8.B第6题,从图c中可知,南半球春季至夏季(9月至次年2月)强风频率变小;南半球夏季至秋季(12月至次年5月)强风频率变大;南半球冬季强风频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南半球冬季1420时常出现强风。第7题,拉斯曼

6、丘陵地区虽然风力大,稳定性高,但是地表碎屑物稀少,加之冰雪覆盖,地表裸露时间短暂,限制了风积地貌的形成,故风积地貌不明显。第8题,该区域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气候严寒干燥,无法发育灌丛植被;该地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冰川、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海岸多为侵蚀地貌,以浪蚀、海冰刨蚀等为主;该地水体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流水作用在该地区表现较弱,短暂的暖季苔原植被(苔藓、地衣等)生长迅速、旺盛;该地暖季地表反射率很小,日照时间长。(2019潍坊模拟)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

7、物资缺乏问题,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911题。9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10“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为()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11“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为()A1112月B78月C45月D12月9.B10.A11.C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河湖众多;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应与该

8、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有关。第10题,该地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的气候特点,“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第11题,“蜂巢屋”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二、非选择题12(2019山西忻州实验中学月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有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月平均气温为3.4 ,7月平均气温为10.3 ,年均降水量约

9、1 200 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渔业产品加工业在该岛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的主要原因。(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如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地表覆盖)等,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罗群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其冬季气温高于0 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和洋流影响。由图可知,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第(2)题,地貌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均有关,在分析时容易漏掉“火山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

10、洲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第(3)题,一般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可从气温过低、缺水、土壤贫瘠、风力太大等方面考虑。法罗群岛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强劲,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岛上火山岩及冰川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也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答案(1)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2)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沿地壳断裂处上升喷发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

11、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3)有强劲的西风侵袭,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13(2019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3)如果未来气

12、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为“说明”“湖泊贯通”“自然条件”。思考顺序应为降水导致湖水增加乃至外泄,地形导致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贯通各湖泊。第(2)题,本题关键词为“指出”“对下游河湖”“影响”。“指出”即不用分析解释,只需要指出。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又包括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为: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不利影响为:加剧地表冲刷;最终还能形成新的河道。第(3)题,“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盐湖与清水河贯通的话,就与楚玛尔河相连通了,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变成外流河后,湖水流出,会导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