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6243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8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1(2019山东调研)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2(2019重庆模拟)某史评曾谈道:“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A黄帝内经 B伤塞杂病论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3(2019海门一模)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

2、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4(2019四川三模)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5(2019贵阳二模)“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

3、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A封闭性强导致落后 B重在思想不断解放C中国缺乏理性精神 D西方注重科学研究6(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考)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的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当时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钻头,对付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出岩心。这使井深不断延长,可达四五百米,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一千米的井。此外还开凿了天然气井。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中国()A科技在某些领域仍先进B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C近代化因素在缓慢发展D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7(2

4、019山西调研)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此可知()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8(2019乐山一模)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9(2019江苏一模)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

5、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10(2019河北模拟)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11(2019辽宁模拟)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

6、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12(2019洛阳统考)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之大成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B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随后与湖北汉剧融合,形成京剧。后来涌现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艺人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C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D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兴起13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

7、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

8、,略无顾忌。”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14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有对李约瑟难题的表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

9、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中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10、析和评述“李约瑟难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C。根据材料中的“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可知,星占的政治、经济、军事占总数三分之二,表明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C项正确。2A。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A项正确。3D。据材料中的“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D项正确。4C。材料体现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C项正确。5C。根据材料中的“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

11、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C项正确。6A。材料中描述了明清时期凿井技术的先进,说明当时我国在某些领域仍然掌握一些先进科技,A项正确。7C。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可以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C项正确。8C。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盛行汉赋的不同风格,文学艺术的盛行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西汉时期国力强盛,东汉时国力衰弱,反映出汉赋的风格不同,C项正确。9A。据材料中的“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

12、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A项正确。10C。从题干中的“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中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C项正确。11C。从唐画中的文字藏于石隙树根处到元代有意识地占据很大画面,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主观的诗情画意,C项正确。12B。B项由京剧著名艺人的涌现可以推断出京剧走向成熟,正确。13(1)形式:宋词。原因: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3)关系:相互影响。14(1)含义:中国古代科学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2)原因: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盛行但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加上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阻隔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但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进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为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评述:社会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