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6222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模块检测卷(二) .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检测卷(二)(教师独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粒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解析初级卵母细胞虽然已经进行过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所以细胞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存在两条X染色体,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不会出现

2、着丝粒分裂,着丝粒分裂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C错误;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答案A2.(2019湖北稳派教育联考)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沃森和克里克用显微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C.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和1个碱基D.若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丢失了若干个碱基对,则属于

3、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错误;在DNA分子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和1个碱基,C正确;若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丢失若干个碱基对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答案C3.(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某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得F1。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

4、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F1的雌雄比例为11B.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在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C.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D.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解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可产生XX、XY、X和Y共4种配子,比例为1221,若用A、B分别表示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则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YA,产生的

5、雄配子为XYA11,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YB,产生的雌配子为XXXYBXYB122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如表所示:XX2XYB2XYBX死亡2XXYB雌2XX雌XYB雄YAXXYA雌2XYAYB雄2XYA雄死亡据表可知,后代雌雄比例为11,A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在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B正确;雄性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YAYBXYAXYB221,若A性状对B性状为显性,则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C正确;若B性状对A性状为显性,则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23,D错误。答案D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

6、遗传给子代B.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适合进行遗传病调查D.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染色体遗传病不携带致病基因,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遗传病调查常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显微镜下计数染色体辨别。答案C5.(2019四川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适应性考试)某野生型雌果蝇偶然发生基因突变,变为突变型果蝇,让该突变型雌果蝇和野生型雄果蝇杂交,F1的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野生型

7、为隐性性状,突变型为显性性状B.只含有突变基因的雄果蝇致死C.F1的雌雄果蝇中,突变型野生型21D.若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中雌果蝇有2种表现型解析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推测,突变型的雄性个体致死,且突变型为显性性状,F1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即突变型野生型12,A、B正确,C错误;若让上述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雌果蝇中有突变型和野生型2种表现型,D正确。答案C6.(2019云南昆明市摸底调研)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B.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4个

8、比例相等的配子C.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解析测交实验可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也可检测任意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A错误;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4种比例为1111的配子,B错误;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而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C错误,D正确。答案D7.(2019江西上高二中联考)下列有关动植物交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即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B.豌豆的杂交需在花蕾期去雄并套袋,人工辅助授粉后再进行套袋

9、处理C.测交能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及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D.自交、测交等都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若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其显隐性关系,宜用抗病纯合植株与感病纯合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A错误;豌豆是两性花,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若进行杂交,则必须在花粉未成熟的花蕾期去雄并套袋,再人工辅助授粉,再套袋,才能保证杂交的顺利进行,B正确;若测交后代有不同性状出现,则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子,依据测交后代类型及比例(如11,1111等),可推知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与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生物变异和生殖隔离等有关,自交、测交等都不会改

10、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是会影响种群的基因型频率,D正确。答案A8.(2019山西省大同市质检)某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N、n)控制,当基因M、N同时存在时表现正常,其余情况均患病。下图是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1号个体在做遗传咨询时被告知,其生育的儿子都会患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B.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MnY或XmNYC.4号个体和正常男性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D.若1号个体生育了一个正常的男孩,则原因可能是其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存在隐性基因就患病,女性存在隐性基因不一定患病,

11、故男性中发病率高于女性,A正确;由题意可知,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MNY,3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1号个体(其生育的儿子都会患病,即不会产生XMN的配子),那么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MnXmN,因此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MnY或XmNY,B正确;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MNXmN或XMnXMN,与正常男性(XMNY)生育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C错误;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MnXmN,若其生育的男孩正常(XMNY),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正确。答案C9.(2019贵阳市适应性考试)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他们从果蝇中分离

12、出一种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period(周期)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ER蛋白在晚上会在果蝇细胞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作为实验材料的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B.period基因普遍存在于果蝇体细胞中,但其表达具有选择性C.PER蛋白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解析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等优点,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A正确;果蝇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各个细胞中的基因相同,但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B正确;据题分析可知,PER蛋白属于胞内蛋白,其合成

13、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C错误;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D正确。答案C10.(2019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物质甲为DNA解旋酶B.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中C.氨基酸转运过程中有磷酸生成D.核糖体沿着mRNA从左向右移动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质甲为RNA聚合酶,A错误;由题图可知,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因此,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原核细胞中,B错误;氨基酸转运过程伴随ATP的水解,ATP水解的过程中产生了游离的磷酸,C正确;根据tRNA的进出方向可判断核糖体沿着mRNA从右向左移动,D错误。答案C

14、11.(2019豫北名校联考)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型C.有性生殖不能产生三倍体,只能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D.人工杂交选育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解析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杂交水稻需要的是杂合子,A正确;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B正确;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六倍体的花粉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获得单倍体,C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C12.(2019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联考)某小组用性反转的方法研究某种鱼类(2N32)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15、XY型还是ZW型,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含有睾丸酮(MT)的饲料能将雌性仔鱼转化为雄鱼,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性仔鱼转化为雌鱼,且性反转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组成为WW或YY的胚胎致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雌性仔鱼(甲)达到性成熟雄性(甲)普通雌性(乙)后代中雌性雄性P雄性仔鱼(丙)达到性成熟雌性(丙)普通雄性(丁)后代中雌性雄性QA.对该种鱼类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7条染色体B.若P10,Q12,则该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C.若P21,Q10,则该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D.无论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哪种,甲和丙的杂交后代中雌性雄性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

16、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种鱼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型为15X/Y,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7条染色体,A正确;假设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可推测出P10,Q12,B正确;假设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可推测出P21、Q01,C错误;自然条件下,无论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还是ZW型,甲和丙的杂交后代的性别比例为11,D正确。答案C13.(2018中原名校第七次质量考评)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则会被细胞分解。下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异常mRN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图示过程所使用的酶,其酶切的部位相同C.以图中正常mRNA为模板通过反

17、转录法人工合成的基因与自然界中的S基因的结构相同D.若图中正常mRNA的起始密码为AUG(编码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则最终形成的成熟蛋白质的第一位氨基酸一定是甲硫氨酸解析据图可知,异常mRNA的出现是对RNA前体剪切出现异常造成的,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图示过程、所使用的酶,其作用分别类似于限制酶和水解酶,但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B正确;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译成多肽的片段,以图中正常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法人工合成的基因,不存在非编码序列,与自然界中的S基因在结构上差异很大,C错误;经过翻译形成的多肽链,往往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可能经过蛋白酶的加工过程,切除部分片段)

18、,D错误。答案B14.(2019江淮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健康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减少引起的遗传病B.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做出的反应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人类的免疫缺陷病D.受体细胞受损而不能识别胰高血糖素会导致糖尿病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类5号染色体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机体防卫功能过强所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未能发挥作用均会导致糖尿病。答案B15.(2019河北衡水调研)染色体非整倍性是导致人类不孕不育、流产、胚胎停育及胎儿缺陷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

19、患者体细胞有3条21号染色体。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成因一定是由于母亲的异常减数分裂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非整倍性的患者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B超检查能够及时地发现胎儿的染色体组成是否正常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第21号常染色体异常,父母双方的异常减数分裂均可导致,A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1条21号染色体,B错误;三体患者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为1/2,C正确;B超检查属于个体层次的产前诊断,并不能检测染色体组成,D错误。答案C16.(2019吉林省梅河口市调研)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常染色体上

20、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1C.F1中d基因的频率为1/4D.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41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F1的性状分离比逆推出果皮有毛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并且具有一定的比例。据隐性突破法,F1中果皮无毛植株占1/8,即(1/4)(1/2),由于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1/4,可推知果皮有毛亲本中DDDd11,F1中d基因的频率为1/4,因此,推算出F1中

21、基因型为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41/2)5/8,Dd所占的比例为(1/2)(1/2)1/4,DDDd52,D项符合题意。答案D17.(2019云南省宣威市质检)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aXb、aXb、Y、Y的4个精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B.非洲人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其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不同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D.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解析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

22、胞才有细胞周期,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从产生的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aXb来看,关于A与a这对基因有3个,既有等位基因又有相同基因,由此推知,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C正确;人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无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46046,即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D正确。答案B18.(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初)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乙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甲、

23、乙、丙、丁细胞中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4,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数为2;图丙和丁中均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A正确;丁图细胞处于减中期,由于减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该细胞中只可含有1条性染色体,B错误;丙到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正确;P、Q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答案B19.(2019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调研)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24、.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的彻底水解产物,不能够得到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解析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才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A错误;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加入S型细菌DNA的彻底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具有多糖类荚膜的S型细菌,B正确;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

25、染细菌的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C正确;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中是质量较轻的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或噬菌体,沉淀物中是质量较重的含子代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侵染后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会导致32P标记组离心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D正确。答案A20.(2018博雅闻道夺金冲刺卷)下图是大肠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m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B.mRNA合成后再进行无活性蛋白合成C.a、b分别为脱氧核苷酸与氨基酸D.活性蛋白的降解可促进翻译的进行解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也就不存在

26、核孔,因此成熟mRNA无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A错误;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是同时进行的,无需等到mRNA合成后再进行无活性蛋白的合成,B错误;通过题图可看出,成熟mRNA与蛋白质都可被降解,降解后的产物应该分别是核糖核苷酸与氨基酸,并非脱氧核苷酸,C错误;据图可知,当活性蛋白质降解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内活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此时大肠杆菌会加大活性蛋白的合成,D正确。答案D21.(2018贵州贵阳监测)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到多种tRNA转运B.为结合氨基酸的部位C.遵循AT、CG互补配对原则D.可以是肽链延长的终止信号解析有的氨基酸可以

27、对应多种密码子,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A正确;为氨基酸的结合部位,B错误;tRNA中不含有T,故中存在AU、CG配对,C错误;是反密码子,肽链合成终止的信号是终止密码子,在mRNA上,D错误。答案A22.(2019湖北黄冈中学联考)如图是某生物细胞中的一棒状染色体,其中G、g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龙胆紫染液进入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推测该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若该细胞分化为T细胞,HIV的核酸可直接整合到其染色体上解析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

28、根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A错误;龙胆紫染液若能进入细胞并使染色体着色,则说明细胞膜已失去选择透过性,B错误;图中的染色体上含有G与g基因,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交叉互换,C正确;若该细胞为骨髓干细胞,能分化形成T细胞,HIV的核酸是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合成cDNA,然后cDNA才能插入细胞中的染色体上,D错误。答案C23.(2018湖北咸宁联考)如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B.a、e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c所需的原料也相同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b过程需要

29、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解析据图可知,生物的遗传信息除了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还可以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A错误;a、e过程分别是DNA复制和RNA逆转录,都是合成DNA,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c过程分别是DNA转录和RNA复制,都是合成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表现型是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体现的,这些都需要蛋白质作为基础,C正确;b过程是DNA转录,合成RNA,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是RNA逆转录,形成DNA,需要逆转录酶催化,D正确。答案A24.(2019湖南常德模拟)如图为一对同源染

30、色体联会时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由图所示的变异类型造成的B.图表示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缺失C.图所示变异可能会导致性状的变异D.图所示变异并未影响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影响生物体的生存和可育性解析图和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同的是图中倒位区段较长。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造成的,A、B错误;倒位会使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多数对生物不利,可能会影响生物体的可育性,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D错误。答案C25.(2019辽宁大连20中月考)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

31、正确的是()A.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B.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是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解析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属于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物种多样性,体现了遗传多样性,A错误;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是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产生生殖隔离,B正确;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C错误;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生活的区域环境不同,所以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可能不同,D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2019

32、湖北黄石二中调研)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时,发现F1的雌雄红眼杂交,后代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蝇(如图)。针对这个现象,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1: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2: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假设3: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1不成立的理由是_。(2)若假设2成立,F1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摩尔根还做了一个回交实验(让亲代白眼雄果蝇和F1红眼雌果蝇交配),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否定假设2或假设3,原因是_。(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采取的杂交方案为_,后代应出现的结果是_。解析(1)雄果蝇的性

33、染色体组成为XY,X染色体进入子代雌果蝇中,Y染色体进入子代雄果蝇中,若白眼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则F1应该出现白眼雄果蝇,不能出现红眼雄果蝇,但F1中只出现红眼雄果蝇,说明白眼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2)若白眼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WXW和XwYw,F1的基因型为XWXw、XWYw,F1随机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WXWXWYwXWXwXwYw1111,即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3)若假设2成立,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w,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二者杂交的后代基因型为XWXw、XwXw、XWYw、XwYw,表现

34、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若假设3成立,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F1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WXw,二者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雌果蝇(XwXw)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XwY)1111,与假设2相同,不能否定假设2或假设3。(4)若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让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XWXw),雄果蝇都是白眼(XwY)。答案(1)F1出现红眼雄果蝇(或F1没有白眼雄果蝇)(2)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或红眼白眼31)(3)根据假设2和假设3推导出的结果相同,

35、回交实验的结果都是雌雄果蝇中均有一半红眼一半白眼(答案合理即可)(4)让白眼雌果蝇和纯种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27.(10分)(2018重庆市质检)某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茎干有绿茎和紫茎,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同学们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的遗传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亲本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A:30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白花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C:30对亲本

36、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3)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判断依据是_组。(4)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5)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其原因是_。解析(1)根据图表第一组中的A分析,红花与红花杂交后代出现白花个体,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使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

37、花白花31。(3)第二组实验中取绿茎和紫茎植株各1株,根据表格中D组合中绿茎紫茎,后代绿茎紫茎11和E组合中紫茎自交的后代全为紫茎,可判断茎色遗传中,隐性性状为紫茎,显性性状为绿茎。(4)根据(3)的分析可知,该绿茎植株为杂合子,所以F组绿茎植株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为绿茎紫茎31。(5)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答案(1)白色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紫茎D和E(4)绿茎紫茎31(5)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28.(10分)(2018山东淄博一中模拟)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

38、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现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能导致基因突变。(2)基因a1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_,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_。(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_个染色体组。(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_。解析(1)析图可知,Aa1是因为碱基对CG被TA替换,Aa2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中碱基对TA(两个)的缺

39、失。(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翻译提前终止,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有tRNA、mRNA、rRNA。(3)精巢中的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由于间期DNA复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杂合灰色鼠细胞会含有2个a2基因。若该细胞是处于减前期或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则含有1个染色体组;若该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或减后期细胞,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细胞,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综上分析,该细胞可能含有1或2或4个染色体组。(4)A基因控制黄色、a1基因控制灰色,且A对a1为显性。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

40、现灰色斑点,说明这些杂合黄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a1,灰色斑点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A基因突变成了a1,表现为灰色,也有可能是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使a1基因表现了出来。答案(1)缺失、替换(2)翻译提前终止tRNA、mRNA、rRNA(3)DNA发生了复制(染色体复制)1或2或4(4)部分细胞A基因突变成了a1,表现为灰色(或部分细胞带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使a1基因表现了出来)29.(10分)(2018江苏扬州、南通等七市三调)人类血型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受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和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IA和IB对i为显性,IA、IB同时存在

41、时表现为AB型血);Rh血型受1号染色体上的R、r基因控制。如图是基因控制红细胞膜上相应抗原合成的机理图,如表是小明家部分成员红细胞膜上抗原和血型的调查结果(“”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下列问题:成员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小明H抗原A抗原B抗原ABO血型O型AB型A型Oh型AB型O型Rh抗原Rh血型阳性阳性阳性阴性阳性阴性(1)人类血型的遗传遵循_定律。根据机理图分析,Oh型个体检测不到A、B抗原的原因是_。仅考虑ABO血型,Oh型个体的基因型理论上有_种。(2)小明外祖父的基因型是_。小明舅舅幼年夭折,他与小明妈妈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3)若Rh阴性母亲孕育Rh阳性胎儿,分娩时胎儿的

42、Rh抗原可能较多地进入母亲体内,使母体产生Rh抗体,Rh抗体与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结合会引起溶血。小明姐姐出生后,医生给小明母亲及时注射Rh抗体,其目的是_。当母亲怀上小明后,医生通过检查确定小明不会发生溶血,其依据是_。解析(1)已知控制血型的基因R、r、H、h和复等位基因IA、IB、i分别位于1号、19号和9号染色体上,说明人类血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Oh型个体无H基因,不能合成H抗原,也就无法合成A抗原和B抗原。若只考虑ABO血型,则Oh型个体的基因型为hh_ _,具体基因型包括hhIAIA、hhIAi、hhIBIB、hhIBi、hhIAIB和hhii,共6种。(2)先分析AB

43、O血型系统,已知小明和姐姐分别具有基因ii和IAIB,且父亲为A型血,为姐姐提供了IA基因,则可知母亲的相关基因型为hhIBi,外祖父为O型血,其相关基因型为Hhii,外祖母为AB型血,其相关基因型为HhIAIB;再分析Rh血型系统,小明的母亲血型为Rh阴性,相关基因型为rr,外祖父和外祖母血型都为Rh阳性,其相关基因型均为Rr,因此,小明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分别为hhIBirr、HhiiRr、HhIAIBRr;小明舅舅的基因型为hhIBirr的概率(1/4)(1/2)(1/4)1/32。(3)由于小明姐姐的红细胞膜上具有Rh抗原,在小明姐姐出生时,其Rh抗原可进入母亲体内,此时注射的

44、Rh抗体可特异性结合Rh抗原,从而避免母亲的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即注射的抗体可清除相应的抗原。由于小明血型为Rh阴性,不会产生Rh抗原,因此,小明不会发生溶血。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缺少H基因,不能合成H抗原,进而无法合成A、B抗原6(2)HhiiRr1/32(3)清除小明姐姐出生时可能进入母亲体内的Rh抗原小明血型为Rh阴性,没有Rh抗原30.(10分)(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h和T、t控制,同时有H、T的植株开紫花,有H但没有T的植株开红花,其他基因型的植株都开白花。研究人员用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单株收获F1所结的种子,每株F1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