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二册0.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5569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二册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二册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二册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二册0.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 习 任 务1.描述与分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2解释与论证:影响分配方式的因素。3预测与选择:完善个人收入分配。4辨析与评价:不同分配方式与公平的关系。核 心 素 养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认同我国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3公共参与:关注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1)性质:社会主义

2、的分配原则。(2)原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3)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作用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要素分配(1)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

3、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意义: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判一判(1)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促进公平,按要素分配提高效率。()(3)利息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提示:(1)(2)(3)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求(1)三

4、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2)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3)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4)再分配: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5)四类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6)一个消除:坚持消除贫困。原因: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

5、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辨一辨要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示: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主要依靠初次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创设情景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这个原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也是合理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特别是按要素分配方式。因此,既要看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同一性,又要看到两者的对立性,搞好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现阶段,我国存在哪些分配方式?提示:主要存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

6、分配等方式。2(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我国为什么又允许按要素分配方式的存在?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不同要素所有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方式以外,还实行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有利于让各种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探究总结1生产决定分配 深化拓展生产力是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1)生产

7、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导因素,劳动工具是重要标志。(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反作用于前者。(3)在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按劳分配存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地位作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方法规律判定按劳分配的条件(1)范围: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2)依据:按劳分配是根据付出劳动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确定收入多少,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

8、,以及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3)排除:公有制经济中的管理、技术、资本要素所得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参与分配。3比较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类别范围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公有制劳动收入按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非公有制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活动参与分配的方式各种经济成分具体分析非劳动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按资本要素分配:利息、股息、分红,私营企业主税后利润财产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分配

9、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劳动所得(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要素(除劳动要素外)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2)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个体劳动收入不包含按劳分配成分。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来自自身的管理和劳动、经营和投资,是综合分配所得。(2018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

10、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知识:未限定事件: 下列说法角度: 正确的是审材料本题题干材料没有有效信息,需要判断选项观点的正误析选项是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按劳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之中,中企业成分不明确,工人工资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通过按(非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排除定答案D1(2016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

11、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B本题的题眼是“股权激励方式”。实施股权激励方式实际是按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的大小来进行分配,B项正确。这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属于分配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A项排除;各类企业采用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不属于按劳分配方式,C项排除;D项夸大了股权激励方式的作用,排除。2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为解决“三农”问题

12、提供了新的路子。“三权分置”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传导途径是()坚持农村土地全民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承包农村集体土地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权分置”完善基本经营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 B C DC“三权分置”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维护农户对耕地的承包权,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调动农民积极性,符合题意;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要素收入,符合题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排除;材料没有直接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排除。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创设情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

13、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要缩小收入差距,提低、扩中、控高。下一步,要提高扶贫标准;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又降低其税收负担,包括连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个税起征点提至月收入5 000元“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增加就业机会、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等,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为什么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示:理顺国家

14、、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消除贫困。探究总结1认识我国目前收入差距的表现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收入不公的表现宏观调控政策区域(主要是东西部)收入差距统筹区域发展行业(主要是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推进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不合适坚持在

15、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不合适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全面理解公平(1)就领域而言,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实现公平。(2)从实质上讲,强调机会的平等,不要求结果的均等。如,贡献大、收入高也是一种公平。(3)收入分配公平,强调两点:一是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二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角度内容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两种方式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两个方向促

16、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一个职能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两类渠道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四类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个消除坚持消除贫困两大措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拓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企业上交和国家收取税费、企业进行各项经营支出等),再分配主要是国家(收取个人所得税、进行财政支出等

17、)。(2019江苏卷)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知识:未限定事件:材料角度:表明审材料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给予增值税优惠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析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体现了政府履行再分

18、配调节职能,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促进社会公平。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国家是针对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采取的措施,并不会使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是指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所需费用由国家承担,例如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所需经费均由国库开支定答案C1“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在15%21%之间。这说明()A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充分体现C再分配要更加注重效率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D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分配率”的内涵。我国分配率在15

19、%21%之间,说明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表述错误。2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观点启示我们()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贫富差距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处理好发展经济和公平分配的关系 D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亚当斯密的观点强调社会公平的重要性。A中“杜绝”说法错误,B与观点不符,D与观点无关。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

20、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应用示例:用于分析按劳分配的原因、内容、要求)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

21、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原因和意义)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我国居民获取收入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和个人收入的途径)4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

22、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消除贫困。 (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首先是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占比逐步回升。其次是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改革开放初期,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绝对主体,但随着市场主体增多、实物分配货币化以及政府转移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收入比重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地区差距也呈现出不断缩小态势。信息提取知识对接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占比逐步回升理顺三者关系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拓宽居民劳动收

23、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政府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政府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1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的重要税种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上调。从中可以得出()税收的固定性得到改变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税种A B C DC税收的固定性没有改变,故不选;均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可选;说法错误,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影响很大的税种之一。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指数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缩小基尼系数需要()消除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确保社

24、会公平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A B C DC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不是消除差距,错误;坚持效率优先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与题意不符;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3结合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的原因。解析关于促进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材料主要涉及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政府再分配作用。答案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使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