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检测人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5481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检测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检测人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检测人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检测人民版选修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据此判断,孔子“从周”是由于西周时期()A.发展了夏商政治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以血缘纽带维系国家解析:“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表明周朝借鉴了夏朝和商朝的礼仪制度,制定了自己华美繁盛的制度,所以导致孔子“从周”,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C、D两项是夏商西周的共同特征,均排除。答案:A2.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

2、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解析:解题注意关键信息“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而“有教无类”是指不论身份高贵与低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答案:B3.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A.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B.将关心爱护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D.把“亲亲”之爱升华为普遍的爱答案:A4.“内圣外王”是孔子心目中理想贤人的标准。“内圣”是指()A.尊重知识和人才B.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C.信奉儒家的主张D.把儒教作为道德标准答案:B5.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

3、、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D.礼乐规范解析: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符合规范。A项不符合孔子的思想;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属于陆王心学的主张。答案:D6.“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话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限制公民自由B.城邦不应该实行民主制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D.自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解析: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柏拉图反对极端的自由,认为“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故本题选C项。答案:C7.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

4、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解析:“乌托邦”是一种政治观点,即“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计划”,对应古希腊哲学家的政治观点应是指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理念论,故B项正确。答案:B8.右图中从“完美的狗”到“狗的摹本”反映了柏拉图的什么思想()A.教育思想B.理念论C.理想国D.法治思想解析:“完美的狗”是理念中的狗,“狗的摹本”是现实中的狗。这体现了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理念论。答案:B9.在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这是由于亚里士

5、多德()A.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B.最早进行学科分类C.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知识D.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答案:B10.“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说B.教育学说C.伦理学说D.逻辑学说解析:本段材料讲的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1题10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5分,第15题15分,共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

6、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

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论语城邦的公

8、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柏拉图理想国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摘编自亚里士多德全集(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6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4分)参考答案:(1)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柏拉图:公民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各司其职

9、。亚里士多德:公正是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愿之间实现中庸。(2)原因: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的学识和经历。评价:各位哲人的思想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其合理的成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校学习,实行男女分校,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

10、,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摘编自柏拉图论教育(1)根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4分)(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6分)参考答案:(1)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

11、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2)依据:不能。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

12、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严复在原强中说:“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和严复政治主张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严复政治主张不同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可知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全盘西化。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张之洞主张学习西学,推动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

13、值得肯定;但其维护“中学”的地位,抵制政治改革应当否定。严复倡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主张从“体”和“用”上都学习西方,这有利于推动政治改革和国人的思想解放。第(2)问从两人的政治立场、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角度、个人经历等方面分析其差异。参考答案:(1)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全盘西化。“中体西用”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有维护中华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进步性,同时有抵制维新变法的意图。严复推崇西方的自由和民主,主张从“体”和“用”上学习西方。严复的观点更有利于当时的国人学习西方,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2)政治地位不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对东、西

14、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角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

15、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摘编自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参考答案:(1)北京大学原有的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