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峡》练习题 2.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7261793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峡》练习题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三峡》练习题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三峡》练习题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峡》练习题 2.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9 三峡练习题一、 课文梳理1、 标注字音。阙()曦()襄()溯()漱()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 翻译句子。(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 请用“/ ”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1)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 理解识记5、 三峡是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水经注是的著作。6、 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表现江水

2、清澈的句子是,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三、 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 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

3、蔽日的山势。四、 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 、陆游入蜀记 : “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2)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 、杜甫秋兴八首 : “听猿实下三声泪” ;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10、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的有关材料,写篇 400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导游词。附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弄通它的文意,这包括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文意、朗读时正确停顿。这些可看作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即学习文言文的最初目标。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汲取其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而其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记忆。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美点很多,我们应该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对文章美点的赏析,可从内容

5、、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考虑到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特提供示例参考。用课文来印证古诗文,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谓一箭双雕。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材料”写导游词,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它把读、写、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承天寺夜游练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6、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记叙文一般具备六个要素,请你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六要素写在下面横线上(如果有些要素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可以不写)。 (4 分)_ _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 分)念:_ 遂:_ 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 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 只是) 4 翻译句子。(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

7、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作者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 分)答:6、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拓展练习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士导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8、。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而节叶具焉具:_ (2)节节而为之为:_ 8、 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答:成语是:

9、_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 9、 乙文中说“意在笔先” , 甲 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答:这些文字是_。( 不超过 11个字) 10、甲 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答:这些毛病是_。(不超过 12个字) 11、选出对甲 乙 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有几项选几项) ( ) A. 甲 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 乙 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 。B. 甲 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 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 。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C. 甲 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

10、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 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D.“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 ,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甲 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三、试一试12、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三峡1、qu x xi ng s s

11、h 2、毫无有时接连不断很3、 (1)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 、树木茂盛,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充满了无限的乐趣。4、略5、郦道元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6、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7、示例: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8、示例: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 “悬” “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9、 (

12、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峻茂” 。 (2)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3)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略。记承天寺夜游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张怀民和“我”(或苏轼) 。事件:月下散步(相与或步于中庭)。原因:无与为乐者。结果: 。6 分。写出其中 4 项即可得满分,即每项 1.5 分。2、念:想到。遂:于是,就。 1分。每个解释 0.5 分。3、(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4、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2)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

13、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3)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4)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5、写景的,但景中有情。苏轼被贬黄州,在这近于流放的地方,知音稀少,心情是忧郁而苦闷的。但是这种苦闷中又有旷达。 (学生应抓住题目提示和文章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来谈。 )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6、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7、(1) 具备、具有 (2)做,此意为“画”8、. 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 ) 。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或“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作画,写文章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10、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11、.A 12、.略(只要能写出松的坚韧不拔,竹的高风亮节,梅的凌寒傲骨等意思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