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与名师对话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7220286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与名师对话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与名师对话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与名师对话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与名师对话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板块一 人物形象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疑题;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注】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不忿:不满,恼恨;结合诗中景象,说一说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 _ 答案: 本诗塑造了一个因想念丈夫彻夜不眠、孤独哀痛的妇人形象;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疑题;寻陆鸿渐 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以善于品茶闻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 茶圣 ” “

2、茶神 ” ;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_ 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第一步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终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表达,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第三步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疑题;其次步 作者通过对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3、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狂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 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交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筱:竹子;请简要分析诗中” 狂夫“ 的形象;答: _ 答案: 诗的前四句描写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诗人心灵的清静和愉悦;后四句调 转笔锋,写生活的艰巨清苦和世态炎凉,说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可见狂夫是 一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笑对挫折、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疑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 赋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

4、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交;挥羽扇,整纶巾,少年 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注】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招魂:楚辞名篇;借用杜甫诗句“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_ 答案:手法:对比、用典;形象: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如今流浪憔悴、落魄江湖的词 人形象;板块二 事物形象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疑题;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

5、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 子规” 意象的含义;答: _ 解析: 明白 “ 子规 ”的形象特点 叫声悲切,结合杜宇的传奇有想念之悲,再结合本” ;诗语境可概括出“ 想念故土、有家难归的哀痛 答案: 想念故土、有家难归的哀痛;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疑题;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行?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

6、怀?答: _ 解析: 分析 “ 山泉 ”具有什么品行,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首联突出山 泉淡泊无名;颔联说它清亮可鉴,飞落如雨;颈联写它能使涧满池平;尾联颂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仿佛可见了;由于本诗是托物言志,“ 物 ” 的品行 清晰了,作者的“ 志” 就简单估计了;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行;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疑题;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妩媚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

7、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 _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答案: 诗中杏花是妩媚漂亮、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并以 “ 作雪 ”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人给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和“ 成尘 ”为喻,形成对比,用“ 纵被 ”和“ 绝胜 ” 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抱负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疑题;舟中见猎犬

8、有感 清 宋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注】 据九州春秋记载,刘备被曹操追赶,前去依附刘表,在荆州居住了几年,一 b 肉长了出来,不禁感叹流泪;天上厕所时见髀 从“ 猎犬形象” 的角度,简析全诗;答: _ 答案: 这是只本该驰骋原野,却被养在舟中,吃饱了倒头就睡,徒然仰慕鹰隼立功成 名的猎犬;诗人托物言志,来说明自己像猎犬一样处非其境,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度人生的感叹;板块三 景物形象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疑题;双调 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曲的最终三句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

9、用意?答: _ 解析: 曲的最终三句描写了大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 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深浓的秋意;作者因收到万里之外的家信,正做着回家的 梦,但大雁的啼鸣、芭蕉叶上的雨声惊醒了美梦,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归家无期的惆怅;答案: 诗中选取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点的景物,渲染出 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想念家乡的愁情;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疑题;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10、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仍;【注】 严武 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画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 _ 答案: 早秋、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画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森凝重的夜景;寓意边疆局势的紧急;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疑题;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1

1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 石湖居士;姜夔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表达;答: _ 答案: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诗歌描画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适的画面;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疑题;月夜舟中 戴复古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荡橹声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2、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诗歌的颈联“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答: _ 答案: 颈联用寥落的星辰、深碧的潭水、悲鸣的鸿雁、瑟瑟的秋风等营造出一种冰冷、孤寂、悲凉的意境;板块四 综合考查 1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疑题;采莲曲 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 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 唐 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1两首诗都写了

13、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答: _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详细分析;答: _ 答案: 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 多情 ” 、害羞羞怯 或“ 羞怯 ” 或“ 害羞 ” 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 或 “ 团结 ” 或“ 友爱 ” 、英勇的采莲姑娘;2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烘托 ” 也可写成 “ 衬托 ” ,或者答“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白诗后两句采纳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 勾画人物形象,张诗后两句采纳白描手法;14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疑题;牧牛图田锡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第 6 页

14、,共 8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 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其次句诗中的“ 似水流” 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答: _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终一句的意境;答: _ 答案: 1运用比如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繁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 秋天原野 ” “牧童吹 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漂亮画面,笛放牧

15、” “闲适平和 ” 与“ 干戈扰扰 ” 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 的憧憬之情;1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疑题;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 青女:传奇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 _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觉,解答此题应留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 辛苦

16、 ” “心酸 ” ,面对霜雪, 第 7 页,共 8 页 但未作 “ 愁” “怨” 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之人的形象;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蓉孤苦、心酸,境况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 ;范诗写的是木芙 步骤一、二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步骤三 ;1留意意象本身的特点 无论是先有情思后借物言之的“ 情思的物态化” ,仍是先见某物,后托物言志的“ 物象 的情思化” ,意象都是由于本身有某种特点,才为作者所用;2留意整体 有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时,就鉴赏重在把握由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不能只顾单个意象不顾整体意境;当然,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单个意象;3留意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的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回答 意象题,一般要依据问题回答表现出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