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拔罐操作规程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185000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拔罐操作规程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拔罐操作规程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拔罐操作规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拔罐操作规程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拔罐操作方法【概述】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 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 形成负压, 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 使局部皮肤充血、 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感冒、咳嗽、头痛、不寐、肩凝证、腰痛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拔罐疗法分类及罐的种类】(一)拔罐法分类表(二)罐的种类1、玻璃罐:系用玻璃制成。特点是轻便易用,质地透明,易于消毒,使用时可窥测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时间,不足之处是容易破碎。2、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战,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小的较短,口径大的较长。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且易于破碎。3、铜罐和铁罐

2、:系用铜或铁皮制成,形状如竹罐,孔径的大小不一。特点拔罐法分类排气方法分类拔罐形式分类综合运用分类火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气水罐利用煮水热力排去空气抽气罐抽去空气单罐单罐独用多罐多罐并用闪罐吸拔后当即起去,反复多次推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留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刺血拔罐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刺出血后加针罐在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子药罐用药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盛储药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是不易破碎,缺点是传

3、热太快,容易烫伤病人的皮肤。目前应用较少。4、竹罐:用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cm 的竹管,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cm,4.5cm,6cm 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 2-3 分,用沙皮磨光, 口圈必须平整光滑。 其特点是:轻巧、价廉、 不易跌碎,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5、抽气罐:用青霉素等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需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需保留完整,便于抽气式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常用拔罐方法 】(一)火罐法1、闪火法以血管钳或持针器夹住酒精棉球,点燃棉球后,一手持点火工具,一手持罐体,罐口朝下,将

4、点火棒迅速深入罐内旋转一圈即退出,再迅速将罐扣在需拔处。罐内负压的大小可根据火种在罐内旋转停留的时间及叩罐的速度来调整。本法适用于施用走罐、转罐、摇罐等各种手法。操作时注意不要蘸太多酒精, 以免燃烧时火焰随酒精流溢; 火焰应伸至罐中底部以利排净空气, 同时避免罐口过热烫伤皮肤;火焰不宜在罐内停留过久, 以免罐太热;动作要迅速,罐与操作部位的距离不要太远,此法简单安全,临床应用最多。2、投火法将燃烧的酒精棉球或纸片投入罐中,约2 秒钟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向横拔否则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燃烧物落下伤人的情况。3、贴棉法将蘸有酒精的棉片贴于罐底或中央,点燃1 秒后扣拔。此法亦多用于侧向

5、横拔。另外,还有滴酒法、架火法、隔物法等,现在已较少用。(二)煮罐法该法多用竹罐操作,方法是将罐置于沸水或配制的中药液中煮3-5 分钟,用镊子将罐颠倒夹出,用干毛巾擦去罐口热水后迅速扣罐于施术部位。(三)抽气罐法使用特制罐具及抽气装置或用青霉素等药瓶自制成的简易抽气罐,抽尽空气后形成负压拔于体表。 此为新型的抽气罐, 只需抽拉其配套的真空抽气枪排气即可,操作简便,但无温热作用。【常用治疗罐法】(一)根据拔罐数的多少可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1、单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症状局限的部位及穴位。宜选用口径稍大于病变部位的罐。2、多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广货有多个敏感点、病变处肌肉丰厚的部位,可根据解剖或经络走

6、向拔两个至十多个罐。如坐骨神经痛, 可在研神经走向的多个穴位上拔;其他病则可辩证选用多个穴。若罐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cm) 。多用于身强力壮、症状明显的患者;若排列较稀疏(罐距大于7cm)则适用于体质弱或症状模糊,反应不剧烈的患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二)根据拔罐的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拔罐法和结合拔罐法1、单纯罐法至拔罐区内不配合其他刺激,而单纯施以拔罐的疗法。常用方法有闪罐法、走罐法、留罐法。(

7、1)闪罐法是以闪火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又立即取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热。通过这种牵拉与松弛的反复刺激,可使皮肤血液灌注、输布、再灌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因而有较明显的兴奋作用。闪罐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萎软、皮肤麻木、中风后遗症或虚弱病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故也使用于面部。(2)走罐法操作前,现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凡士林等,或根据病情选用风油精、红花油、风湿油等,以利滑动。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或着力于后半边向前推,或着力于前半边向后拉,也可作环形旋转运动。这样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丹砂点为止。该法对于急性热病或深

8、部组织气血瘀滞之疼痛、肌肉萎缩、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疼痛等很有效。但应注意选用罐口较大、 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施术部位则应面积宽大、肌肉丰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3) 留罐法指罐吸附于皮肤上留置5-20分钟。适用于较大部分的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 若吸力较强则应相应缩短留罐时间,在夏季或肌肉较薄处留罐是间不宜过长; 若需拔出瘀血则可适当延长留罐是间,但最好不要拔破皮肤或起疱。2、结合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后或同时施以其他刺激手法,以提高疗效的疗法。(1)留针法针刺特定穴位,在得气后,再将罐吸拔与局部并将针体罩于罐内。操作时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也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击直至皮肤潮

9、红或微渗血,再拔5 分钟,多用于麻木、瘫痪等病症;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立即拔罐吸出血液,去罐后再用消毒棉球止血,多用于热证、丹毒、扭伤、瘀血等病症。(2)温罐法指在留罐的同时加用红外线仪、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罐周,还可先行灸法在拔罐。本法兼拔罐和热疗双重作用,对虚寒、寒湿病症的患者尤为适宜。(3)刮痧罐法只在施术部位涂擦润滑油,用水牛角刮板或汤勺等器具将皮肤刮红,甚至出现紫斑后再行拔罐。若病变较小,走罐和多罐受限制,采用先刮痧再拔罐的方法可补充走罐法的不足。(4)按摩罐法是将按摩与拔罐法相结合,两者可先后或同时进行,提高疗效。在拔罐之前施以点穴、 揉按等法对于病情急、 疼痛剧烈的病症

10、以及软组织损伤、劳损等症效果尤为显著。此外,拔罐法还可以与其他现代保健器具(如罐底贴磁片、月球车等)相配合,扩大拔罐治疗范围,提高疗效。疗效显著是拔罐疗法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在缓解急性疼痛方面常有即时效应,有些疾病往往一次见效或痊愈。如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感冒初起病症,大椎穴刺血拔罐治疗发热, 膀胱经拔罐治疗感受风寒所致的急性腰背疼痛等,常可一次奏效,明显改善症状。2、适应症广泛拔罐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许多疾患。凡是能够用针灸、按摩、中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11、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中药等方法治疗的各种疾病基本上都可以使用拔罐方法治疗,尤其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种软组织损伤、各种急慢性炎症、各种风寒湿痹证,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经脉痹阻不通所引起的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于头痛、风湿痛、腹痛、胃痛、腰背痛、感冒、咳嗽、痛经、目赤肿痛、疮疡初起、丹毒、毒蛇咬伤等证。3、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拔罐疗法所需器具较少,操作简便,相对易于掌握,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且其来源于民间,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即使不能明确辨证选取腧穴,疼痛局部拔罐亦有疗效,甚至一些简单的拔罐治疗百姓可自己在家进行。4、经济实用拔罐疗法虽疗效明确,但成

12、本低廉,收费较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5、无毒副作用,为绿色疗法拔罐疗法是物理的外治疗法, 其利用拔罐操作时产生的负压, 改善局部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排除体内有害物质, 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避免了药物治疗给机体带来的脏器功能损害和不良反应。 采用拔罐治疗,只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即无任何毒副作用,有病治疗,无病健身,为纯正的绿色疗法。6、易为患者接受施于拔罐疗法后患者体感舒适,无痛苦,故较之针刺、药物、手术等疗法更易于为患者接受,是难得的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体感舒适的治疗方法。【适应症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十分广泛,临床各科均可应用,主要包括:1、内科 :感冒、咳嗽

13、、哮喘、腹泻、便秘、胃肠炎、胆囊炎、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病、三叉神经痛、冠心病、脑血管疾患、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2、外科: 胃肠痉挛、泌尿系结石、颈肩腰腿痛、肌肉痛、落枕、肩周炎、疮疡初起、丹毒、毒蛇咬伤等。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病、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病等。4、儿科:小儿百日咳、伤食、消化不良、遗尿等。5、皮肤及五官科: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结膜炎、鼻炎、压痛、口腔溃疡、炎炎等。6、保健和美容功效:拔罐疗法可以用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等亚健康状态。【注意事项】1、每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玻璃火罐,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罐体无裂纹。破损者应及

14、时更换,以免损伤皮肤。2、拔罐时宜选择肌肉丰厚部位,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情况时,火罐易于脱落而需注意;环境要干净卫生,拔罐后需盖好衣被以避风寒。3、应用闪火法拔罐时,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下滴烧伤皮肤。火力大小适中,左右手配合默契,动作迅速,手法娴熟,所拔力量适度。力量过大患者难以耐受,过小则影响疗效。4、不同患者因年龄、皮肤状况的不同所适宜的留罐时间亦有差异。一般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15、-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童留罐 7-10分钟,成人可适当延长留罐时间,但一般要控制在15 分钟以内。一般留罐时间愈长,疗效相对愈好。但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视情而定。5、应用针罐疗法时, 需防止肌肉收缩, 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至深处,造成损伤,对胸背部腧穴均应慎用此法; 应用刺血拔罐时, 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小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需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 为宜;在使用多罐疗法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且因火罐互相排挤, 亦易于脱落; 在应用走罐疗法时, 应尽量避免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

16、罐漏气脱落。6、起罐时手法要轻,可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适度按压,使空气进入罐中火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7、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以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拔罐力量过大或留罐时间太长皮肤可出现水泡。米粒大小者无须处理,注意勿擦破皮肤即可,水泡较大时, 可以消毒针具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外涂以龙胆紫药水, 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8、拔罐和留罐中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罐内的情况,若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立即去罐,一般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