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15633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鲁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中一年级生物样题友情提示:慎重思考认真书写规范答卷一、单项选择题(将每个小题的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下)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案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 电脑 病 毒B. 珊 瑚C. 珊瑚虫 D. 智能机器人2含羞草在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了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含羞草是动物 D. 含羞草的叶片怕碰3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A. 按生物的用途 B.

2、按生物的生活环境C. 按生物的生长状况 D. 按生物的形态结构4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动物、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C. 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某校生物小组利用沂源桑蚕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的方法是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 D. 模拟法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调查过程中应尽量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不喜欢的不记或少记B. 调查时看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应该采集回来C. 为了采到合适的标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险也是可以的D. 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7生物圈的范围是 A. 海平面以下10 千米和

3、海平面以上10 千米之间 B. 海平面以下20 千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 海平面以上20千米 D. 全部在岩石圈8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A.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9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A. 鸟类 B. 昆虫 C. 鸟类和昆虫 D. 鸟类、昆虫、细菌等微生物10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

4、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阳 光B. 温 度C. 气体D. 盐度11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A. 捕 食 关 系B. 互 助 关 系C. 竞 争 关系 D. 分工关系12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A. 温 度B. 湿 度C. 光照 D. 土壤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 合 作B. 竞 争C. 争斗 D. 捕食1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荒漠中的骆驼刺,其根极为发达 B. 蚯蚓能疏松土壤C. 植物能防风固沙 D. 植物能净化空气15在生物圈中,人属

5、于A. 生 产 者B. 消 费 者C. 分 解者 D. 非生物因素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淄川太河水库 B. 桓台奶牛场的一群奶牛C. 高青蔬菜基地 D. 博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17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A. 蛇 吃 青 蛙B. 猫 头 鹰 吃 鼠C. 兔 吃草 D. 虎吃羊1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A. 高 大 乔 木B. 低 矮 灌 木C. 细 菌 真菌 D. 大型动物19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

6、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二、理解与应用21 按 照 生 物 的 形 态 结 构 给 生 物 归 类 , 可 以 将 生 物 分为、和三大类。2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因素,另一类是因素。23生物圈包括、和三部分。其中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的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的是。24 现 在 生 存 的 每 一 种 生 物 , 都 具 有 与 其 生 活 环 境 相 适 应的和。沙 漠 中 生 活 的 仙 人 掌 , 叶 退 化 成 了 叶 刺 , 可 以

7、 减 少 体 内 水 分 的 散 失 , 说 明了。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说明了。25 有甲、乙、 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 甲以乙为食, 那甲和乙的关系是和。26 在 生 态 系 统 中 , 各 种 生 物 的和 所 占的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的平衡。27在一定区域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28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有、。除此之外地球的生物圈还为我们提供的基本条件是、。29在生态系统中,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其中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多少决定着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目。30在

8、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以 农 作 物 为 主 体 , 动 植 物 种 类 相 对 较 少 的 生 态 系 统是。 以 观 赏 动 植 物 为 主 体 , 动 植 物 相 对 较 多 的 生 态 系 统是。31在 20 世纪 50 年代,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做DDT的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灭虫,于是DDT 进入到食物链中,植物虫小鸟鹰,食物链中含DDT 最少的生物体是,含 DDT最多的生物体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识图与分析32在一片草原的生

9、态系统中,昆虫以草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相互关系用右图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上述三种生物的数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数量越多。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1)A、 B、 C所代表的生物分别是:A 、B 、 C 。 其 中 生 产 者是,消费者是。(2)如果草被大量破坏,那么开始一段时间内昆虫的数量会,青蛙的数量会。(3)生物为了获取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用字母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4)图示中的生物若要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和等 非 生 物 部 分和者。四、实验与探究33、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报

10、告。 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1)_: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_。(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十只鼠妇,干土,湿土,铁盒,纸板。实验设计: 在铁盒内一边放上_,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_。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实验。(4)实施计划:全班分为8 个组进行实验,为什么实验后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5)得出结论: _ 。(6)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友情提示:请你

11、再回头仔细检查,祝你取得优异成绩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 共 40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CADACDACBDABBCDAD二、理解与应用( 每空 1 分 , 共 37 分)21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2 。生物非生物23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岩石圈24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能影响环境25 竞争关系捕食关系 2

12、6 数量比例动态27 生物环境生态系统28 氧气水营养物质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29 能量物质能量能量30 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 31 植物鹰三、识图与分析( 每空 1分, 共 13 分) 32 ( 1)草昆虫青蛙 A (或草) BC(或昆虫、青蛙) (2) 减少减少(3)捕食 ABC( 4)阳光空气水分解四、实验与探究( 每空 1分, 共 10 分) 33 ( 1)提出问题(2)潮湿的环境中(3)干土湿土干燥潮湿对照(4)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尽量准确( 5)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6)放回适于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