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习题集集试题及其答案解析.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提要 1. 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 现代汉语 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 3. 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 汉语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第二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第三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第四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期的汉语的与口语结合的书面语言发展十分繁荣。第五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 汉语发展的基本特征 (1)地区性的分化特征;(2)超地区性(通用)的整合特征。 5. 现代汉语的地位 (1)从使用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2)在国内,现代汉语是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6. 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 方言 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方言分化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 8. 汉语方言分区 汉语方言一般分为7大方言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 二、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 2、现代汉语 3、普通话 4、方言 (二)判断改错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是同步的。 3、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通常说的现代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4、汉语和汉字是同时产生的。 5、普通话是我国的标准语。 6、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 7、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语音。 8、英语和汉语都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9、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没有复辅音。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单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和英语的修饰语都是用在中心语前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就是消灭方言。 1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4、汉语在先秦时代就有古代的汉民族共同语。 15、白话是在元代产生的。 16、从1955年开始,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17、方言与共同语相比没有完整的系统。 18、汉语各方言之间有同有异。 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是相对立的。 20、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是北方方言。 21、现代汉语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三音节为多。 23、汉字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4、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单项选择 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 ) A.北方语音 B.北京语音 C.东北语音 D.华北语音 2、现代汉语的基础方言是( ) A.北方话 B.官话 C.北京话 D.华北方言 3、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 ) A.北京话语法 B.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C.著名现代作家作品 D.现代口语语法 4、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 ) A.官话 B.湘方言 C.赣方言 D.粤方言 5、从方言区划分来看,上海话属于( ) A.闽方言 B.吴方言 C.客家方言 D.赣方言 6、从方言区划分来看,长沙话属于( ) A.吴方言 B.粤方言 C.闽方言 D.湘方言 7、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南昌话属于( ) A.赣方言 B.湘方言 C.客家方言 D.闽方言 8、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厦门话属于( ) A.粤方言 B.闽方言 C.湘方言 D.吴方言 9、汉语各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是( ) A.北方方言 B.吴语 C.湘语 D.平话 10、官话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官话是( ) A东北官话 B中原官话 C西南官话 D江淮官话 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俄语 12、我国上世纪80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 ) A.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B.促进汉字改革 C.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D.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题 1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标准是哪一年确定的?( ) A.1950 B.1955 C.1956 D.195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哪一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A.第9条 B第10条 C.第19条 D.第20条 15、我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 )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四)多项选择 1、属于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是( ) A.雅言 B.通语 C.官话 D.普通话 2、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 古文运动 C. 白话文运动 D.国语运动 3、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 )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汉语 4、下列方言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 A.济南话 B.哈尔滨话 C.郑州话 D.兰州话 5、客家方言分布的省份有( ) A.广东 B.广西 C.河北 D.河南 6、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是( ) A.没有复辅音 B.元音占优势 C.有声调 D.音节较短 7、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 ) A.单音词占优势 B.双音词占优势 C.语素都是单音节 D.广泛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8、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 ) A.语序和虚词重要 B.量词丰富 C.有语气词 D.词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 9、借用汉语词的语言有( ) A.日语 B.朝鲜语 C.越南语 D.英语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是( ) A.促进汉字改革 B.推广普通话 C.实现汉语规范化 D.实现汉语标准化 11、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 A.大力提倡 B大力推广 C.积极普及 D.逐步提高 12、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两种方言是( ) A.粤方言 B.吴方言 C.赣方言 D.闽方言 13、汉语的亲属语言有( ) A藏语 B苗语 C壮语 D侗语 14、以北方方言写的作品有(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五)简要回答 1、现代汉语的含义是什么?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 3、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4、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5、现代汉语方言是如何划区的? 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六)事实分析 1、普通话为什么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武汉话为标准音呢? 2、为什么北方方言会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考研精点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 2、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什么?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4、现代汉语方言官话是如何分区的? 5、现代汉语的方言是如何分区的? 6、简述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四、参考答案 [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黄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胡本)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邢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二)判断改错 1、√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慢于后者。 3、√ 4、汉语比汉字产生的早。 5、√ 6、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 7、√ 8、√ 9、√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前面,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前面,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而是消除方言隔阂。 13、√ 14、√ 15、白话是在唐宋产生的。 16、√ 17、方言与共同语都有完整的系统。 18、√ 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0、√ 21、√ 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双音节为多。 23、√ 24、√ (三)单项选择 1、B 2、A 3、B 4、D 5、B 6、D 7、A 8、B 9、D 10、C 11、B 12、A 13、B 14、C 15、B (四)多项选择 1、ABC 2、CD 3、ABCD 4、ABCD 5、AB 6、ABC 7、BD 8、ABC 9、ABCD 10、ABC 11、BCD 12、AD 13、ABCD 14、ABCD (五)简要回答 1、“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2、现代汉语的确立有一定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3、汉语经历了五个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够发达,不够丰富。 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第四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口语结合十分紧密的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1)从现代汉语使用的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占全球的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生命力最强大,并且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最深远的语言之一。在历史上对日本、朝鲜、越南的语言的影响非常大。 (2)在国内,现代汉语既是占我国人口90%以上的汉族人民交际的工具,也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共同选择,认定的交际语言——即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 (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1973年12月18日,联合国的第二十八届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汉语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5、方言是地方变体,根据各个地方的讲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把这些地方的讲话进行区域性的划分,因而也叫“方言的分区”。划分方言时,采取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清朝末年的语言大师章太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对方言进行分区的学者。1934年,由现代语言大师赵元任署名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的“语言区划图”中,将汉语方言划分为7大方言区:华北官话;华南官话;吴语;客家话;粤语;闽语;海南话。1939年,划分为9区:北方官话;上江官话;下江官话;吴、客、粤、闽、皖、潮汕。1955年丁声树、李荣在《汉语方言调查》中分为8区。即:官话、吴、湘、赣、客、闽北、闽南、粤。 1963年,潘茂鼎等《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一文,将闽方言分为5个小区,“闽东、莆仙、闽南、闽中、闽北”,从而说明福建省内的方言应该是个大方言区,闽南、闽北,没有理由分开来。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这7大方言区几十年来得到学术界认可,高等学校的汉语教材也一直引用这种说法。 1987年,李荣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分为10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 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主要表现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消失,复辅音声母不存在了,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为调类。 (2)语汇方面:新词大量产生;词的双音化倾向明显;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一大批印欧语词和日语汉字词进入语汇系统。 (3)语法方面: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基本已完全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 (1)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共同语没有复辅音,塞音、塞擦音等辅音没有清浊对立,可以作韵尾只有两个辅音,元音不分长短。 (2)语法方面:现代汉语某些句法成分的句法位置与汉藏语的其他语言不尽一致;词重叠形式和表示的语法意义彼此也不尽相同。 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声调具有音位价值,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音节总数有限,音节简短、明确。 (2)词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 (3)语法方面: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性,与句法成分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基本一致;有独特的词类和短语,句式多样。 (六)事实分析 1、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文献资料提供的依据来看,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早在元代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公认。元代的周德清所编写的《中原音韵》(大约在1324年期间成书)的语音依据是在北京取样的。 第二,从北京这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来看,北京这个地方的城市的历史发展,把中原之音的代表话——北京语音,推到了“标准音”的地位。元代定都北京,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十四世纪期间,一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开始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明、清时期,“官话”广及全国。“五四”时期把“官话”改为“国语”,当时的教育部还颁布了《注音字母》来拼注国语。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使得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有了迅猛的发展,趋向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将“国语”改为“普通话”。 所以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 2、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1)北方反演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是我国的国度所在地,是政治文化中心。 (2)北方方言分布区域随历史发展不断扩大,成为汉语诸方言中通行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3)从晚唐五代以来直至明清,有许多重要的白话文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是: (1)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为送气清音、仄声为不送气清音。 (2)复印的韵尾只有两个鼻辅音。 (3)声调多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官话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 [考研精点] 1、现代汉语的确立有一定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可以通过和古汉语、印欧语、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来谈。 (1)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的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基本已完全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2)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性,与句法成分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基本一致;有独特的词类和短语,句式多样。 (3)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某些句法成分的句法位置与汉藏语的其他语言不尽一致;词重叠形式和表示的语法意义彼此也不尽相同。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是: (1)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为送气清音、仄声为不送气清音。 (2)复印的韵尾只有两个鼻辅音。 (3)声调多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官话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 4、官话大区分为八区:东北官话区,北京官话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 5、《中国语言地图集》分为10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 6、共同语是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共同语和方言在语言结构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关系。这种影响和吸收表现在以下方面:(1)共同语的确立依赖于某一基础方言;(2)共同语对方言在语音、词汇、 语法诸方面施加影响,方言接受共同语的渗透;(3)方言区人学习共同语在其低级阶段形成一种既非共同语又非方言的中介语;(4)方言将其表达方式输送到共同语中。 五、参考文献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5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章 语音 一、学习提要 1. 语音概说 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语音,就形成了语音学的各种分支学科。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传统的音韵学将音节的结构成分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音素和音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又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标记语音的方法主要有音素标音法和音位标音法两种,现代汉语常用的两种记音符号是《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2. 声母和辅音音位 声母和辅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普通话的声母除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是零声母。普通话的辅音音位共有22个。 3. 韵母和元音音位 韵母和元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韵母可以按其结构、四呼和韵尾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普通话元音音位共有10个。 4. 声调和声调音位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一般采用五度制声调表示法来标记调值。现代汉语的调类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演变而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指阴平和阳平,“仄”指上声和去声。 5. 音节 普通话音节结构具有四个特点。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关系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音节的拼读和拼写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规则。 6. 音变 普通话中,音变现象主要有轻声、变调、语气词“啊”的音变、儿化等。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变体。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和形容词重叠的变调。语气词“啊”受前一音节尾音的影响,会增加一个音素。儿化是一种韵母卷舌现象。 7. 语调和朗读 语调主要包括停顿、重音和句调。停顿分为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句调分为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种基本类型。朗读时要恰当地运用语调各要素。 8. 语音规范问题 普通话语音不完全等同于北京语音。北京话里有许多一字多音与同词异读现象,这些现象在普通话里必须统一处理,明确标准。儿化和轻声是北京话语音系统中突出的语音现象,普通话应该吸收哪些,也是语音规范化的一个问题。 1.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汉语的地位 (1)从使用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2)在国内,现代汉语是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4)从历史上,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为少数民族的交际工具,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 3. 方言 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方言分化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 4.汉语方言分区 汉语方言一般分为7大方言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 5.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2)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3)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此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6. 音节 普通话音节结构具有四个特点。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关系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音节的拼读和拼写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规则。 7.声调、音位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8.相对音高 音高变化格式和幅度 二、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节 3、音素 4、音位 5、元音 6、辅音 7、口音 8、鼻音 9、鼻化音 10、音高 11、音强 12、音长 13、音色 14、声母 15、塞擦音 16、边音 17、清音 18、浊音 19、送气音 20、韵腹 21、四呼 22、押韵 23、调值 24、音位变体 25、条件变体 26、自由变体 27、同化 28、异化 29、儿化 30、异读词 31、重音 32、逻辑重音 (二)判断改错 1、语音就是由人发出的声音。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生理属性。 3、语音的社会属性突出表现在声音和意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的。 4、元音的发音体是肺。 5、同一个人发音有高低,是因为人们发音时能控制声带的厚薄,形成不同的音高。 6、在任何语言中,音强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7、一般说来,汉语的音节和汉字是一致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8、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位。 9、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 10、汉语拼音字母是采用音素标音法来记录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套记音符号。 11、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12、普通话有22个声母,也有22个辅音,所以声母和辅音是一回事。 13、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中惟一的一对清浊相配的辅音是t和l。 14、普通话中浊音声母共有b、d、ɡ、n四个。 15、在汉语普通话里面,韵母一定要包含元音。 16、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介音指的是韵尾前面的部分即韵腹。 18、单元音是指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19、单元音总共十个,其中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各占五个。 20、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和不带鼻音韵母四类。 21、卷舌元音er[]发音时,除了舌面起作用外,舌尖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把er归入舌尖元音。 22、《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和韵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字母只代表一个韵母。 23、韵母也可以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和鼻音韵尾韵母三类。 24、四呼是根据韵母开头元音发音时唇形的不同而区分的类别。 25、不同的元音音素是由于舌位的高低造成的。 26、元音e[]与i[i]的区别主要在于舌位的前后与高低均不同。 27、元音i[i]与u[u]的区别主要在于舌位的高低不同。 28、单元音韵母分为舌面元音韵母和舌尖元音韵母两类。 29、 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一定有韵腹。 30、零声母音节的开头不会带有任何辅音成分。 31、国际音标只能记录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等的语音,不能记录汉语方言的语音。 32、音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33、汉语普通话中,[n]、[l]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4、汉语各方言中单音节词数量越少音节总量就越少。 35、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韵母相同的字。 36、普通话中有5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37、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成上声或阴平。 38、声调主要由音强决定的。 39、声调是指绝对音高。 40、世界诸语言都是有声调的语言。 41、普通话里四个声调的音长不完全一样。阴平最长,阳平次之,上声又次之,去声最短。 42、不同方言中,调类名称相同的,调值不一定相同。 43、不同方言中,调值相同的,一定属于同一种调类。 44、语言是一连串有意义的语流构成的。 45、《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的用法,目的是使按词连写的音节界限清楚。 46、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两个音节相连,只有当第二个音节开头的音素是A、o、e时,才使用隔音符号。如果第二个音节开头是辅音则不必使用。 47、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 48、汉语普通话中,n、l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类韵母相拼。 49、汉语普通话中,j、q、x跟所有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都可相拼,不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50、汉语普通话里,齐齿呼、撮口呼能与g、h相拼。 51、普通话里“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52、普通话里“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53、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关系没有规律可言。 54、汉语普通话中阴平的调值是55,汉语其他方言中调值是55的也应该是阴平。 55、世界上的语言分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如果一种语言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那么这种语言就是声调语言。 56、英语和俄语都是非声调语言,这两种语言的声调担负着语气功能,没有辨义作用。 57、[n]与[l]在人们不能区分它们的汉语方言中,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58、语流音变中的同化现象要多于异化现象。 59、“普通”与“科普”两个词中的“普”声调不一样,它们是一个非音质音位的两个变体。 60、音位变体与音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61、发音相近的音素可以构成一个音位。 62、互补分布的音素不一定属于同一个音位。 63、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也称作“音段音位”。 64、在音质音位中每个音位变体都是一个音素。 65、声调音位(调位)属于“音质音位”。 66、轻声音节会引起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的变化,但是不会影响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的变化。 67、汉语普通话的四个调位可以用“平/非平”、“升/非升”、“降/非降”三个特征区别开来。 68、“儿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韵母的音变。 69、“儿化”音变主要表现在韵尾,其次是韵腹,对韵头声母没有什么影响。 70、汉语普通话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71、在非去声前,“一”、“不”都读阳平[35]。 72、一般把读音的轻重分为大致相对的三个等级:重音、中音和轻音。“轻音”等同于“轻声”。 73、在语流中,字调会受到句调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我们耳朵听到的实际调值可以说是字调和句调的合成。 74、句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根据句法结构,用自然音量读成的重音就是逻辑重音。 75、作为普通话规范标准的北京语音,是指北京话的语音系统,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 76、语法重音要服从于逻辑重音,就是说,一句话里有了逻辑重音,语法重音就要消失。 77、逻辑重音不会与语法重音重合。 78、文白异音指的是读书音和口语音不同。 79、讹读指的是有些字被人读错了,影响扩大,正误并存,形成异读。 (三)单项选择 1、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 D、心理属性 2、口腔中最灵活的部分是( )。 A、唇 B、舌 C、软腭 D、小舌 3、在声腔中,最重要的是( )。 A、鼻腔 B、咽腔 C、口腔 D、喉腔 4、普通话里,“衣”、“移”、“以”、“亿”的不同,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5、普通话里,“帘子”的“子”不同于“莲子”的“子”,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普通话里,“迂”、“衣”、“乌”的不同,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7、普通话里,短语“一朵鲜花儿”的读音包含( )个音节。 A、5 B、4 C、3 D、2 8、普通话里,“张”的读音包含( )个音素。 A、5 B、4 C、3 D、2 9、下列汉字中,其读音是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 A.端 B.优 C.仰 D.圆 10、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 A、音素 B、音节 C、音位 D、音强 11、在标音方法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 )。 A、音节标音法 B、音素标音法 C、声韵调标音法 D、音位标音法 12、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 A、能够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 B、符号形式简明 C、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D、形体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 13、下列汉字中,其读音为零声母音节的是( )。 A、吨 B、根 C、森 D、文 14、下列辅音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 )。 A、n B、l C、r D、nɡ 15、普通话中,能够充当声母的辅音有( )个。 A、22 B、21 C、20 D、19 16、下列汉字中,字音的声母为舌尖前音的是( )。 A、虚 B、说 C、豁 D、缩 17、下列各组汉字中,字音的声母都为送气清塞擦音的是( )。 A、揪、晨 B、溜、参 C、秋、材 D、剖、柴 18、下列各组辅音声母中都属于舌尖音的是( )。 A、f、z B、h、ch C、x、s D、r、t 19、下列辅音声母中属于不送气清塞音的是( )。 A、d B、t C、n D、l 20、辅音声母j属于( )。 A、舌尖前音 B、舌根音 C、舌尖中音 D、舌面音 21、辅音声母k属于是( )。 A、送气清塞音 B、不送气清塞音 C、送气浊塞音 D、送气清擦音 22、普通话中总共有多少个韵母( )。 A、35个 B、36个 C、38个 D、39个 23 、下列元音中,属于舌尖元音的是( )。 A、[y] B、[] C、[i] D、[] 24、下列舌面元音中,属于圆唇音的是( )。 A 、[y] B 、[ α ] C 、[] D 、[e] 25、[e]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前、半低、圆唇元音 。 B、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 D、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 26、[u]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B、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 27、下列韵母中不属于舌面元音的是( )。 A、e B、e C、u D、er 28、下面哪一组韵母属于前响复元音韵母( )。 A、ei、 ie、 ui B、ai、 ao、 ou C、iu 、ai 、ao D、uo 、ui、 ua 29、下面几个元音中,属于前元音的是( )。 A、[a] B、[u] C、[o] D、[] 30、下面几个元音中,属于低元音的是( )。 A、[a] B、[u] C、[i] D、[] 31、下面属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的是( )。 A、[a] B、[e] C、[u] D、[y] 32、下面属于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的是( )。 A、[E] B、[e] C、[i] D、[y] 33、下面几个音素中,与其他几个不同类的是( )。 A、u B、A C、o D、 34、下面对元音-i[ ]描述正确的是( )。 A、舌尖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B、舌尖前、高、圆唇的卷舌元音 C、舌尖后、高、不圆唇的舌尖元音 D、舌尖前、高、圆唇舌面元音 35、二合前响复韵母有( )。 A、Ai、ei、uA、uo B、AAi、ei、Ao、ou C、Ao、ou、uo、ei D、AAo、ou、uo、uAA 36、三合复元音韵母共有多少个(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