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共5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7132321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共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共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华为吴春波: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机制才是!文 /吴春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一、 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何谓人才?人才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自身就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的定义是:取得中等专业学历的人。企业可能是受此影响,用一些简单和显现的标识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于是人才与学历、职称、就职经验、是否海归等同起来。受此牵引,那些还没有达标的人才,没学历的补学历,有学历的补出国,有工作的忙跳槽,如同群马奔腾,直把伯乐们看得眼花缭乱。对于企业来讲,人才是那些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职业素养和较高工作技能、能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一个清洁工人,能够长

2、期地把地扫成世界一流,就是人才;一个员工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持续不懈地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人才。以此标准衡量,企业中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我国企业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培育与牵引人成才的机制与制度。企业的功利性决定了人才必须是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而学历、职称、经验等与一个人的价值创造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在看重人才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人才对于企业管理的反作用力。在管理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越多越反动。人才是双刃剑,使用好了,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使用不好,反而会破坏企业的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的心腹之患。人才同样如同放射性物质铀235,用好了能发核

3、电,产生巨大的能量;用不好造成核辐射,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管理人才更重要。企业千万不能为“人才”设置管理上的特区,在管理面前人人平等。按照通俗的标准来看,企业中的人才很匮乏:一流的人才已经飘洋过海远走他乡,二流的人才进入政府部门谋求高官,三流的人才早已另起炉灶做起了老板梦。能进入企业的或许是四流人才,这些人要成就大业只有抱团打天下,而一旦他们真正地凝聚在一起,就能够做出超一流的业绩。如果企业依赖于少数几个人才在生存发展,是很可怕的。他不仅会使那些具有人才潜质的员工感到失落,同时企业的管理必将屈从于人才,企业进入重视人才但又必须迁就人才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企业中的人才一

4、旦经受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就会离企业而去,靠所谓人才支撑的企业大厦将轰然而倒。在当今的社会,过分强调人才对企业生死予夺的作用、将人才的价格抬至虚高,使人才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能正确认识,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错误的理念在做支撑,这就是: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论证这个理念是错误的,必须对核心竞争力做出正确的界定。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权威的定义是: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哈佛商业评论)。很显然,知识与技能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能够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被协调与被整合

5、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也不是人才区别于一般员工的所特有的技术和知识。这些技术与知识同产品或市场一样,不过是企业的核心技能,而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当然,这并不否定核心技能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人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五大特征:一是学不到,即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的特性;二是买不来,即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交换的特性;三是偷不走,即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转移的特性;四是拆不开,即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五是离不了,即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性。由此来看,人才显然不具备这五个特性。而与之完全契合的是企业的管理,所以讲,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另一个角

6、度讲,我国并不缺乏优秀的人才,缺乏的是优秀人才成长的土壤与舞台,缺少的是优质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缺少的是良好的人力资源经营和模式。引凤需要先筑巢,企业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并不决定于企业是否出手大方,而在于能否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在于是否具有人才发挥其作用的舞台。正确的选择是,企业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引进的是人,然后依靠自己的机制与制度,使他们成材。所以,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笔者很忌讳使用“人才”一词,更喜欢和更多地使用的是“人材”一词。二、人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企业深知人才重要,人才珍贵,人才难得。但同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到关于人才的几个特征。第一,如

7、上所言,人才很难有衡量标准。而平衡记分卡的发明者卡普兰认为:“If you cant measure it,you cant manageit”(可量化,才可管理)。对于建立在一个模糊范畴的“人才”概念,企业是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第二,如上所言,人才并不是一个国际接轨的概念。在这方面国外管理学和管理实践可借鉴的方法不多,我国古代的智慧大多限于伯乐与千里马的层面。第三,人才具有双面性,是把双刃剑。他有超乎常人的创造力,同时也有超出常人的破坏力。第四,人才会退化。即便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不学习,不进步,不改进,以人才自居,也会沦落为平庸。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有几个少年得志的人成了大气候?企业好不容

8、易发现一个人才,委以重任,许以高官,给以高薪,但如果这人才固步自封、不求上进,在不久的将来就只有人、没有才了。第五,人才会流失。人才难求,人才更难留,因为人才对其生存质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更高。许多企业不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人才,而是投机地挖别的墙脚,还美其名曰吸引人才。但挖到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只能靠撞大运了。另外,你能挖别的企业的人,别的企业也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捕蝉的螳螂后面一般会有黄雀的。猎头公司会在其他公司找到你所需要的人,同样也能在你的公司为竞争对手找到合适的人。对人才的挖与猎,最终导致人才的自我感觉良好,造成的“才市”的一片虚假的繁荣,结果如著名的一篇网文的题目:这个世界上到处游

9、荡着有才华的穷人。第六,人才具有歧视性。企业将部分人认定为人才,无疑是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会对其产生激励作用;同时也间接地向其他员工传递一个信息:你不是人才。这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人都是资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第七,人才具有适配性。一个员工在某岗位上可能很平庸,但在另一岗位上可能非常优秀;一个员工在本企业可能默默无闻,而跳槽到另一个企业可能风光无限。人才一定与岗位和工作相关。古人讲辨玉要待三年满,识才需满七年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才前面一定有定语,如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等,这个世界上少有无所不能的通才。那位在NBA

10、打球的人才,把他放到德甲或英超,即使放到中超,也只能是一个连板凳队员都混不上的傻大个。正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所揭示的那样:人人都是资源,在企业中人人都是人才,因为每一位员工都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关键在于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将其协调和整合起来。因此,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也有引狼入室的风险:有人才潇洒走一回的无奈,有人才变为庸才的尴尬。纵观那些辉煌一时的中国企业,其失败往往不是缺乏人才,相反其人才结构远远高于同类企业,否则它们也难于脱颖而出。问题的实质是它们缺乏对人才的有效的管理体系。而那些优秀的国内外企业,其员工从个体来看,不见得如何优秀,而企业之所以优秀,在于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

11、管理体系。所以讲,发现人才重要,引进人才重要,留住人才也重要,管理人才更重要。如果企业依赖于少数几个人才在生存发展,是很可怕的。他不仅会使那些具有人才潜质的员工失落,同时企业的管理必将屈从于人才,企业陷入重视人才但又必须迁就人才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企业中的人才一旦经受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就会离企业而去,靠所谓人才支撑的企业大厦将轰然而倒。三、关键在于企业的机制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企业中拥有多少人才,而在于其运营机制。一个好的机制不但能够不断地造就人才,能够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能够使人才产生出高绩效,而且也能够使那些不是人才的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而一个没有活力的机制,不但会消磨人才的

12、创造力,使之变为庸才,会使人才产生负向的破坏力,还会使优秀的人才用自己的脚去选择更有活力的机制。吸引人才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让人才为企业所用。企业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并不决定于企业是否出手大方,而在于能否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在于是否具有人才发挥其作用的舞台。正确的选择是:企业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引进的是人,然后依靠自己的机制与制度,使他们成材。什么是企业的机制?企业的机制就是能够使其内部员工向着企业所期望的方向转化的力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涵、以绩效为特征的优秀企业文化,它为企业提供的是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二是对全体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体系,它为企业提供的是持续

13、不断的内部动力;三是与世界先进企业接轨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它为企业提供的是长期持久的推动力。可以讲,牵引力、内部动力和推动力构成了企业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这三种力量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企业来讲,比起人才来,核心竞争力更重要,机制更重要。管理是就要淘汰人渣, 激活人员, 培养人手,重用人才!管理最怕的是被平庸的员工绑架,而优秀的员工主动流失!好的管理不要害怕员工离开;负面的员工不换掉,弊大于利;状态不好的员工不空出来,状态好的员工就无法进来。员工是越换越优秀!负面员工一个员工轻易离开团队,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如

14、果稍有不顺或诱惑,就轻易动摇,无论怎样,这种人是不能托付重任的。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过河拆桥的员工不可能心怀感恩之心,不要留。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遇到外界的压力就想逃,这样的员工留了是风险,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企业需要这样的人1.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2.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3.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4.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5.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6.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团队的角色人分为五种:人渣,人员,人手,人才,人物【人渣】就是牢骚抱怨、无事生非,拉帮结派,挑起事端、吃里扒外的破坏分子;【人员】就是只领工资不爱做事,安排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愿干,属庸人之列;【人手】就是安排什么做什么,不安排绝对不做,等着下命令的人;【人才】就是每天发自内心做事,做事有责任、有思路、有条理,知道公司的事做好了,受益的是自己,同时真心为公司操心的人;【人物】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灵魂去思考、做事,决心要和企业做一番事业的人!【结语】管理是就要淘汰人渣、激活人员、培养人手、重用人才、与人物绑定!用事业合伙人的管理模式,激活员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老板干就等于为自己干。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