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713003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打造教学细节-构筑灵动课堂打造教学细节 构筑灵动课堂打造教学细节 构筑灵动课堂22524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中心小学 张晓慧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 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何为“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辩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表现。它看似平常,却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关注教学细节开始。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

3、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往往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来设计某些细节而预约精彩生成。1、切准文本脉搏处: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上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预设细节之精妙。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以上词语居屏幕一侧,

4、背景画面为:月光映照下的二泉)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而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2、聚焦情感喷薄点: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纹丝不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让学生挺直身子,坐在椅子上,屏住呼吸,一动也不能动。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许多同学开始还很稀奇,渐渐的,叫累的同学越来越多,五分钟过去了,

5、能坚持纹丝不动的人几乎没有。这时,老师说:“就这样,从天还没亮,到中午,到下午,到黄昏,甚至在烈火烧身时,邱少云就这样趴在地上,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请学生联系自己,想想邱少云说说感受。此时,无须教师再多言,学生谈得深刻,读得入情。这样一个特殊的情景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聚焦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有了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智慧。 二、关注细节,呵护精彩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上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

6、样的细节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那别样的思维,要用诚挚的热情、真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只有当这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彰显一个流动的“过程”,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才能达到预设与生成,师生平等对话的和谐统一。1、关注课堂的人文气息曾看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练笔,要求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学生快速地完成了习作,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信读给大家听。第一位同学上来深情地朗读着他写的文章,可以判断学生写的是真情实感。朗读不到一半,他自己却因激动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下面的同学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偷偷地笑起来,老师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就这样,男孩在众目

7、睽睽之下把头拧到了一边,用了半分钟调整了情绪,接着哽咽地坚持着把文章继续读完,之后大家都给了他掌声。乍一看,似乎很正常,可是我们认真关注这个课堂细节的话,便发现教师对这个细节的处理有欠妥当。人的情绪是不可控制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方面要照顾到学生个人的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下面的同学正确对待这位学生。他读不下去,我们能不能不让他读了,同时,调动其他同学说:“是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啊,他的文章让我们深深地沉浸在母子亲情之中,谁能帮助他把这篇文章读完?”既能把教学继续下去,又体现出教师对那位同学的人文关爱,更引导了同学们也来关爱、帮助那位同学。如此一来,这节课肯定是一堂成功

8、的课。 因此,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关注细节,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2、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无论是阅读也好,语言表达也好,都代表着学生个人的个性气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体悟角度、评判标准,有差别地个性解读文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进行阅读的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请看这个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啄木鸟和大树时,有学生说:“大树拒

9、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把啄木鸟赶跑了,这虽然不对,但啄木鸟也不应该到大树快枯死了,都不再去看望大树,应该再做做劝说工作。大树在病重时,也许会认识到自己不对,接受啄木鸟的治疗呢!”这个意见很有道理,教师便抓住这个可贵的教学契机说:“是啊,原来的故事中是有啄木鸟又一次上门劝说的,可是因为故事太长,没有编进去,现在我们来当小编辑,把这部分编进去,怎么样?”学生兴致勃勃地续编了啄木鸟二劝大树、三劝大树的故事。在这种动态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既遵循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捕捉细节,生成精彩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

10、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生命”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将成为人间最美好的诗歌。1、巧用“误点”:有一位老师教学赤壁之战时,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于是教师便抓住了一个即时发生的教学契机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出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使来生: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师:你听得真仔细。生:老师,为什么兵士报告说“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师:是呀,你们想想看

11、!同桌可以讨论讨论。生:我想“船帆”与“帆船”侧重点不同。“船帆”侧重于“帆”,“帆船”侧重于船。生:兵士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船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很近了。生:可以这样设想:曹操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他向远处看,一定没看到什么,可见东吴的船还没有出现;忽然兵士来报,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生:老师,我接在他后面加上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天时”东南风。 生:

12、老师,我想我绝不会把“船帆”读成“帆船”了。生:我认为朗读这一自然段语速要快些。师:很好。我们来体会一下,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形。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2、点击“兴奋点”一位老师在教学五彩池时,品读完第二小节,播放图片和录象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声中,老师问学生:“假如

13、你来到藏龙山,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了,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脱下衣服,到五彩池里游泳。”教室里先是一阵哄堂大笑,接着,马上就是附和声声,学生一个个都兴奋极了,说自己也想去游泳。教师当时一怔,但很快就这样问到:面对这么绚丽多姿的景色,同学们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好多愿望只要你去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可游泳这个愿望,有可能实现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再来发表意见,能或不能都要说明理由。(学生认真看课文后,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生:我认为不能

14、,因为五彩池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底。生:那有大的呀,“面积不足1亩,水深不到3米”,我们小孩是可以游的。生:对,再说水来自同一溪流,又清又干净,在这样的水里游泳一定是一种享受。为什么不能游?生:不能游。水是干净,但这么奇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美景了吗?生:我也认为不能游。课文第三小节写着“池底生着许多石笋”,那去游泳太危险了呀。(最后一位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小节,探究五彩池变幻色彩的原因。)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成为了难得的教学资源。“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决定成败,细腻铸就成功。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作为新课改时期的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去发现、研究教学中的细节;去创造、去揣摩自己的细腻。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课堂走向艺术、走向深刻、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