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7118462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课稿 山丹一中 金玉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方面来说课。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内容,本框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说教学目标

2、: (1)知识目标 熟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掌握自治机关和自治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三段材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大的生命力,教育学生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自治

3、权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 由于我省不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本节课的内容特别是自治权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加强引导。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贴近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加强课堂活动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三、说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及团结合作精神; 例如导学案的设计及地图展示及信息归纳。 2、渗透教学法:本节内容将大量融入历史、地理、知识,通过渗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能力。 3、案

4、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将大量运用案例,例如西藏的今昔对比,内蒙古经济的发展;通过案例可使讲授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地图展示,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导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二、讲授新课(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949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宪法2001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

5、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学指导(P75-P7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P75 重点)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是什么? (P75 )3、民族区或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P76 重点)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P76 )5、实行民族区或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P77P78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领土完整(2)自治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自治区

6、(5个)省一级自治州(30个)设区的市一级自治县(旗)县一级注: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3)自治机关(重点精讲)(1)含义: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双重地位: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3)双重职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凡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一府两院”。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由少数民族人民自己管理自己。 (4)自治权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含义: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

7、事务的权力内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早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就实现了国家的第一次大统一,随后建立的汉朝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局面。此后,无论是汉族建立的隋唐、宋、明等朝代,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清等朝代的中央政权,都以中国的“正统”自居,把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最高政治目标。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也是我国实行这一政治

8、制度的历史原因。结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材料二: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且主要居住在广大边疆地区,但在内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结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材料三: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在国家四分五

9、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族人民深切体会到:伟大祖国是各民族的共有家园,各族人民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结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小结)(1)根本上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2)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四)民族区域

10、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材料:宪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6任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7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此外,还有一批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建立了

11、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材料:伊利、蒙牛打造起中国最响的两个乳业品牌,并带动了数百万农牧民脱贫致富,同时还带出了中国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小肥羊”。喝了奶,吃了肉,剩下的羊毛资源也编制成“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蒙古王”、“绒王”等一系列羊毛衫品牌。草原特色资源,让内蒙古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团结合作精神四、巩固练习:略 五、效果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误区:(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2)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自治机关。这两个误区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加以澄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欢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