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711027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doc(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13章-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扬州大学)第十三章 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第十三章 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第十三章 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与管理 纲要第一节 保护现有树木的原则及技术概要一、园林树木的管理标准二、园林树木的保护性养护技术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园林树木管理第二节 园林树木栽培中的化学处理理论与实践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植物抗蒸腾保护剂三、土壤保水剂第一

2、节 保护现有树木的原则及技术概要 一、园林树木的管理标准园林树木能否生长良好,并尽快发挥设计要求的色艳、香浓、形佳的观赏效果,或参天覆地、绿翠盈然的生态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根据树体的年生长进程和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进行适时、经常和稳定的其他养护管理,为各个年龄期的树体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树体长期维持较好的生长势。为此,应制定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做到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国内的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地与园林树木的管理、养护方面,已采用招标的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因此城市主观部门更应制订相应的办法来加强管理,采用分级管理是较好的管

3、理方法。例如北京市园林管理局,根据绿地类型的区域位势轻重和财政状况,对绿地树木制订分级管理与养护的标准,以区别对待,不失为现阶段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一级管理 : 1生长势好生长超过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指标经调查后确定)。2叶片完亮叶片色鲜、质厚、具光泽。不黄叶、不焦边、不卷边、不落叶,叶面无虫粪、虫网和积尘。被虫咬食叶片,单株在5%以下。3枝干健壮枝条粗壮,越冬前新梢已木质化程度高。无明显枯枝、死杈,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介壳虫最严重处,主干、主枝上平均成虫数少于1头/100cm 。较细枝条的平均成虫数少于5头/30cm 。受虫害株数在2%以下。无明显的人为损坏。绿地草

4、坪内无堆物、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树下距树干1m内无堆物、搭棚、圈栏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和树体生长的物品。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主、侧枝分布均称,内膛不乱、通风透光。绿篱类树木,应枝条茂密,完满无缺。4缺株在2%以下。(二)二级管理1 生长势正常正常生长达到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 2叶片正常叶色、大小、厚薄正常。有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及带虫粪、虫网、蒙尘叶的株数在2%以下。被虫咬食的叶片,单株在510%。3枝、干正常无明显枯枝、死杈。有蛀干害虫的株数在2%以下。介壳虫最严重处,主干上平均成虫数少于12头/100cm ,较细枝条平均成虫数少于510头/30cm 。有虫株数在24%。无较严重

5、的人为损坏,对轻微或偶尔发生的人为损坏,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绿地草坪内无堆物、搭棚、侵占等;行道树下距树干1m内无影响树木养护管理的堆物、搭棚、圈栏等。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匀称,树冠通风透光。4缺株在24%。(三)三级管理1生长势基本正常2叶片基本正常叶色、大小、厚薄基本正常。有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带虫粪、虫网、蒙尘叶的株数在24%。虫食叶单株1015%。3枝、干基本正常无明显枯枝、死杈。有蛀干害虫的株数在210%。介壳虫最严重处,主干主枝上平均成虫数少于23头/100cm ;较细枝条的平均成虫数少于1015头/30cm 。有虫株数在46%。对人为损坏能及时进行处理。绿地内无堆物、搭棚、

6、侵占等;行道树下无堆放石灰等对树木有烧伤、毒害的物质,无搭棚、围墙、圈占树等。90%以上的树木树冠基本完整。4缺株在46%。(四)四级管理 1被严重吃花树叶(被虫咬食的叶面积、数量都超过一半)的株数,达20%。被严重吃光树叶的株数,达10%。2严重焦叶、卷叶、落叶的株数,达20%。严重焦梢的株数,达10%。3有蛀干害虫的株数在30%。介壳虫最严重处,主干主枝上平均成虫数多于3头/100cm 。较细枝条上平均成虫数多于 15头/30cm 。有虫株数在6%以上。4缺株在610%。以上的分级养护质量标准,是根据现时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人力物力等条件,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今后,随着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加大

7、,随着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应逐渐向一级标准靠拢,以更好地发挥园林树木的景观生态环境效益。 二、园林树木的保护性养护技术园林树木保护性管养技术工作应遵循树种生物学特性、树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如在季节性比较明显的地区,保护性管养技术大致可依四季而行。(一)冬季(12月2月) 亚热带、暖温带及温带地区有降雪和冰冻现象。露地栽植的树木进入或基本进入休眠期,此期主要进行树木的冬季整形修剪、深施基肥、涂白防寒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在春季干旱的华北地带,冬季在植株根部堆积降雪,既可防寒,又可用融解的雪水补充土壤内的水分,缓解春旱。(二)春季(35月) 气温逐渐回升,树体开始陆续

8、解除休眠,进入萌芽生长阶段,春花树种次第开花。此期保护性管养技术工作,应逐步撤除防寒措施,进行灌溉与施肥,及时进行常绿树篱和春花树种的花后修剪。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可采取多种形式消灭越冬成虫,为全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三)夏季(69月) 气温高,光照时间长、光量大,南、北雨水都较充沛。树体光合作用强、光合效率高,树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处于活跃状态,是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花果木应增施磷、钾为主的肥料。夏季蒸腾量大,要及时进行灌水,但雨水过多时,对低洼地带应加强排水防涝工作。晴天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于土壤保墒。行道树要加强修剪、抽稀树冠,并及时修剪树木与架空

9、电线或建筑物之间有矛盾的枝干,防风防台和防暴雨。花灌木开花后,及时剪除残花枝,促使新梢萌发。未春剪的绿篱,补充整形修剪。南方亚热带地区抓紧雨季进行常绿树及竹类带土球补植。(四)秋季(911月) 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园林树木的生长已趋缓慢,生理活动减弱,逐渐向休眠期过渡,肥水管理应及时停止,防止晚秋梢徒长。10月份开始对新植树木进行全面的成活率调查。全面整理绿地园容,更植死树,清除枯枝。对花灌木、绿篱进行整形修剪。 树木落叶后至封冻前,应对抗寒性弱或引进的新品种进行防寒保护,灌封冻水。大多园林树木可进入秋施基肥和冬剪等工作,南方竹林进行深翻。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园林树木管理(一)、建设前的处

10、理工程建设开始前对计划保留的树木采取适当的保护性处理,有助于增强树体对建设影响的忍受力。处理的要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树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贮存并调节生长,以迅速产生新根、嫩梢,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处理应能尽早地实施,因为成年树的反应需要时间。如美国,在建设开始前一年,就对规划建设区内计划保护的树木进行特殊养护,使它们能在建设后有一个较以前更完整的树冠构成、更好的枝干形态和更鲜明的枝叶色彩。一般经常采用的措施有:1灌溉 在水份亏缺时给树体提供及时而充足的灌溉,可能是简单而又重要的处理。在工程前期,工地用水可能没有困难的条件下,解决灌溉的一种方法,是在树体保护圈的边缘,围绕树体筑一个15cm高的围堰或设

11、置塑料隔板,用载水车引水注入。大多情况下,灌溉应该浸湿根际表层土壤0.61m。2施肥 肥料的供给依据树木被管护的历史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树体表现生长缓慢、叶色暗淡或有少量落叶,应考虑施肥。大多情况下,氮是主要的元素。在工程建设之先,给树体施肥是卓有成效的。在建设期间及在建设后的至少一年内,仍应继续给树木施肥,以增强树体对生态环境条件改变的适应性。3虫害防治 在建设之前和进行期间,及时而有效地防治树体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树体的综合生长表现,应及早进行。(二)、建设期间的树体保护为被保留的每棵树或每个树群设置一个临时性栅栏,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在此范围内应禁止构造性的活动、材料贮放、倾倒垃圾或

12、停车等,同时在确定要保留下来的树木上作明显的标志。当邻近的那些不被保留的树木在建设开始前被去除后,保留下来的树将面迎更大的风,因此需要修剪,以减少被风吹倒的危险。先前有遮蔽的树干暴露在太阳下易遭日灼,应将其遮蔽或用白色的乳胶涂抹,以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在防护围栏区域以外的计划栽植区,可能遇到建设车辆、材料贮放和设备停放时,应覆盖1015cm的护根物。覆盖材料应是容易去除的,若能有利于表层土壤结构改善的则可以被保留。除防护栏以外,其他的工地相关事项,包括提供表明被保护树木的设计、场地清扫、公用事业设施的埋设和坑道挖掘、现场办事处的部署、建设设备的停放、土方的堆积、运输通道、材料贮放、化学物质和

13、燃料的贮放、混凝土搅拌场选址、因搭建建设用房和设备运作而必需的树木修剪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树木管理等,都应在树木栽培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建设规划合同书应包含现有树木的保护计划,让建设者知道他们的责任,如果他们损害树木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建设合同可以包含对存留树木损害的处罚,树木的价值评估,可在建设开始前根据有关法规作出,如美国是采用CTLA树木价值指南来评估(见第十四章)。万一损害事件发生,负有责任的建设承包商应作出相应的赔偿。(三)避免市政建设对现有树木的伤害大多情况下,建设期间对树木的影响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我们的目标是将伤害程度尽可能减小。在我国,一些城市中已经注意到市政施工对现有树木的伤害,并

14、建立了保护条例。如北京,在2001年颁发了城市建设中加强树木保护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凡在城市及近郊区进行建设,特别是进行道路改扩建和危旧房改造中,建设单位必须在规划前期调查清楚工程范围内的树木情况,在规划设计中能够避让古树、大树的,坚决避让,并在施工中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国外城市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现作简单介绍。1、地形改变对树木的伤害 几乎每一项工程建设都可能涉及对地形的改造,于是伴随着挖土、填土、削土和筑坡,造成对土壤的破坏,它不仅表现在对地层构造或地形地貌的影响上,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树木根系的失调,损伤树体生长。1)填土 填土是市政建设中经常发生的行为,如果靠近树体填土,必须考虑为什么

15、要填土、是否能限制填土或将填土远离树体。如果必须填土,则应将保持树体健康的价值与堆放这些土方的花费进行比较,或寻找其他远离树体的地方处理这些土方。一般情况下,填土层低于15cm且排水良好时,对那些生根容易和能忍受、抵御根颈腐烂的长势旺盛的幼树,危害不大。一些树木被填埋后,可能会萌发出一些新根, 暂时维持树体的生命,但随着原有根系的必然死亡 ,最终仍将危及树体存活。许多树木栽培学文献,都强调了保持树体基部土壤自然状态的重要性,在那些高程必需被提升的地方,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1)设法调整周边高程与树木根颈基部的高程尽可能一致。(2)高程必须被抬升的地方,应确定填土的边界结构,附加必需的辅助建筑。

16、如高程变化在树体保护圈内,考虑在填土边缘设置挡土墙。(3)如果树木被植地低洼积水,应在尽可能远离树体(靠近挡土墙) 的地方挖排水沟,或采取做导流沟、筑缓坡以利排水。(4)如果恰当的树体保护圈不能被保留,则考虑移树;或创造适宜的高程变化,改植树种。2)取土 从树冠下方取土会严重损伤树体根系,甚至可能危及树体的稳固性。 如果树体保护圈内的整个地面被降低15cm,树的存活将受到威胁。如果必须在树下取土,则根据树木的种类、年龄、特有生根模式以及该地域的土壤条件,保留适当的原始土层厚度,当然未被损坏的土壤保留得越多越好。如果取土和挖掘必须在树体保护圈内进行,应首先探明根系的分布,小心地从树冠投影外围向树

17、干基部逐步移土。大多情况下,在距树干23m以外范围,吸收根系分布虽明显减少,但为了保持树体的良好稳固状态,仍应尽量少的切断根系。3)高程变更 大多情况下,竣工的地面高程和自然高程间有一变更。如果位于高程变化附近的树值得抢救,可以采取建造挡土墙的办法来减少高程变化后的垂直距离 (图133 )。挡土墙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砖砌、木制或石砌,但墙体必须带有挖掘到土层中的结构性脚基。如果脚基将伸入根系保护圈内,可使用不连续脚基,以减少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在挡土墙建构过程中,为预防被切断、暴露的根系干枯,可采用厚实的粗麻布或其他多孔、有吸水力的织物,覆盖在暴露的根系和土壤表面,特别是对于木兰属这一类具肉质根

18、的树种,可有效预防根系失水。令人遗憾的是,甚至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对敏感树种的这种保护措施,也很少被建设施工方采用,故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绿化监理。 在高程变更较小(3060cm)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构筑斜坡过渡到自然高程的措施,以减少对根系的损伤。斜坡比例通常为2:1或3:1(图132)。 2地下市政设施建设对树木的伤害 地下公用设备、设施埋设所致对树木根系的严重损伤,与附属建筑物限制所带来的结果相似。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在伊里诺斯州的桥公园,埋设水管后的12年,262株被侵扰过的成年行道树中,92株已死亡,27株的树冠顶部明显回缩。在这些地区,管道通过树下的附加费用为150215美元;

19、而树木损失和移去死树、重新栽植的代价,则4倍于挖掘地下坑道所产生的附加费用。因此,该市现在采用在树下挖坑道施工的办法来避免对树木的伤害,并颁布了地下坑道施工规范;加拿大的多伦多市也有地沟和坑道的操作规范。英国标准协会(BSI)则于1989年公布了地下公用设施挖掘深度的最低限度,并建议在树体下方直接挖掘(表13一1、表132 )。地沟可以在树体保护圈外侧采用机械化挖掘,直至遇到较粗的大根时为止,或根据上表中的操作规范施工;坑道将在树体中央根系的下部继续行进到另一边的地沟(图134)。一些国家制订了坑道深度的规范,如多伦多市,依据树的体量确定为0.91.5m;伊里诺斯州,则要求坑道深度至少应有0.

20、6m;英国则建议坑道挖掘尽可能深为好。 在根系保护主要范围的下方挖掘,任何直径大于35cm的根,都应尽可能避免被切断。3、铺筑路面对树木的伤害 大多树木栽培专家认为铺筑的路面有损于树体生长,因为它们限制了根际土壤中水和空气的流通。 一株树可以容忍的铺筑路面量,取决于在铺筑过程中有多少根系干扰发生,树木的种类,生长状况,它所处于的生长环境,土壤孔积率和排水系统,以及树木在路面下重建根系的潜能。国外的一些树木保护指南,建议在树下使用通透性强的路面;如铺设非通透性路面时,建议采用某些漏孔的类型或透气系统。一种简单的设计是,在道路铺筑开工时,沿线挖一些规则排列、有间隔的、25cm直径的洞。另一种设计是

21、,铺一层砂砾基础,在其上竖一些PVC管材,用铺设路面的材料围固;路面竣工后将其切平,管中注入砂砾,安上格栅,其形状可依据通气需求设计成长条形或格栅状。另外,在铺设路面上设置多条伸缩缝,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功效。事实上大多铺设的道路可被认为是多孔的,特别在多年后,沥青和混凝土路面都产生许多水和空气能被渗透的小龟裂,而用混凝土铺设的道路,更被设计有增加间隙的伸缩缝。铺设路面以下的土壤通常比裸露的土壤要湿润,许多树木的根系在其中生长当然没有太大困难,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根系抬升并爆裂铺设的路面。但根系保护圈的设置,仍然是必须保证的。路面铺设中,保护树木的最重要措施,是避免因铺设道路而切断根系和压实根际土壤所

22、造成的损害,合理的设计可以把这些因素限制在最小程度,实际施工中有几种常用的有效方法:1)、采用最薄断面的铺设模式,如混凝土的断面比沥青要薄。2)、将要求较厚铺设断面的重载道路设置在尽可能远离树木的地方。3)、调整最终高程,以使铺设路面的路段建在自然高程的顶部,路面将高于周围的地形,可使用“免挖掘”设计。4)、增加铺设材料的强度,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亚基层(土壤)的压实,这通常在表层中添加加固材料来实现。图131高程变更掌握得如何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失调,挡土墙可以用来减少因取土或填土而导致高程变更所产生的水平距离,以此减少对根系影响。(原著P322, Fig.11-10)图132提供从自然高程到终

23、结高程过渡的斜坡。斜度用斜坡的长度除以高度,例如2:1(上),3:1(下)。注意距树体较近处取土时,高程变化所需的最长水平距离。(原著P321,Fig.11-9)图133类似墙和沉箱墙的不连续脚基,依据桩基的体量和间隔距离,可以减少对邻近树木的根系伤害(a)。连续脚基需要沿桩基墙的长度方向挖掘地沟(b)。(原著P322, Fig.11-11)图134公用事业管道和电缆的地沟挖掘,在到达“表131”指示的距离或遭遇到树根时,可以转为坑道挖掘。(原著P326, Fig.11-14)图135标准的铺设道路断面包含表层(砖,混凝土,沥青),基层(砂,砾石,石料),亚基层(选择性填方,但并不总是必需的)

24、和地基(被剥离、压实的自然土壤)。各层的厚度决定于土壤特性和铺设路面将要承受的载荷。铺设道路的断面决定低于终结高程的距离,即原始高程必须被挖掘的深度。(原著P327, Fig.11-15)第二节 园林树木栽培中的化学处理理论与实践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二节 园林树木栽培中的化学处理理论与实践园林树木的养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应用一些化学处理方法,除农药、化肥外,可能经常采用的还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等,所有化学物品的使用多少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提出与环境友好的化学处理方法(environment-friendly treatment),主要是指使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化学制剂、在封闭的环

25、境中使用以及不直接排放含有化学物的废水、废物等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些化学处理方法。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树体的生长发育,在园林树木的现代栽植中,日益受到重视,进展很快。这是因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确认了至少有五类激素,它们在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相互平衡关系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科研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并筛选出了有特异效应的生长调节剂,如B-9、乙烯利(CEPA)等。生长调节剂或叫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泛指体外施用于植物以调节其内部生长发育的非营养性化学试剂。它可以由植物体内提取,如赤霉素(GA);也可以模拟植物内源激素的结构人工合

26、成,如吲哚丁酸(IBA)、6-苄基腺嘌呤(BA);还有些在化学结构上与植物内源激素毫无相似之处,但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效应的物质,如西维因、石硫合剂,它们既是农药,也可作为化学疏果或疏花的制剂。因目前在园林树木栽植中,有些问题用一般农业技术不易解决或不易在短期内奏效,而用生长调节剂确为方便有效的途径,如促进生根,促进侧枝萌发、调节枝条开张角度,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肥大,改变果实成熟期,增强树体抗逆性,打破或延长休眠,辅助机械操作等。应用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提高养护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一)主要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物质在园林树木栽植上的应用,

27、主要为促进生根,改变枝条角度,促发短枝,抑制萌蘖枝的发生,防止落果等。生长素类物质的生理促进作用,主要是使植物细胞伸长而导致幼茎伸长,促进形成层活动、影响顶端优势,保持组织幼年性、防止衰老等,其作用机制是影响原生质膜的生理功能,影响DNA指令酶的合成,或影响核酸聚合酶的活性,因而促进RNA合成。1)吲哚乙酸及其同系物 在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主要是吲哚乙酸(IAA),此外为吲哚乙醛(IAAId),吲哚乙腈(IAN)等。人工合成的有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胺(IAD)。应用最多的是IBA,它活力强、较稳定、不易遭受破坏,价格亦较低廉,主要用于促进生根等方面。2)萘乙酸及其同系物

28、 萘乙酸(NAA)有型与型,以型活力较强,作用广。因其生产容易,价格低廉,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生长素类物质。NAA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其钾盐或钠盐(KNAA,NaNAA)及萘乙酰胺(NAD)溶于水,作用与萘乙酸相同,但使用浓度一般高于NAA。此外尚有萘丙酸(NPA)、萘丁酸(NBA)及苯氧乙酸(NOA)等,NOA型活力比型高,与NAA相反。3)苯酚化合物 主要有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等,且活力比IAA强100倍。在这三种生长素类物质中,其活力和持久力的一般表现为:吲哚乙酸萘乙酸IBA,NAANOAIAA。IBA其活力虽不如2,4

29、-D,但它适用范围广,所以商品制剂仍以IBA为主。2、赤霉素类 1938年,日本第一次从水稻恶苗病菌中分离出赤霉素(GA)结晶,至1983年已发现有70种含有赤霉烷环的化合物,常见的有GA1、GA3、GA4、GA7、GA8等。在植物活体内,它们可以互相转变,其中GA8的葡萄糖甙可能是一种贮藏形态。赤霉素只溶于醇类、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不溶于苯、氯仿等。作为外源赤霉素,商品生产的主要是GA3(920)及GA4+7。不同的赤霉素所表现的活性不同,不同树种对赤霉素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故有其特异性。赤霉素的效应如下:1)促进新梢生长,节间伸长 美国用GA来克服樱桃的一种病毒性矮化黄化病,处理后植株

30、恢复正常生长。GA也可打破种子休眠,使未充分休眠而矮化的幼苗恢复正常生长。2)GA不象生长素类物质那样呈现极性运转 GA对树体生长发育的效应,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在树体内基本不移动。甚至在同一果实上,如只处理一半,则只有被处理的一半果实增大。GA作用的生理机制,其显著特点是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产生,从而防止IAA分解。其近期的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作用,如使已存在的酶活化、改变细胞膜的成分和某些构造;其较长期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促进RNA合成,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3、细胞分裂素类 1956年发现的细胞激动素-6-呋喃氨基嘌呤(Kt),是DNA降解的产物,1963年又发现第一种

31、天然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现已知高等植物体内存在的天然细胞分裂素有13种,它们主要在根尖和种子中合成。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有6种,常用的为BA(6-苄基氨基嘌呤)。此外还有几十种具细胞分裂素活性作用的化合物。细胞分裂素的溶解度低,在植物体内不易运转,故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分枝角度和新梢生长。细胞分裂素可防止树体衰老,较长时间地维持叶片绿色。细胞分裂素在有赤霉素存在时,有强烈的刺激生长作用,它可改变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在评价细胞分裂素的功能时,应当考虑到的另一点是,细胞分裂素还可导致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含量的增加,4 ABT生根粉 ABT生根粉是

32、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根促进剂。用ABT生根粉处理插穗,能补充插条生根所需的外源激素,使不定根原基的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成多个根尖,呈簇状爆发生根。新植树的根系用生根粉处理,可有效促进根系恢复、新生。用低浓度的ABT生根粉溶液浇灌成活树木的根部,能促进根系生长。ABT生根粉忌接触一切金属。在配制药液、浸条、浸根、灌根和土壤浸施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和器具,也不能与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混合。配好的药液遇强光易分解,浸条、浸根等工作要在室内或遮荫处进行。如在植物上喷洒,最好在下午4时后进行。ABT生根粉,1号至5号是醇溶性的,配制时先将1克生根粉溶在500g95%的工业酒精中,再加蒸馏水至1000g,即配成

33、浓度为1000PPM的原液。6、7、8号生根粉能直接溶于水,原液配制时,先将1g生根粉用少量的水调至全部溶解,再加水至1000g,即成1000PPM的原液。1-5号ABT生根粉在低温(5以下)避光条件下可保存半年至1年。6-10号生根粉在常温下避光保存可达1年以上。1-10号ABT生根粉,均可在冰箱中贮藏2至3年。5、乙烯发生剂和乙烯发生抑制剂 至20世纪60年代,乙烯才被确认是一种植物激素,但作为外用的生长调节剂,是一些能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乙烯的化合物,主要的一种为乙烯利(Ethrel),即氯乙基膦酸的商品名,又叫乙基膦( CEP, CEPA)。自1968年发现乙烯利能显著诱导菠萝开花以来,

34、乙烯利的应用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其主要作用如下:1)抑制新梢生长 当年春季施用CEPA,可抑制新梢长度仅为对照的1/4;头年秋天施用,也可使翌年春梢长度变短。CEPA还可使枝条顶芽脱落,枝条变粗,促进侧芽萌发,抑制萌蘖枝生长。2)促进花芽形成 可促进多种花果木形成花芽。3)延迟花期、提早休眠、提高抗寒性 可延迟多种蔷薇科树种的春季花期,并可使樱桃提早结束生长、提早落叶而减轻休眠芽的冻害,同样可增强某些李和桃品种的耐寒性。乙烯利的作用受环境pH的影响,pH 4.1以上即行分解产生乙烯,其分解速度在一定范围内随pH值升高而加快。树种不同、树体发育状态不同、器官类别不同,其组织内部的pH值也不同,因而

35、乙烯利分解、产生乙烯速度也各异。最适作用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此则须时间较长或浓度较高。乙烯利容易从叶片移向果实, 在韧皮部移动多由顶部向基部进行,或因受生长中心的作用而由基部向顶部移动。乙烯利可由韧皮部向木质部扩散,但它不随蒸腾流上升。乙烯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它能引起RNA的合成,即能在蛋白质合成的转录阶段起调节作用,而导致特定蛋白质的形成。但这并不是说乙烯的所有作用,须完全通过调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而后才能发挥。6、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 主要抑制新梢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称为生长延缓剂;若完全抑制新梢顶端分生组织生长、高浓度时抑制新梢全部生长的,则称为生长抑制剂。应用类型有

36、:1)比久(B9) 又叫B995、阿拉(Alar),其化学名为琥珀酸-2,2-二甲酰肼(SADH),是一种生长延缓剂。自1962年被发现以来,迅速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作用:(1)抑制枝条生长:主要是抑制节间伸长,使茎的髓部、韧皮部和皮层加厚,导管减少,故茎的直径增粗。由于节间短,单位长度内叶数增多,叶片浓绿、质厚,干重增加,叶栅状组织延长、海绵组织排列疏松。虽然叶片变绿、变厚,但按单位叶绿素重量计算的光合作用却下降,同时光呼吸强度也下降。B-9对茎伸长的抑制作用,与增加茎尖内ABA(脱落酸)水平和降低GA类物质含量有关,其抑制生长的效应,在喷后12周内开始表现,并可持续相当时日,具体数据视当地气

37、温、雨量、树势、营养条件、修剪轻重等条件而异。一般使用浓度20003000ppm,可用于抑制幼苗徒长,培育健壮、抗逆性强的苗木,也可作为矮化密植时控制树体的一种手段。在抑制效应消失后,新梢仍可恢复正常生长。(2)促进花芽分化:B-9可促进樱桃、李和柑桔的花芽分化,于花芽分化临界期喷施13次,浓度同上。B-9促进花芽分化与延缓生长有关,但有时新梢生长未见减弱而花量增加,这似乎与B-9改变内源激素平衡有关。B-9可通过叶、嫩茎、根进入树体。B-9的处理效应可影响下一年的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和座果等,这种特点与B-9在树体内的残存有关。在生长期,花芽内的B-9残留量高于果实和顶梢;在休眠枝内累积量的顺

38、序是:花芽叶芽花序基部一年生枝韧皮部和木质部。B9在树体内的残留量,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年积温高的地区残留量低,在年积温低的地区则残留量高,这可说明在低积温区其延期效应较强的原因。加用渗透剂,会增加树体内残留量。B-9在土中虽不易移动,但易被某些土壤微生物所分解,故不宜土施。纯B-9,在干燥条件下贮藏三年,成分不变;在水中的稳定性,为75天以上。2)矮壮素(CCC) 即(2氯乙基)三甲铵氯化物,商品名Cycocel,是一种生长延缓剂。1965年报道矮壮素增进葡萄座果后,引起广泛注意。矮壮素有抑制新梢生长的效应,使用浓度高于B-9,为0.51.0%,但过高的浓度会使叶片失绿。受矮壮素抑制的新梢,

39、节间变短,叶片生长变慢、变小、变厚,可取代部分夏季修剪作业;因新梢节间短,有利于花芽分化,可增加第二年的开花量和大果率。新梢成熟早,新梢内束缚水含量增高,自由水含量下降,因而可提高幼树的越冬能力。矮壮素的作用机制,可阻遏内源赤霉素的合成,促进细胞激动素含量的增加,而细胞激动素的增多,对开花座果有利。 3)多效唑(PP333) 可抑制新梢生长,而且效果持续多年;可使叶色浓绿,降低蒸腾作用,增强树体抗寒力。与树体的内源GA互相拮抗,可促使腋芽萌发形成短果枝,提高座果率。由于它持效性长,抑制枝梢伸长效果明显,且有提早开花、促进早果、矮化树冠等多种效应,应用推广极快。多效唑能被根吸收,可土施;不易发生

40、药害,使用浓度可高达8,000ppm。但如使用不当,也会给树体造成不良影响,其注意事项为:使用对象必须是花芽数量少、结果量低的幼旺树及成龄壮树,中庸树、偏弱树不宜使用。药液应随用随配,以免失效,短时间存放要注意低温和避光。秋季和早春施药,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施0.51g粉剂为宜。叶面喷施应在新梢旺盛生长前710天进行,使用5001000ppm 的可湿性粉剂。喷药应选无风的阴天,晴天要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2点后进行,以叶片全湿、药滴不下落为宜。对于施用过量或错施的树体,可在萌芽后喷施2550 ppm的赤霉素12次,同时施肥灌水,以恢复生长。树体年龄、树种不同,对多效唑的反应不同,桃、葡萄、山楂

41、对其敏感,处理当年即可产生明显效果,苹果和梨要到第2年才能看出作用,一般幼树起效快,成龄树起效慢,粘土和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对其有固定作用,效果较差。花果木使用多效唑后,树体花芽量增加,挂果量提高,树体对养分的需求也会增高,除秋施基肥、春夏追肥外,于开花期、坐果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都要向叶面喷施0.1%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并注意疏花疏果。(二)影响生长调节剂应用效果的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体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效应,但在实际应用时,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并不稳定,甚至出现负作用,这和使用时的若干因素密切相关。1、器官发育和综合农业措施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内源激

42、素的水平及平衡,来调节树体生长发育。而内源激素的水平及其平衡关系,又受树体本身各器官发育的制约,如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生长素主要在茎尖合成,赤霉素在幼叶、种子和根部合成。因此这些器官的发育状况,也必然影响到内源激素水平及平衡关系。树体器官的发育有赖于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一定的环境条件,激素只是调节物质,它与器官形成间有反馈作用,但代替不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环境条件影响器官发育,或者就是通过影响内源激素而起作用的。如在干旱条件下,ABA增加,植物气孔关闭,生长停滞。因此,外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应,也必然因环境条件而异。管理措施也会改变内源激素平衡,如直立枝被拉成水平,则生长素含量下降

43、,乙烯增多。不同树种或品种、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的水平和平衡状态各异。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应与树种、品种,树体发育阶段、发育状况以及农业措施、环境条件等有关,要注意配合肥水管理,以满足树体对养分增加的需要。过于徒长的旺树,不从肥水、修剪方面加以控制,单靠植物生长延缓剂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理,极度衰弱的树,不从根本上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单用植物生长促进剂也不能达到健壮生长的预期目的。所以,从栽培上的运用看,根本措施仍然是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基本条件,如肥、水、修剪、病虫防治等。只有在采取综合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并考虑树种特性和环境特点,在关键时刻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才能充分

44、显示其效应。2、影响药剂吸收和进入的因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以各种方式渗入树体内、并到达作用部位,才能发挥其效用,故在施用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影响。如在叶面施用时,需考虑的影响有:1)进入障碍植物生长调节剂由叶面进入,要通过几道屏障。第一层是蜡质层(随叶龄的加大,蜡质的密度也加大),其下是角质层,再下是由果胶及果胶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第四层是原生质膜。从吸收情况看,在叶片表面,叶缘部位比近轴表面进入多,下表面比上表面吸收多,表面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是进入部位。2)吸收速率药液施于叶面后,最初吸收快,随后减慢呈平衡吸收。开始的快速吸收和液滴在叶表面停留时间有关,而以后缓慢平衡的吸收与在叶表面

45、的残留量有关。液滴的加速干燥会加速开始的吸收率;而残留物的吸收,决定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高则吸收多。3)溶液性质施用溶液的H+ 浓度对弱有机酸类生长调节剂的进入有很大影响;而生长素类物质的极性是不受H+浓度而改变的,故pH影响对其不大。 溶液物质分子结构影响溶解度,如果增加分子的脂溶性则有助生长调节剂的进入;使用时加入具有展着、乳化、溶解、附着或渗透等作用的附加剂,可促进生长调节剂的吸收而增强其效应。4)环境条件光、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既可影响叶片角质层的理化性质 ,又可直接影响生长调节剂进入的过程。如温度影响角质层的透性。在一定限度内,生长调节剂随温度升高而进入增加;在低温(1015)下

46、发育的叶片比在高温下(2230)发育的叶片吸收NAA、NAAM、2,4-D等少,这也有温度的间接作用,即包含不单是影响吸收过程本身的作用。喷布药液后,高湿度的环境使叶片角质层处于高度水合状态,也延长了叶面液滴干燥的时间。3、生长调节剂的体内运输和代谢 外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天然激素一样,很低浓度即对树体生理代谢活动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使其有效到达作用部位,仍需提高施用浓度:如B-9不易通过角质层,而CCC在韧皮部不易运转。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从施用部位到达作用点的过程中受到各种酶的破坏,其破坏速度变化很大,NAA进入树体4小时后可被破坏75%,2,4-D进入树体后降解亦很快,但B-9过4个月才

47、消失20%。 4、使用的浓度、次数和剂量 确定不同树种的适用浓度是操作使用中的重要问题。最适浓度因地区、年份而有变化,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考虑使用浓度时,应同时考虑用药体积及次数,即实际的施用剂量。据研究,在应用延缓剂抑制生长时,小剂量、多批次比大剂量、一次应用的效果好,因小剂量、多批次可经常保持抑制效果所需水平,并降低施用药剂所致的植物毒害。当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的具体应用方法有异,不能一概而论。5、使用时期和方法 使用时期决定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药剂延续时间、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树体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药剂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树体的效应不同,这主要与树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平衡关系有关。此外树体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如用B-9抑制新梢生长,以早期有相当数量幼叶时施用好,因幼叶比老叶易于吸收;但施用过早因幼叶数量少、吸收面积小,效果又欠佳。使用方法有树体喷布(溶液或粉剂)、土壤处理、枝叶浸沾、茎干注射等,常用的为前三种。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溶于水,只溶于无机酸或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