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设计基本原则(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710252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设计基本原则(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钻井设计基本原则(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井设计基本原则(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设计基本原则(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钻井设计基本原则1. 钻井的目的:是为勘探和开发油气田服务。2. 钻井设计必须国家及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和要求,保证钻井设计的合法性。3. 钻井设计的主要依据:3.1. 地质设计是钻井设计必须遵循的主要依据。地质部门至少应在开始钻井作业前75天,向钻井部门提供地质设计,并应在该设计中尽可能地提供所钻之井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等),以及提出地质上要求的资料。3.2. 井场调查资料和邻井的钻井资料,也是进行钻井设计的主要依据。地质部门至少应在钻井作业开始前45天做完井场调查,并将获得的各有关资料(包括井位自然环境、土壤情况、浅层气等)尽快交给钻井部门;同时,

2、还应收集全邻井的钻井资料(包括复杂情况的处理、钻井液密度的使用情况等)。3.3. 钻井部门应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和邻井资料,认真分析,作好钻井设计。如存在由于目前技术水平、设备的限制,保证不了钻井作业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或钻井作业结果达不到地质设计的要求,应尽早明确提出,以便地质部门修改地质要求或调整井位位置。4. 钻井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到井身结构,小到每一项作业程序,都要重视安全,既要重视井下安全,也要重视地面安全,把安全第一的原则贯穿到整个设计中。对于重大的作业和风险大的作业,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程序。5. 设计钻井液密度的原则。钻井液密度必须大于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小于地层

3、破裂压力当量密度。钻井液密度对地层孔隙压力的安全附加值,用压力表示,油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MPa。6. 井身结构的设计,是钻井设计的关键内容,必须遵循下述几点:6.1. 保证井眼系统压力平衡,不出现喷漏同在一裸眼中,即钻下部高压地层时用的较高密度的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会压漏上部裸露的地层。6.2. 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差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压差卡钻。6.3. 为保证安全钻进,必须用套管封住复杂地层井段,如易漏、易垮塌、易缩径和易卡钻等井段。6.4. 探井,特别是地层压力还没有被掌握的井,应设计一层套管作为备用,以保证井眼能够钻到设计的深度。6.5. 对钻

4、探多套压力系统的井,应采用多层套管程序,以保护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和损害。6.6. 对高压油气井,套管应下至高压油气层顶部;对古潜山油气井,套管应下至风化壳层顶部。6.7. 如果海底调查资料证实有浅层气,就应设计套管坐于浅层气层的顶部,安装好井口控制系统之后才钻开。7. 对于预测有浅层气的井,原则上应要求地质部门更改井位,避开浅层气;否则应具备井眼控制能力才钻开。8. 探井必须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和监测。设计前。根据物探资料和邻井资料进行地层压力预测,以确定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钻进阶段,利用已获得的上井段电测资料对未钻开的地层进行压力预测,以调整套管程序;钻进中进行压力监测,力求及时发现异常压力

5、地层,防止井喷,保证安全钻进;每层套管鞋处(一般情况下,从20英寸套管鞋处开始)都要进行地层泄漏/破裂压力试验,并在条件允许时压破地层。如果试验结果比预计的低,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便安全钻进。9. 评价井、开发井和调整井的设计,要根据最新的资料,在对地层压力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出更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以提高钻井速度,保证作业安全。10. 钻井平台的选择,应遵循:10.1. 钻机的钻井能力:选定的平台的钻机最大额定负荷,必须大于作业中出现的最大负荷的20%。10.2. 平台的井控能力:选定的平台的井控系统最大额定工作压力,必须大于预测到的最大井口压力的20%。最大井口压力是指井

6、眼内钻井液被全部喷空而充满地层流体时的关井压力,井口头和套管的设计,也按此原则进行。10.3. 平台的作业水深:选定的平台的设计作业水深,应能满足所钻井井位处的水深。11. 海洋环境保护,是钻井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主要体现为两点:11.1. 钻井液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环保局规定。如果使用油基钻井液,就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11.2. 弃井设计。为保护地下资源和海洋环境,对油气水层要进行水泥封堵,并试压合格;裸眼要封堵;永久弃井的井口,最少应该从泥线以下4米处切割。12. 钻井设计要体现低成本的原则。为此,设计前应注意三点:一要充分了解各种资料,在安全的前提下,简化井身结构;二要选用先进的工

7、具、设备和技术;三要在满足要求前提下,优先使用国产材料。其目的在于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13. 钻井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数据、工程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和费用预算。由承包商根据作业者要求制定的平台就位设计、钻井液设计、固井设计和定向井设计,也属于钻井设计的主要内容。中海石油有限公司钻完井工程资料、报告管理规定(暂行)为了加强钻完井的资料管理工作,规范钻完井中的各项工程报告,特制定本规定。一、 钻完井设计管理在作业开始30天前,分公司钻完井部门应将钻、完井工程设计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钻完井办公室(以下简称钻完井办)备案,设计内容符合海洋钻井手册和海上油气田完

8、井手册中有关钻完井设计的标准。二、 日报要求日报及时,数据齐全、准确,并要求统一按附表一的格式填写。三、 月报分公司钻完井部门每月10号以前应向钻完井办上报上月的钻完井工程月报。月报的内容包括当月钻完井工程作业概况,编写开发井钻、完井项目作业进度图(参照图1和图2),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教训,提出下月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等。要求附月度综合情况统计表(格式见附表二),截止当月已完成井的钻、完井时效分析表(格式见附表三和表四),复杂情况统计表(格式见附表五)及事故统计表(格式见附表六)等。四、 年报分公司钻完井部门每年3月1日以前应向钻完井办上报上年的年报。年报的内容包括年度钻完井

9、工程作业概况,主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总结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经验教训,提出下一年的工作重点等。要求附已完成井基本数据表(格式见附表七和表八),已完成井的钻完井时效分析表,复杂情况及事故统计表等(格式参见月报中的相关内容)。五、 完井报告在单井钻、完井作业结束后的60天内,或一井组钻、完井作业全部结束后的90天内,分公司钻完井部门应向钻完井办上报完井报告。钻井工程的完井报告内容应符合海洋钻井手册中有关完井报告的标准,完井工程的完工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日志,井身结构,完井管串结构,质量情况分析,时效、进度、成本统计和分析等。六、 工程事故发生钻完井事故,分公司钻完井部门应及时向

10、钻完井办汇报,在事故处理完后15天以内,应上报事故报告,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其内容包括井况:含井身结构、井深、井眼尺寸、泥浆或完井液性能、钻具组合或完井管串结构、井斜数据等相关资料,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及处理过程,事故原因分析(必要时附上录井参数记录曲线),损失统计,教训及其预防措施,对于责任事故应提出处罚意见。中海石油有限公司钻完井预算及成本管理规定(暂行)一 总则1、 为了加强钻完井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2、 本规定只适用于中海石油有限公司自营或中方为作业者的钻完井作业。二 探井及评价井1. 预算程序及要求2. 预算的调整及增减工作量扣补办法3. 成本核算及成本审查3.1. 钻井作

11、业结束后的90天内,分公司应向有限公司勘探部上报单井成本结算报告,钻井工程成本由钻完井办审查;3.2. 凡没有经过钻完井办审查批准的钻井成本,不能列入总公司年终会计决算。4. 钻井周期定额指标4.1. 拖航及钻前准备3.0天,远距离拖航的时间据实考虑。4.2. 一开,5. 经济定额指标三 开发井钻井、完井1、 新建油田的钻完井项目管理。分公司在接到ODP报告后,应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完成基本设计费用预算的编写。编写格式见附表二。2、 钻完井办组织专家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有限公司领导,经董事会批准的预算及作业周期为该钻完井项目的考核依据。3、 分公司负责钻完井项目的预算执行和控制,并按有关规定编写年度计划报有限公司审批,另按月向有限公司筹款。4、 每年3月份和9月份,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应进行项目财务分析,并将分析报告送钻完井备案。5、 整个项目结束后的90天内,分公司应完成项目决算工作,并由项目经理写出书面预算执行报告(报告内应明确不可预见费的使用情况),报钻完井办公室。6、 各项支出需填写项目付款会签单,并按财务制度核销。7、 钻完井办负责组织钻完井项目的决算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有限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四 附则1、 自本规定下发之日起,以往的各种定额及指标自动作废,所有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2、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有限公司钻完井办公室。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