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政治生活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复习提纲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08162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政治生活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复习提纲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政治生活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复习提纲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政治生活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复习提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政治生活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doc复习提纲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职能广泛性真实性政治性权利政治性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象必要性新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政治参与本质体现表现反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础保障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体现要求高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体系一.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简述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人民民主:即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2)专政职能:即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

2、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 人民民主的特点:(1)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4. 专政职能:(1)对象:极少数敌对分子、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分子。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

3、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3)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 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1)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2)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二.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 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2. 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精选学习资料

4、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3.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4. 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

5、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这是保卫祖国的需要。5.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这项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

6、行确保权利的实现。(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三.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1. 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重要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重要目标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不可或缺的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内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2. 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生活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的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自觉投身政治生活中。四.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

7、要内容: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选举方式:从选举人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2)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3)制约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4)公民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为什么):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行使好这一权利,精选学习资料 - -

8、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5)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怎么样):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公民应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公民应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2.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民主决策是提高决策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方式,是

9、决策能够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是顺利贯彻、落实决策的重要环节,它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2)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间接参与:民主选举人大代表进行决策直接参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从决策者角度看,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公民的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1)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2)民主管

10、理(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3)青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谁监督怎样监督监督谁公民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权的关系图示(1)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此外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2)民主监督的意

11、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民主监督的要求:从公民态度上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从公民的行为方式上说,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5.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关系:(1)四者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四者具体内容不同,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有所差别,

12、产生的影响各有侧重。(3)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民主选举是后三个方面前提和基础,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是实现民主管理的要求,民主管理是实现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民主监督是前三者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五. 有序的政治参与1. 政治参与的含义 (了解):是指公民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去影响政治生活。2. 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1)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3)这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也是对我们

13、政治素养的检验。4. 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1)客观因素: 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两者成正比,并且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2)主观因素:主要是公民个人素质和能力。5. 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要遵循“有序“”合法“原则;(2)要树立民主参与意识;(3)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要积极参与民主实践,提高参与能力。公民支持、监督政府的工作国家性质政府职能政府作用决定反映表现为反映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管理服务便民利民的服务型政府人民意旨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需要监督实现政府的权威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知识体系遵循遵循需要需要一. 政

14、府的职能1.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注意:某些社会现象所体现的政府职能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多项。政府职能很重要,但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另外,党不能代替政府执行政府职能。3. 我国政府的作用:管理和服务。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因此,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精

15、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政府职能和政府作用的关系:(1)政府作用是政府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政府职能行使的越充分,政府作用越明显。(2)政府作用反映政府职能。通过政府作用,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和感受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通过履行其职能达到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二.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2.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1)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2)工作作风求真务实(3)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 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途径:(1)开

16、设热线电话; (2)设立信访部门; ( 3)推行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4. 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1)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三.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 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2.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3. 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助于加强廉正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

17、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遵守、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4)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我国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5. 行政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四.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

18、剑:政府的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第一: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1)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方法:一靠民主,二靠法制。第二:我国行政监督体系:(1)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2)内部监督:主要由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组成。4.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

19、约和监督的意义:(1)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4. 政府的“阳光工程“(1)含义:我国政府为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一举措称为“阳光工程“。(2)目的: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义: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五. 政府的权威1. 含义: 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2. 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3. 我国政府权威的具体表现:(1)依法行政的政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而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3)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自觉认可和拥护。(4)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有促进作用。4. 政府如何树立权威(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审慎用权、 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总之,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