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7081540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班级: _ 姓名: _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 地形:平原最理想山区河谷平坦的热带高原地区2、 气候:中低纬度沿海地区3、 水(河流):入海口交汇处港口码头起点终点(作用:提供水源;交通运输)4、 矿产:后期衰退转型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具体走向: (地形因素)山区: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沿等高线修筑可开凿隧道比较:在山区,盘山公路成本低,高速公路成本高;平原的公路成本低,山区的公路成本高2、线网密度和分布:我国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原因:东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交通需

2、求量大,线网密度大)3、交通方式:近水水运;陆上公路、铁路海港选址:海岸线曲折的凹岸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泥沙淤积少的岩岸地质稳定三、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温冷暖干湿交替变化2、三个阶段及特点:地质时期(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幅度大);历史时期(气温波动变化幅度小);近代(波动上升)3、近代全球气候变暖根本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被砍伐直接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危害:农业:全球干湿状况变化(高纬增产收益,中纬减产受损)工业人类健康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采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加强国际合作5、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加剧洪涝灾害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盐渍化地下水

3、质变咸、水位上升(海水倒灌)6、 树木年轮:外老内新密集冷干;稀疏暖湿7、 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后退),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冷:雪线下降(前进),海平面下降。四、自然灾害1、条件:自然异常变化造成损害2、分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沙尘暴3、寒潮:(标准: 24h 内下降 10以上,且最低温5以下)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冬半年);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秋末春初。实质时间范围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寒潮快行冷锋冬半年除青藏、云贵高原及两岛外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冻害台风热带气旋夏秋两季东南沿海特大暴雨、强风、风暴潮4、洪涝:自然原因:地形低洼

4、,季风气候,水系支流汇入多;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措施:修建水库;退耕还湖、还林,保护植被;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截弯取直等。5、自然灾害预防:完善* 灾害的预警预报机制旱涝灾害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利工程。五、自然资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定义: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3、水资源:(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组成:狭义:指淡水资源(目前可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分

5、布:(根本原因:降水分布不均)世界上,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我国,时间(季节)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降水年际变化大(修建水库)空间(地区)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跨流域调水)特征: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双重性意义: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临河兴起;现代,生活用水工业(占城市用水80%)农业(用水最多)水能水运水危机:数量上浪费,质量上污染六、人口自然增长(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人口增长模式模式阶段分布问题措施“高高低”原始低增长少数原始群体- - 过渡“高低高”高增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人口压力大计划生育增长下降“三低

6、”低增长广大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接纳移民2、我国:“三低”模式,但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的总数大3、人口金字塔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结构图的判读七、 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1、条件: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持续约1 年以上超越行政界线2、国际人口迁移:新航路开辟 二战前二战后(旧大陆新大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3、国内人口迁移:历史上,“走西口”“闯关东”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知青“上山下乡”,城市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城市4、影响因素:经济(主要因素)政治(战争、国家政策)社会文化(民族歧视、宗教迫害)生态

7、环境(美国老年人口迁往“阳光地带”)婚姻家庭、性别、年龄、学历等5、利害: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解决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大住房、交通、资源、环境的压力迁出地可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造成人才外流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定义最大人口数量; “生存”适宜人口数量; “发展”大小大;警戒值小;适宜值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其中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呈正相关的有:自然环境和资源(首要因素);生产力水平;科技因素;地域的开放程度。呈负相关的

8、有:消费水平九、城市的空间结构1、主要功能区分布特点及规律:分布特点中心商务区(CBD)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筑物密集,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点状和线状分布。(特殊: 大型仓储式超市分布于交通便利的郊外)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住宅区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高级住宅城市外缘,高地从面积、环境、公共配套设施方面考虑低级住宅城市内部,工业区附近工业区多分布于城市外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2、形成原因 经济原因 :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历史原

9、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环境原因:废气:水泥厂、酿造厂、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炼油厂废水: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固体废弃物:发电厂、钢铁厂( 1)距离:占地面积不大而没有污染的工业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在近郊;严重污染而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在远郊。( 2)水源:有废水的工厂应远离水源或远离城市河流上游;以水为原料的工业(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的上游。( 3)风向:单风向:工厂设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区;季风(双风向) :工厂设在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区;多风向:工厂设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

10、分化越明显,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种类越多。十、城市化1、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活动,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 X 100%100%农村人口 /总人口 X 100% 3、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先快后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起步城市化目前所处阶段出现问题发展趋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时间水平速度发达

11、国家早高慢后期阶段城市空心化(中心区衰落)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晚低快加速阶段城市发展不合理郊区城市化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大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4、城市化发展进程先后顺序: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交通、住宅、社会问题。(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6、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英国(90%)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十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 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

12、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特点: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十二、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熟制(耕作制度);光照:影响糖分;降水:南方水田北方旱作。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导或限制性因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季风湿润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因地制宜。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果业、林业、畜牧业。土壤肥沃程度:黑土、紫土、水稻土、黄土、红壤、荒漠土;酸碱度:茶树喜酸,红壤。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扩大市场的服务范围;易腐烂变质的产品对交通依赖程度强(花卉、蔬菜、乳制品)。科技扩大市场的服务范围;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培育良种、开发农业

13、机械、温室大棚、灌溉技术、修建梯田)目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政策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经营方式。地价农业产业化基础提高产品附加值2、 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热量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河套平原地形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立体农业)土壤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交通冬季北方的新鲜蔬菜技术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3、农业区位布局特点:花卉、蔬菜靠近市场、水源,交通便捷处果业、林业丘陵、山地(水果:交通便利处)粮食作物远离城区,地

14、形平坦开阔奶牛厂靠近市场,交通便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农业区位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有利条件分别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利条件从气象灾害和限制性因素分析。例一: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答: 1)有利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城市多,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 不利条件:旱涝灾害频繁(季风气候)。例二:我国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

15、业答: 1)有利条件: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2)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容易发生寒潮灾害。十三、农业地域类型原始迁移农业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原始部落地区“刀耕火种” 、不断迁移,生态破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粮食作物:小麦;豆类:大豆;经济作物:棉花、亚麻、甜菜等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16、自给自足,持续耕种,精耕细作水稻种植业传统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气候: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适合水稻生长;地形土壤: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劳动力: (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美国中部平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自然区位: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黑土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我国东北地区也是商品谷物农业

17、,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牧场放牧业牛羊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自然:气候温和湿润草类茂盛;社会经济:靠近港口,交通方便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市场:牛肉出口到欧洲乳畜业牛奶及其制成品欧洲西部产品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自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坦,利于牧草种植;社会经济:人口密集,经济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现代混合农业种植谷物、放牧牲畜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农场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灵活的生产选择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合理的农事安排有利: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不利:灌溉

18、水源缺乏(东水西调)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地形低洼, 气候高温多雨的区位条件,形成了新颖的混合农业(如桑基鱼塘)十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渍化;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十五、工业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水源、矿产资源2、 社会经济因素:类型主要工业部门成因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原料指向型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工业等原料运输量大或原料容易变质市场指向型家具制造、印

19、刷厂、啤酒、饮料、食品加工、石油加工厂等产品运输量大或不便运输,易变质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皮革、玩具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半导体、高分子合成、激光、航空航天、高级服装厂等技术要求高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炼铝工业等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的工业部门交通指向型: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进口原料出口产品3、环境因素(参考学案P3)【注意】简述某工业的区位优势(做题时从以下选择,划线处可灵活改动):靠近铁矿,原料丰富;靠近煤矿、发电站,动力充足;靠近铁路、公路、河流、港口,水陆交通便利;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传统工业);地处综合性工业基地,市场广阔;位于盛行风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

20、风的郊外或河流下游,污染物对城区影响不大;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可提供高素质人才等。十六、工业地域与工业区1、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生产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工业集聚(共用设施,加强联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取得规模效益)工业地域(自发形成、规划建成;发育程度高的钢铁工业区等、发育程度低的食品工业区等)2、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地区:德国鲁尔区、北美五大湖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等特点:煤、铁资源丰富;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等;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大我国四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区);珠

21、三角工业区(全国最大轻工业区)整治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 优化环境、 拓展交通、 基础设施完善。( 2)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地区:美国硅谷(旧金山)、日本筑波(硅岛) 、北京中关村、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特点:从业人员水平高、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区位条件:环境优美;科技发达(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交通便利(大型机场和高速公路网络);信息网络灵敏、基础设施完善。十七、地域联系1、 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速最慢最快运量最大最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22、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运费最低最高灵活性最强最差交通运输方式选择:运距、运量、运费、时效、货物性质、出行目的2、通信:邮政通信(信件、包裹等)电信通信(电话、传真、网络通信等)3、商业贸易: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十八、环境问题生态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污染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白色、光污染等) 问题原因危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CO2等温室气体 ) 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被砍伐海平面升高全球干湿状况变化工业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植树

23、造林保护植被加强国际合作臭氧层破坏(氟氯烃化合物) 太阳活动制冷设备排出的氟氯烃化合物危害人体健康,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强国际合作禁止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研制新型制冷系统酸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 矿物燃烧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酸化水体,鱼类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腐蚀建筑危害人体健康加强国际合作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发展洁净煤、清洁燃烧技术十九、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1、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2、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24、。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共同性原则:全球性问题需全球合作,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3、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观念: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消费观。社会行为调整:政府、市场(清洁生产)、公众提倡: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绿色消费, 选购环保产品; 珍爱生灵, 万物共存。加强国际合作:21 世纪议程。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特点: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途径:工业清洁生产(能源、生产过程、产品);农业生态农业(桑基鱼塘、立体农业、混合农业、观光农业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