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00996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十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陕西安康期中)194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的电报中说:“在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希望的东西。”乔治凯南的意思是,美国应该()A继续与苏联合作B采取措施遏制苏联C与苏联分道扬镳 D分化社会主义阵营B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乔治凯南不希望美苏间保持合作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唯一同

2、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希望的东西”并结合所学可知,乔治凯南主张对苏联进行遏制,而非分道扬镳,故B项正确,C项错误;1946年社会主义阵营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2(2019广西桂林、贺州高三模拟)下面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政治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制止了局部战争爆发B核竞赛不断激化美苏两国矛盾C经济全球化冲破两极格局僵局D“冷战”造成核恐怖下的平衡D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故A项错误;美苏“冷战”加速核竞争,但彼此互相制衡,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故B项错误;材料是核竞赛下的国际格局,而非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核竞争使美苏形成制衡

3、机制,故D项正确。3(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第一次联考)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制造业产出总额1949年增加13%,1952年则增加3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战后欧洲分裂局面尚未出现B马歇尔计划成功实施C美苏两极格局尚未正式确立D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启B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获得较快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项正确;1949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A项错误;C项不是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排除;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成立,欧

4、洲一体化进程开启,D项不是西欧经济在此之前较快发展的原因,排除。4(2019贵州贵阳模拟)全球通史称:“当美国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C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形成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企图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出现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B项正确。5(2018广东惠州一模)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国

5、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和苏联,以此来抵制西方的援助。这些协定()A导致了“冷战”的兴起B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推动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D促进了东欧经济高速发展C当时“冷战”已经兴起,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材料中苏联“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和苏联”,使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具有封闭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苏联与很多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以抵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这些协定推动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故C项正确;这些贸易协定有利于促进东欧

6、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高速”的说法夸大了这些协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6(2018山东菏泽一模)下面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A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欧的整体实力增强,对外推行

7、独立自主政策,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反目成仇”表述不恰当,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7(2019山西晋中模拟)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促成美、日、西欧平等伙伴关系A题中漫画反映了美国从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和日本在外交上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只

8、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日、欧并没有实现平等伙伴关系,故D项错误。8(2018河南测评)据记载,古巴导弹危机时期,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这反映了美苏两国()A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C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D对峙中寻求妥协的理性D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表现。1962年美苏正值争霸时期,“冷战”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

9、的表现,产生的原因是美苏争霸,绝非展示各自实力而已,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领导人愿意和平谈判,故C项错误,D项正确。9(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日本崛起,欧洲联合发展,西方国家形成经济上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第三世界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的已发展成为地区大国。这反映出当时()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名存实亡C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 D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A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A项正确;苏联、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但仍然主

10、导世界,两极格局并非名存实亡,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故C项错误;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只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没有反映出本质,故D项错误。10(2018河北名校摸底)1974年3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却又在经济与政治上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这反映了当时()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题干材料表明欧美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但

11、不是矛盾尖锐,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它们力图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但美国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D项正确。11(2018安徽芜湖、马鞍山一模)1989年,一名叫沙博夫斯基的东德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错误地发布了一项关于放宽出国旅游限制的草案,误导大批东德人涌向柏林墙,迫使当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不久,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的倒塌()A是沙博夫斯基的失误所致B是北约东扩的结果C标志“冷战”对峙局面结束D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D从“误导大批东德人涌向柏林墙,迫使当局解除前往西

12、柏林的限制”,可知柏林墙的倒塌是当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后出现的,故A项错误;北约东扩是在1991年“冷战”结束后,柏林墙的倒塌是在1989年,故B项错误;“冷战”对峙结束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故C项错误;柏林墙的倒塌,有利于德国统一,故D项正确。12(2019湖北十堰联考)有人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从崛起进程和发展潜力来看,分成3个梯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A可以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B将决定世界政治格局C因发展不平衡而使世界动荡不安D将垄断世界市场贸易A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

13、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故A项正确;发达国家决定世界政治格局,不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世界更稳定,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平衡使世界动荡,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市场贸易,不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列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三,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与他

14、国的合作。第四,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

15、极化、美国化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国际格局观”,根据材料一中“单极加多极世界”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加以概括即可。第(

16、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等信息明确张毅君的观点,然后将其与材料一中亨廷顿的观点进行比较,归纳出相同之处。第(3)问,第一小问“特征”,分析材料三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影响”,根据题中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国际格局观: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欧洲保持良好的合

17、作关系。(12分)(2)相同之处: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4分)(3)特征:“一超多强”(或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9分)14(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

18、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得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实践,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中国或世界具有历史意义

19、的重大事件,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一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等方面进行阐述。答案:示例论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2分)论证: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国际上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再比如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