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964748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幸福里B栋,位于南阳市人民路以东、中州路以南,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现浇,成孔灌注桩,钢筋砼筏板基础。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建筑面积为31184.55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有商业、住宅、地下室为车库、设备用房。建筑长52.9米,宽37.1米,高度80.3米,地下室一层和地下二层层高分别为5.1米和3.6米,一层层高4.2米二三层层高3.6米,四层层高4.2米,五层以上层高2.8米。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四周建筑物密集,施工场地狭窄。 施工现场内无高压线和地下管网经过。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

2、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三、搭设方案 本工程为整体现浇,决定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架支撑,满堂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立杆间距1.0米,扫地杆及纵横杆间距均为1.0米,步距1.8米,立杆下面铺设垫板,另外独立基础间距部分全 部用剪刀撑支设。 四、临时外防护架搭设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生产的需要,本工程四层以下采用临时钢管扣件式外防护架,外架宽1米,步距1.8米,外架距离墙体0.3米。 1、临时悬挑外防护架用48X35的钢管搭设,内排架(

3、满堂架)扫地杆伸出墙外1米,立杆间距1米1.2米之间。 2、凡剪力墙部位搭设双排外防护架,其它部位搭设单排外防护架。 3、外防护架搭设采用一层一防护形式、搭设高度20米,11步架,超出施工作业面1.5米,整个外架用安全网密封。 4、临时外防护架体底部采用密目安全平网挂设,再用竹笆满铺。 5、架体外侧立面设置剪刀撑应由底至顶搭设,中间每道剪刀撑的间距约6跨。 6、外防护架体在第一步架和第三步架采用梅花状形式与内排架体连接。以保证整个外架的稳定性。 后附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2)。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

4、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 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2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 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85米, 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 D=250mm 5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2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4500 150 05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

5、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 1 = 25.0000.5000.400=5.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4000.400(20.500+0.300)/0.300=0.69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2.000)0.3000.400=0.360kN 均布荷载 q = 1.25.000+1.20.693=6.832kN/m 集中荷载 P = 1.40.360=0.504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

6、,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801.80/6 = 21.60cm3; I = 40.001.801.801.80/12 = 19.44cm4; A 计算简图 0.014 弯矩图(kN.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338kN N2=1.378kN N3=0.678kN N4=0.160kN 最大弯矩 M = 0.014kN.m 最大变形 V = 0.0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1410001000/21600=0.64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

7、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28.0/(2400.00018.000)=0.17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0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3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一)梁底方木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378/0.400=3.446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3.450.400.40=0.055kN

8、.m 最大剪力 Q=0.60.4003.446=0.827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3.446=1.516kN 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1)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055106/83333.3=0.66N/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9、值 T=3827/(250100)=0.248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 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2.871400.04/(1009500.004166666.8)=0.013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方木支撑传递力。 0.34kN 1.38kN 0.68kN 0.16kN A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027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

10、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max =0.027kN.m 最大变形 v max =0.01mm 最大支座力 Q max =1.275kN 抗弯计算强度 f=0.03106/5080.0=5.32N/mm 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kN 1.27

11、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408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m) 0.102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max=0.408kN.m 最大变形 v max=1.68mm 最大支座力 Q max=4.164kN 抗弯计算强度 f=0.41106/5080.0=80.3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 c 其中 R c扣件抗滑承载

12、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4.1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4.16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4.500=0.697kN N = 4.164+0.697+0.000=4.862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13、,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5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

14、的长度;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 51.4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25.7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7; 公式(3)的计算结果: = 34.1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15、 k1 1.243 1.185 1.167 1.163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6、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7、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六、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

18、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

19、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