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694671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故称“继发性病因继发性病因”。 概念: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 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者为痰。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者为痰。 (水)饮:清稀者为饮。(水)饮:清稀者为饮。湿聚为水,积水成

2、饮,饮凝成痰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特点:特点: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脏器组织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脏器组织 间隙和疏松部位。间隙和疏松部位。(一)痰饮的概念(一)痰饮的概念分类:分类:痰饮有狭义和广义、有形和无形之分。痰饮有狭义和广义、有形和无形之分。v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又称之为外痰。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又称之为外痰。 v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又称之为内痰。和临床症状,又称之为内痰。 v有形痰饮:有

3、形痰饮: 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v无形之痰:无形之痰: 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无形可证。到实质性的痰饮,无形可证。 (二)痰饮的形成(二)痰饮的形成外感外感风寒风寒饮食饮食不节不节中阳受困中阳受困水湿不运水湿不运七情七情所伤所伤阻遏脾阳阻遏脾阳水湿停聚水湿停聚肝气乘脾肝气乘脾水湿不化水湿不化肺通调涩滞肺通调涩滞脾转输无权脾转输无权肾蒸化失职肾蒸化失职三三焦焦水水道道失失司司水湿或聚水湿或聚而成饮或而成饮或遇火煎熬遇火煎熬为痰为痰痰饮以阳虚阴盛为本痰饮以阳虚阴盛为本证候以本虚标实多

4、见证候以本虚标实多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三)痰饮致病的特点(三)痰饮致病的特点 1 1、阻碍经络气血、阻碍经络气血2 2、阻滞气机、阻滞气机3 3、影响水液代谢、影响水液代谢4 4、易蒙蔽神明、易蒙蔽神明5 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病证复杂,变化多端。1 1、阻碍经络气血、阻碍经络气血流注经络、经络阻滞:流注经络、经络阻滞: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半身不遂痰饮结于局部:痰饮结于局部:2 2、阻滞气机、阻滞气机3.3.影响水液代谢影响水液代谢 v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v痰湿困脾,可致水湿

5、不运;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v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水液停蓄。水液停蓄。4 4、易蒙蔽神明、易蒙蔽神明v痰浊蒙蔽清窍,痰浊蒙蔽清窍,头晕目眩、头晕目眩、 扰乱心神扰乱心神精神不振。精神不振。 v痰浊上犯,痰浊上犯, 神昏谵妄,神昏谵妄, 与风火相合:与风火相合: 癫、狂、痫等。癫、狂、痫等。神志不清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声高有力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癫痫,俗称羊癫痫,俗称羊癫风癫风 5 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病证复杂,变化多端v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外达肌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肤。v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概括起来

6、有咳、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概括起来有咳、喘、悸、眩、呕、滞、肿、痛八大证。喘、悸、眩、呕、滞、肿、痛八大证。v“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多由痰作祟”四饮四饮v痰饮:饮停肠胃痰饮:饮停肠胃v悬饮:饮停胁下悬饮:饮停胁下v溢饮:饮停四肢溢饮:饮停四肢v支饮:饮停胸胁支饮:饮停胸胁(一)瘀血的概念(一)瘀血的概念v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瘀乃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血液停积,不能活动之意。v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所谓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

7、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因素而存在于体内。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的致病因素。v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瘀血与血瘀的区别:瘀血与血瘀的区别:v瘀血:瘀血: 指体内血液不能正常循行所形成的病理指体内血液不能正常循行所形成的病理 产物,能继发新的病变,属于病因学概念。产物,能继发新的病变,属于病因学概念。v 血瘀:血瘀: 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

8、学概念。态,属于病机学概念。(二)瘀血的形成(二)瘀血的形成 凡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凡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1气虚致瘀气虚致瘀 血液正常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和统摄血液正常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和统摄 2气滞致瘀气滞致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气虚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为瘀。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导致血行迟滞而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导致血行迟滞而形成瘀血。形成瘀血。 3 3血寒致瘀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

9、感寒邪,入于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可形成瘀血。运行不畅,可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血热致瘀 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行不畅; 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而成瘀血。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而成瘀血。5津亏致瘀津亏致瘀 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不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不足,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血液粘稠,而足,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血液粘稠,而不能正常在脉内偱行。不能正常在脉内偱行。6血出致瘀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

10、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各种外伤,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内则成瘀血。(三)瘀血致病的特点(三)瘀血致病的特点1.1.易于阻滞气机易于阻滞气机 血为气之母,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血为气之母,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血瘀必兼气滞滞”。 2.2.阻碍血脉运行阻碍血脉运行 瘀血为有形的实邪,无论其瘀滞于脉内,瘀血为有形的实邪,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

11、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3.3.易生险证易生险证瘀血阻滞脏腑,留而不去,变生急证、险证。瘀血阻滞脏腑,留而不去,变生急证、险证。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1.1.疼痛疼痛 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尤甚。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尤甚。 2.2.肿块肿块 体表者可见局部青紫肿胀,体表者可见局部青紫肿胀, 体内者按之质硬、推之不移。体内者按之质硬、推之不移。3.3.出血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4.4.紫绀紫绀 面色、口唇、肌肤、爪甲青紫面色、口唇、肌肤、爪甲青紫 久瘀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

12、甲错久瘀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5.5.舌质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6.6.脉象脉象 细涩、沉弦或结代细涩、沉弦或结代舌有瘀点舌有瘀点皮肤瘀斑皮肤瘀斑肌肤甲错肌肤甲错面色黧黑面色黧黑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一)结石的概念(一)结石的概念(二)结石的形成(二)结石的形成1.1.饮食不当饮食不当 嗜食辛辣

13、炙煿嗜食辛辣炙煿 湿热内生湿热内生2.2.情志内伤情志内伤 暴受惊恐暴受惊恐3.3.肾精亏虚肾精亏虚 虚热煎结虚热煎结4.4.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 蛔虫蛔虫5. 5. 用药不当用药不当用药过量、影响脏腑(肾、膀胱)气化功能用药过量、影响脏腑(肾、膀胱)气化功能化学药物:钙、镁、铋、酸、碱性药类药物化学药物:钙、镁、铋、酸、碱性药类药物6.6.异物积存异物积存7.7.外伤外伤(三)结石的致病特点(三)结石的致病特点1 1多发于空腔性脏器多发于空腔性脏器 肝、胆、肝、胆、胃、肾、膀胱胃、肾、膀胱2.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病程较长,轻重不一形成缓慢;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形成缓慢;部位不同,表现各异3.

14、3.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4.“4.“不通则痛不通则痛”阵发性、或持阵发性、或持续疼痛,甚或绞痛。续疼痛,甚或绞痛。(四)常见结石病证(四)常见结石病证v1.胆石症:胆囊或胆管的结石胆石症:胆囊或胆管的结石v常见症状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黄疸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黄疸v轻者可无明显症状轻者可无明显症状v2.尿石症:尿石症: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v常见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常见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v直径直径2cm的结石不可能通过尿道排出。的结石不可能通过尿道排出。注意!注意!v1.肾结石患者应减少草酸的摄入肾结石患者应减少草酸的摄入v如菠菜、豆类、葡萄、茶叶、桔子、

15、番茄、如菠菜、豆类、葡萄、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土豆、李子、竹笋等 v2.肾结石患者应控制钙的摄入肾结石患者应控制钙的摄入v忌睡前喝牛奶,不盲目补钙忌睡前喝牛奶,不盲目补钙v3.胃结石胃结石 v胃内食物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胃内食物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 v常因空腹或过量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常因空腹或过量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引起v在中医病因学中,除外感病因、内伤在中医病因学中,除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病因和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称为其他病因。v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因素、先天因素等。因素、

16、先天因素等。一、外伤一、外伤(一)外伤的概念(一)外伤的概念v外伤指机械暴力等外力如扑击、跌仆、利外伤指机械暴力等外力如扑击、跌仆、利器等击撞,以及烫伤、烧伤、冻伤等而致器等击撞,以及烫伤、烧伤、冻伤等而致皮肤、肌肉、筋骨损伤的因素。皮肤、肌肉、筋骨损伤的因素。v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化学伤等。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化学伤等。(二)外伤的致病特点(二)外伤的致病特点1.外力损伤外力损伤(枪弹、金刃、跌打等枪弹、金刃、跌打等因机械暴力所引起的损伤因机械暴力所引起的损伤)v轻者为皮肉损伤轻者为皮肉损伤出现局部的疼痛、青出现局部的疼痛、青紫瘀斑、出血肿胀。紫瘀斑、出血肿胀。v重者损伤筋骨

17、内脏重者损伤筋骨内脏关节脱臼、骨折、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甚至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大出血,甚至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病变病变 。2.烧烫伤烧烫伤烧烫伤又称烧烫伤又称“火烧伤火烧伤”、“火疮火疮”等。等。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烫伤为多见。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烫伤为多见。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v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 v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创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

18、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甚至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甚至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3.冻伤:冻伤:v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局部性损伤。v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常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常见。冻伤的程度与温度见。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的时间、部位等和受冻的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程度越重。冻伤一般有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之分冻伤一般有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之分(1)局部性冻伤)局部性冻伤v轻者轻者受冻部位皮肤苍白,局

19、部寒冷麻木,受冻部位皮肤苍白,局部寒冷麻木,继而肿胀,皮色转为紫红,或有结块不甚而继而肿胀,皮色转为紫红,或有结块不甚而皮肤坼裂,自觉灼痛、瘙痒;或有大小不等皮肤坼裂,自觉灼痛、瘙痒;或有大小不等的水泡、血泡,自觉疼痛,感觉不灵敏。如的水泡、血泡,自觉疼痛,感觉不灵敏。如无染毒,则逐渐消肿,结成紫黑色痂皮,不无染毒,则逐渐消肿,结成紫黑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久痂皮脱落而愈。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引引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等,则称为响,出现紫斑、水肿等,则称为“冻冻疮疮”。 v重者重者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

20、失,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失,有大水泡,水泡破后显露出紫红色创面,流有大水泡,水泡破后显露出紫红色创面,流溢滋水,溃烂成疮,甚至肌肤变黑,骨脱筋溢滋水,溃烂成疮,甚至肌肤变黑,骨脱筋连,成为连,成为坏疽坏疽。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 (2)全身性冻伤)全身性冻伤 (冻僵)(冻僵)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凝滞收引。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凝滞收引。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为行作用,则为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

21、神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如不救治,易致死亡。救治,易致死亡。4.4.化学伤化学伤v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直接损伤某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直接损伤v局部可见皮肤粘膜红肿水泡、糜烂局部可见皮肤粘膜红肿水泡、糜烂v全身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昏迷抽全身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昏迷抽搐。搐。强酸强碱,农药、有毒气体、强酸强碱,农药、有毒气体、军用毒剂、生活煤气等军用毒剂、生活煤气等5.电击伤电击伤意外触电事故造成的人体损害意外触电事故造成的人体损害有触电或雷击史有触电或雷击史局部有程度不等的烧伤、血肿局部有程度不等的

22、烧伤、血肿短暂或长久昏迷、或呼吸停止,面短暂或长久昏迷、或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脉搏细微,或惊厥色苍白或青紫,脉搏细微,或惊厥痉挛甚或僵直者。痉挛甚或僵直者。6.6.虫兽伤虫兽伤 v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昆虫、疯狗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昆虫、疯狗咬伤等。轻则局部肿疼、出血,重可咬伤等。轻则局部肿疼、出血,重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或毒邪内陷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或毒邪内陷而死亡而死亡 。v风毒(神经毒):风毒(神经毒):常见银常见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伤口表现以麻木为主,无明伤口表现以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显红肿热痛。全身症状,轻者头晕头全身症状,轻者头晕头

23、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视物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不清、流涎、牙模糊、语言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弱或停止。弱或停止。(1)毒蛇咬伤: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毒蛇咬伤: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v火毒(血循毒):火毒(血循毒):常见蝰蛇、尖吻蝮蛇、常见蝰蛇、尖吻蝮蛇、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疼痛,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至发黑,日久形成疡。全身症状起水泡,甚至发黑,日久形成疡。全身症状见寒战

24、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或内脏出见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或内脏出血,尿血、血,尿血、便血、吐血、衄便血、吐血、衄血,继则出现黄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等,严疸和贫血等,严重中毒死亡。重中毒死亡。v风火毒(混合毒):风火毒(混合毒):如眼镜蛇、大眼镜蛇如眼镜蛇、大眼镜蛇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2 2)昆虫蜇伤)昆虫蜇伤某些虫类可通过毒刺及毒毛或口器刺某些虫类可通过毒刺及毒毛或口器刺吸人体而导致发病,常见的虫蜇伤有蜂蜇吸人体而导致发病,常见的虫蜇伤有蜂蜇伤、蝎蜇伤和蜈蚣咬伤。伤、蝎蜇伤和蜈蚣咬伤。v轻者轻者局部红肿热痛。局部红肿热痛。v重者重者高热

25、、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3 3)疯狗咬伤:)疯狗咬伤:v疯狗咬伤初起仅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疯狗咬伤初起仅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出现烦躁、惶恐不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二、寄生虫二、寄生虫 (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寄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的气血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能损伤脏腑的生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能损伤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理功能

26、,导致疾病的发生。v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v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厥冷等,称之为“蛔厥

27、蛔厥”;v蛲虫病蛲虫病可有肛门瘙痒之苦;可有肛门瘙痒之苦;v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停聚于腹,形成停聚于腹,形成“蛊胀蛊胀”(臌胀臌胀)。)。上述蛔虫、蛲虫、血吸虫等肠道寄上述蛔虫、蛲虫、血吸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等临床特征。腹痛等临床特征。蛲虫病蛲虫病臌胀臌胀(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三、先天致病因素三、先天致病因素又称又称“胎传胎传”,包括胎弱和胎毒。,包括胎弱和胎毒。1胎弱: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胎弱: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胎儿禀赋的强赋不足,气血

28、虚弱的泛称。胎儿禀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父母的体质。弱主要取决于父母的体质。v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腰膝酸软,及五迟、五软、解颅等病证。腰膝酸软,及五迟、五软、解颅等病证。立迟、行迟、语迟、立迟、行迟、语迟、发迟、发迟、 齿迟齿迟 头项软、口软、手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软、足软、肌肉软 胎弱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胎弱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不足。阴阳不足。 胎儿在母体能否正常胎儿在母体能否正常生长发育,除与禀受于父生长发育,除与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有关外,还与母母的精气有关外,还与母体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体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 母体之五脏气血阴阳母体之五脏气血阴阳不足,必然会导致胎儿气不足,必然会导致胎儿气血阴阳的不足,而出现五血阴阳的不足,而出现五脏系统的病变。脏系统的病变。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