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责任是教师永远的承诺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939486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责任是教师永远的承诺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责任是教师永远的承诺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责任是教师永远的承诺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责任是教师永远的承诺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责任,是教师永恒的承诺心理学家指出,所有的爱都由3 个成分组成,即亲密、激情和责任感。其中,亲密包括对一种关系中密切联系和结合的感受,以及对所爱的人的钦佩和给予关怀的愿望。自我暴露和亲密的沟通很重要。斯腾伯格认为, 这一成分在异性之爱、对一个孩子的爱或对一个最好的朋友的爱中, 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在每一种爱的关系中,亲密是共有的核心。激情成分包括在爱情关系中, 是导致强烈情绪的驱动力。在爱情关系中, 身体的吸引力和性也许很突出。然而,其他动机,如给予或得到扶养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可能都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从短期来看,是一个人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从长期来看,这是对维持那种爱的一种承诺。这

2、是爱的关系中最重要的认知成分。在任何一种爱的情感中,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情感。较为典型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喜欢的爱是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责任感的爱,如某些类型的友情。幻想的爱是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的情感,如初恋。空虚的爱是只有责任,没有激情和亲密的体验,如“空有其表”的婚姻。浪漫的爱是只有激情和亲密,没有责任感的情感体验,如婚外情。充满友情的爱是有亲密和责任,没有激情的体验,如长期的婚姻。虚幻的爱是有激情和责任,没有亲密的情感,如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是爱的最终体验,这种爱把亲密、 激情和责任都结合为一体,它可能在一个成人的爱情关系或在父母和子女关系中找到。教师之爱,与人类其他类型

3、的爱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相同之处在于,教师之爱,也应该是三种成分的组合。但区别在于构成教师之爱的具体成分与其他类型的爱有所不同。有激情、有亲密,但没有责任时,仍然称得上是爱情。或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责任,也称得上是爱情。在只有亲密, 没有激情和责任的情况下所体验到的是友情。也就是说,在不涉及责任的情况下,爱情和友情也可以发生。但是,我们也看到,没有责任的爱,只是个人需要的一种满足,是自我体验的一种表达,更多地表现为对对方的要求。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我爱你”时,所表达的,可能只是他自己的需要,或者给对方提出的一个要求。当涉及到长期稳定的关系时,责任总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4、在缺乏亲密和激情的情况下,仅仅是出于责任和承诺,也可能维系婚姻,如“空有其表”的婚姻就是如此。责任之上再加上亲密,就成了长期婚姻的基础。如果责任、亲密和激情结合为一体,那么,这种爱就是一种完美的爱。这种爱,既是美满婚姻的特点,也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特点。因此,长期稳定的关系总是与责任和承诺联系在一起的。在“开篇絮语” 中我们已经看到,责任的主观来源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即对他所爱的人的需要和利益的考虑,其外在来源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一定位置上的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是由社会文化的信仰、规范和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当爱的体验,即激情和亲密,与责任联系在一起时,同样是“我爱你”这样一句话,

5、 所表达的意义就远为丰富,它不仅表达了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且表明了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和将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对他人的幸福的关怀。(一)责任,是教师职业存在的理由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教师承担着特殊的、重要的、 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社会职责,他要把人类世代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继承和传递下去,并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他要用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表着一个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前进方向的价值去引导年轻一代。他担负着人的潜能的开发和人的灵魂的塑造的重任,担负着创造与宣传先进思想的重任。正是由于教师在社会中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职能

6、, 具有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师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而存在。如果教师的职责和功能是其他人,如朋友、亲人或配偶所能替代的,那么,教师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此,责任,是教师职业存在的理由。这也正是教师之爱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根本区别。父母之爱,可能是爱的各种成分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一种完美的爱,但是,只有亲密和激情、没有责任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如,溺爱。异性之间,没有责任,只有激情和亲密或其中之一时,也会发生爱情。然而,一个教师,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有社会责任,没有情感投入的教师,可能不是一个好教师,但是,不能承担责任,则不能成为一个教师。责任,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的“底线”。

7、(二)爱与责任相结合,是教师之爱的根本如果根据前面所述的3 种成分来分析的话, 当一个教师对工作有责任,没有情感投入时,他可能缺乏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工作中容易产生更高的焦虑和精神的压力,但是,在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的条件下,他可能仍然在理性支配下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对任何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但缺乏情感投入的生动描述。相反,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情感投入就失去了意义。在实践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母爱。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之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教师之爱,首先是责任,没有责任,教师之爱就失去了意义。母爱中,如果责任与情感

8、融为一体,那就是一种完美的爱;如果只有情感投入,没有责任时,仍然称得上是母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 首先是责任, 是要承担其他人,包括父母在内, 都不可替代的责任。如果没有责任,教师之爱就成为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替代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教师之爱,特别涉及到爱国、爱教、爱学校、爱学生时,更多地以高级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决定一个教师的爱的社会性需要,主要是教师对他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因此,如果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是由于子女传递着父母的遗传因子,或者是由于在抚养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情感依恋的话,那么,教师对他所从事的职业的爱,或者对他的工作环境如学校、工作对象如学生的爱,则产生于他对他所承担

9、的角色的认同及对于处于这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应该”有的情感的认同,是由于自己认为“应该爱”,才培养起了爱。总而言之,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只有情感投入而没有责任时,虽然不完善,但仍然能够成立; 当情感投入和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时,这些情感就是完美的情感。对教师而言,没有责任, 教师之爱就不能成立;只有责任而没有情感投入时,教师的社会作用虽然受到影响,但仍然能够成立;能够把责任和情感投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师就是完善的教师。如果说爱是为我们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提供了动力,那么,责任感和义务感就为我们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提供了持久的约束力和理性的基础。只有情感, 没有责任和义务的爱是自私的爱,是完全以个人需要的

10、满足为基础的爱;当然,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情感时,我们为他人付出的努力会引起我们内心的痛苦,当我们的行为只能依靠外在的动机来支配时,我们也就不会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外在的约束力很强时,我们可能表现出“尽职尽责”,然而当外在的约束力减弱时,我们就会逃避,甚至放弃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没有情感,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内在的动力;没有责任和义务, 情感推动的行为就没有持久性和可预见性。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教师的行为才有持久的动力和必要的约束力,并产生实际的、 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教师之爱的根本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11、 页(三)理念、知识、能力,是承担责任、付出爱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爱一个人,并且承担了责任和义务,我们的爱能否为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幸福,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 我们对他关怀的程度深受自己的认识水平的影响。当人的许多需要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之前,我们可能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来猜度他人的需要,或者根据自己不需要什么,来判断他人不需要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 自己不需要的, 可能也是他人所不需要的。我们能够给予我们所爱的人以什么样的关怀, 也受到我们所处时代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极度贫困的条件下,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是我们对他人的最大的关怀;当经济

12、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水平,以至于基本生活条件已经不再成为生活的负担时,我们才有可能更多地关心他人的各种各样的如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另外一个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观。当把人看作是神的奴隶,把肉体看作是精神的桎梏时,对人自身的需要的关注是次要的,对人的最大的关怀是压抑各种欲望,使自己服从于神的要求。当“以人为本”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人自身的需要才有可能受到关注。当然,我们能够给予自己所爱的人以什么样的关怀,以什么方式去关怀,也直接受到我们的能力的影响。当我们自身知识极为贫乏时,我们很难给我们所爱的人以有意义的指导; 当我们自身生活在贫困之中时,我们所能给予他人的实际帮助也可能极为有限。所以,理念、知识

13、、能力是承担责任、付出爱的必要条件。三 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德问题也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这首先是教育的 “本性” 所决定的。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是育人的首要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首” ,准确地概括了教育的特性。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教师的道德受到关注就成为必然。其次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教师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的要求, 教师如何重建自己的道德品质,就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三是教育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教师道德相联系。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是认识、 理解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

14、题时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师道德水平,是解决实践中面临的许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第四是道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道德建设的探讨是一个常新的主题。在师德问题的探讨中,理论研究者之间、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业内和业外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分歧与冲突。教育领域中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等等方面的冲突几乎都可以在师德问题的探讨中反映出来。这种冲突在目前条件下更加激烈。如何寻求和解, 是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冲突理论研究者、业外人士,倾向于用理想化、抽象化的道德去要求教师,业内人士、实践者们倾向于分析教师所面对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理论和实践要求之间的

15、冲突和困境。一位署名“博笑” 的作者在青岛新闻网上发表一篇题为教师们真的都有病吗普通教师的真实生存状况的文章中尖刻、但不无道理地揭示了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之间的冲突:那些在书斋里闭门造车的教育专家们高喊和学生交朋友,关爱每个学生, 那么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话: 请去我朋友的学校做一个月班主任,前提是别告诉那里的任何人你是什么什么专家; 假如他仍旧坚持他的说法,我就彻底的心服口服原来是我等微末小人道行不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的缘故。一篇署名 “哈密瓜” 的作者在一篇题为教师的委屈: 我付出了爱, 为什么会受到

16、伤害的文章中用激烈的言辞指出了这种冲突:曾经有过一句典型的谬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这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可以换成“没有不会教学的教师,只有不会管理的校长” ; “没有不会管理的校长,只有不会工作的局长” ; “没有不会工作的局长,只有不会的市长” 。但恰恰是这些歪理却把我们的教师带进了追求完美的痛苦之门,这种毫无人文关怀的说法却被有些领导当成经典随时在伤害我们教师的脆弱善良的心。可见,理想化的要求和现实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冲突是多么激烈,而导致这种冲突的根本点是在于某些概念的使用条件和语境。当一个在第一线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自己说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时

17、, 他所表达的是用以自律的信仰和规则,他所强调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对寻求解决“学”与“教”这一对矛盾的基本途径的看法。 如果这一陈述所反映的是他个人的真实信仰,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是一个高尚的教师。正是这样一种内在信仰,可能推动他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 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换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表达的,是教师自己对他们在教育中“应该”具有的地位,“应该”发挥的作用的看法,它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应该”的状态。只有把它当作一种价值观来使用,当作一种自我激励的格言来看待时,这句话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把一种反映价值观的东西当作“事实”或“原

18、理”、 “规律”来使用,用以解释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当作解释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理论依据”时,一种有意义的价值观就会变成荒谬的断言。如果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作真理或事实、 原理来使用的话,进一步的推论就会得出荒唐的结论来。即使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也不会做出如此武断的断言。人们经常引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一段话来说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在自己的环境中抚养他们,并给予很好的训练,我保证将其中任何一个按我的意愿培养成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 艺术家、 商业总裁, 或乞丐、 贼,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倾向、能力、禀性、民族如何。”请注意,即使华生

19、在说明他的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观点时,也加上了几个限条件。首先,必须是 “健全的婴儿” ,其次,要“在自己的环境中抚养他们”,第三,要“给予很好的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一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在他们自己的环境中成长到了一定阶段的个体, 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及知识基础、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等等智力的和非智力的因素。而且,每个学生所接受的,不是某一个教师的影响,而是整个学校中的教师群体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不能不受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的、家庭的影响。对于那些人们用以解释自己的事情成败的原因,也不能作为解释一般人们的事情的成败的原因,更不能用作制定规范的依据。如牛顿说他看到苹果落到地

20、上才想到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我们根据这一解释来把看苹果落地作为对学生进行物理学训练的必修课,那就十分荒唐了。同样的, 那些反映某些价值观及用以自我激励的论断,也不能作为解释因果关系和制定规范、规则的依据。一个优秀的教师说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时,所表达的是他的一种价值观念,是他用以自我激励的一种格言,并不是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原因的解释。如果我们根据这一断言解释学生的学习,其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会受到怀疑。如果根据这一断言来制定学校管理的规则,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荒唐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明确地意识到,道德的根本作用在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评价。道德,只有成为支配个体行为的

21、一种内在准则时,它的社会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 当一个人用他自己所掌握、所理解、所信仰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准则约束、指导自己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行为时,他的行为是道德的。反之,当一个人以维护某种道德规则或道德观念为幌子,限制他人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就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这也是在历史上一切伪善者的根本特点。站在教师的位置上,一个教师可以用“安于清贫”或“淡泊名利”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把它作为献身教育的内在准则。但是,站在管理者的社会位置上看,我们不能把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当作逃避社会、管理者所承担

22、的为教师创造必要条件的责任的一种手段和借口。例如, 在拖欠教师工资10 个月后要求被拖欠工资的教师们“安于清贫”,要“淡泊名利”显然是虚伪的。 这种做法只能导致人们对“道德” 本身的神圣性的怀疑,加速社会道德的沦丧。当然, 站在教师的位置上,也不能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教师实现其职业理想的因素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二)规则与使用条件之间的冲突师德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与其他社会规范一样,道德规则的使用是有条件的,既依赖于特定的情境, 也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有意义的规则可能会失去合理性。最常用的例子是说谎。说谎在各种文化中都被看作是不诚实的行为,违背了一般文

23、化中的道德。但在有些情境中它是被允许的,或者是符合期望的。例如,一个人为了鼓起生活的勇气,或在战争中把敌人领进围击区都是被允许的。科学家常向被试者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而谎称另一个目的,父母要向孩子隐瞒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细节,医生常用假话来安慰垂危的病人,这都说明道德规则的使用因情境而变化。然而, 师德的探讨中,人们经常离开特定的情境与文化背景去谈道德规则。例如, 尊重学生,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在批评或评价学生中,使用语言不当可能给学生造成伤害,为此许多地方制定教师“禁忌语”。允许做什么或不允许做什么是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 不管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经验来看,教师用以批评和评价学生的任何

24、用语最终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用语本身,而深受使用情境、师生关系、学生个体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表扬和批评用语为例。一个能力较高、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学生,在完成了比较容易的任务后受到表扬时,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表扬说: “你真行!”或者说“你太棒了! ”这实际上暗示出教师对他的能力的低估,因而会降低他的自尊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反, 这样的学生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失败时,严厉的批评既表达了对他应付出的努力的要求,也暗示了批评者对他的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说“你太让我失望了!”实际上暗示着“我对你有较高的期望”,因而,具有提高、增强动机的作用。 当学生在

25、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取得成功时,表扬表明了对他付出的努力和对他所具有的才能的同时肯定,所以, 能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不幸的是,许多规则制定者们经常在缺乏对各种教育措施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情境的科学理解的条件下制定出一些规则来。据报道,许多城市有关部门都热衷于制定教师“禁忌语”,并规定: “今后凡是在与学生沟通中说这 10 条禁忌用语的教师将受到严肃惩罚。”其中某市制定的10 条禁忌语中有一条就是“你真让我失望。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一用语究竟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的自尊心,并不在于用语本身,而在于使用的具体情境。(三)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26、社会对教师道德一直具有极高的要求。“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欲为经师,先为人师” ,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以身作则” , “为人师表”等等格言都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映了社会对教师道德的高标准的要求。在近年来对新时期教师道德的探讨中,人们把教师道德又提高到了“超越一般职业道德,从而具有全局性、超前性、导向性、示范性”的高度。如果我们对关于教师道德的探讨做一较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 对于教师道德, 不管提到什么样的高度,都不承担受批评的风险。但是,这也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

27、道德就是人类一般的道德,因而也就无法对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做出区分。与任何其他社会规范一样,道德规则是由特定的文化根据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制定的,超越社会位置的道德要求由于无法被处于这一位置上的所有人达到,因此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不管我们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如何强调,教师这一职业至少从目前世界各国看, 还没有取得高于社会中其他一切职业的地位。因此, 不对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加以区分,合理的职业道德规范就难以建立起来。对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不加区分,产生的实际影响是,可以互相代替, 这会引起许多问题。例如,我见到某学校有一位教师,十分重视社会公德: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倡导爱护环

28、境, 身体力行。 但是从不认真备课,上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她担任的是语文课,不管课文内容是什么,她的话题都一样:助人的意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己所做的公益事业等等。 从公德看,她的确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但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她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吗?(四)寻找和解与对话的共同点种种冲突反映了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正是不同的角度,才为我们客观地看待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观点与材料。从这个意义上看,冲突是必要的、有益的。虽然有冲突,但共同点是存在的。那就是对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新型的、与新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教师职业道德,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促进新课

29、程的实施提供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规范的规则。任何社会,都有道德的理想,没有理想,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但是,任何理想的追求,都必须付诸行动,这就需要对实际社会条件和环境限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约束力的规则。因此,我们谈师德,就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特点。不能空洞地去说教,或者想当然地、不切实际地“超越”教师的社会位置,用“高大全”来要求教师。 完全脱离现实文化的理想化的要求,听起来是感人的、高尚的, 但其实质内容是空洞的、虚伪的。我们谈师德,也不要把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训教师,而是要把自己放在最普通的教师之中,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谈。当然,我们更不能把它作为标榜自己的一种手段,或者用当前流行的话语去“作秀”。如果说我们要表白什么,那么,我们是要为教师这一群体来表白。职业道德观念和准则存在于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体现在每个教师的行为举止之中,我们相信,只有教师, 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师德,才最有权利说师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