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午中日战争.ppt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6927820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甲午中日战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4甲午中日战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甲午中日战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甲午中日战争.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李京荣主讲:李京荣I. 教材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II.教学教学目标和要求目标和要求III.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IV.教法学法教法学法V.教学教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分。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索主线索。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甲午中日战

2、争是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甲午中日战争是其转折点,此后,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其转折点,此后,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基础知识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的签订及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军战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军战败的原因,。2.通过通过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和和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2.通过对战争的过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战争的过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清政府的

3、腐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无能和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的重要原因;广大爱国官兵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广大爱国官兵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爱国主义精神。主义精神。三、思想教育目标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侵略战争,结果使中国社会,结果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教学重

4、点、难点及理由教学重点、难点及理由: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本节课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第一个重点。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蓄谋侵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略中国的必然结果。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签订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既是重点既是重点又难点又难点。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继的签订是继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分割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不平等条约,反映

5、了帝国主义分割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了一个标志着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半殖民化的程度。对其影响的分析,既要求史论结合,又的程度。对其影响的分析,既要求史论结合,又有较高的理论要求。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四)教法学法(四)教法学法一、教法一、教法讲授法讲授法比较法比较法图示法图示法问题法问题法提示法提示法二、学法二、学法一、一、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让学生回答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以及最近中日两国有何摩擦规模的侵略战争以及最近中日两

6、国有何摩擦(2)(3)(4)(2)过程过程1.运用图示法和提示法,在屏幕上运用图示法和提示法,在屏幕上显示地显示地图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五次战役战场的变化,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五次战役战场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天津天津大沽口大沽口威海卫威海卫荣成荣成荣成湾荣成湾成山角成山角奉天奉天 辽阳辽阳牛庄牛庄营口营口花园口花园口九连城九连城安州安州平壤平壤元山元山汉城汉城仁川仁川牙山牙山成欢驿成欢驿岫岩岫岩旅顺旅顺山海关山海关黄河黄河中中国国朝朝鲜鲜丰岛丰岛1894.7.251894.7.251894.9.171894.9.171895.1-21895.1-21894.9.15

7、1894.9.151894.9.17清军进军路线清军进军路线清军撤退路线清军撤退路线日军进攻路线日军进攻路线主要战役时主要战役时间、地点间、地点鸭绿江鸭绿江黄海黄海渤海渤海(2)过程过程1.运用图示法和提示法,在屏幕上显示地运用图示法和提示法,在屏幕上显示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五次战役战场的变化,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五次战役战场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2.讲到黄海战役时,用多媒体显示讲到黄海战役时,用多媒体显示中日舰中日舰队实力对比图队实力对比图和播放一段和播放一段甲午风云甲午风云片断,片断,来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和提高教学效果。来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8、3)结果结果1.应用提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应用提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能力。2.进一步说明了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关系,由学生讨论并回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由学生讨论并回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895年年4月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文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时的情形。时的情形。(4)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的重难点(4)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的重难点1.采用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条分析采用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条分析马马关

9、条约关条约的危害的危害。特别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要让。特别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要让学生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同时引导学生把学学生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台湾大选、台独势力以及钓鱼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台湾大选、台独势力以及钓鱼台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一来提高学生学台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一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2.运用比较法:由学生完成运用比较法:由学生完成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和和南京条南京条约约比较框架图比较框架图,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10、形成正确的知识结,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和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比较图比较图条约条约割地割地赔款赔款通商通商口岸口岸其他其他南京南京条约条约马关马关条约条约三、巩固总结三、巩固总结运用图示法,显示运用图示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本节知识结构,对本节所,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学内容加以巩固。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背景日本蓄意发动战争日本蓄意发动战争“大陆政策大陆政策”西方列强的支持西方列强的支持 有利条件有利条件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东学党起义直

11、接契机直接契机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战争的爆战争的爆发及经过发及经过爆发:爆发:1894.7丰岛海战丰岛海战经过经过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894.7-1894.9)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894.10-1895.4)辽东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战争的结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果和影响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的签订四、练习反馈四、练习反馈步骤一:紧贴高考,限时训练与本节相关的历年步骤一:紧贴高考,限时训练与本节相关的历年高考题;高考题;步骤二:做思考题(战争的教训和启示),巩固步骤二:做思考题(战争的教训和启示),巩固重点,拓展思维。重点,拓展思维。

12、2002年年广东高考题:广东高考题:1、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的是(A)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D、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2002年年广东高考题:广东高考题:2、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B)A、为日本所独享、为日本所

13、独享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为欧美列强所共享C俄法德不得享有俄法德不得享有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五、课外延伸五、课外延伸 学生写小论文,学生写小论文,台湾历史的沿革台湾历史的沿革和和两次中两次中日战争比较日战争比较,可将所学到的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可将所学到的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水平,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谢谢!谢谢!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想一想想一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甲午中日战争

14、中国惨败。结合战争中的史实,败。结合战争中的史实,想一想中国屡遭失败的原想一想中国屡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因有哪些?材料阅读:材料阅读: 材料一:材料一:“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摘自佐田自茅摘自佐田自茅征韩论征韩论材料二:材料二:1887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征讨清国策,即侵,即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奉行略中国的战争计划。

15、奉行“国之兴废,在于兵力国之兴废,在于兵力”的原则,积极的原则,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扩军备战。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并把朝鲜、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军事地图也都绘画了。为此,日并把朝鲜、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军事地图也都绘画了。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结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结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蓄谋发动;西方列强纵容;日本蓄谋发动;西方列强纵容;清政府寄于调停;清政府寄于调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