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会考试题.ppt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6911346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会考试题.ppt(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201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_ _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笑靥(y) 朱拓(t) 间或(jin) 桀骜不逊(o)B湮没(zhn) 租赁(ln) 浸渍(z) 殒身不恤(xu)C炮烙(po) 蹙缩(c) 畏葸(x) 莘莘学子(shn)D俨然(yn) 执拗(ni) 诘问(ji) 不孚众望(f)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 迤逦 蔬朗 安然无恙B伶俐 菲薄 滑稽 哀声叹气C赎罪 滋养 酣畅 司空见惯D篇副 屋檐 谦和 字斟句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动

2、物们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 执己见,众说纷纭。B人类就像自鸣得意的在池中游动的鲤鱼。像鲤鱼一样,人类自己也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自己熟悉可见的东西。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四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草料场的那间破草厅,被风吹撼,摇振得动。D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国别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罗贯中 中国C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俄国D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美国5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富

3、于想象,又要勇于怀疑。 。宇宙神奥非凡,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 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 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 A B C D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题。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

4、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打算提出

5、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

6、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节选自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6对第四段的说明方法和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运用了类比说明。B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运用的是举例说明C“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

7、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是在举例说明中作比较D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根本没有相通之处。 7下列对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B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C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运用的完全相同的建筑手法。D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8、” 就如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写出各自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些文学作品都表达大致相同的情感,为了解决基本相同的问题。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也不是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D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

9、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10、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 假:利用C锲而不舍 锲:雕刻 D而绝江河 绝:断绝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

11、,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2)故不

12、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每空2分,共4分)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1)首联除了扣题春字,还暗示作者居住之处 的特点。(2)颈联运用 、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15、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共8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少无适俗韵, 。误落尘网中, 。 归园田居采之欲遗谁? _。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13、, 。 兰亭集序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619题(14分) 灯影书香灯影书香 佚名许寿裳在一篇记述鲁迅居京生活的文字里,提到西三条胡同寓所的壁上,挂有一副乔大壮所书的集骚句对联,文云:“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他说这是鲁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时努力,用以自励之意”。这对联挂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鲁迅那样的人挂起来才能名副其实,如果让我辈来用,就不免僭妄了。 多年前,我也动过一回心念,拟请能写好字的朋友给我写一副对联。当时选定的联语是这么说的:“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这好像是陆剑南的诗句吧?但那意境的确完全符合自己当时的生活趣味。斗室中,书刊杂乱,上下堆积。每到天黑,就埋头书堆,对着

14、不怎样明亮的灯光,常常一泡就泡到了深夜里。要说一灯如豆。当然是极其夸张的,但由于夜深了,灯色也深了,日间浮动的心境,至此也显得分外的深沉。临案读书,那灯豆的情味,拟之红豆的惹人相思,恐怕也不为过。就这样,自己觉得个中天地异常的广阔,毫无遗憾地安于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 后来呢,虽然终于给现实轰了出来,不再困守于昔日的书堆了,但对那深灯之下,一卷在手的情思,仿佛总还有点“剪不断”的余绪似的。 本来,只要还有时间的余裕,广读点书也是好事。问题在对书籍必须知所取舍。黄山谷云:“擘书覆瓿,裂史黏窗,谁不惜之?”我看未必尽然,天下有许多坏书、劣史,擘以覆瓿,裂以黏窗,可惜的是在瓿在窗,而不在书在史。因为它

15、其实是玷污了瓿,亵渎了窗的。至于如赵季仁所持的平生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只要他对“好”字的字义下得允当,则陈眉公所称“读书者当作此观”云云,也还是可加首肯的。 正因为世界上好书甚多,读之难尽,而劳生有涯,便觉得有时偷得一时半刻,局促在斗室之中,埋头于深灯底下,那种乐趣是无穷的,那种辛劳也是值得的。注“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出自离骚。“崦嵫”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山,“鹈鹕”即杜鹃,鸣时百花皆谢,这两句诗有抓紧时光,及时努力之意。1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分) 只要他对“好”字的字义下得允当,则陈眉公所称“读书者当作此观”云云,也还是可首肯的。解释

16、:17文章开头为什么从鲁迅书房的一副对联写起?(分)18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喜欢挑灯夜读?(4分)19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主张“对书籍必须知所取舍”?(4分)20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的诗歌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_ _21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2个,用2030字概括他的某一显著特点。(6分) 宝玉 桑迪亚哥 林冲 苏轼 杜甫 李白22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著名作家龙应台对她的儿子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你赞同她的说法吗?请以“独行”为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