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61552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什么是PCR技术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也无理性的认识,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来,是教师上这节课的重要目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从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及学法等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建构主义

2、的教学方法,充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先建立知识框架,在教师情景创设的引导下,通过介绍PCR是一种在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并说明这一技术在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研究、基因克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然后再说明本课题的目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理解PCR的原理;第二是过程与方法,体验PCR这一常规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能力,以及初步学会实验设计的思路;第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PCR的应用,要求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发现问题,发表见解,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3、并感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学法设计:让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用书本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来转化为自己设计实验的依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的有关DNA在细胞内复制的知识,了解DNA双链的方向,区分DNA的3端和5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考虑我们在体外进行DNA的复制需要创造哪些条件及原料、酶等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学生清楚了参与PCR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对于PCR反应过程的教学难度和重点就可以逐一突破了,每一轮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变性、复性、延伸,每一步骤的作用

4、也就迎刃而解了。如为什么至少需要两种引物、为什么需要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子链延伸的方向为什么从引物的3端延伸等等这些问题。上完这节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令人满意的,在某些方面还达到了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借鉴。教学重点:PCR的原理和PCR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PCR的原理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视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现代生物技术中,DNA技术可谓是尖端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基因检测、古生物鉴定等都离不开对DNA分子碱基序列的分析。而分析DNA碱基序列,就需要一定量的DNA片段。怎样迅速获得足够量的DNA片段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学习DN

5、A分子的扩增技术PCR技术。(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与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类似:(1) 细胞内DNA复制条件分析:条件组分作用模板DNA的两条单链提供复制的模板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DNA子链的原料酶解旋酶DNA聚合酶打开DNA双螺旋催化合成DNA子链能量ATP为解螺旋和合成子链供能引物RNA为DNA聚合酶提供合成的3端起点(2) 细胞内DNA复制过程1)DNA的反向平行结构:(结合投影图)核苷酸分子的结构与方向性:(分子结构模式图)由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长链:(模式图,体现方向性)。DNA双螺旋结构的反向平行结构:2)DNA的复制过程:解旋:

6、解旋酶、ATP,DNA两条链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引物结合:在DNA单链3端与DNA反向配对结合,确保引物3端与DNA单链准确配对。DNA聚合酶结合:子链合成: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将配对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后续加工:DNA聚合酶I将引物切去,并合成空缺处的DNA单链,再由DNA连接酶将不连续的DNA子链连接起来(半不连续合成。先导链,滞后链)子链合成特点:不能从头合成;合成方向为“53合成”。感悟生命的神秘:DNA聚合酶不但能够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还具有校对功能。它在每引入一个核苷酸后都要复查一次,只有碱基配对无误后才能继续往下聚合,它不能从头合成。RNA聚合酶没有校对功能,因

7、此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而是从头合成的,它的错配可能性较大,在RNA引物完成功能后即被DNA聚合酶I删去,代之以高保真的DNA链。思考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有哪些?DNA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碱基互补配对;DNA聚合酶的复查功能。思考细胞内哪些物质是从头合成的?RNA合成、蛋白质合成。(3) DNA分子复制的人工控制解开螺旋:在80100时,DNA双螺旋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称为变性。恢复螺旋:在50左右时,两条DNA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称为复性。复制条件: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引物。反应场所:PCR仪(自动温度周期性调节)。思考缓冲液相当细胞

8、内的什么成分?(核基质)(4) PCR的反应过程变性:在95时DNA解旋复性:在50时引物与DNA单链结合延伸:在72时合成DNA子链(两个引物间的序列)2实验操作21PCR反应体系: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RNA引物,水22实验操作步骤23按照PCR反应体系配方配制反应液;(2)将PCR反应体系50L用微量移液器转移到微量离心管(0.5mL)中;(3)将微量离心管放到PCR仪中;(4)设置PCR仪的工作参数。(5)DNA在PCR仪中大量扩增。24水浴法:将微型离心管依次在95、55、72的恒温水浴锅中循环处理相应时间。3实验注意事项31避免外源DNA污

9、染:所用仪器、缓冲液、蒸馏水等使用前高压灭菌。32缓冲液和酶分装成小份,20低温保存。33每添加一种反应成分,更换一个移液器的枪头。34混匀后离心处理,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4结果分析与评价:41反应液稀释:取2LPCR反应液,添加98L蒸馏水;2分光光度计调零:将100L蒸馏水添加到比色杯中,在260nm处将分光光度计调整读数为零。42将100L反应稀释液倒入比色杯中,测定在260nm处的光吸收值。43计算:DNA含量50光吸收值稀释倍数(三)课堂总结、点评(四)实例探究例1在()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A.1020B.80100C.2030D.4060解析:蛋白质大多不能忍

10、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答案:B例2关于DNA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B.DNA复制不需要引物C.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D.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引物的3端即复制方向由3端向5端延伸;由于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子链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的,其合成方向是从子链5端向3端延伸。答案:C(五)综合应用例3下列有关PCR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酶促反应 B.引物

11、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 C.扩增产量按y(1X)n D.扩增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E.扩增对象是DNA序列解析: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理,在引物的作用下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短时间内迅速复制上百万份的DNA拷贝,其扩增产量为y(1X)n,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因此答案选D。(六)课后探究1、PCR与生物体DNA复制有何区别?2、如果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只收集到一根毛发,但它所含的遗传信息太少,该怎么办呢?(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1、只要教师充分创设问题情景,不管学

12、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觉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开始我就创设情景:PCR技术在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研究、基因克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假如我们发现或得到了一点儿蛛丝马迹的样品,如何解决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利用DNA在细胞内复制的知识,请大家设计一个思路,如何在短时间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这个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大家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2、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只要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学生普遍都能接受,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讲完PCR反应后,请同学总结这节课学习的收获时,大

13、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不仅学到了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3、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必须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贯彻和培养。这节课中学生能充分开动脑筋,根据前面提供的思路,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法,虽不完善,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是得到了锻炼。让学生设计体外复制DNA的实验虽不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所要求的目标,但我在教学中还是加入了这部分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自己动脑设计了,才会知道PCR仪是一个什么东东,也有利于对PCR反应过程的理解。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我也感到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练,有些地方显得重复和罗嗦;其次是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在学生还没有考虑成熟,就急于抛出问题的答案或是解决办法;第三是多媒体课件中关于目的基因片段(位于DNA链的中间位置)的扩增的视频中复性、延伸的温度跟课本有出入,内容对于B班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所以课件运用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着力改进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