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84500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同步检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辛亥革命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口,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中华民国有名无实传统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的需要A. B. C. D.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

2、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粮票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产物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础上的C.粮票的长期实行充分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D.粮票的取消意味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4、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的人看时间,先向外伸胳膊露出手表,然后翻手腕,最后才是看手表指针,形成经典的看表三部曲;现在看时间,只须低头看一下手表即可,再没了经典三部曲。这反映出新时期()A.人们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B.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C.人们的虚荣心较以前减少 D.手表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5、下表反映了 19091919年中

3、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时间事件1909年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1912年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1917年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1919年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I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6、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

4、的冲击B.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C.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D.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7、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B.C.D.8、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A.B.C.D.9、有

5、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C.信息的便捷方便了人们感情的交流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10、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11、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

6、个布告栏;通过了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cctv。可见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12、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农村的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这主张意在( )A.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B.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13、阅读下列材料,回

7、答问题。材料一 胡瑗,北宋学者,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1035年被范仲淹任命为苏州郡学教授,后在苏、湖二地办学。他在学堂中实行“分斋法”,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庆历四年(1044年)朝廷建太学于京师,派人“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此后,其治学理论及经验编为学政条约一卷,供各地教育参考。 摘编自北宋教育 材料二 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其中部分规定如下:(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

8、)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17年初,由史密斯和休士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即史密斯一休士法案。其内容如下:第一,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方面,强调联邦政府的责任,认为采取新的和必要的服务性措施促进各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第二,在经费的投入方面,每个州都应当为职业教育提供经费,其数额与联邦政府补助费相等。第三,在

9、公立学校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课程,使普通中学具有升学和就业双重功能。 戴本博和王天一外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斋法”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政府教育改革的侧重点。(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史密斯一休士法案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可供我国教育改革借鉴?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

10、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肖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

1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综合以上全部材料,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D 2.B 3.C 4.A 5.D 6.D 7.C 8.B 9.B 10.D 11.A 12.B 13.(1)特点:因材施教。 作用:有利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为各地教育起了示范作用;(2)地方有较大自主权;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 3.主要内容: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中学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双重功能。经验:因材施教;经世致用;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14.(1)扬气: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