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3907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潍坊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15O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第 I 卷(必做,共 140 分)注意事项:1 第 I 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Z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13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

2、”“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据此可知,宋代A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 各级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C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14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 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上述状况开始于A 秦朝 B 汉代 C 宋元 D 明清15 丝绸之路指从古代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新航路则是在15一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二者同属于A 文明交汇

3、之路 B 商贸互惠之路 C 友好交往之路 D 殖民扩张之路16 有人认为:孙行者固然要受金箍儿咒的拘束,而唐僧如何应用金箍儿咒,似亦有拘束之必要 ,这是西游记的漏洞,其实就是吾国政治的漏洞。“漏洞”指的是A 贵族等级分明 B 官员素质低下 C 权力缺乏制衡 D 自由受到束绷17 . 17年时,英国120 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上述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A 贵任内阁制确立 B 两党制度的形成 C 工业革命的开始 D 议会改革的实施18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

4、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19. “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上述观点应属于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激进派20.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

5、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上述主张应出自A 国民大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B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2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 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体制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22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温州形成了“家家办工厂,人人摆地摊,谁也不靠谁,自己当老板”的局面。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 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迅速展开C 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23. 19

6、84 年尼克松在真正的和平中鼓动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民、社会同我们相接触。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上述主张意在说明A 战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B 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 美国应放弃与苏联对峙 D 美国应调整霸权政策第卷(必做 140 分选做 20 分,共 160 分)【必做部分】38. ( 24 分)狭义上的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我国历史

7、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当时有所谓“楚材晋用”“晋材秦用”就是其明显体现。因此,有些论者认为:“从一定意义说,一部战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才竞争、人才流动、人才成致的历史。”江广新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 l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6 分)材料二 作为人才选拔制度,所依据的是个人的能力学养。选拔的时象有了最大限度的扩展,不管是大性还是庶族,要想有好的前途,就必须到城市求学应试。一旦入仕,便在城市里居住下来,乡村世家大族由于上层优秀分子不断被吸引到城市而实力大减,国家对乡村的控制由于士族势力的削弱而日益增强。韩界科

8、举制与唐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2 )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8 分)材料三 中产阶级是拥有一定独立的经济地位、较高薪酬的工作以及在社会发展中起德定作用的社会中间阶层,因此,中产阶层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 世纪中期以后,中产阶级进入大规模扩张时期。其价值观也在改变,对未来财富的不懈追求为对现实生活的充分享受所代替,勤俭敬业、克己禁欲的清教主义为轻松闲适、注重物质的消费主义所取代。安然(福利国家改革与西方中产阶级的变迁研究 (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产阶级大规模扩张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10 分)39. ( 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9、料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词早已从词形和词义上融为一体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被看作一事两名。依此,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到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五四时代”。( l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关系上说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融为一体”的原因。( 10 分)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精神可称作“世界主义”。而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则可称作“民族主义”。新文化派的一切文化政治工程均在“世界主义”框架中展开,而其反对者则以“民族主义”为其文化政治诉求。在 1919 年 5 月前,“世界主义”占了上风,民族主义则被污名化; 1919 年 5 月之后,民族主义渐渐获得新生。( 2 )

10、概括并以史实说明材料二观点。(12 分)【选做部分】45. ( 10 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命运是戏剧性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的老师拟订了 12 年的学习规划,他认为,“对沙皇进行启蒙教育 能使陛下了解国家和时代的需要 ”,并宣称他的目标是“陛下无须成为学者,但应是开明从。亚历山大二世所受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碑俄语、历史、地理、统计学、民族学、逻辑学、哲学、数学、自然、物理、矿物学、地质学等;同时开设法语、德语、英语、波兰语。( 1 )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所受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陛下”是如何践行其老师期望的? ( 6 分)材料二

11、 担任陆军大臣 20 年并对亚历山大二世及其政府政策了如指掌的米留金,说亚历山大二世在位的最后14年(1867一1881年): “警察式的严厉非但没有打击叛乱,反而遭致众人不满,其中居心巨测者正在招兵买马”。摘自 情迷彼得堡 ( 2 )据材料二,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 4 分)46. ( 10 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伦威尔如何图谋去保持他自己为英国三岛的专制统治者。有三种环境能贡献他的力量:(一)他是一个军队所爱戴的领袖,这个军队具有它的严格纪律,并惧怕他的严酷残忍。(二)在他的法律与命令的严密实施之下,工商业达到国内的繁荣。(三)他的外

12、交处里,满足了英国的爱国热心,并富裕了英国的国库。有利的各通商条约,与荷兰人和法国人订立了。在反抗西班牙的战争中,军队夺取了软刻尔克;海军一一此时确已变得极强 沉没了一支西班牙的军舰,从西班牙方面抢得了牙买加,并装载大贵的西班牙银子回来了。卡尔顿 海斯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 l )据材料一,说明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6 分)材料二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这一次,英国人没有采取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的方式,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 2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英国人“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为什么“没有呼唤克伦威尔”?( 4 分

13、)47. ( 10 分) 【 历史一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后,中东问题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英国当局)预料,犹太人的迁移永远不会达到侵犯阿拉伯人的“权利和地位”这样的程度。他们未能预见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将产生的影响。犹太移民从1919年的65000人上升到1939年的45万人。只要犹太人的涌入始终适度,阿拉伯人也不会提出强烈的反对。但是,当移居的小溪变成一股洪流时,阿拉伯人便进行了猛烈的反击,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位阿拉伯人惊恐地、迷惑不解地说:“我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不懂他们的习惯;他们使我在自己的国家里就象一个外国人一样”。摘自 全球通史 ( l )材料一认为影响中东问题的因素是什么? ( 6 分)材料二 前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说:“第三次中东战争 对以色列来说是难忘的,不幸的是,它并不是最后一次战争。”( 2 )材料二中佩雷斯用了“难忘”和“不幸”两个词,谈谈你对这两层含义的理解。(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