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二: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7278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二: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二: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二: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二: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二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点一:地球自转的特征基础梳理1.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甲)。(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乙)。(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丙)。3.周期地球自转一圈所用时间,有太阳日和恒星日。4.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特别提示】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其他各纬度()的线速度(v)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v0 cos 。深度思考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

2、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的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知识点二:昼夜交替与地表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基础梳理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为晨线。(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3)周期:24

3、小时。【特别提示】 昼夜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2.晨昏线的主要特点(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乙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甲乙为晨线D丙乙为晨线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Q点的地方时为1700B此时甲点地方时为600C此时北京时间为21日12时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飞船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

4、一次太空漫步。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返回舱于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飞行中的神七飞船B太空漫步中的宇航员C未进入大气层的返回舱D着陆后的飞船返回舱8飞船发射时,位于英国伦敦的华人同胞想观看电视直播,他应选择当地地方时几时观看( )A9月25日13时 B9月25日5时 C9月26日5时D9月26日13时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5号在长征系列火箭搭载下,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为我国主要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远赴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明在网上观看发射过

5、程直播,则其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约为( )A11月24日20时30分B11月24日12时30分C11月23日20时30分D11月23日12时30分10相对于我国其它卫星发射基地,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有(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四周为海洋,火箭残骸对人类活动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 交通便利,有利于火箭的运输A BCD11.右图为某时刻世界局部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代表黑夜),甲位于晨昏线上。该时刻,甲地的地方时为( )A6:00B8:00C18:00D16::0012.晨线被甲、乙、丙、丁四点三等分,其中甲、丁是该晨线的两端点,乙、丙是其三等分点,则在一个回归年内( )A甲、丁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B

6、乙、丙两地的纬度保持不变C甲、丁两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范围比乙、丙两点大D夏至日和冬至日,甲、丁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最短2021年6月18日下午3时30分左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加“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实现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实验站交会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成功交会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昏线最接近图中()A线B线C线D线14赤道上既是白昼又是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157.5E向东至160EB157.5E向东至22.5WC20W向东至160ED20W向东至157.5E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与到达的太阳辐射量之

7、比。下图为我国某校地理组连续3日测得的地面反射率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5影响该地3日内地面反射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26日的沙尘暴天气B27日的农作物收获C27日出现大雪天气D28日出现晴朗天气16该校最可能位于()A黑龙江鸡西市(131E,45N)B浙江省宁波市(121E,30N)C湖北省武汉市(114E,31N)D新疆乌鲁木齐市(89E,42N)17.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日期为_月_日前后。(2)A地日出地方时为_,昼长为_小时。(3)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4)若一架飞机沿着最短航线,匀速、等高飞行

8、,从A地飞到B地,则单位时间飞过的纬度差下列选项符合的是()。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5)试描述从5月1日到9月1日,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_。考点二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答案与解析【答案】1C 2B【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公转运动的相关知识。1由题干“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且为北半球的夏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P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地方时为6时,A错误。P点正值日出,7月份,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B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弧PM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弧MN由昼进入夜,为昏线,C正确。M点位于夜半球的

9、中央经线上,正值午夜0时,D错误。故选C。2由题干“北半球光照图,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且为北半球的夏至,A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0经线上是正午12点,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2326N),B正确。由图可知,该日,M点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正值午夜0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3时,昼长=(12-3)2=18时,C错误。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D错误。【点睛】光照图中地方时的确定方法: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

10、时为18时。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3D 4A【分析】3地球上除两极点外,其他地区角速度均为15/小时,因此与地相比,地自转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读图可知,图中地(30S)比地(赤道)的纬度高,自转线速度较小。由此

11、判断,A、B、C错误,D正确。故选D。4读图可知,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每天于当地地方时6时日出,当(135E)地日出时,即135E地方时为06: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120E位于135E以西15个经度,即晚1个小时,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5: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均为15/小时。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赤道地区大约为1667千米/小时,极点为0。5D 6D【分析】5该图为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可知中心为南极点。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的角速度均为15/小时,所以甲、乙、丙的角速度相等,A错误。所在半球为南半球

1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向左侧偏转,所以河流左岸侵蚀严重,B错误。甲乙丙弧线表示晨昏线,所以过乙点的经线时刻为0点或正午12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不同,P、Q所在经线必有一条为0时经线,结合前面分析,只能是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所以甲乙丙弧线右侧为夜半球。根据自转方向, 越过乙丙,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丙乙为晨线,则甲乙为昏线,C错误,D正确。故选D。6结合前面分析,P点为0点或24点,P点与Q点相隔120,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Q点的地方时为16:00,A错误。甲地与P地间隔大于90、小于120,所以甲地地方时在16时到18时之间,不是6:00,B错误。非阴影部分日期为22日,阴影部分

13、的日期为21日,根据前面分析已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所以Q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在非阴影的22日,且120E经线比180经线晚4个小时,因为Q点的地方时为16:00,所以北京时间为22日12时,C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已知,Q点所在经线为180 ,经线现在为16时,再过8小时,180经线的时刻是24时(即次日0点),0时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全球为同一日期,D正确。故选D。【点睛】第2题B选项,在已知丙乙为晨线,甲乙为昏线后,很容易误判甲点的地方时为18时。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昏线上只有和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才是18时,和其他纬线的交点不一定是18时。

14、7 D 8A【分析】7天体的判断依据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飞行中的神七飞船 、太空漫步中的宇航员、未进入大气层的返回舱都属于天体,故ABC错误;着陆后的飞船返回舱位于地球大气层中,不属于天体,故选D。8经度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伦敦经度为0,北京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二者相差8个小时。120E位于0经线以东,“东加西减”,飞船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因此伦敦当地时间应为9

15、月25日13时10分04秒988毫秒,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计算经度差:同减异加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两经度和大于180时)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利用公式计算图片如果求东边的地方时则用“+”,求西边的地方时则用“”.9C 10B【分析】9嫦娥5号成功发射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伦敦当地时间为零时区区时,零时

16、区比东八区晚8个小时,经计算,远赴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明在网上观看发射直播的当地时间约为11月23日20时30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相对于我国其它卫星发射基地,图中显示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符合题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濒临海洋,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火箭残骸对人类活动影响小,安全性强,符合题意;文昌所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濒临海洋,降水丰富,多雨天,不符合题意;文昌临近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可以利用大型轮船运输火箭设备,有利于火箭的运输,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天气状况:晴天多、阴雨天少

17、,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11. D【详解】丙地(60E)位于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则甲地经度为30E,地方时为16: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 C【详解】只有极点才出现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其它点不是,A错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乙丙的纬度会发生变化,B错误,甲丁的移动

18、范围从66.5度到90度,移动范围比乙丙大,C正确。由于这甲丁位于晨昏线上,即大圆,任何时候两点距离相等,D错误。故选C。【答案】13C 14D【解析】13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北京时间(120E)下午3时30分左右时,18时所在的经度应为157.5E,所以图示信息中最符合的是,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57.5E,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22.5W,昼半球为22.5W向东到157.5E;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两者取交集,所以赤道上既是白昼又是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至157.5E,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19、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晨昏线与极昼的切点为24时(0时),晨昏线与极夜的切点为12时。【答案】15C 16D【解析】15图示信息看出,26日反射率较小,27日下午反射率增加很快,28日反射率较高,结合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状况,新雪反射率最高,因此可以判断27号下午开始有大雪天气,28日地面积雪,反射率较高,C正确;沙尘暴天气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与地面反射无关,A错误;农作物收割后,反射率会增加,但一般地面反射率不会增加到那么高,B错误;反射率高低与阴天、晴天无关,D错误。16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几日昼短夜长,昼长约为8小时,夜长为16小时,日出时间约为地方时8点,

20、图中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10点,说明该地与北京时间时差约为晚2小时,应位于北京以西约30个经度处,乌鲁木齐符合题意,D正确。【点睛】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中,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大气,称为地面反射辐射。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与到达的太阳辐射量之比。其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水面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而变,太阳高度角愈小反射率愈大。因此,即使总辐射强度一样,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得到的太阳辐射仍然有很大差别,这是地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21、之一。17. 【答案】(1) 12 22(2) 9点 6(3) 165W向东至180经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4)D(5)始终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解析】本大题以部分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昼长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最短航线、昼夜长短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增大,西经减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图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即该图表示北半球,由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2、2)由上题分析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可判断A地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结合图中经度信息可知,N地经度为15E,N地所在经线位于白昼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A地所在经线位于N地所在经线的西侧且二者的经度差为45,即A地地方时比N地地方时晚3小时,所以A地日出地方时为9点。A地昼长=(12:00日出时间)2=6小时。(3)据图分析可知,15E地方时为12点,则120E的地方时为19点,即北京时间为19点,此时0点所在经线为165W,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165W向东至180经线。该日北极圈刚好出

23、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4)读图可知,AB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为大圆,最短飞行航线为大圆上的劣弧,即飞机在AMB间沿最短航线飞行,其航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正东(M点),后向东南。在由A飞向M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M点时达到最小;飞机由M地飞向B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5)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是白昼在变长。从5月1日到9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A点始终昼长夜短,但昼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