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562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 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2 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 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 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精华版) 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朱光潜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诸如“顽石幻形入世”“绛殊还泪”“木石姻缘”“风月宝鉴”等审美意象奇幻而丰盈,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人的心智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将人间严酷的现实世界充分诗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的巅峰。(摘编自孙春吴论现代小说的诗性叙事) 一、何为诗化小说?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

2、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 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教材中的诗化小说: 统编版高中语文性必修上铁凝诗化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孙犁诗化小说白洋淀 共同点:情感:注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美好的感情。语言:充满诗意美,重视营造氛围和意境,象征、抒情性强。叙事:虽都以宏大的时代为背景,但都不以情节取胜,选材以小见大,百合花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哦,香雪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以独特的视角来写战争题材。白洋淀小说没有描写充满硝烟的正面战场,而讲述了在抗日后方军民一心、守望相助的故事,以人物的乐观、活泼、可

3、爱的性格来表现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象征:以某地特定的意象,象征着某一种情感或主旨。“铅笔盒”:是哦,香雪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它也是小说中一个最重要的故事的线索,从中可以看出香雪的主要性格特征和小说的主旨内涵。从人物性格上来说,“铅笔盒”代表着香雪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和改变命运的憧憬。从主旨上来说,它表现了小说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贫穷、闭塞、落后的农业社会的否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和小说中的火车是同命题的。“铅笔盒”,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一种心愿、追求和自尊的象征。“百合花”:象征着性格美、人性美、人情美: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战士之间纯洁高尚美好的感情。我

4、们惊奇地发现,“百合花”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以平常之举抵近生活的本质。这更接近于生长于大地的百合花的花语: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深深祝福。下铺半条百合花被子,上盖半条百合花被子,也就是带着百合花的温馨和清雅走向了远方。这是新媳妇无私的奉献,也是我们美好的祝愿。无论世间如何变幻,我们心中有朵百合花,灵魂就会得到清洁。 二、典型文段阅读 【文段1】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白洋淀) 【赏析】这一段描写把劳动的场面完全加以诗化,作家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一个

5、纯洁与宁静的意境之中,白洋淀月夜是如此的优美宁静。月光皎洁,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荷花淀上的“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更增添了这纯洁月夜的朦胧美。在这里,情与景的交融显得如此地诗意浓郁,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文段2】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束束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束束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

6、”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哦,香雪!)【赏析】 这两段中,对秋夜下的夜色描写具有诗意。满月升起,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山谷一片静寂,秋风怀着柔情。景物自然清新,充满了诗情画意,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烘托了香雪快乐的心情,“铅笔盒”代表着香雪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和改变命运的憧憬;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诗化小说的典型考题 【例1】本篇小说风格清新自然,有孙犁“诗化小说”的特点。请结合本篇小

7、说具体分析这一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参考答案】以独特的视角来写战争题材。小说没有描写充满硝烟的正面战场,而讲述了在抗日后方军民一心、守望相助的故事。以人物的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来表现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场景描写的诗情画意。“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背上”;“雪飘在她们头上,不久掩没了她们的脚;雪飘在她们脸上,但立刻就融化了”。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如:“她看见杨纯,那个青年人,那个医生,那个同志,抱着一支大枪,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例2】(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雪)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原文】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

8、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答案】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解析】考查语言特点,从遣词造

9、句、修辞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归纳。【例3】有评论说,初雪“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最大化”,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初雪)【答案】历史真实: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女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史真实。(2分)审美感受: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人性美。雪景静谧祥和,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现了崇高美。(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四、诗化小说的诗意表达(重点) 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

10、(一) 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 从小说的选材、小说的主旨情感来思考。一是体现在选材上,重大题材通过另一种视角来诗意的表达。如白洋淀以独特的视角来写战争题材。小说没有描写充满硝烟的正面战场,而讲述了在抗日后方军民一心、守望相助的故事。二是主旨情感上,以一种超然的精神态度表现一种诗意的浪漫美。如白洋淀人物的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可观照出他们坚定的信仰、丰富的内心、乐观的精神,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二)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小说的诗意,体现在局部描写上有用词之美、句式之美、修辞之美、风格之美等。通常表现为:景物描写情景交融,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诗的意境美。淡化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富有

11、诗意美。诗化的语言,纯朴自然清新,简洁、质朴,又不乏典雅,语言美。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 五、 诗化小说主观题答题思路 (核心) 阅读诗化小说,是一种审美体验。小说诗意美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小说的选材上、小说的主题情感的诗意美; 2.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的诗意美;3.淡化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的诗意美;4.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情感美;5.诗化语言,语言美。以上五点是答题的总方向,具体得分点要依据小说文本的实际内容来确定。 七、拓展阅读 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靳新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

12、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在孙犁的小说世界里,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系列画廊。老胡的事里的小梅、丈夫里的媳妇、芦花荡里的两个女孩、荷花淀与嘱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儿、蒿儿梁里的女主任、吴召儿里的吴召儿、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对这些青年妇女,孙犁不是穷形尽相、面面俱到地刻画描写,而是重在发掘她们的灵魂美、人情美,作者把这些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而不是借她们来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在孙犁的笔

13、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小说与诗毕竟是两种不同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诗是抒情文体,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孙犁的许多

14、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影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围绕一个描写对象,以比喻为手段多方网罗物象,扩大语言的意象密度,增强语言的诗意,这可以说是他的“繁笔”。而“简笔”他也同样用得富有诗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

15、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动分明是内心的震动:是依恋丈夫?还是担心丈夫?还是因为想见独身持家的艰辛?或者这些心绪兼而有之?对此作者不着一字,留下空白,让读者根据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去想象。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六、课外练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节选)徐怀中师职干部离休,可以安排在省城,或是其他中小城市。余清泉提出要回老家去,不是回太行山老家,是要回妻子家乡去。虽时隔多年,自然风光并无多大改变,山河依旧,夕阳如初,一切都保持了先前的老样子。还是那条石板小路蜿蜒而上,通向村寨。石板大小均匀,铺得又很规整,迈一步正好踏一块过去,

16、从山脚至坐落在山坳处的村寨,直到进屋,脚步不错乱,始终不会踩到石头缝缝的。那天,余清泉带了警卫员从县城出来,照例在夜色朦胧中踏上这条石板小路。忽然听见树棵里窸窸窣窣响,他警惕地摸到了腰间的左轮枪。原来是大妹,她笑眯嘻儿说,她打猪草转来晚了,正巧可以和余同志一路回家。大妹裤管卷过膝头,裸露出两条颜色健康的小腿。由于长年不受鞋袜的约束,脚趾分得很开,大脚板踏下去显得稳实有力,大妹许是感觉到了余清泉在注意她的脚,说:“我这样光脚板很难看,是啵?”“不!此地兴的就是打赤脚。”“你们大军同志总是鞋子袜子,严严实实捂着,不觉得烧脚吗?”“我们习惯了。”“你脱了鞋子试试看,光脚板走在石板上好安逸哟!”昨日一

17、场雨,路沟里积满了水,余清泉部长以及军分区和县人武部陪同他一起来的几位同志,全都脱了鞋蹬水过去。随后余清泉便把鞋子拎在手上,赤脚从石板小路向上去。年代久远了,那石板磨得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阳光照射了一天,冰冷中又透着一丝儿温暖,脚板心麻酥酥的。余清泉又有好多年没有体验到这种冰冷而又温暖的麻酥酥的感觉了,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天要黑了,牛背的社员们已经各自回家,主妇们在忙着做晚饭,男人则泡一杯细茶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家采制的苦丁茶了,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所以余清泉他们进村,没有遇见什么人。他们刚刚踏上那石板台阶,一只黑狗尖厉地叫着扑过来,龇出一口牙齿,好凶恶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捡起

18、石头,或是寻找一根棍棒以自卫。余清泉竟一动不动,任凭那狗扑到面前。他诧异着,本应该是一只肥胖的老黄狗,那吠声也不对了,瓮声瓮气的才是。黑狗几乎要咬到他腿了,他本能地起脚踢去,狗向一边跳开了,随即又攻击过来。一个妇女出现在门口,她举起拳头威吓那狗说:“瞎了眼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余清泉自己也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惊疑不定地望着这个女人,好一阵望着,以至那女人侧转身去,不敢再抬起头来。余清泉第一次到牛背来,正是这样的情形。那只肥胖的老黄狗首先迎接了他,随即就见一个姑娘出现在门口,喝叫说:“瞎了眼睛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于是老黄狗便乖乖地退到一旁去了。老黄狗很有灵性,从此同这位陌生的客人取得谅解,

19、余清泉每次到涂家来,它总是不声不响,连连摇着尾巴表示友好。“大军同志!你们找哪个?”女人怯生生地问。初次见到,大妹不也是这样怯生生地喊他“大军同志”的吗?刚刚解放那段时间,此地群众几乎每天站在路口高呼“欢迎解放大军”的口号,于是乎对军人一律沿用了“大军同志”的称呼。同样喊他“大军余同志”,而在余清泉听来,大妹那轻声轻语中却含有格外的亲切和热情。余清泉告诉女人,他不找哪个,只是想来看看这老地方,从解放到土改,他在这屋里住过几年的。女人略假思索,省悟过来,显然她已经知道这位风尘仆仆的老军人是谁了,连忙邀请他和几位同志进屋。在岁月的剥蚀下,屋门槛已经残破不堪,只剩得矮矮的一截。余清泉迈过门槛,却把腿

20、抬得老高。为了防止小鸡雏儿飞出去,大妹总是把好宽的一块木板堵在门口,工作队长出出进进,习惯了把腿抬得老高老高。让余清泉愈加感到惊异的是,这屋里也同样有一对老夫妇,想必正是女人的双亲了。女人忙着用几个饭碗为客人泡茶,这女人同当年的大妹相比,无论就年龄或相貌而论,都相去甚远。但余清泉却久久不能从第一眼看见她所产生的那种惊疑恍惚中清醒过来。他甚至闪过这样一个背离唯物主义的念头:是不是大妹一家隐去自己身形,假扮了这一家三口,仍旧住在涂家老屋呢?邻近的几家人先跑来看望大军余同志了,讲起来才知道,那女人原是后坪大队的。因为兴修水库,后坪搬迁了几百户人家,分散安置在附近各社队(有删改)【注】大妹,余清泉的亡

21、妻。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余清泉离休后要求回到妻子家乡去,以此设下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回乡后的记叙,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中提到社员们“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巧妙地写出乡村生活日益富裕的变化,使得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C.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刻画出一位质朴、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D. “没有战功的老军人”是一个离休的师职干部,有着朴实的灵魂和人类真实而可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扬。7. C “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原文中对大妹的正面

22、描写较多。8. 小说在叙述时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叙述特点的妙处。8.叙事时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在回乡时的感受融为一体,使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叙述时时空切换自然,将几十年前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随着“余清泉”的思绪变化自然切换,打破传统叙事局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时空交错变换,使故事充满情感张力,有利于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亡妻的深厚情感。 【解析】“时空交错”从文中来看,是在叙述现在事情时同时穿插过去的事。文中写离休的干部余清泉回妻子的家乡,在看到熟悉的景物如“石板小路”“狗”“一个妇女”和她所说的话“瞎了眼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等,都回想起曾与妻子大妹相识相知的过程,

23、丰富了小说内容。文中通过“还是那条石板小路”“第一次到牛背来,正是这样的情形”“初次见到,大妹不也是这样怯生生地喊他”等余清泉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将时空从现在转移到过去,让文章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打破传统叙事局限,十分新颖。余清泉触景生情,见到处处熟悉的景物都回想起与妻子有关的往事,让文章始终沉浸在怀念亡妻的情感中,让余清泉重情重义的形象与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得以展现。 9. 这是一篇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诗化小说”,有一种诗意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文本具有诗歌的浓郁情感。通过余清泉回忆与妻子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与亡妻之间深厚的感情。文本具有诗歌的语言美。本文语言简洁、质朴,又不乏典雅,

24、“山河依旧,夕阳如初”等,表现了诗意的语言之美。本文具有诗歌的意境美。文中描写乡村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种温馨、静谧、祥和的氛围,呈现出温柔宁静的民俗之美。【解析】 “诗意”,首先是诗歌重情感表达,而本文整体都沉浸在余清泉对妻子的回忆怀念之中,这种感情基调贯穿全篇,仿佛诗歌一般抒情。其次是语言,文中的语言具有诗歌般简洁凝练之美,如“山河依旧,夕阳如初”“石板磨得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岁月的剥蚀”等,显得既典雅又简练。最后是诗歌会营造意境,而文中对于乡村环境的描写如“石板小路蜿蜒而上”“主妇们在忙着做晚饭,男人则泡一杯细茶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家采制的苦丁茶了,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这屋里也同样有一对老夫妇,想必正是女人的双亲了。女人忙着用几个饭碗为客人泡茶”“邻近的几家人先跑来看望大军余同志”等,写出乡村环境的自然美,乡村人们生活的宁静、温馨美,乡村的人情风俗美,营造出祥和安宁的意境。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