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683009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农业与经济发展(1).ppt(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19/20222v第一节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19/20223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v农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多方面的:(1)农业提供的粮食为主的食品是任何工业产品无法替代的。(2)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一部分原料。(3)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农业化工、运输、建筑、工业消费品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日益扩大的市场容量。7/19/20224(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后备劳动大军,并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成本不致上升得太高太快。(5)农业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向工业部门提供储蓄资金。 (6)发展中国家如果能 够保证农产品供给或结构性替代农产品,还可以节省外汇。(7)农业现代化还有推动经

2、济发展的产业联系效应。 7/19/20225v有的研究结论认为:(1)农业部门增长率占GDP增长率比重下降,不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化国家也仍然适用。 (2)工业化国家农业产值的增长率小于中等收入与低收入的发展中 国家。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对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7/19/20226二、产品贡献 v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之初,非农业产业部门的扩大强烈地依赖于本国的农业, 表现在农业部门发展必须要使粮食供给保持持续增长,同时从农业部门得到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料,这称为“产品贡献”。根据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 的有关资料,可以发现农业发展速度同非农业部门和国

3、民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是高度相关的。v产品贡献可以具体分为:(1)食品贡献;(2)原料贡献。 7/19/20227三、市场贡献 v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为经济中农业占绝对优势,农业人口不可避免地构成本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既包括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消费资料市场。 v在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时,即使工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可能高于农民的人均收入,但由于农业部门的绝对规模,它必然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v农业的市场贡献通过产业间的联系使其他部门生产和收入增加。 7/19/20228四、要素贡献 v要素贡献包括资本积累的要素贡献和劳动要素的贡献。由于经济发展的结果使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逐渐降

4、低,农业的积累资金被认为是向其他产业部门投资的主要资本来源。因此,发展的过程中剩余的资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与此同时,发展使剩余劳动力,包括人力资本从农业向非农业产业发生就业转移。 7/19/20229v农业部门向其他部门转移资本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因为:(1)非农产业部 门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对非农产业增加资本的需求更 高;(2)非农产业的边际资本产出率高于农业部门;(3)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作为占优势的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国内储蓄与投资的惟一来源。 7/19/202210五、外汇贡献 v外汇贡献表现在农产品出口收入的增加和扩大农业进口替代品两个方面。 v许多发展中国家

5、在国际农业贸易中存在着比较利益。 v发展中国家扩大农业出口存在许多制造业产品出口所不及的潜在利益 v对于为节约外汇而发展农业的国家来说,农业的进口替代也是有利的。农产 品的进口替代较少受技术条件的影响,较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更易成功。 7/19/202211一、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特点 (一)农业经济的二元结构 v发展中国家农业中,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但是,传统农业占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典型特征,传统农业部门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组织、土地制度和耕作技术。 7/19/202212(二)农业生产的目标函数与供给反应 v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民生产的目标函数是农民自身与其

6、家庭的粮食保证。而新古典派的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同发达国家的农民一样是为了利润而进行生产。 v由于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目标函数和客观条件(反应能力),决定了农业的供给反应可能不显著,至少不能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 7/19/202213(三)农业发展的制度与组织障碍 v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多元的、复杂的。但传统农业制度下的封建地主佃农制度占主导地位。 v土地制度同农业生产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7/19/202214v从理论上,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度和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度是现代土地占有制度,从而优越于传统的土地制度。但对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土地制度占有

7、绝对优势,现代土地制度难以建立。从实践上看,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上推行现代土地制度,其效果也令人怀疑。 7/19/202215(四)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结构 v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中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使用量很少,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传统的、落后的。 v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沉重的人口压力和缺乏非农业就业机会,再加上土地占有制度的缺陷使土地集中程度较高,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劳动过剩和土地的短缺(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很少)。 v技术落后和停滞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 7/19/202216(五)农业的自然风险与经济的不确定性 v农业是深受不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生产部

8、门。 v农业生产中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幅度很大。 v研究还表明,各种农产品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相当高。 7/19/202217二、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涵义 v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传统的封闭型农业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型农业的过程。 7/19/202218v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1)生产工具的现代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3)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 (4)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 7/19/202219(二)农业发展的阶段 v从传统农业向

9、现代农业的转化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生产力低下的维持生存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第二阶段是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 7/19/202220(三)石油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生物工程农业 v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就当代而论,现代化农业就是指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的农业。这种现代化农业是以石油农业为标志 的,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塑料薄膜、农用液体能 源等技术手段。 v石油农业手段无疑对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7/19/202221一、农

10、业小规模经营的不经济性 v在发展中国家,土地的规模经济水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在现代化程度提高时,规模不变,效益可能递增,这就是农业小规模经营的不经济。 v如果农户支离破碎的土地要素能整合集中,实现农户现有土地的规模经营, 再适度地使农户之间的土地集中,则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成本,缩小产业之间的利益差距。 7/19/202222二、农业的规模经营 v农业生产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大部分,农业中的不变成本 v在发展中国家小规模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时,在每个阶段上和不同的条件下,一般都遵循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即在既定条件下求取合理、亦即适度的规模。 v 农业规模经营主要使从事农业的

11、劳动者(或以农为主的家庭)的收入不低于或略高于当地其他产业、行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以此来测算应该拥有的经营规模。 7/19/202223一、土地流转 v土地流转,指土地在不同所有者、不同租用者之间的流动,即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转移。 v农村的耕地所有权或者长期的使用权可以在自然人和法人之间进行有偿流转。 v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需要的是规模经营 v最为重要的是,耕地通过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流转,逐步集中到种地大户手中,耕地能规模经营,造就一大批农场主,这样中国的农业就有希望。 7/19/202224二、土地的所有制度 v从经济学思路来看,农业土地资源有三种不同的所有制模式和国家管理方式:一种是

12、国家所有、政府集中分配;另一种是私人所有、市场自由调节;还有一种是土地集体所有,集体耕种,或者承包给农民家庭耕种。 7/19/202225三、农村土地制度体系 v周天勇教授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设计了一套农村土地制度,这种制度体系有利于农业土地的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并且,保证农民在土地上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一,一般来说,农田和宅地,要么国有,但长期归农民使用;要么私人所有,私人使用。 第二,农民和投资者使用的耕地、林地、牧场、“四荒”、劣质地,实行国家所有、农民和投资者占有和使用的制度,对于农民宅基地,实行国有但居民占有和使用。 7/19/202226 第三,农民和投资者使用的耕地、林地、

13、牧场、“四荒”, 对于已经和拟投资改造沙漠、秃山、退化草原、戈壁的用地,实行999年使用期制度;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年期财产权,不因其转移到城市和城镇、户籍地点及性质发生变动而丧失;土地的年期使用权,根据所余时间的长短和对土地的投资大小,可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财产。 第四,农户土地使用年期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挂钩。 第五,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7/19/202227v农业生产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界进行过争论,是家庭农场好,还是公司制农场好,是集体农场合适,还是国营农场有优越性?从各国的实践看,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职工和社员出工不出力,效率太低,已经被绝大

14、多数国家所摈弃。剩下的分歧是公司制农场好,还是家庭制农场好。 7/19/202228一、农业生产最优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v首先,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土地的规模经济不矛盾。 v其次,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是回到集体社队和集体农庄体制上。 v再次,单就农业生产而言,公司制农场的交易成本太高,是不适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7/19/202229二、家庭为主要形式的经营农场 v家庭农场兼具小农经济和公司化农场的优点,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缺陷。 v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形式一般为家庭经营型,包括种田大户、家庭农场、联户农场等。这种类型的规模经营具有组织形式比较简单、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便于经营管理等特点。

15、 7/19/202230三、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v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技术、种子、流通、水利等配套服务部分,社会化是指这些活动专业化、公司化和市场化。专业生产与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形式。农业生产要家庭经营,但农业社会化服务需要较为复杂的组织体系。 v首先,有关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和准政府的有关农业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7/19/202231v其次,鼓励准政府性的各级各类民间农业协会的发展,管制一些水利、电力等涉农机构和单位的行为,为农业及时提供价格合理甚至收费优惠的准公共服务。 v再次,农村金融信用和其他专业合作社组织,组织农

16、民,用专业合作的组织形式,降低外部交易的成本。v最后,对农业提供私人服务的经济单位。 7/19/202232v贫困是指这样的状况:(1)缺乏必要的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从世界银行的标准看,绝对贫困为每日消费不足1美元,相对贫困指每日消费不足2美 元; (2)他们在疾病、经济动荡和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并且还经常遭受国家和社会的不公正待遇;(3)在一切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他们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7/19/202233一、消除贫困的不同思路 (一)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 v救济式扶贫的对象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的冲击而暂时陷入贫困

17、状态的个人和家庭。它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目标明确的补贴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网络。 7/19/202234(二)人口固定在农村式与人口集中和流动式扶贫 v一些发展中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扶贫过程中,总是想将农村人口固定在 农村中进行扶贫,这种将人口固定在农村禁止其流动的扶贫 v需要人口集中和流动式扶贫。 (1)将不适应居住并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村人口迁移到适宜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地区。 (2)将小村子并 成大村子,大村子往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点搬迁,将大村子集中为小集镇,发展小城镇,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3)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并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7/19/202235二、传统扶贫的经济学分析 v传

18、统的扶贫可以说是救济,村村通,村村有。即对贫困户给钱给粮,县乡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和邮政、通电视,村村有学校、医疗站、邮电所等。这从经济学上讲,成本太高,产出可能不能回报投入,是极不合算的。 7/19/202236三、农业小额信贷 v金融机构对农户发放的小额度的农业信贷,为农业小额信贷。 v小额信贷扶贫是国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扶贫模式。 v从已有的各种扶贫模式看,小额信贷模式是解决贫困农户资金需要最实际、最直接的一种模式。 7/19/202237v农业发展政策是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保证发展 目标顺利完成而制定的措施和策略。主要包

19、括农业财政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农业科技教育政策。v这些政策往往互相结合,互相联系。如农业投 资不仅需要财政的支持,而且要有一定的农业信贷政策相配合。投资政策和信贷政策同科技政策也紧密联系,国家为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和信贷扶持;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也需要投资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积极配合。 7/19/202238一、农业财政政策 v农业财政政策指国家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大规模造林、草原建设、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农、扶贫、农村优抚救济等方面的投资和补贴措施。 v农业财政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v发展中国家在农业财政政策的运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7

20、/19/202239二、农业信贷政策 v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信贷政策,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村的金融组织机构,制定合理的利率,同时应引导民间资金市场的发育。 v农业信贷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v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信贷政策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v上述缺陷大多是政治体制性的缺陷,要完善农业信贷政策就必须进行体制变革。 7/19/202240三、价格政策 v农业发展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政策。 v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许没有两全其美的价格政策。关键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绝对不应牺牲农业以致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 v价格政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通过政府干预使农产品

21、价格保持稳定。 7/19/202241四、科技教育政策 v科技教育对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v农业科技教育政策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农业科研教育的投资,实施农业振兴计划,加强农村扫盲与职业教育工作, 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等等。 7/19/202242五、WTO框架下的农业政策 v农业问题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从乌拉圭回合(19861994年)中第一次将农产品和农业问题纳入世界贸易多边谈判,它就几乎决定着多边谈判的整个进程。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定从1995年1月1日生效,发达国家承诺在2000年底前的6年里完成,发展中国家承诺在2004年底前的 10年内完成。乌拉圭回合农产

22、品协定由12部分和6个附录组成,农业领域的保 护分为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国内补贴)、输出竞争(出口补贴)等三个部分。 7/19/202243(一)市场准入 v削减和废除市场准入的保护,是通过各国实施的关税、进口数量限制等国境措施来降低保护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场指向型的农产品贸易体制。v市场准入的具体内容:(1)关税化。 (2)关税减让。 (3)准入规则。 (4)特殊措施。 (5)特别紧急措施。 7/19/202244(二)国内补贴 v国内支持是市场价格支持,是直接支付以及其他补贴形式的国内保护。在农产品协定中把国内支持分为削减范围内的“黄灯补贴”和削减范围外的“绿灯补贴”。 (三)出口补贴 v如果国内产品输出时的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同外国产品就没有价格竞争力。 为了把输出价格压到国际价格同等程度,就要对输出农户支付输出补贴。国际价格同国内价格的差额部分就是输出补贴。7/19/202245v1.简述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v2.论述扶贫的不同方式及其成本和效果。 v3.为什么说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最适合的组织形式? v4.试述农业财政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