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2440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尝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尝试教学语文教学中的细节采撷四川省宜宾市第十二中学校李斌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数学教学可以先练后讲,语文教学又何尝不可呢?叶圣陶也曾说过:“培养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2011年春,尝试教学落户翠屏区,便在翠屏大地绽放异彩。通过对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尝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先试后导、先

2、练后讲为新型课堂方式的教学模式。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的落实到了教学中。在对“尝试教学”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尝试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尝试,给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 尝试让学生设计导语,还课堂予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设计导语,从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我认识到这种做法仍然是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对待,仍然是把教师看作是学生惟一知识源。在学习了尝试教学法以后,我首先尝试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导语,这样从一开始就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具体做法是:学习课文前,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导语的设计,看哪一个小组设计的导语更精彩,将

3、由精彩的小组进行课前的导入。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设计的导语,思路之开阔、语言之精炼优美、创设情境之巧妙,真让我刮目相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有的小组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还记得贾雨村吗?他在不知道护官符内容前,在不知道薛蟠是贾家的亲戚时,他摆出一副秉公执法,公正严明的姿态,而当他知道了护官符的内容、知道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后,却徇私枉法,胡乱断了案,同学们,你们说,他像自然界中的哪一种动物?”同学们回答:“蜥蜴”“这种动物还叫什么”“变色龙”“对,贾雨村是一条变色龙,是一条中国的变色龙,其实在外国也有像贾雨村这样的变色龙,同学们想知道这条外国变色龙是谁吗?请翻开课本变色龙,读课文,

4、看他是怎么变的?”这则导语,注意了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了课文的内容,而且极具鼓动性,比我在课前想让同学们了解有关变色龙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新课的方法要好得多。再如学习背影一课,学生拟的是这样的导语:“亲情是一道岸堤,在你心灵脆弱时,为你筑起坚强的信心;亲情是一道彩虹,在你经历风雨后,为你画上美丽的灿烂;亲情是一点云朵,在你落寞时,为你绣上一朵美丽的花朵。亲情是远方的守候,守候你的归来;亲情是永久的思念,思念你的一切;亲情是离别后不尽的哀伤,哀伤你远去的背影;亲情是团聚时无限的快乐,快乐着你的平安及归来”。类似这样的导语,真是数不胜数。当某一小组拟的导语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们的赞赏时,我发

5、现这一小组所有同学上课时眼睛都是亮的,我相信有了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次成功尝试的学生们,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真的是象上了发条的钟摆一样,想停都停不下来。同时,让学生设计导语的另一好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的预习了课文,试想,如果没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怎么可能设计出符合课文内容,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导语呢?二、 尝试让学生设计思考题,还文本予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创设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同时更要启发他们思考,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同学们在自主探究充分理解课文

6、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拟一至两道有价值的思考题,有的小组拟的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学习很好的人,但是作者却给他设计了一个命悲因书误的结局,在废除了科举制度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是不是说对于那些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而言,书本知识学多了没用呢?”;还有的小组拟了这样一道题:“课文结尾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我们可以设想孔乙己的命运有两种可能,活或者死,假如咸亨酒店的人知道他死了会怎样议论他,如果这些喝酒的人在鲁镇以外的地方见到了孔乙己,他们又会怎样议论他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描写这一情景。”听到同学们所拟的题后,我忍不住要拍案叫绝了,这

7、样活跃的思维、这样有价值的思考题是传统的课堂上所无法见到的,如此,谁还能怀疑尝试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呢?三、 尝试让学生写赏析性文章,还创造予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的语言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人们都说教师是耍嘴皮子的职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似乎有着天生的激情,一走上讲台便滔滔不绝,一发而不可收,真可谓痛快淋漓地展示了自己的嘴上绝活。教师是说痛快了,过了一把又一把的演讲瘾,久而久之,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成了光会听不会说的录音机,学生表述问题时,语言干干巴巴,空

8、洞枯燥,更谈不上精彩,语文课堂没了语文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我在导语设计、课文探究、质疑问难等环节的教学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尝试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赏析文章语言、学习文章语言。在初一阶段,我引导学生用“我喜欢词,因为它写出了”“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这种方式来进行基本的赏析训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要求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开始尝试引导学生们从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读后的联想和感受方面写赏析性的文章,一开始我要求他们选取一点写50字左右的赏析小短文,随着学生赏析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发现老师所要求的50字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赏析需求了,同学们的赏析角度在不断拓宽,赏析短文的

9、字数也自动自觉地从50字上升到了150字。我惊喜于学生们赏析水平的不断提高,惊喜于学生们课堂语言的精彩亮丽,凡是到我班听过课的老师总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班学生的语言真好。当同学们发现了课文语言的妙处以后,自然而然地会加以学习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语言也丰富了、精彩了。同学们在尝试赏析诗歌及叙事类文体的语言后,也开始尝试赏析说明性文体及议论性文体的语言了。原先枯燥的说明文学习和议论文学习的课堂,如今也变得有声有色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自己应先具有创新意识,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成果,新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证明:“尝试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良师益友”,它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必将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