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26758389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至六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三至六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至六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至六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一课熟识和使用书法工具授课时间: 1 课时教学目的:1. 熟识毛笔。2. 书写姿态,执笔方法。3. 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同学体会和把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4. 熟识和运用各种笔法。5. 熟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珍宝。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教学重点:把握中锋用笔,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把握教学用具:洁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水写纸教学过程:一、对毛笔的熟识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制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显现了毛笔。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 是 1954 年在湖

2、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松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由于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1) 毛笔的种类依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 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 ,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 ,特点是弹性小、松软潮湿,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 刚柔相济,软硬适中。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仍有

3、提笔、斗笔、揸笔等。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仍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依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2) 毛笔的构造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毛笔的选择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 即:尖、齐、圆、健。 “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 “齐”是指笔毫化

4、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洁,制作精良。 “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就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4) 毛笔的使用与保养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渐渐化开。或当心捏开。每次用后必需洗洁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晾在废纸上或者悬挂起来。不行套上笔帽。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长使用寿命。二、书写姿态与执笔方法1、身姿学书者第一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态和把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一、书写姿态毛笔的书写姿态主要有两种

5、:一是坐书姿态,一是立书姿态。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纳,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纳。坐书姿态正确的坐书姿态,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 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 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的协作,身体的力气可以畅通 的传到笔尖。(2) 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 3 寸左右 依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剂距离的远近 。不行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 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 30 40 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剂纸的位置

6、,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正确范畴内。(4) 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行交叉(俗称为二郎腿)。立书姿态立书姿态是为了悬腕运转敏捷,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局,把握章法布白。立书姿态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略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 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留意的是, 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简单疲惫。2、执笔古人非常重视执笔方法, 认为“凡学书字, 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 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看法

7、不一。王羲之主见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见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冲突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 好的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 “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敏捷,笔锋能随心所欲的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1) 笔杆垂直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摇摆,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

8、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行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2) 指实掌虚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 制笔锋的微小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的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 大字就可松一些。坐书姿态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态就可松一点。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 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 “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敏捷运动。(3) 自然放松其次课笔墨技法的基础训练授课时间: 1 课时教学目的:1、熟识藏锋、回锋、中锋。

9、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同学体会和把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3、熟识和运用各种笔法。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教学重点1、把握中锋用笔2、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把握教学用具:洁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水写纸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双姿二、用锋与用毫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锋刀剑等器械的锋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我们今日来熟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的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 、散

10、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渺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确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1、毛笔的“四周八方”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把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假如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仍可以清晰的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

11、比较快。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周八方” ,就像是的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 ,也分四周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周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周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2、中锋、偏锋、侧锋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成效。初学书

12、法,务必从今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们按“四周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的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留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笔法的分解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1) 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头尖细,越来越粗。

13、侧锋和顺锋相同的的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 “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2) 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外形。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公平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

14、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外形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步转过笔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3) 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回锋是笔画终止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步提起, 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横的外形:粗 细 粗用力感觉:重 轻 重速度感觉:慢三、墨法 快 慢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四、作业要求:笔毫不能短于

15、35 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掌握笔毫的外形和方向。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乐趣。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课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3、把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教学难点:顿笔的写法。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教学过程: 一、 导入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

16、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让同学认真观看,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的基,只有的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1 、老师出示基本笔画“一” (横)。老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2 、师小结并导入下节。二、熟识不同的横画。1、老师写出二三 五 七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1、书写“二”、“三”。(1) “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

17、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2) “三”:第一横和其次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其次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章是从上到下。2: 旦 旦 旦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出示规章:长而平稳、略带斜势。4、同学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老师巡察,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同学加分。)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6、老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 仍要留意些什么?(设问)仍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18、7、每人写满一张,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展现优秀作业。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老师出示:工、天、来(士)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1、设问同学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同学归纳特点: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 遍或重点练习一字。3、小组评议后举荐本组优秀者演示。 (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老师小结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1、老师范写“七”。2、请同学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毛 我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对比说明“斜横不行平”。4、任意挑其中三个

19、同学进行演示。5、评议板演的字。6、同学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 (同学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演示,较差的, 演示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8、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英雄字的长横和短横,仍要留意到有些横肯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六、请同学自己选择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师生互动:写好的同学请老师评点。仍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七、课堂小结:1、老师设问:同学们,今日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懂得, 谈谈感受吗?2、终止语终止本节课。第四课基本笔画练习(竖的写法)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正确的书写姿态及

20、横画的写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 、学习悬针竖的写法。3 、练习“十”“干”“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态、执笔姿态,熟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 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 “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行太直,直就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拔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我们写字时,第一要求作到“横平竖直” ,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 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

21、。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仍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 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认真的争论。(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 (老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 (提示同学留意观看)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 ,其写法:向左上逆锋起笔。提笔圆转。中锋向下行笔。逐步提笔。出锋收笔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 (老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当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

22、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的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终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老师再示范,同学仿照在方格中书写)订正同学的错误写法: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缘由: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缘由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略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认真的看看正确的写法。(老师再正确的示范,在同学易错的的方提示同学留意)同学在认真观看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老师具体指导,

23、准时订正。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十”的写法。 同学们想想看,依据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 “十”应当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均匀?(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上起笔,写竖。(老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留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留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略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老师具体观看指导,准时订正)“干”的写法。 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

24、。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第一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 (老师示范,同学认真观看)同学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丰”的写法。 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 (老师示范,同学观看体会)临写三遍。(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殊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很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仍应当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

25、竖的特点。三、 同学练习“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四、 归纳总结。让同学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晰,这样利于同学把笔画写精确。第五课基本笔画练习(撇的写法)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3、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短撇(1) 、看短撇,并依据口诀进行练习。(2) 、老师示范,同学练习。短撇的意境啄( zhuo)法,像

26、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伸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快速锋利撇出。二、弧撇这个撇是比较弯的撇,想一想有几个这样的字?在黑板上范写“大”“火”,想一想该怎么写?同学回答,老师补充:弯度最大,前半段较竖直,后半段弯度很大。三、竖撇想一想这个撇是怎么样的?你能说出有这个笔画的字吗?在黑板上范写“月”“用”,想一想竖撇是怎么样的

27、了?同学回答,老师补充:前半段是竖直向下的,后半段渐向左下,弯度稍大。四、教学示范牛 千 仁 午 大 火五、同学练习。六、提问,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七、缤纷展现,评判总结同学作业。第六课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1)授课时间: 1 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几个不同外形的点。明白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连续明白藏锋、回锋、中锋。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同学体会和把握点的各种变化。3、熟识和运用各种点。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外形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教学难点:,把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把握教学过程:一、导入1 小结上节课撇的学习情形,让同

28、学们观赏几幅书法作品,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爱好。夸奖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2. 今日吖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那些同学的点写得最美丽。3. 板书课题4. 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同学的双姿:执笔及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1. 同学自学,明白本课内容。出示三种点,他们是一家五兄弟,长得很相像。请你认真来观看,怎样才能分得清?同学观看后说不同: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2. 师范写“右点、长点” 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 “右点”逆锋起笔,翻笔下顿,回锋收笔。“长点”逆锋起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笔,翻笔渐顿至腰处,折锋向右下顿,

29、回锋收笔。同学听好看好后,拿起笔随老师一起练习。小组评议师评:写的过程中要留意不能顿挫不恰当,有菱角、无顿挫、散锋。同学再次练习3. 同样的方法教同学写其他的点。4. ( 1)小组内沟通(2) )集体沟通、评议(3) )留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外形较长三、毛笔字书写指导1. 出示范字:念、六、净、心2. 认真观看,看谁的眼睛亮!(1) 这四个字多有点,分别是什么点了?(2) 请同学回答3. 师范写“心”同学观看老师的运笔方法。4. 同学练习,老师巡察指导5. 小组评议、集体讲评6. 出示“心”字(1) 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2) 同学观看后回答(3) 老师示范(4) 同学

30、练习(5) 点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五、作业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点画的字第七课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2)授课时间: 1 课时教学目的:1 、学习几个不同外形的点。明白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连续明白藏锋、回锋、中锋。2 、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同学体会和把握点的各种变化。3 、熟识和运用各种点。教学过程:一、区分几种点的用法、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垂直对齐。以防止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2、三点水: 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 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 便

31、于提点收笔延长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5 、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二、依据以上讲解,

32、找出相对的字进行摹写三、讲解点评四、总结:今日的这堂课我们明白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外形,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依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杰出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第八课基本笔画练习(捺的写法)斜捺、平捺、反捺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楷书捺的种类。2、明白楷书捺的外形特点。3、明白楷书捺的运笔方法。4、实践感受楷书捺的动笔动作。教学重难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明白,提按动作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引入:捺是书法中最难写的笔画之一,今日我们来学习捺的书写,请大家认真观看它的外形

33、特点,摸索它的运笔方法,表达它的动作特点。二、定义:出现出有不同外形的捺的字夫之这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外形或特点。然后老师给出名称:夫斜捺,因它较斜,所以叫斜捺。 之平捺,因它较平,所以叫平捺。老师板书:把“这”字中“文”部的捺写成斜捺,看看好看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老师解析:由于重复了两个整体反时针方向,又都是出尖锋的平、斜捺,雷同,没有变化,所以短的捺要改成点,这是书法的规律。由于反捺是属于点的写法,今日我们只学习斜捺 和平捺。三、 熟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1) 启示同学观看每个捺的外形特点,比较两个捺的不同之处。(2) 提问:斜捺和平捺的外形特点分别是什么

34、?同学回答:(3) 老师讲解: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头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 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头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平捺,平捺有三段,犹如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步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四、老师示范,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指导同学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五、作业讲评六、总结今日的这堂课我们了捺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外形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留意笔画开头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

35、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娴熟的把握。第九课基本笔画练习(折的写法)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同学明白楷书各种折的基本外形,并能正确的书写教学重难点:折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教学过程:一、横折竖横与竖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 。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 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为:中锋右行。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换锋。顿笔。中锋下行。实际上第步至第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终止、竖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需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我们在前面一再强调提笔的重要性,它是中锋运笔的前提,在写折

36、回时尤为重要。古人把这种转换笔锋的动作称之为“暗过”,即暗中过笔,也就是用提笔的方法令其换锋。古人将横画终止、竖画另起再写的方法又称“笔笔断而后起” 。但不能误会为横折竖一分为二,将“口字变成四笔。有人将字帖上的断笔误会为书家的风格而学,是要不得的。方折仍可以用笔毫毫面翻折的方法来完成。即:在横画终止后,提笔使毫面转变一个方向再顿笔,然后写中锋竖画,同样能达到方折目的。此法在行草书中大量运用,楷书中用得不多,由于不易写得洁净完善。横折竖中的圆折写法与方折写法稍有不同,实际上它是横画与圆笔竖画的连写。二、竖折横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

37、式不同,写法也不同。中锋下行。提笔自左向右收笔。顿笔折锋。向右中锋行笔。三、折的其他形式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 “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终止,后一笔画必需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四、折的病笔及其订正方法a、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如图 75 所示横折竖的扁笔,竖折横的扁笔,撇折挑、挑折撇的扁笔,其质感粗而扁。形成缘由: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由原先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故下一笔画粗而扁。订正方法: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或用翻折的方法转变毫面方向,

38、然后再写下一笔画,使其仍旧保持中锋运行。b、鹤 膝 。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为“鹤膝” 。形成缘由: 有两种可能。其一,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这时锋向是转换了,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定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鹤膝。其二,运笔方法正确,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在换锋时的提笔、按笔、再提笔的过程中,墨不断的往外涨出,形成鹤膝。订正方法: 其一,参照折的正确书写法,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其二,加快书写速度。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留处行” 。“留处”是笔停留之处,如转折、挑剔之处。 “留

39、处行”就是写到转折挑剔(钩)处,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由于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如按平直处速度写,必有墨涨出。c 、塌 肩 。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美人肩” ,称为“塌肩”。形成缘由: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订正方法: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d、抬 肩。在横直面的交接处,竖画高出很多,称为“抬肩” 。形成缘由:横终止写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订正方法:减小提笔幅度。向右上稍提即可。五、总结折的颜体写法有相当特点,要留意的是横与竖之间的粗细变化。第十课基本笔画练习(勾的写法)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目标:让同学明白楷书各种钩的基本外形,并能正确

40、的书写教学重难点: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教学过程:一、钩的写法(结合同学训练)钩是一种常见的笔画。钩有竖钩、横钩之分。在书写方法上,无论是竖钩仍是横钩,都是竖画或横画与点的出锋相结合。因此,钩的书写亦是竖画、横画与出锋点的连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竖 钩颜、柳竖构的写法基本相同。但在提笔到出锋的运笔方法上,又有提转竖构与翻折竖钩两种。以颜体“明”字与柳体“利”字为例,其竖钩为提转竖钩。其写法为:中锋下行。提笔。自右向左圆转。顿笔。逐步提笔向左上平出锋。因竖钩是竖画终止再写点的出锋,所以留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2、横 钩横钩,最典型的就是秃宝盖头的其次画。如柳体“常

41、”字与颜体“軍”(军)字的横钩。写法为:中锋行笔。向上提笔。逐步按笔。提笔。自右向左圆转至近中处。顿笔。逐步提笔出锋。其即右出锋点的写法。其留意事项可参照出锋点。颜。柳横钩大同小异,只是颜体第步按笔的角度比柳体略小、略陡而已。横钩仍有另一种写法,即用折锋的方法运笔出锋。如柳体的“额”字与颜体的“富”字的横钩,其写法为:中锋右行。提笔右上顿笔。略提折锋。渐提出锋。这种写法与竖钩的折锋写法相像,由顿笔右下时直接折换毫面,翻折后的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是一样的,故仍是中 锋运笔。这种方法在行草书写中普遍使用,它可加快书写速度,但笔画不如提转的方法写得 洁净,有时会有“贼毫”(笔画外有笔毛的痕迹)露出,故

42、书写时仍须略微提笔再折锋,确保笔画的洁净利索。3、戈 钩戈钩的书写难度相应来说比竖钩大一些,主要是戈钩的弧度变化及下行的位置不易把握。颜体“武”字与柳体“成”字的戈钩写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锋方向略有不同,其写法为:中锋向右下行笔。提笔。自下往右上方圆转。顿笔。逐步向右上方提笔出锋。戈钩也可以用折锋的方法完成,书写方法与横钩翻折出锋相类似,出锋的方向与横钩的翻折出锋方向相反。4、心 钩心钩写法与戈钩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写。颜体“愍”字、柳体“悉”字均有心钩。心钩有两种写法,基本程序是一样的:中锋向右行笔。提笔。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顿笔。逐步 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心钩的出锋也

43、可以用竖钩、横钩折锋的方法以及向相反方向出锋,这里不赘述。钩有出锋,其锋向所指也就有个呼应问题。如颜体“愍”和柳体“悉”字,心钩 出锋后接写中间的点,故往左上出锋。 “呼应”,使笔画之间产生了承接、传神之韵,是写毛笔字不行缺少的活力所在。“钩”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以外,仍有“风”字的撇钩与横折竖弯钩,但撇钩近于竖钩, 风钩近于心钩,故不细述。5、钩的病笔及其订正方法钩的病笔主要是散锋、坠锋、长颔、尖颔、悬囊等几种,虽然不同的钩病笔所处方向。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位置不同,但缘由相同,故以竖钩为例介绍其形成缘由及订正方法。a、散 锋。钩的“散锋”指出锋处虚散平扁,没有形成

44、钩尖。形成缘由:写竖构中锋下行到钩出处没有提笔转换笔锋方向,而是顿笔往左推出。因自上而下运笔时笔尖在上、笔腹在下,突然改憧憬左,变中锋运笔为偏锋运笔,所以显现扁平散锋。这与点的出锋的病症如出一辙,可见钩与点一样,也同样存在中锋运行问题。订正方法:在出锋前要增加“提笔” 动作,提笔是中锋运笔的前奏,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b、坠 锋 。坚钩“坠锋”指出锋是圆弧形下坠状。形成缘由:书写时手腕枕于桌上, 到出锋处很简单形成以手腕为圆心,以手指所执持的毛笔为半径的圆弧,故锋尖呈下坠圆弧状。订正方法:悬腕,最好是悬肘书写,使竖钩平出。留意出锋的速度不要过快。c、长 颔。 “长颔”指竖构的垂露部分加长长的下巴

45、。形成缘由:坚画终止在提笔圆转以后多了一个往上行笔的动作。订正方法:提笔圆转后即顿笔,渐提出锋,无须再向上回锋。d、尖 颔 。竖构的“尖颔”指垂露部分往左下延长如向前翘起的尖尖的下巴。形成缘由:竖画终止提笔向在圆转时幅度过大。或用折锋法书写时提笔向左下行走过头,超过了竖画的左边线。订正方法:提笔由右向左圆转时笔锋不要超过竖画的左边沿线。e、悬 囊。竖钩“悬囊”指委露处肿胀加水囊。形成缘由:其一,竖画终止后缺少提笔动作,直接圆转,由于笔毫处于下按状态,圆转运笔使垂露肿胀。其二,竖画终止时虽然提笔了,但圆转了几次或圆转范畴太大、圆转速度太慢形成肿胀。订正方法:第一必需提笔, 然后圆转速度稍快些,回转幅度不能超出竖画的宽度。二、小结:作业展现、点评第十一课基本笔画练习(提的写法)课时: 1 课时教学目的:1、激发同学对写字的爱好。2、初步学会提的写法。3、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教学预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稳固心情。二、 用几分钟时间叙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课件。请同学观看提的特点:(一)像一把刀的尖。(二)其在斜线上。(三)由粗到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