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导学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71335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甫诗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第25 课杜甫诗三首学生课型新授主备人李昌斌审稿李昌斌审核学 习目 标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学习重点1、背诵全文。2、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难点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课时3课时三角中学八年级上期语文导学案 11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 。自己查工具书了解。2、识记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字注音。(

2、1)岱宗夫如何岱( )(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 )(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 )(6)三男邺城戍邺( )戍( )(7)如闻泣幽咽咽( )(8)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 (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 (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 走:(7)急应河阳役应: (8)独与老翁别别:3填空(1)杜甫是_代大诗人,字_,他被称作_,其诗作被称作_,都收集在_。(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

3、的意义。(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4补写诗句。(1)荡胸生层云,_。_,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_。 感时花溅泪,_。(3)吏呼一何怒,_!(4)夜久语声绝,_。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下列诗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_。(2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_。(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_!(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_!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二、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三、课堂练习巩固(二)、阅读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一)望_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的景象。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

5、是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而_,时间是从_至_,并由_遥想将来的_。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的。(二)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三、写作18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