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与反思.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687042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语交际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2、 扩大学生信息面,设计公益用语,教育学生关注公益事业。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要这样设计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教学难点:能设计出一条公益用语。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欣赏并关注一星期以来电视以及广播中的各方面的广告,观察大街小巷各处张贴的各类广告。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公益用语。 1、出示几条公益用语,让学生诵读欣赏。 2、观察这些公益在哪些地方可以经常看到,说说它们的作用。 3、学生交流,讨论什么是公益用语。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2、。 教师总结(屏幕出示):凡是在公共场所书写张贴的,或者在电视和报刊杂志上登录的,主要用来劝告人们爱护绿地,珍惜资源、热爱生命、遵纪守法等等的一些用语,都叫公益用语。 4、交流课前搜集的公益用语,并猜想其设计意图。(教师将几条较好的共益用语随学生回答即时打出,以便于赏析。) 二、学会设计公益用语。 过渡:既然公益用语有这么多的用途,现在就让我们学习设计公益用语。我们刚才看了一些公益用语,也交流了一些公益用语,你觉得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有的对仗,有的压韵,有的富有诗意,有的富有哲理,能启迪他人。所以要设计一条好的公益用语是很不容易的。不光要从内容上考虑,还要从用词造句方面去考虑。

3、编写公益用语的方法:多用修辞,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妙改诗句,借用名句,注意压韵,巧用谐音)我们先来试着写完整如下公益用语: 1、爱花惜草,( 珍视生命)。 2、共织一片绿阴,常留(一分深情)。 3、(小草青青惹人怜,)劝君款款绕道行。 4、播种(爱心),收获(美德)。 (注:以上答案并不一定,可以按学生的回答在WORD文档里随时打出) 学生设计后交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三、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1、播放两段录象(图书馆和街头扔垃圾,选自教材编辑部摄制的小学生口语交际百集),看录像后让学生设计。 2、小组交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师巡视指导。 3、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来说说设计了

4、什么用语。其他小组提问。 四、为学校设计公益用语。 1、想一想,我们学校除了图书馆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设计公益用语。 2、分小组讨论: 3、交流:食堂、水池边、草坪、校门口、楼梯、联合器材 4、 各小组从以上各项中选定一项设计。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写出初稿。师巡视指导。 5、 汇总。每小组派代表把设计的公益用语写在黑板上。 6、 讨论后确定:(参考) 地点 公益用语 设计单位 食堂门口 爱惜粮食 增进健康 *组 水池边 请爱惜每一滴生命之水 水,生命的摇篮,请您珍惜。 *组 草坪 这苍翠的绿茵有你的一份关爱,谢谢。 请脚下留情 *组 校门口 为了提升您的素养,请讲普通话 *组 楼梯 上下楼梯靠右行

5、*组 联合器材 请勿损害公共财物 *组 7、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8、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 五、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设计了许多条合理优美的公益用语,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不仅自己要遵守这些公益用语,还要把我们设计的公益用语在学校和家庭多多宣传,关注公益事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教学反思今天我教学了口语交际5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教学后我的反思如下:1、教学目标清晰、环节清楚,在导入时用警示牌导入,再让学生完成填空,让学生看着图上的情景设计公益用语,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校园里哪儿需要设计公益用语,并为他设计一条。2、关注课堂的互动评价。在教学中,我始

6、终坚持让学生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互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3、教学能够联系生活,拓展生活空间。但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1、要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比如:在学生评价时,让学生说说好在哪,美中不足在哪,让学生能恰如其分的进行评价。同时,教师的评价语也要规范2、要给学生评价的标准,如可以让学生对照公益用语的特点来进行评价。让学生的评价有抓手。3、本节课呈现的信息太狭窄了,大多是局限在环保的方面,学生在交流自己设计的公益用语时要说清楚自己的设计用途。4、在出现公益用语的特点时,最好要能出示几条经典的公益用语,让学生读一读,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公益用语的特点。 2008年10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