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课件讲义.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26682314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课件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课件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课件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课件讲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精讲班第4讲讲义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一、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总供给的表示形态、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见下表)。项目内容1形态表示(1)价值形态: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总和。(2)物质形态: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物质总量。2决定因素(1)劳动力;(2)生产性资本存量;(3)技术。3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

2、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备注Y=总产出,N=全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全社会的资本存量。【示例】1.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A. yf(N+K) B. yf(N,K)C. yf(N-K) D. yf(K-N)【答案】B【解析】该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将K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K为一固定值,在此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2经济社

3、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和资本存量。( )【答案】【解析】劳动力和就业量虽然有关,但区别明显。有劳动力者并非全为就业者。仅此可见,题中说法错误。(二)总需求总需求(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总需求的意义和构成(见下表):项目内容意义(1)总需求社会需要。(2)社会需要是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欲望或愿望。(3)总需求反映全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是全社会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故称有效需求。构成(1)消费需求=C:国内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2)投资需求=I: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3)政府需求=G:政府采购产品与服务的需

4、求。(4)国外需求=NX: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备注总需求=YC+I+G+NX。【示例】1开放经济中,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等于国内总需求减去进口需求。( )/2005年中级试题【答案】 【解析】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可表示为YC+I+G+NX,其中C、I、G和NX分别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实际上包括以下6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这6个总量的任何一个均可被当作为国民收入。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5、是: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它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活动,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围绕此概念的理解见下表:项目内容1一国在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生产的都属于该国的GDP。在用GDP时,强调的是境内工业,即在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工业。2一年内生产指在一年中所生产的产品(服务),而不是所销售的产品(服务)。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即最后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品。假如小麦的价值为100亿,面粉为120亿,面包为150亿。这三种产品中只有面包是最终产

6、品,GDP中只计算面包的产值150亿。如果把小麦的价值100亿,面粉的价值120亿也计算在GDP中,则为370亿,其中220亿为重复计算。4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由其他生产者再进一步加工(也许需要进行多次加工)后才能由消费者最终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5市场价值指GDP是按价格计算的。在用价格计算GDP时,可以用两种价格。如果用当年的价格计算GDP,则为名义GDP;如果用基年(统计时把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GDP,则为实际GDP。例如,如果用2000年的价格计算2000年的GDP,则为2000年的名义GDP,如果用基年(如1990年)的价格计算20

7、00年的GDP,则为2000年的实际GDP。备注(1)注意:最终产品中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如旅游、美容美发等)。(2)GDP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最基本指标。【示例】1.国内生产总值是计算下列哪部分的价值?( )A.中间产品B.中间产品和劳务C.最终产品D.最终产品和劳务【答案】D【解析】GDP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活动,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从GDP中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再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在

8、用GNP时,强调的是民族工业,即本国人办的工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各国经济更多地融合,很难找出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工业。联合国统计司1993年要求各国在国民收入统计电用GDP代替GNP正反映了这种趋势。现在各国也都采用了GDP这一指标。 注意: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示例】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的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C等于 D上述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国民生产总值=该国公民在该国领土上取得的收入+该国的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该国公民在该国领土上取得的收入+本国领土上的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9、根据前者小于后者的关系。故选项B正确。(三)国民生产净值(NNP) 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国民生产净值(NNP)是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之后的余额。即: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四)国民收入(NI) 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NI)。即:NI=NNP(间接税津贴)。(五)个人收入(PI) 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

10、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PI)。即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六)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即:DPIPI个人所得税。【示例】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C.净出口 D.折旧【答案】D2.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对外要素收入净额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答案】B【解析】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1、核算GDP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这两种方法是分别从使用和生产的角度来计算同样的最终产品,所以,得出的结果(即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样的。 (一)支出法即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计量GDP。即GDP=C+I+G+(XM)。注意有关概念的代号和含义(见下表):概念含义1消费=C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2投资=I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用于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

12、价值的增加(或减少)。3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4净出口=X进出口的差额,即XM。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5进口=M【示例】1.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个人消费”时,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 )A.购买服装B.购买家电C.旅游 D.购买住宅【答案】D【解析】个人消费即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2.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居民购买粮食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办公用品E.居民购买二手房【答案】ABD【解析】

13、支出法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计量GDP。即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进口)。其中,个人消费中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二)收入法 指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GDP。即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示例】1.用收入法与用支出法分别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是()。A.相等的 B.不相等的C.前者大于后者 D.后者大于前者【答案】A【解析】这两种方法是分别从使用和生产的角度来计算同样的最终产品,所以,得出的结果(即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样的。2.

14、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A.政府转移支付 B.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支出C.企业投资 D.政府购买 E.出口【答案】BCDE【解析】即GDP=C+I+G+(XM)。3.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A.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B.非公司企业主收入C.公司税前利润D.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的间接税E.资本折旧【答案】ABCDE4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B.工资利息间接税利润C.工资利息中间投入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利润折旧【答案】D四、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国民经济中实际存在着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这四个

15、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来的。只要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难以一致,造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这就要求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使经济达到均衡。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项目内容1参与部门消费者和厂商,不存在企业间接税。2基本判断省略折旧后,国内生产总值在量上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即GDP=NNP+NI。3支出角度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投资,即yC+I。4收入角度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总收入,总收入

16、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S)。于是,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5结论推导C+I=y=C+SIS,此即“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项目内容1参与部门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2政府净收入T=总税收转移支付。G=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3支出角度分析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4收入角度分析GDP=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国民收入的构成是:y=C+S+T。5结论推导C+I+GyC+S+TIS+(TG)。因政府储蓄= TG,故三部门经济中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三)

17、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项目内容1参与部门消费者、厂商、政府部门和对外贸易。2支出角度分析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3收入角度分析y=C+S+T+Kr,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4结论推导C+I+G+(XM=y=C+S+T+KrI+G+(XM)S+T+KrIS+(TG)+(MX+Kr)。因S=居民私人储蓄, TG=政府储蓄,(MX+Kr)=本国用于对外国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储蓄,故IS+(TG)+(MX+Kr)表示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示例】1.从支出角度看,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2003年初级试题【答案】 2在三部门经济中,用支出法核算GDP,其构成项目为()。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C消费、投资、净出口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答案】B【解析】从支出角度看,GDP=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